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通过对《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指导下的体育课程教学实践分析,从体育教学发展规律角度提出体育课程教学目标的"三层次"与体育课程实施的"二阶段"观点,为树立健康的体育教学观及促进体育课程目标的实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上海浦东新区作为全国最大的经济开发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研究以竞技体育强国为背景,在基于现状的基础上,研究和探讨了浦东新区20年后的竞技体育发展战略未来,创新性地重点提出了20年后浦东新区将以此立足于国际竞技体育领域的项目设置、品牌赛事,并首提将浦东新区建成"五个区"的设想。  相似文献   

3.
运用"互联网+"思维实现游戏UI设计课程教学改造,能够使课程教学更好地满足游戏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基于这种认识,本文结合"互联网+"时代下游戏UI设计课程教学问题,从课堂体系完善、教学模式创新、师资队伍建设三个方面提出了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4.
新时代商务英语人才教育培养存在诸多基础性问题,做好"一带一路"经济建设背景下商务英语教学改革,将为课程思政更好地在新时代环境下发挥教育导向作用提供切实保障,使商务英语人才教育培养,得以从"一带一路"建设发展角度,完善课程思政的商务英语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5.
“体育、艺术2+1项目”体育技能类项目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体育和艺术的自身特点,学校的体育教学很难达到与各学段、年级的内容与学生接受能力、身心特点相适应。缺乏对"体育、艺术2+1项目"的优化、筛选及课程整体的设计等系统性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法、专家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在诸学科先进理论的指导下,对天津市市区学校"体育、艺术2+1项目"进行实证研究。从"体育、艺术2+1项目"体育技能类项目设计的理论、判定要素、目标维度、组织结构以及运行、评价机制、机构等视角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以为领导决策层和教师进行创造性的"体育、艺术2+1项目"活动及教学设计提供理论参考,为更好地促进教师新的教学理念、教育思想,提高"学科教育"专业化能力、水平的形成和青少年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使之形成健全人格和健康体魄,为有效地推进"体育、艺术2+1项目",最大限度地发挥该项目功能,构建"体育、艺术2+1项目"体育技能类项目设计模式,为其相关课程的改革及该项目科学可持续地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根据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英语教学的特点,结合在"五严"规定下的英语教学尝试,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充分利用好课堂时间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等几个方面探析英语教学方法,以期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
国家精品课《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组,为实现国家精品课建设"五个一流"的要求,加强学习,统一思想认识;制定了五年精品课建设规划,2006年启动精品课建设,抓师资队伍建设,完成了"基础年"各项准备工作,取得可喜成绩。  相似文献   

8.
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正在全国中小学全面推行,如何使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类课程教学更好地与中小学体育教学接轨,尽快适应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是急需研究的课题。本文从人才培养和素质教育的角度,对体育教育专业田径类课程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五个方面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为田径类课程深化教学改革提供思路与参考。  相似文献   

9.
对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现状的人文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摘要:体育是教育的下位概念,体育教育训练学是体育学的下位概念。随着硕士研究生的不断扩招,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会暴露出一些实质性的问题,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点作为培养高层次研究型,运用型的体育教育训练学研究型人才资源库,为了更好地完备将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站在人文的角度去理解,领悟培养过程中所暴露出来的一些实质性的问题。就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生源、培养目标、硕士学位论文、工具性学科学习,学生就业压力,学术腐败等六个方面对其现状作出人文思考,最后作出对策性举措。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从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角度出发,剖析了体育保健学实验内容设计与社会体育专业之间的关系,揭示了现行体育保健学实验课程的教学现状不利于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在研究方法上,作者通过大量调研和专家访谈,精心分析,并提出体育保健学实验课程体系改革思路:"加强实验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多开综合实验,加大开放力度;引进高层次人才,提升教学团队实力;加强交流合作,丰富课外实践".突显实验室在培养应用型人才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