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殷飞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2,29(3):324-329,354
作为全国规模最大的综合性体育赛事,全运会对经济的影响日渐明显。通过统计最近4届全运会的相关数据,运用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全运会对举办省(市)相关行业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全运会的举办对举办城市的建筑业、餐饮业、批发零售业和运输业等行业,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既有直接的影响,也有间接地影响。研究旨在为以后全运会的举办省(市)提供借鉴,更好的促进全运会对经济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2.
辽宁省为承办第十二届全运会,需要新建、改建大量体育场馆,为规避大型体育场馆赛后运营的风险,应予以提前谋划。运用文献资料法和访谈法,在对十二届全运会场馆概况及部分场馆运营现状进行描述的基础上,从经济、制度、文化及自然与地理等方面分析了影响全运会场馆赛后运营的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赛后运营策略,以期为全运场馆的赛后运营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研究分析第十二届沈阳全运会对社会进步的影响。举办全国运动会对社会进步的影响广泛而深刻。不仅推动了辽宁体育事业的发展,还能给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带来巨大的效益。从体育产品消费、场馆设施、国内外交流、赛场文化、体育旅游、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等方面分析其关联关系并且提出更有效的对策,使得辽宁省以本次全运会为契机大力经济,促进辽宁这一“体育大省”的现代化建设和和谐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4.
发掘辽宁承办第十二届全运会最大效益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鹰 《体育世界》2010,(9):50-52
借鉴近几届全运会最大效益获取的经验,从系统论的角度对全运会效益的构成进行分析,发掘全运会的功能并对提高第十二届全运会的综合效益提出相应的对策。结论:提升十二运会的最大效益,应调整政府在全运会承办中的职能,推行全运会市场化运作,进而推动社会经济一体化建设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5.
采用实地考查、历史分析、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基本原理等方法,通过对全运会及其他大型运动会研究,来阐述第十一届全运会对于举办地山东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认为,第十一届全运会对山东经济社会的影响主要有:一是经济影响,GDP、就业、基础设施建设、旅游等.二是社会影响,社会文明程度和良好形象、城乡建设现代化、体育事业等.要充分利用全运会这一历史机遇来发展山东省社会经济,一是科学规划,二是加大投入,三是组织协调,四是扩大宣传,五是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全运会发展特点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对我国全运会发展特点进行分析.主要结论:全运会是我国层次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大的综合性体育运动会,得到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全运会在提高我国体育运动水平,扩大我国对外影响、增强民族团结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全运会是我国体育发展的重要杠杆;全运会实施奥运战略,突出体现举国体制,确立了行之有效的全国一盘棋、训练一条龙、国内练兵、一致对外的竞技体育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全运会对推动我国群众体育的开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结合全运经济的特点和体育市场及体育无形资产本身的特点,全面分析十一届全运会为体育无形资产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了确保山东省体育无形资产发展的对策和措施,以使全运会给山东省体育无形资产发展带来的机遇最大化地变成现实.  相似文献   

8.
第十届全运会男篮比赛参赛队伤病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参加第十届全运会男子篮球决赛的12支队伍的伤病情况为研究对象,运用现场观察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第十届全运会男子篮球决赛的参赛情况、历届全运会发展格局、第十届全运会前八名各队名次进行了分析,从多视角审视本届全运会特点和参赛队的伤病问题,并进行了调研分析,有针对性的提出可行性改进意见,从而为我国男子篮球备战2008年北京奥运会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9.
全运会对举办城市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全运会在对举办地的城市规划、精神文明建设以及经济等方面的影响越来越突出。此文将从全运会对举办地城市在"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的影响进行论述,指出举办全运会有利于举办地城市基础设施、体育场馆的改善,有利于当地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0.
论全运会对举办地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了解历届全运会举办情况和举办地城市现代化现状的基础上,对全运会和城市现代化进行分析,提出了全运会对举办地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影响,旨在为2009年在山东省举办的第十一届全运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