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基本颜色词是具有专门性、代表性和确定性的词的聚合。基本颜色词自产生以来,词义一直处在不断变化和发展中。基本颜色词词义可以分为隐喻义和象征义。语义不断扩展并表现出不平衡性,由表示颜色义扩展到表示性状到象征义的产生,语义不断抽象化。基本颜色词词义的这种演变是隐喻思维的结果,而象征义是隐喻义进一步抽象的结果,它们的产生都有一定的思维模式。  相似文献   

2.
新词语是在一定时期内产生,并在现代汉语词汇中获得较稳定地位的一些词语。作为新词语重要组成部分的颜色词,由于在言语交际和文学写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具有现实的研究意义。可以从四个方面来分析说明这些颜色词:第一,新词语中颜色词的意义来源,它们与其他新词语的意义来源基本一致,主要有四个来源。第二,颜色词的语法特点,分别是:音节结构、构词方式和词性。第三,颜色词的语义特征,在不同的词语中,同一颜色语素所显示的义项有同有异。第四,颜色词的象征、联想义。  相似文献   

3.
英汉两种语言中有着丰富的颜色词,而且这些颜色词不仅有其基本义,还具有丰富的隐喻义和转喻义,是人类认知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认知的角度,运用原型理论、隐喻和转喻理论分析英汉两种语言中基本颜色词的语义重合,对外语教学、翻译及跨文化交流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以古代汉语单音节颜色词为主要研究对象,从义素层面、认知层面、词汇层面和文字层面来进一步考察古代汉语单音节颜色词的三种基本类型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其发展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5.
按照王希杰“四个世界”的理论,考察语言事实后可知,汉语颜色词文化义的外延是由物理性文化义、礼俗性文化义、心理性文化和语源性文化义四个部分构成的。前三者是语用义,后者是字源义。心理性文化义主要来自联想象征义、内心情感义和情感倾向义。这四种文化义多是一种基义,而其中的情感倾向义则是一种陪义。  相似文献   

6.
“最多”和“最少”在共时层面上既可作短语,又可作词。作词时,可分为表数量义、范围限定义和主观评价义三种不同的用法。本文重点探讨不同性质的“最多、最少”在句法语义上的差异,以及它们语法化的过程和机制。  相似文献   

7.
汉民族的饮食文化丰富多样,烹饪历史源远流长。采用语义场的理论,可将现代汉语中常见的15个"烹饪"词分为"蒸煮"、"煎炒"两类,从历时层面通过义素分析法梳理各个语义场内部的关系,揭示义场演变特点,可为汉语词汇史和文化史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不同国家颜色词的隐喻义,帮助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汉语学习者对颜色词的理解以及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颜色词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9.
英汉语中,基本颜色词的语义有相似之处,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从基本颜色词的语义基本对应、语义部分对应、语义不对应和语义空缺等四个方面分别进行对比,可见当两个颜色词之间语义基本对应时,可进行直译;当语义部分对应时,应在翻译中改变颜色词;当语义不对应或语义空缺时,可另做解释来使语义更加清楚。  相似文献   

10.
各种语言中都有表达颜色的词.不同语言中表达颜色的词,存在数量上的差异.语言学家从语言类型学角度研究,发现在不同类型语言中,颜色词在各个层面具有不同程度的共性与个性.本文初步确定维吾尔语的基本颜色词,通过与汉语基本颜色词对比,分析共性与个性.  相似文献   

11.
汉语的方位意义是人类认知的结果,根据参照定位的特点可以分为三类:绝对参照定向的方位意义、相对参照定位的方位意义和泛向参照定位的方位意义。方位词是方位意义专职化固定下来而形成的,根据方位意义的类聚也形成了相应的结构层次体系。  相似文献   

12.
唐代诗人王维在其诗歌创作中很好地体现了他诗画意境统一的观念.“诗中有画”是王维诗歌作品的艺术特征,自然也就体现在各个重要的创作环节上.(一)结构.三维的诗往往采用组诗的形式来写,每首诗都可构成一个画面,合起来可以集结成一幅和谐的全景画面.(二)炼材.王维诗善于捕捉形象和创造形象,在诗中体现出绘画的特点.(三)语言.王维诗善于运用词句描绘形象的声、色、光、态.这三方面在其诗中是融合为一体的.  相似文献   

13.
立足于出土文献流传视角,楚竹书传承字新见本义可分为二类:战国前各类文献皆未见的新出本义和战国前传世文献已见的准新出本义。这些本义数量少,使用频率低。战国前出土文献的局部面世和文献内容的字义选择,造成了这种本义呈现的滞后现象。  相似文献   

14.
新批评对阐释诗歌的启示——关于《江雪》的另一种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批评派关注文本,关注诗歌语言,其多方面的探讨对解读诗歌有如下启示:文字的本意、比喻义及其在新的语境下获取的独特意义,三者之间存在动态的关联,诗歌语言的魅力来源于这些复杂多样的意义的矛盾统一。对诗歌语言多个层面含义的考察有益于对诗歌的深入的解读。此外,在解读诗歌时,还可以关注诗歌语言、结构和思想内涵中所包蕴的对立统一的诸种因素。  相似文献   

15.
确定词语言语意义的类别是为了提供分析和理解的范式样本。从语言与语境的关系可以把词语言语意义分为以语言词义为基础的词语言语意义和由语境规定的词语言语意义两大类,它们共包括概念义、感情意义、语体色彩、搭配意义、联想意义、象征意义、形象色彩义、语境具体义、语境转义、语境降用义、语境同义和修辞义 12个小类。这 12个小类还可以从功能上概括为功能性言语词义、替换性言语词义、描绘性言语词义三类。言语词义的功能不同,则对它们的解释方法也不同。言语词义上述两方面的分类剖析共同完成了一个对它们识别、理解和概括,阐释的认识过程。  相似文献   

16.
阅读理解的心理过程是读者从文章中提取意义的过程。它包括把书写符号译码为声音.使读者具有相应的心理词典、从语义记忆中获得书写词的意义以及把这些词的意义进行整合的过程。它是读者运用自己的语言、世界等知识,根据任务和作者(通过所设立的语境)进行交流的互动过程。  相似文献   

17.
古代汉语中存在大量的同素逆序词,它们构成语素相同、语素顺序互为倒置,古汉语借代词中就存在一定数量的同素逆序词。既有词义完全相同的情况,又存在词义部分相同和词义完全不同两种情况;一组同素逆序借代词或者出现在同一年代或年代相近的文献之中,或者一个出现年代较早,另一个出现年代较晚,出现年代较早的生命力较强;同素逆序同义借代词出现在古代诗词和骈赋韵文中,在照顾韵脚、协调平仄以及对仗等方面起到积极修辞作用;同素逆序借代词大多数属于并列式结构,以名词居多。它们的出现适应了语言表达的不同需要。  相似文献   

18.
在语境参数理论观照下,张九龄《望月怀远》中"明月""情""怜"和"佳期"的语境化嬗变意义更加明晰。该理论用于评析张九龄诗歌的差异阐释及其英译,为古典汉语诗歌的意美阐释与意义建构提供理论依据,并能揭示微观概念语义语境化生成的主客观互动性。  相似文献   

19.
先秦《楚辞》中的重言词情况非常复杂。从构词类型看,可分为“叠字叠音单纯词”(A1A1)和“叠词重叠式合成词”(A2A2)两类,区分时可利用本证、旁证、训诂材料。“叠词重叠式合成词”(A2A2)又可以分为A的本义的重叠、引申义的重叠、假借义的重叠。楚辞中的四音节词AABB的构成情况也非常复杂,可分为三种情况:既可由AA BB而成,又可由AB扩展而成;只能是由AB扩展而成;由AA BB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