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举办的“海峡两岸敦煌学丝绸之路学术考察学术讨论会”于2000年7月21日在兰州大学逸夫科学馆举行。应邀参加这次学术会议的有台湾学者高本钊、林聪明、曾振名等31人,大陆学者30余人。7月21日举行了学术会议开幕式并学术讨论会,兰州大学副书记杨恕、敦煌学研究所所长郑炳林教授分别代表学校和敦煌学研究基地致欢迎辞。随后进行的专题研讨会上,甘肃省博物馆馆长初世宾作了《甘肃佛教石窟的分布及其特点》、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副所长陆庆夫《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2.
高启安教授师从樊锦诗和郑炳林两位世界知名敦煌学者,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专注于敦煌饮食文化研究,其博士学位论文力基础的专著《唐五代敦煌饮食文化研究》弥补了敦煌学、饮食文化史及唐五代史研究的空白,极大地推动了这一领域的研究。近年来,高启安教授的研究视域从敦煌逐渐延伸至丝绸之路沿线各地,发表论文多篇,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2014年11月7-10日,以"丝绸之路上的饮食文明"为主题的"2014西安·亚洲食学论坛"在古城西安成功举办。本次论坛以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为契机,汇集了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台湾,日本、韩国,以及美国、法国、瑞士、加拿大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知名学者,共同对新丝路上的饮食文明进行探讨,促进了丝路经济带文化交流和亚洲食学研究与合作。高启安教授受邀担任论坛主持人并作主题发言,会议期间,接受了我刊执行主编黄桂婵编审的专访。  相似文献   

3.
正12月28日上午,"丝绸之路与敦煌学"系列公益学术讲座第三期在敦煌研究院敦煌艺术馆举行。应敦煌研究院敦煌文献研究所的邀请,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暨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朱玉麒教授、敦煌研究院赵声良副院长分别以《一带一路上的唐风古韵———丝路考古工地与唐诗创作现场》、《敦煌艺术与丝绸之路文化》为题做了学术讲座。朱玉麒教授以1998年在印度尼西亚发现的"黑石号"唐代沉船为例,解析了这艘沉船上所装载的长沙铜官窑瓷器上题写的唐诗。他运用对比的方式,生动说明了瓷器上的唐诗与著名诗人李白、白居易、王维、李商隐之相关诗作的相近点,并推测这批唐诗可能是民间诗人依据名家作品再行创作的成果。另外,  相似文献   

4.
<正>2010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理事会于2010年9月14日上午在上海东华大学召开。柴剑虹秘书长主持会议,东华大学校领导殷耀致欢迎词,郝春文会长作了《论敦煌学》的主题发言,张先堂、马德等对近期在敦煌、高台等地举行的敦煌学会议研讨情况作了介绍。9月14日下午,2010"丝绸之路——图像与历史"学术论坛在东华大学三教四楼演讲厅开幕,敦煌  相似文献   

5.
<正>2017年7月6日,敦煌研究院成立"丝绸之路与敦煌研究中心",并在莫高窟举行揭牌仪式。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研究员、中亚考察团全体队员及保护研究所、考古研究所、网络中心、科研管理处、计划财务处和敦煌学信息中心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及职工代表参加了仪式。敦煌自古就是东西方文化的交汇点和丝绸之路上的贸易重镇,敦煌对于丝绸之路意义非凡,对中外  相似文献   

6.
1900年敦煌藏经洞的发现,出土了约五万卷敦煌遗书,这一堪称中国中古代的“百科全书”发现后,轰动了国内外学术界,进而形成了一门国际性的显学——敦煌学。仔细回顾一下敦煌学研究的历史,我们就会发现,敦煌学研究虽已走过了80多年的历程,且成果累累,但却没有一部全面系统地论述敦煌学的专著问世,这不能不说是个遗憾。正基于此,西北师范大学敦煌学研究所的刘进宝同志,继《敦煌学论著目录》之后,又撰成了一部研究敦煌学的力作——《敦煌学述论》(以下简称《述论》)。《述论》全书30万言,  相似文献   

7.
读《中国古代写本识语集录》札记郑炳林,冯培红池田温先生编著的《中国古代写本识语集录》一书①,是关于敦煌文书题记辑录最全、年代考订较准的专著,方便了学术界的研究。这部书以年代为纲,把文书题记按年代顺序排列辑录编辑,没有纪年的题记,考订出相对年代,附之于...  相似文献   

8.
正2017年11月25日,"敦煌研究发展研讨会"在敦煌莫高窟召开,此次会议由敦煌研究院《敦煌研究》编辑部、浙江大学出版社联合举办。《敦煌研究》编委及审校专家、浙大出版社主要领导、部分知名学者、本刊编辑部工作人员等三十余人共聚一堂,就敦煌学和丝绸之路研究动态、《敦煌研究》办刊方向及未来与浙大出版社合作等主题展开讨论,为《敦煌研  相似文献   

9.
敦煌学至今已经走过了百年历程,各项研究成果可谓汗牛充栋。如果说还有尚待集中研究的领域,那无疑就是占卜文献和佛教经疏了。2013至2014年,相继有三部关于敦煌占卜文献的专著面世,分别是黄正建的《敦煌占卜文书与唐五代占卜研究》(增订版,以下简称"黄著"),1王晶波的《敦煌占卜文献与社会生活》(以下简称"王著"),2郑炳林、陈于柱的《敦煌占卜文献叙录》(以下简称"郑陈著"),3再加上之前由法国马克教授主编,集合了法、中、美三国10位学者完成的《中国中古的占卜与社会——法国国家图书馆  相似文献   

10.
丝绸之路     
[考点阐释]一、为什么叫“丝绸之路”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他所写的《中国》一书中。首次把汉代中国和中亚南部、西部以及印度之间的丝绸贸易为主的交通路线,称作“丝绸之路”。其后,德国历史学家赫尔曼在1910年出版的《中国和叙利亚之间的古代丝绸之路》一书中,根据新发现的文物考古资料,进一步把丝绸之路延伸到地中海西岸和小亚细亚,确定了丝绸之路的基本内涵,即它是中国古代经由中亚通往南亚、西亚以及欧洲、北非的陆上贸易交往的通道,因为大量的中国丝和丝织品经此路西传,故称作“丝绸之路”,简称“丝路”。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相似文献   

11.
荣新江著《中国中古史研究十论》,已于2005年11月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本书收录了作者有关中外关系史、西域史、隋唐史与敦煌学等四个方面的论文和书评15篇。其中中外关系史方面的论文有《汉唐中西关系史———对新旧史料的一个概观》、《20世纪的唐代中西关系史研究》等;西域史方面的论文有《西域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隋唐史方面的论文有《关于隋唐长安研究的几点思考》、《唐代宗教信仰与社会———新问题与新探索》等,敦煌学方面的论文和书评有《敦煌文献:新材料与新问题》、《中国敦煌学研究与国际视野》、《〈上海图书馆藏敦煌…  相似文献   

12.
上世纪80年代,杜斗城先生开始从事敦煌五台山研究,并在研究的早期阶段出版了专著。杜先生的敦煌五台山研究,重点体现在五个方面:厘清了敦煌石窟中的五台山资料;建立了敦煌五台山资料整理与研究的基本框架;首次对《五台山赞》进行分类并判释了《五台山赞》和《五台山曲子》的抄写年代与创作年代;认为敦煌莫高窟第61窟就是敦煌的五台山并首次对各地五台山展开研究;梳理出九条古代五台山交通路线。  相似文献   

13.
早期中外关系与丝绸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丝绸之路”这一名称是由德国学李希霍芬在1877年出版的《中国》一书中首先提出的,原指两汉时期中国以丝绸贸易为主的中外交通路线,名称虽然晚出,丝绸之路却早已存在,对于它的研究可以加深我们对早期中外关系的了解。  相似文献   

14.
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的得名“silk road”源于19世纪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而该商路的存在却有2000多年了。汉武帝在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两次派遣外交家张骞出使西域.正式开辟了中国与欧亚各国的陆路交通路线。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经甘肃凉州武威,抵达对外通商的西陲城市敦煌.再分两路:北路从玉门关经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国内敦煌语词校释研究专著四种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七、八年来,敦煌语词校释方面较有影响的四种专著问世,这四种专著是:新版《敦煌变文字义通释》、《敦煌文献语言词典》、《敦煌文书校读研究》、《敦煌变文校注》。本文在肯定成绩的基础之上,也指出其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16.
《家教指南》2007,(1):5-10
樊锦诗(敦煌研究院院长、《敦煌研究》主编):上个世纪80年代初,为了尽快地刊布本院敦煌学研究新成果,并积极推动全国敦煌学研究的发展,在段文杰先生的倡导和主持下,敦煌文物研究所创办了《敦煌研究》期刊,于1981年和1982年出版了试刊第一期和第二期,1983年《敦煌研究》正式创刊.1986年,《敦煌研究》作为季刊定期公开发行.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南方丝绸之路(又称南方陆上丝绸之路、西南丝路)的研究已成为史学界十分关注的一个热点,相继有近十篇论文问世,电视系列片《南方丝绸之路》在社会上也引起较大反响。但就目前而言,对这个问题的学术研究还是初步的,有些基本问题还不够清楚。如这条丝绸之路的丝绸贸易在中国对外丝绸贸易史上究竟有多高地位?丝绸贸易在这条丝路贸易中占多大比重?是不是象现在有人认为的那样中国丝绸西传最早得助于南方丝绸之路,以后中国丝绸通过此丝路  相似文献   

18.
陈垣先生是享誉海内外学术界的世界级学者。他在"发见时代",勇于利用敦煌所出新材料,开拓新领域,研究新问题,引领学术研究新潮流,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新成就。《敦煌劫余录》、《跋西凉户籍残卷》和《摩尼教入中国考》,就是陈垣先生利用敦煌新材料以研求问题的代表作。尤其是《敦煌劫余录》,更是敦煌学研究不可或缺之工具。他对于我国敦煌学研究的兴起和发展,实具有奠基和开创之功。  相似文献   

19.
正2016年11月24—25日,由敦煌研究院主办、《敦煌研究》编辑部承办的"敦煌学研究动态暨《敦煌研究》发展研讨会"在敦煌莫高窟举行。《敦煌研究》的编委、审稿专家、编辑出版界专家,以及《敦煌研究》编辑部工作人员共28人参加了此次会议。这次会议是关于探究《敦煌研究》期刊发展方向与当今研究热点相结合的主题鲜明的中小型讨论会。首先由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致辞。王院长回顾了敦煌学学术研究的发展历程,对《敦煌研究》提出"尊重学术,敬畏学术,与学术泡沫划清界限"的要求和期望。与会专家和学者分别从各自的研究领域出发,介绍当今敦煌学研究动态和热点,为《敦煌研究》期刊的发展献计献策。总的来说,《敦煌研究》要继续  相似文献   

20.
赵贞 《家教指南》2021,(4):154-158
《当代中国敦煌学研究(1949—2019)》是一部全面反映中国敦煌学研究成果的重要著作.该著融科学性和前沿性于一体,在对百余年来敦煌学发展历程的梳理、敦煌学理论的建构、敦煌学学术史的撰写以及未来敦煌学发展趋向的展望等方面,都有重要创获,对于当前及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敦煌学研究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