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正走进大家的生活,并逐渐渗透到社会的各个人群。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0年1月发布的《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称《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3.84亿人,其中超过60%的网民属于青少年群体。青少年网民既是网民中最大的群体,也是使用网络较活跃的群体。  相似文献   

2.
常明 《中国培训》2009,(6):60-61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09年1月发布的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统计,我国网民总人数已达2.98亿人,成为全球第一。互联网普及度赶上并超过了全球平均水平,其中,学生网民占网民总人数的33.2%,已经成为网络使用的高端群体。网络及其伴随产生的网络文化,已经改变了当今大学生的生活与思考方式。在涌动而来的变革面前,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着能否适应形势的严峻挑战的问题,同时也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良好的机遇。  相似文献   

3.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价值及其实现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价值,是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即网民的作用和意义;其价值主要体现在引领网民精神生活、促进网民个体社会化、发展网民主体性等方面;实现其价值,必须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网民的网络学习、网络人际交往、网络娱乐、网络购物等为主要内容的网络生活紧密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4.
日益普及和完备的网络在为我们提供了丰富资源和极大便利的同时,其负面效应也日渐呈现,产生了诸多网络问题甚至网络违法犯罪。构建和谐网络生活,要求广大网民在网络生活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用网络公德来调整、规范、优化我们的网络行为。加强网络公德建设,着力培养、提升广大网民的网络公德水平,是网络生活和谐的重要前提,在构建和谐网络生活中发挥着带有根本性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已逐渐成为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一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009年的《第2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网民人数达到3.38亿,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网民有8483.8万,占25.1%。专家估计,大学生中大约有5%到10%的网络使用者存在网络成瘾倾向。  相似文献   

6.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报告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25岁以下的网民用户占到了总体的52.5%。青少年作为最积极的潮流跟随群体,已经成为网民最大的组成部分之一。因此,在网络发达的时代背景下,青少年的个性社会化进程也不可避免的受到网络文化的影响。研究网络文化与青年个性社会化的关系,针对网络文化对青年的影响制定相关的策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日前,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了《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12月,我国网民已达3.84亿,互联网普及率进一步提升,达到28.9%。网络信息技术的提升使工作和生活越来越方便、高效,  相似文献   

8.
伴随网络媒体的快速发展,反映社会现状的网络社会已经形成。网络媒体的方便、快捷、超越时空及其信息发布的隐蔽性,为网民素养提出迫在眉睫的解决课题。基于网络的虚拟社区教育平台的功用和价值普遍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如今,我国网民数量每年剧增,各种网络社会问题层出不穷,一方面揭示了网民个体素养、自控能力等方面需要得到社会的关注,另一方面网络虚拟社区亟待打造健康、环保的教育管理环境。  相似文献   

9.
网络已渗透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也正在创造着一种新的文化,即网络文化。网络文化是一种通过网络传递,集科学知识、人文知识和各种社会新闻为一体的新型文化,它已经影响到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一、网络文化对学生教育的影响1. 网络文化对学生的积极影响网络文化的最大特点是知识密集。天文、地理、人文等无所不包,进入网络就像进入了知识的海洋,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另一个特点是新颖。最新的科研成果、最新的社会新闻,尽可以通过网络在第一时间获得;第三个特点是趣味性。网民可以和远在天涯海角的朋友聊天,…  相似文献   

10.
网络文化是随着网络交往产生继而丰富和发展的,提高网民网络文化的适应能力,反过来对网络交往又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且由于网络的开放性等特征,使得网民之间的交往也日益频繁,空间距离感也逐渐缩小,与此同时而产生的则是不同个性、不同文化背景的碰撞,而如何适应这种网络文化碰撞、摩擦,对文化进行了解则是进一步解决这些矛盾的首要措施,而适应的关键又与网络文化适应能力有着莫大的关联。从网络交往与网络文化出发,提出了培养网民网络文化适应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报告,截至2009年上半年我国网民规模已达3.38亿,继续领跑全球互联网。网络的普及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它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对于大学生来说,网络早已成为生  相似文献   

12.
构建网络文化安全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些年来,网络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在中国迅速发展壮大,网络事件层出不穷,随之而来的网络文化安全的理论探讨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事情。本文在对网络文化安全相关概念进行厘清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网络文化安全的理论模型与实现路径,指出网络文化安全需要三大保障:即物质技术保障、法律制度保障和网民素质保障。其中,网民素质的保障是最关键、最有效的保障,同时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环节。因此,我们在加强物质技术与法律制度保障的同时,尤其要重视网民素质的提高,这样才能构筑起防范网络文化安全威胁最有效的防线。  相似文献   

13.
网络政治中的政治主体分三个层次:网民、网络共同体、网络政府.其中网民是网络政治生活中的基本组成单元,本质上说是虚拟人与现实人的统一体;在网络政治中,网络共同体正在成为重要的政治主体,其发展速度将会更快,影响及作用将会更大;网络政府将在政治主体中处于核心的、关键性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的对等、开放、虚拟等特点,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在网络社会体验政治生活,网络政治活动"孕育与塑造"网络政治文化,把什么样的政治制度内化于广大网民的心,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网络政治文化,内化是一种力量,内化力值得关注。为此,有必要对网络政治文化的内涵、特点及其发展规律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5.
网络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在校大学生是网民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文化不可避免地影响着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笔者分析了大学生上网的原因和网络文化的特征,对网络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作了简要分析,并就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不足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其教育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大学时代是大学生心理逐渐成熟的关键期。随着网络的发展 ,网络生活方式必然深入并影响到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尤其是心理发展。因此 ,网络心理研究成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十分紧迫的问题。所谓网络心理就是在虚拟的计算机网络时空(网络环境 )里人的心理过程及其由此而形成的人的个性特征。这里所说的网络环境即网民的心理环境 ,是指能满足网民需要的、并在其头脑中实际发生作用的环境。网络环境在形式上的虚拟性、交互性、实时性及所提供信息的海量性、丰富性是传统媒体所望尘莫及的 ,它可以满足受众更高层面和更广泛的…  相似文献   

17.
论网络思想道德教育生活化的主要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思想道德教育生活化是将思想道德教育融入网络生活的形式,由网络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网民日常现实生活等多种因素构成,因而具有着多重属性和特点。其主要特点可归结为虚拟性与现实性相统一、经验性与理想性的统一、针对性与环境性的统一、主导性与多样性的统一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浅析网络个性签名的类型及社会文化心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语言是研究网络文化的重要途径,网络中的个性签名丰富多彩,反映出网民的不同的思想、心情等,透过个性签名折射出当代网民的文化心理,帮助我们重新审视现代人们的道德价值观.  相似文献   

19.
网络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在校大学生是网民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文化不可避免地影响着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笔者分析了大学生上网的原因和网络文化的特征,对网络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作了简要分析,并就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不足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网络生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生活,要求网民要有道德操守、要有文明礼仪。能正确使用网络工具,健康进行网络交往,网络交往讲礼仪,养成网络自律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