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近古是中国民族关系最复杂的时代,也是民族融和与同化加剧的时代。汉族和各少数民族在相互交往的过程中,一方面由于政治、经济利益的冲突而引发战争并产生不同文化背景之间的碰撞,另一方面又在不断加深的友好交往中加深了了解和信任,加速了民族之间的融合。少数民族在封建化的过程中,充分吸取了汉族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优秀成果,更多的表现出汉化的特点,各民族文化之间的交融不断向深度和广度扩展。  相似文献   

2.
孟雪 《科教文汇》2007,(12Z):142-143
近古是中国民族关系最复杂的时代,也是民族融和与同化加剧的时代。汉族和各少数民族在相互交往的过程中,一方面由于政治、经济利益的冲突而引发战争并产生不同文化背景之间的碰撞,另一方面又在不断加深的友好交往中加深了了解和信任,加速了民族之间的融合。少数民族在封建化的过程中,充分吸取了汉族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优秀成果,更多的表现出汉化的特点,各民族文化之间的交融不断向深度和广度扩展。  相似文献   

3.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汉语文是各民族之间通用的语言文字,尤其到了现在,我们国家正处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新时期的奋斗目标是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强国.实现这个目标,培养人才是关键之一,而人才的培养,基础又在中小学.这就要求我们少数民族学生,在学好本民族语言文字的同时,要努力学好汉语文.这对发展和繁荣少数民族地区的科学文化,为祖国四化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少数民族人才.加强各民族之间的交往,都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杨磊 《中国科技纵横》2011,(22):102-102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汉族和其他各民族都是我们祖国这一大家庭的成员,而且有些民族的历史非常悠久,由于各民族的不断发展,逐步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在缔追我们伟大祖国的过程中,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因而,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民族关系中的和亲与战争问题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5.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主要是以汉族为主,因此使用汉语言的人较多,少数民族如朝鲜族、维吾尔族、回族、藏族等,多使用自己的语言.在多民族中进行文化传播,译制电视剧具备桥梁与纽带作用.把电视剧作品译制成各民族地区的语言节目,对推动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提高民族认同感、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稳定团结等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一、电视剧译制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陈汉族外,已经识别承认了的尚有55个少数民族。根据1982年人口普查资料,汉族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93.3%,其它少数民族只占6.7%。少数民族人口的数量虽然不多,但分布很广。全国民族自治地方的土地面积达600多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60%以上。从海南岛经广西、云南、西藏、新疆、宁夏、内蒙古,直到东北地区,在这21,000多公里的边防线上,大多是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其中有二、三十个民族是跨境而居的。还有一些少数民族居住在内地、东南沿海一带和台湾省等地。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形成了独  相似文献   

7.
少数民族医药企业如何进行知识产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有55个少数民族。这些少数民族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在不同的生存环境里,经历过无数生老病死的痛苦。少数民族医药对于当地人民疾病的治疗、健康的维系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伴随着人类对西药的毒副作用不断加深认识,  相似文献   

8.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中国多民族大家庭中,除汉族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历史上,许多少数民族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习惯法,而在这些民族习惯法中,又有相当一部分与环境保护有关。本文首先界定了"少数民族环境保护习惯法"的概念,接着从我国若干少数民族环境保护习惯法入手,对我国少数民族环保习惯法的特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是高校教育体系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高校大学生日常生活中有了少数民族学生的融入,不仅丰富了大学生的在校生活,也彰显了各民族和谐共处的良好氛围。在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后,新形势下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日常管理,是高校少数民族学生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以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塑造少数民族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在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高考少数民族加分政策是针对少数民族考生民族身份的照顾性政策,但由于该政策在实施过程中的效度缺乏分析研究,使得该政策在少数民族增加高等教育机会的获得上作用不明。本文通过对贵州少数民族考生与汉族考生成绩、加分政策效果的对比和分析,得出结论如下:(1)贵州少数民族考生与汉族考生的成绩差距是客观存在的,农村考生中的差距更为明显;(2)少数民族考生在考科的差距上表现出文化选择特性;(3)贵州少数民族加分政策和预科政策对少数民族考生的补偿非常显著。未来的高考改革中,要合理的差别对待城乡少数民族考生间的差距,充分评估涉及高考少数民族的加分政策;考科改革要充分考虑课程的文化属性,即不同考生群体对不同科目的选择性差异。本文还对高考中实现民族间相对公平的努力方向给出了一定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1.
少数民族首饰是一种民族文化现象。我国是多民族聚居的国家,在各少数民族中首饰与服饰一样,可以作为一种无声的语言符号,用于同一民族中人们之间的文化交流,并能为本民族的人们所理解和接受。少数民族首饰的民族特征少数民族的首饰(包括发饰、头饰、佩饰和佩物)具有显著的民族特征,它可以作为区别民族成分的形象性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经历了上下五千年的沧桑岁月洗礼,包括唯一多数民族汉族和55个少数民族。这55个少数民族分布居住在中国各地,仅云南省就有22个少数民族,其中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彝族。  相似文献   

13.
民族的多样性和文化的多元化是中华民族的特色之一,除汉族外,中国还是一个容纳了55个少数名族的多民族国家。在五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形成了鲜明的民族主义文化特色,各民族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统一精神。但随着时代信息的发展,加速了民族文化转型的脚步,迫使少数民族如蒙古族的语言和文字等一系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丧失,同时层出不穷的新文化也让各种文化的发展面临着不同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14.
我国当前实行平等团结的民族政策,鼓励各少数民族大力发展经济,加强文明建设,各少数民族人们在这种自由平等的时代氛围中稳步发展。尤其在教育方面,建国以来国家大力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教育事业,但在发展过程中不可忽略的是,与传统文化生活相异的学校教育对少数民族学生所带来的文化冲击和心理重塑。对于少数民族教育事业工作者而言,及时意识到学生在心理方面的微妙变化,并针对这种变化制定相对应的教学策略,有助于更好地开展教育工作,促进少数民族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加深,双语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和时代的需求,历史性地放在了我们面前。如何积极稳步的推进双语教学,正确把握学生对双语教学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是当前推行双语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中南民族大学作为一个具有民族特色的综合性大学,绝大部分学生来自少数民族或边远地区,准确、真实的掌握民族学院双语教学的信息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6.
李金  李子茂 《科教文汇》2008,(23):134-134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加深,双语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和时代的需求,历史性地放在了我们面前。如何积极稳步的推进双语教学,正确把握学生对双语教学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是当前推行双语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中南民族大学作为一个具有民族特色的综合性大学,绝大部分学生来自少数民族或边远地区,准确、真实的掌握民族学院双语教学的信息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7.
群己观即“群己之辩”探讨的是个人和群体之间的关系,是中国古代哲学始终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当前,中国各民族和谐团结,但民族特点、文化差异仍然存在,客观上影响着高校各民族大学生的群己关系。儒家群己观对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教育具有很好的启迪价值。高校在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教育过程中要重视群己观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加强文化认同,维护民族团结,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相似文献   

18.
经济发展不是一个孤立的过程,而是在人、社会、自然所构成的环境中演化的。经济发展虽然为各民族的繁荣奠定了物质基础,但不等于实现了各民族全部的生活利益,少数民族地区各族人民在解决温饱、过上丰裕生活的同时,还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生存空间。这个良好的生存空间不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随着产品的丰富而形成的,而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人、社会、自然之间获得互相尊重的结果。人、社会、自然之间的和谐是经济持续发展的  相似文献   

19.
聚居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的东乡族是我国信仰伊斯兰教的十个少数民族之一,由于长期与各民族互相交往、共同发展,产生了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特别是和回族,在宗教信仰和生活习俗方面都基本相似,但东乡人民也表现出了其民族风情独特的一面。  相似文献   

20.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随着各民族之间不断的融合,民族之间的交流就显得非常的重要。新闻媒体是国家政策的传播媒介,是连接各族人民和中央之间的桥梁,对于加强民族交流和弘扬民族文化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蒙古族是我国少数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之间的和谐发展关系到民族稳定和国家团结,汉蒙新闻翻译,可以让蒙古族的人民更好的理解党的方针和路线。本文从功能对等的角度分析汉蒙新闻翻译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对应的解决方法,希望可以帮助到汉蒙新闻翻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