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技术战略对技术创新和组织绩效的影响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郝生宾  于渤 《科学学研究》2009,27(8):1263-1270
 构建了技术战略对技术创新和组织绩效影响机理的理论模型,选取我国东北部地区105家有代表性的企业作为实证研究对象,对这一理论模型进行了分析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1)技术战略对技术创新的直接正向影响并不显著,但对技术能力和网络能力有显著的直接正向影响;(2)技术能力和网络能力对技术创新都有显著的直接正向影响;(3)技术创新对组织绩效有显著的直接正向影响。该实证结果揭示了技术战略对技术创新和组织绩效的影响机理,对于人们正确理解技术战略、技术创新和组织绩效间的内在联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以装备制造企业为研究样本,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构建了装备制造企业技术创新行为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框架,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已构建的理论分析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装备制造企业技术创新意愿对其技术创新行为有正向促进作用;装备制造企业技术创新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对其技术创新意愿有正向促进作用,其中企业家认知因素、投入能力和组织文化的影响尤为显著;技术创新知觉行为控制可以直接正向作用于技术创新行为。研究结论为促进装备制造企业在低碳情境下进行技术创新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3.
将顾客知识分为3种类型,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一个理论模型,从技术创新过程角度挖掘企业顾客知识管理对企业技术创新不同过程绩效的影响,识别顾客知识管理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机理,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一个理论分析框架,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宝贡敏  杨静 《科学学研究》2004,22(5):546-551
任何一个企业都需要技术能力的提高来增加产品或工艺的先进性,同时企业也需要通过技术管理来提高技术的有效性和可竞争性。我们构建出技术战略、技术管理促进技术发展的基本模型,大致由四部分组成:技术战略、技术能力、技术管理和技术创新。本文通过对浙江省200家企业的调研,分析和验证这一模型。结果显示,技术能力和技术管理均对技术创新有重要的、积极的影响,而技术战略对技术创新竟然没有直接的影响,最后指出此结论对企业管理的借鉴意义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基于交易成本理论、技术创新理论与战略管理理论,引入企业竞争战略作为中介变量构建资产专用性、竞争战略与企业技术创新之间作用关系的理论模型,并利用我国在中小企业板上市的243家工业品制造业企业2010-2018年的平衡面板数据对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企业的资产专用性对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对成本领先战略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差异化战略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成本领先战略对技术创新有负向作用但不显著,在资产专用性与技术创新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差异化战略对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资产专用性与技术创新之间发挥了完全中介作用.研究结论对企业与政府的管理启示为:企业要设法降低资产专用性对技术创新的阻力,政府的技术创新政策制定应对资产专用性高的企业给予倾斜性的扶持,以促进企业发挥开展技术创新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6.
在经济全球化的现实背景下,代工企业要想获得长足发展,关键在于实现技术创新。然而,随着网络化生产经营模式的不断发展,企业网络能力的重要性愈加突显。通过理论分析,以代工企业为研究对象,构建网络能力、知识转移和技术创新三者间关系的理论模型,并以浙江省内的代工企业为调查对象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网络能力对知识转移和技术创新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知识转移在网络能力和技术创新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7.
基于社会网络理论及社会认知理论,论文构建了企业网络关系、管理者环境认知与企业环境技术创新行为关系模型,根据219家中国资源型企业问卷调查数据,运行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企业网络关系显著正向影响企业管理者环境认知,企业管理者环境认知显著正向影响企业环境技术创新行为,企业管理者环境认知在企业网络关系对企业环境技术创新行为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研究成果揭示了企业环境技术创新行为的社会嵌入性及自主性,可以丰富企业环境技术创新以及政策理论。  相似文献   

8.
谢洪明  张颖  程聪  陈盈 《科研管理》2014,35(12):1-8
不同网络嵌入方式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是存在显著差异的。构建了网络嵌入、学习能力和技术创新绩效之间的理论模型,通过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广东省高新技术与民营科技型企业为样本的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网络结构嵌入对技术创新绩效没有直接的显著影响,也无法通过学习能力的中介对其产生间接的影响作用;(2)网络关系嵌入对技术创新绩效不仅有直接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且还能通过学习能力的部分中介作用对技术创新绩效起到显著的正向影响;(3)在小规模企业中,网络密度对于技术创新绩效的作用并不显著。研究结论进一步深化了技术创新理论,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提升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尝试从微观角度、技术管理的视角研究高科技企业增强技术创新能力的系统对策,构建了高科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系统模型,揭示技术管理各环节与增强高科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密切联系,总结了系统特征和运行规律以及对增强技术创新能力的启示,并借鉴这些系统特征和运行规律提出增强技术创新能力的系统对策.  相似文献   

10.
探索创新型企业文化对技术创新能力(产品与工艺创新能力)与企业绩效的影响以及技术创新能力在创新型文化与企业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并考察了资产专用性对创新型文化与技术创新能力的调节作用。以我国164家企业为样本,以企业规模和年限为控制变量,构建理论模型并进行检验;结果表明:鼓励和容忍的文化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具有正向影响;自由文化对企业工艺创新能力的正向影响显著。技术创新能力在创新型文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之间起到中介作用。当资产专用性中等时,鼓励和容忍对企业产品创新能力的正向作用要大于资产专用性低或高时;自由对企业产品创新能力的正向作用在资产专用性中等时却要小于资产专用性低或高时。  相似文献   

11.
基于社会网络理论及社会认知理论构建企业网络关系、管理者环境认知与企业环境技术创新行为关系模型,根据219家中国资源型企业问卷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企业网络关系显著正向影响企业管理者环境认知,企业管理者环境认知显著正向影响企业环境技术创新行为,企业管理者环境认知在企业网络关系对企业环境技术创新行为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2.
产品模块化与企业技术及其创新的战略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产品模块化理论的回顾,分析了继信息和知识时代之后模块化时代的来临.完善了模块化产品的基本构成与基本概念,在传统技术创新理论的重要性和可显性维度基础之上增加了技术创新的架构维度,并提出了新颖的模块化技术创新(MBTI)的架构模型.基于该架构模型,结合国内外企业技术及创新管理的实际战略,指出了在经济和市场日益全球化的今天,中国制造企业将不得不对以市场换技术的传统经营思路进行重新思考.MBTI架构模型不仅可以比较有效地分析企业技术竞争与合作的战略行为,也为中国政府与企业制定技术及创新的政策或战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基于在孵企业社会资本对资源获取、资源获取对技术创新绩效影响的理论分析,提出了有关研究假设,建立了在孵企业社会资本对资源获取和技术创新绩效影响的理论模型.利用调查问卷收集的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对在孵企业横向和纵向社会资本对信息、知识和资金的获取,以及信息、知识和资金的获取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进行了统计分析,从而对本文提出的研究假设和理论模型进行了检验.  相似文献   

14.
城市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筛选方法研究   总被引:52,自引:2,他引:52  
本研究根据城市技术创新系统运行的结构模式 ,初步构造了城市技术创新能力的理论评价模型 ,并运用专家筛选法、相关分析法和评价指标的辨别力分析对该理论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和检验 ,在此基础上设计和开发了城市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5.
突破性技术创新与既有企业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突破性技术创新经常产生熊彼特所谓的创造性破坏过程,导致既有企业的消亡.在突破性技术创新频繁发生的今天,既有企业如何保持其竞争优势?运用经济学相关理论、组织理论和创新理论对既有企业实施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困境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既有企业保持其领袖地位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6.
网络环境下基于过程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测度模型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当前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体系过分关注创新产出而忽略创新过程。以Kline和Rosenberg提出的链式模型为基础.构建了网络环境下企业技术创新过程模型。应用因子分析法识别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六个构面,Cronbach α显示具有较高信度,构建了网络环境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测度模型。  相似文献   

17.
技术创新对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是提高创新能力和强化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途径。立足于知识聚合视角,在分析技术创新熵变和突变特性的基础上,对技术创新形成机理进行隐喻分析;借鉴突变理论中的尖点突变模型构建技术创新形成机理模型,并选取系统内部知识为状态变量,系统外部知识引起的负熵和系统内部知识引起的熵增为控制变量,深入分析技术创新的形成机理。研究表明:技术创新形成机理由技术创新孕育阶段、渐进性技术创新形成阶段和突破性技术创新形成阶段三个环节构成。最后从构建系统内部知识共享机制、增加系统外部知识引入、建立系统内外部知识聚合机制及完善技术创新支撑体系四个方面,提出了促进技术创新形成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8.
企业文化对技术创新的推动作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孙林杰 《科学学研究》2004,22(6):652-657
企业技术创新推动力方面的理论可谓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以海尔作为实例,从企业内部的角度分析和研究了企业文化对技术创新的推动作用。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激励和支持,从精神、制度、行为、物质等四个方面影响和促进着企业的技术创新,对技术创新起着绝对的推动作用。在文章的最后,构建了一个全新的企业技术创新系统模型。  相似文献   

19.
提升我国国家创新能力,关键要依靠作为自主创新主体的我国企业.技术联盟已成为企业快速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知识转移是技术联盟主体学习和取得外部知识的重要途径.组织公民行为是由一系列与工作有关的自主合作行为所构成,理论与实践证明组织公民行为对提升组织绩效具有积极作用,但是组织公民行为对知识转移效果的影响作用还有待于进行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在组织行为学的视角上,通过分析组织公民行为与技术联盟知识转移效果的影响关系,提出技术联盟组织公民行为对知识转移效果影响因素理论模型.这在理论上丰富了知识管理和组织公民行为的相关研究,并为实证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在管理实践上有助于企业在组织行为学视角采取措施激发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对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合作创新是企业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技术创新网络能够有效推动企业参与合作创新,突破阻碍企业创新的瓶颈因素。文章从创新主体所从事的创新活动入手,在构建以企业为中心的技术创新网络路径框架的基础上,建立了驱动技术创新网络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同时,采用北京统计年鉴公布的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企业数据,对模型进行模拟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仿真结果与现实数据相吻合,理论模型得到有效验证,并进一步运用VENSIM软件进行系统分析,得出企业技术创新网络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