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前,世界有关国家和地区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的立法和实践,以及我国在推进社会力量有序参与社区矫正工作中的制度建设、理论研究、实践探索,进一步完善社区矫正理论体系,也为未来深入发挥社会力量在我国社区矫正中的作用提供新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2.
未成年人犯罪逐年递增,为了更好地贯彻"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政策,对未成年人的刑事处罚也有了相对应的社区矫正制度。但是,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制度在具体司法实践过程中出现了繁杂混乱的问题,为此笔者总结归纳了现有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制度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3.
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工作中引入社会管理创新机制,符合未成年犯的特殊性,顺应世界刑事司法制度改革的潮流,是我国刑法理念与刑事政策转变的必然选择.但是,目前我国未成年人社区矫正还处于起始阶段,法律体系还不健全,缺乏专门针对未成年犯的矫正措施,矫正工作人员素质不高,经费紧张,因此,必须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完善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制度.  相似文献   

4.
现代公共管理理论强调政府职能的调整和优化,主张公共管理主体的多元化,让非政府公共组织和民众共同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活动。社区矫正制度设计和安排应以公共管理为指导,使社区矫正管理真正成为政府和公众共同参与的公共管理行为。在社区矫正公共管理中,是将社区矫正管理作为国家或政府的职责和义务。社会力量将以独立力量参与到社区矫正中,通过这种特殊的社会治理结构实现对社区矫正对象的矫正和教育。社区矫正制度由国家主导的一元体系转向"国家一刑罚、社会一矫正"的二元体系。  相似文献   

5.
社区矫正是以社区为基础而展开的矫正罪犯的新的行刑模式和制度,社会力量参与罪犯矫正是社区矫正的题中应有之义。社会力量作为罪犯矫正的“第三领域”具有其参与的优势。以民间组织为载体,以社会志愿者为中坚,社会力量循着行为规训、心理矫治、就业接纳和网络构建四大路径介入罪犯的社区矫正。  相似文献   

6.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处置制度检视及社区矫正制度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对待未成年人犯罪的处置分为刑罚处置和非刑罚处置两种。传统的未成年人犯罪处置制度不能适应时代发展已成为不争的事实。重构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处置制度势在必行。其中,建立健全社区矫正立法及社区矫正机构,科学设置社区矫正项目是构建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处置社区矫正制度的三大基点。  相似文献   

7.
教育矫正是中国社区矫正的三大任务之一.通过从教育理念、教育原则、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方面系统比较中英社区矫正教育发现,中国社区矫正教育以“改造人”为目标,注重思想矫正,坚持“因人施教、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的教育原则;而英国则注重社区矫正教育的个别化,并突出问题导向性.英国更加充分地利用社区力量,提出“综合罪犯管理模式”和“社区安全合伙人”等理念;注重科学完善的罪犯评估系统以及专业化的矫正教育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8.
从2003年起试点,社区矫正工作在我国实践已有14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健全社区矫正制度。习近平总书记指示,要持续跟踪完善社区矫正制度,加快推进立法,理顺工作体制机制,加强矫正机构和队伍建设,切实提高社区矫正工作水平。近年来,各省市地区广泛动员各种社会资源共同参与社区矫正工作,形成了专业社会组织、基层自治组织、矫正小组、志愿者团队、群众组织等多股各具优势的队伍,打造多维度帮扶的参与格局。如何创新社区教育,推动社区教育发展,是学界和实务界一直在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呈现出一种高发态势,再犯罪率居高不下,因此,针对未成年人具有年龄较小、心智尚不成熟等特点,对其实行以非监禁为特点的社区矫正制度是非常必要的。对未成年犯实行社区矫正可以有效避免监禁场所的负面影响,有利于未成年犯的再社会化。但社区矫正目前还处在试点阶段,在法律依据、执行主体和群众基础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需要多管齐下,加快社区矫正的立法步伐,明确矫正主体,打造专业的矫正队伍,强化群众基础,细化矫正措施,最终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未成年犯社区矫正体系。  相似文献   

10.
青少年个别化社区矫正是社区矫正专业化和精细化发展的必然。在个别化社区矫正过程中,存在社会调查的随意、非专业化、非精细化、社会力量支持力度有限等问题。需要建立以司法矫正部门为核心、跨领域多部门的合作机制,形成科学规范的社会调查体系,创建以社区为中心的社会融入平台,专兼结合矫正队伍选拔和培养机制,创设青少年分类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1.
社区矫正指将符合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中,在专业力量的主导下并辅之以必要的社会力量改造罪犯,最终帮助其顺利回归社会的刑罚执行活动。为向读者展示这一制度,本文将从社区矫正的内涵、社区矫正制度在中国的试点、立法概况、存在问题及相应的解决对策等方面来展开。  相似文献   

12.
社区矫正中审前社会调查是对拟适用社区矫正的被告人或犯罪人进行基本情况、家庭状况、一贯表现、社区评价等方面的调查,预测其再犯可能性,为准确适用社区矫正,保证矫正效果提供重要依据。目前审前社会调查报告在法律上没有明确的性质,在诉讼程序中没有合理的运用机制,并没有普遍适用于适合社区矫正的成年被告人。文章通过借鉴美国"量刑前调查报告"的运用模式及我国未成年人审前社会调查报告的运用,明确社会调查员的诉讼地位和调查报告的证据属性,并为社会调查报告的法庭采纳程序提供意见,建议完善质证和证人出庭程序,保障社会调查报告的有效运用。  相似文献   

13.
少数民族地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指少数民族地区学校、家庭与社会齐心协力,教育和引导未成年人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树立和培育正确的理想信念,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促进其全面发展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加强和改进少数民族地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4.
少数民族地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指少数民族地区学校、家庭与社会齐抓共管,教育和引导当地未成年人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树立和培育正确的理想信念,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的社会行为,促进其全面发展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  相似文献   

15.
少数民族地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指少数民族地区学校、家庭与社会齐抓共管,教育和引导当地未成年人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树立和培育正确的理想信念,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的社会行为,促进其全面发展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  相似文献   

16.
社区矫正制度主体是整个社区矫正工作的核心,明确社区矫正制度的主体将决定社区矫正工作的实效.《社区矫正实施办法》虽然对社区矫正制度的主体做了相关规定,但结合我国现实情况,社区矫正仍然存在着执行主体不明确、被执行主体不全面、社会力量参与度低等问题.通过完善立法,明确司法行政机关为社区矫正的执行机构,合理组建“1+1+X”矫正小组模式,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真正实现“在社区内矫正”罪犯.  相似文献   

17.
社区教育已成为世界范围内重要的研究性课题,各个国家及地区逐渐开始重视其所发挥的作用。相比发达国家社区教育的发展状况,我国的社区教育由于起步较晚,现状不尽人意。未成年人犯罪作为严重的世界性问题之一,使社会的发展受到严峻的挑战。实践表明,利用社区资源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对预防其犯罪有极大的作用。社区教育与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相结合,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有效途径,而"校外辅导站"正是二者相结合的成功切入点。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呈上升趋势,这一问题已经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和重视。对未成年人犯罪的惩戒,核心价值不在于报应和震慑,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弱化、消除犯罪行为对社会造成的不良影响,侧重于对未成年人的身心矫治。检察机关运用刑事和解、暂缓起诉、社区矫正等“恢复性司法”制度处理未成年人犯罪,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运用“恢复性司法”处理未成年人犯罪,既有赖于立法的支撑,更有赖于司法的践行。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日渐突出,适时对未成年犯进行非监禁刑罚执行方式的社区矫正,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课题。我国未成年犯社区矫正的实践开展较晚,目前正处在试点阶段,但由于受观念转换和制度建设等因素的限制,在未成年犯社区矫正的立法、主体、矫正项目、矫正方法和监督体系等方面尚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为此,需要我们多管齐下,完善未成年犯社区矫正法律制度,最终构建起适合我国国情的相对完善的未成年犯社区矫正体系。  相似文献   

20.
社区矫正作为一种非监禁刑罚方式,它以一种社会化的思路和方式推递社区行刑工作,内在地包含着对社区中各种社会资源的整合与利用。规范性社会资源包括社会团体和志愿者,他们是社区矫正辅助人员,协助社区矫正执法人员开展有关社区矫正工作。只有协调处理好各方的利益关系,才能真正调动起社区资源的整体力量,在综合平衡中稳步推进社区矫正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