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李雷  杨怀珍 《科研管理》2018,39(1):18-25
内容提供商是网络平台中新服务开发(NSD)活动的开展者,如何借助网络平台运营机制,从平台中其他参与者处获取知识、提升NSD绩效,是有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在前期案例研究的基础上,对相关概念进行探析,构建网络平台运营机制对内容提供商NSD绩效作用机理的理论模型,提出研究命题,结果表明:内容提供商可以借助能力提供机制、互动机制和知识整合机制,分别获取能力提供商、新服务体验者和平台企业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能力提供机制对两类知识获取的作用强度相当,互动机制更有助于隐性知识获取,知识整合机制更有助于显性知识获取;显性知识获取和隐性知识获取对NSD绩效的两个维度(新服务的数量、新服务的评分)均有正向作用,显性知识获取对前者的作用更强,隐性知识获取恰好相反;在网络平台运营机制与内容提供商知识获取的关系中,内容提供商技术准备度、任务复杂性均起正向调节作用。本研究进一步打开了基于开放式网络平台的NSD模式的“黑箱”,推动了创新管理理论向网络环境发展和深化,对平台参与者协同推进NSD活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究内容提供商如何借助万众之“智”谋求自身之“惠”,本文整合知识基础观和服务主导逻辑,构建概念模型,采用386份配对样本开展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能力提供商是万众之“智”最重要的源头,新服务体验者重要性居中,平台企业重要性最弱;内容提供商从这些源头获取的知识对其新服务开发(NSD)绩效有促进作用,其中,显性知识对新服务数量的促进作用更强,隐性知识对新服务评分的促进作用更强;高复杂性任务抑制了显性知识获取对NSD绩效的促进作用,激发了隐性知识获取对NSD绩效的促进作用。研究结论使得“企业知识获取—企业创新绩效”这一理论体系在“互联网+万众创新”的平台生态圈中发展和深化,为内容提供商从知识源、知识类型和任务复杂性全面审视进而实现以万众之“智”谋得自身之“惠”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企业网络理论为基础,通过对西安光电子产业集群107家企业进行问卷调查所获数据,运用回归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协调机制在中心度、联结强度对显性知识资源获取影响中扮演部分中介的作用,协调机制在中心度、联结强度对隐性知识资源获取影响中扮演完全中介的作用.所以,企业应重视创建协调机制,充分利用网络这个知识丰富的平台,获取显性和隐性知识资源.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以249家具有合作研发项目的企业为调查对象,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合作研发中的控制机制、技术知识转化与合作研发绩效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契约控制对技术知识显性转化具有正向作用,但对技术知识个体隐性转化和协同隐性转化没有显著作用;信任控制对技术知识显性转化、个体隐性转化和协同隐性转化都具有正向作用;技术知识转化对合作研发创新绩效和能力获取绩效均具有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5.
激烈的竞争环境推动企业实施开放式创新战略突破组织边界,通过获取丰富的外部知识来弥补自身不足以促进企业成长,但学界对创新开放度、企业成长与知识获取三者之间关系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不足,为此,以国内316家高新技术企业为样本,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验证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创新开放广度与深度对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的影响具有差异性,不同类型知识获取的中介作用也有所不同。其中,创新开放广度对企业成长没有显著影响,而创新开放深度对企业成长具有正向影响;创新开放广度对显性知识获取没有显著影响、对隐性知识获取具有正向影响,而创新开放深度对显性知识获取与隐性知识获取均有正向影响;显性知识获取对企业成长的影响并不显著,而隐性知识获取在创新开放广度与企业成长之间具有完全中介作用、在创新开放深度对企业成长的正向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从而得到如下启示:企业要重视开放式创新战略,合理高效利用开放式创新网络;不断提高创新开放深度,有效控制创新开放广度;重视从多种途径获取知识,尤其是隐性知识。  相似文献   

6.
整合组织控制理论与知识基础观,构建了组织间控制—合作伙伴知识转移—新产品创造力的作用路径。引入吸收能力理论,进一步提出企业不同吸收能力维度会正向调节变量之间的间接关系。以248家制造业企业为样本,利用Bootstrapping法进行多重中介分析和被调节的中介检验。结果表明:(1)组织控制协同使用除了对新产品创造力产生直接促进作用外,还可以通过促进合作伙伴显性和隐性知识转移这一中介机制提升新产品创造力;(2)合作伙伴的显性和隐性知识转移均有利于新产品创造力,且隐性知识转移的作用更强;(3)在企业消化能力强的情况下,隐性知识转移的中介作用更加显著,而企业转化能力强时,显性知识转移的中介过程更容易实现。  相似文献   

7.
谭云清 《科研管理》2017,38(2):35-43
本文聚焦国际外包中关系机制和契约机制对我国服务提供商从跨国公司获取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影响。通过理论分析及对中国232家服务提供商的有效问卷调查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关系机制(信任、合作和关系)对于服务提供商的显性和隐性知识获取有正向影响,其中,关系的影响系数最大。契约机制对于服务提供商显性知识获取的影响为显著正,对于其隐性知识获取的影响为显著负,而与关系机制对于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获取有正向的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8.
以企业网络理论为基础,通过对西安光电子产业集群113家企业进行问卷调查所获数据,运用回归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显性知识资源获取和隐性知识资源获取在中心度、联结强度对成长绩效影响中扮演完全中介的作用,显性知识资源获取在网络规模对成长绩效影响中扮演完全中介的作用.因此,企业应重视网络结构,加强显性知识资源获取和隐性知识资源获取,充分利用网络这个知识、技术、资源丰富的平台,提高企业成长绩效.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东道国母公司对IJV所采取的文化控制、IJV从外国母公司的知识获取以及IJV学习绩效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对中国华南地区96家合资企业的实证研究,发现东道国母公司采取的文化控制对IJV隐性知识获取以及IJV的学习绩效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IJV隐性知识获取的程度与显性知识获取的程度有正相关关系;IJV隐性知识获取对IJV学习绩效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此外,IJV隐性知识获取在文化控制对IJV显性知识获取和IJV学习绩效的影响关系中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0.
《软科学》2019,(1):68-71
构建以知识获取为中介变量、环境动态为调节变量的关系管理对服务创新绩效的关系模型,研究服务企业关系管理对服务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知识获取在关系管理与服务创新绩效产生部分中介作用;环境动态性在知识获取与服务创新绩效之间起正向调节作用;稳定动态环境条件下,更有利于关系管理通过知识获取对服务创新绩效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1.
将企业收益划分为显性收益和隐性收益,分析了绿色创新与企业收益之间的关系;将组织能力界定为企业获取、整合、重构资源的能力,表现为对内组织能力和对外组织能力,分析了其对绿色创新和企业收益的中介作用。在资源型企业问卷数据的基础上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绿色创新对企业的显性收益和隐性收益均存在正向关系;在显性收益的获取中,企业的对内组织能力和对外组织能力均表现出部分中介效应;在隐性收益的获取中,对外组织能力表现出了部分中介效应。研究揭示了绿色创新收益的获取路径,对完善商业环境和指导企业实践具有有益价值。  相似文献   

12.
基于交易成本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分析了在联盟企业中,交易机制和关系机制这两种治理机制对显性和隐性两种类型知识转移的影响作用.研究表明,交易机制对显性知识的正向促进作用更强;而关系机制中,中介通路对显性知识的正向促进作用更强,个人关系则对隐形知识的正向促进作用更强.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命题.  相似文献   

13.
运用网络能力高效获取外部社会网络中的组织隐性知识,对提升KIBS中小企业突破性创新绩效有重要意义。通过理论分析及对浙江省内213家KIBS中小企业的问卷调查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网络规划、配置、运作和占位能力对组织文化型和根植型隐性知识获取均有显著正向影响;两类组织隐性知识获取对突破性创新绩效均有显著正向影响;组织隐性知识获取对网络运作、配置能力与突破性创新绩效关系起部分中介作用,对网络规划、占位能力与突破性创新绩效关系起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4.
人力资本在知识型企业创新绩效中起关键性作用。本文基于知识要素构成角度将人力资本分为显性人力资本和隐性人力资本,从知识管理能力的视角,研究了人力资本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首次提出知识管理能力的中介作用和调节效应,建立了中介调节假设模型。通过实证分析结果表明: 显、隐性人力资本及其交互对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后者作用大于前者;知识管理能力在人力资本与创新绩效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在显隐人力资本交互与创新绩效之间具有完全中介作用;知识共享对隐性人力资本与创新绩效关系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知识创造对显性人力资本与创新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不显著。本研究为知识型企业在创新发展过程中的人力资本管理与知识管理提供一定的借鉴与指导。  相似文献   

15.
高孟立  范钧 《科研管理》2018,39(12):103-112
外部创新氛围对服务创新绩效有重要的影响,但对其具体的作用机理现有文献还未进行深入剖析。基于国内外相关文献梳理,探索性地提出以双元学习能力为中介变量的外部创新氛围对服务创新绩效影响的概念模型,并通过对212家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的实证研究发现:(1)政策氛围、竞争氛围和合作氛围均能对服务创新绩效产生积极的正向影响;(2)知识获取和知识利用均对服务创新绩效具有积极的正向影响;(3)同时追求知识获取和知识利用反而会对服务创新绩效产生负向影响;(4)知识获取在政策氛围、竞争氛围与服务创新绩效之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而合作氛围对服务创新绩效的影响需要通过知识获取和知识利用的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6.
知识密集服务企业是促进制造企业服务创新的第三方力量,与之发展关系紧密意义重大.本研究对知识密集服务关系嵌入与制造企业服务创新的关系进行检验,并重点分析了探索性学习的中介作用和技术能力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商业型知识密集服务关系嵌入和技术型知识密集服务关系嵌入对制造企业服务创新都有显著正向影响,探索性学习在其中发挥着中介机制作用;进一步,技术能力在知识密集服务关系嵌入与探索性学习两者关系间起到调节作用.其中,技术能力正向调节技术型知识密集服务关系嵌入与探索性学习的关系,但对商业型知识密集服务关系嵌入与探索性学习的关系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基于创新扩散理论,以知识吸收为中介变量,大数据能力为调节变量,对来自213家企业的问卷数据进行分析检验,并构建了知识搜寻对服务创新的作用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知识搜寻对服务创新有显著正向影响;知识吸收在知识搜寻和服务创新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大数据能力对知识搜寻和知识吸收之间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大数据能力能调节知识吸收在知识搜寻和服务创新之间的中介作用,即大数据能力越高,知识搜寻通过知识吸收对服务创新的间接关系越强。  相似文献   

18.
知识资源被认为是促进创新的关键性战略资产,但现有研究对于如何借助营销能力将其转化为创新绩效的关注较为欠缺,3者间的作用机制并不明晰,同时缺乏从提高营销能力视角下对知识获取方式与探索、开发过程的研究。基于组织双元理论,构建了知识获取方式、营销能力适应性过程与创新绩效关系的理论模型,并以294家制造型企业为样本开展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内部知识共享和市场知识获取对创新绩效产生了直接的正向影响并通过营销探索和营销开发的中介作用产生间接影响;其中营销探索发挥了更为显著的中介效应,营销探索和营销开发2种适应性能力显著提升了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19.
《软科学》2015,(10):101-105
基于互动导向视角,并将吸收能力与主动改善作为中介变量纳入其中,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探索提高新服务开发的新途径。结果表明:互动导向对吸收能力、主动改善和新服务开发均具有正向影响;吸收能力和主动改善皆对新服务开发具有正向影响,且共同在互动导向与新服务开发的关系之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0.
《软科学》2019,(1):56-59
基于企业网络和企业能力理论,通过对474家企业的实证研究,发现利益相关者导向对企业开放式服务创新有正向影响,知识共创在利益相关者导向和开放式服务创新之间有中介作用。网络能力不仅正向调节了利益相关者导向对知识共创的影响,而且还正向调节了利益相关者导向—知识共创—开放式服务创新这一中介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