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体育与科学》2019,(4):68-72
由龙文化演变而来的舞龙运动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如何让龙文化及其运动走出国门,更好地融入世界已成为学术界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采用发生学和逻辑分析法对共同体视域下舞龙运动的传承困境和理应进路进行研究。研究认为:1.传统舞龙的想象共同体日趋式微,具体表现为由古代祭祀、求雨的神圣性向现代的世俗性之间发生了断裂,舞龙器械形制发生了断裂,参与人群由大众化向精英化转变;2舞龙传承的理应进路是从想象共同体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转变,其具体路径应为,濡化内生于舞龙文化自觉和自信的教育依存模式,在制度性保障方面应将传承人的申请舞龙运动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互联网+"新的传播渠道弘扬传统舞龙文化。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欧洲"文化记忆"理论为基础,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通过"文化记忆"理论的内涵与外延对传统舞龙文化进行分析,认为传统舞龙运动是"文化记忆"理论的真实存在,其文化传承应从理论体系的完整性、传承方式的多样性和传承者的精英性等途径进行传承。  相似文献   

3.
杨柳青 《收藏》2023,(11):156-158
<正>一、布朗族文化特征及山康茶祖节研究意义(一)布朗族文化特征布朗族,居住于中国云南省西南部,具有深厚的文化传统和独特的社会结构。他们的经济主要基于农业,尤以茶叶种植为主,且具有悠久的茶文化历史。在宗教信仰上,布朗族融合了南传佛教与本土宗教信仰,形成了独特的宗教文化景观。传统节日和仪式在布朗族社会中占据重要地位,如山康茶祖节等,这些节日不仅是文化传承的载体,也是民族凝聚和文化认同的重要表现。此外,布朗族的语言、艺术、服饰等也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反映了其文化多样性和历史渊源。  相似文献   

4.
通过中西方对龙的理解与多种释叉,阐释了中国舞龙运动的文化积淀与凝聚、健身观,提出了舞龙运动从衍生到传承是龙图腾、崇拜文化观念的物化再现论断.  相似文献   

5.
校园是向青少年学生传播文化的最佳场所,舞龙活动是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的舞龙文化从属于传统文化,其传播和发展,在校园中具有天然的优势,在青少年中弘扬舞龙文化,也能更好地传承其独特的文化和教育价值。本文主要分析舞龙文化在我国校园中的传播和发展,以期推动舞龙文化运动在校园中的开展,弘扬和培育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6.
孙建  管月泉  陈欣 《体育世界》2013,(10):47-48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和比较研究等方法,对传统舞龙的起源、古籍和种类进行了梳理;竞技化、非遗化、高校化、产业化是舞龙运动的现代发展趋势;最后得出,传统舞龙运动承担着传统哲学理念、技艺和文化传承功能,并逐步成为传统舞龙现代化和全球化的桥梁。  相似文献   

7.
上海市浦东新区三林镇是中国舞龙之乡,三林地区舞龙运动具有文化性、普及性、健身性、健心性及社会性等特征;三林舞龙在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养舞龙运动人才、扩大区域知名度、拉动地方经济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价值与功效.  相似文献   

8.
徐雄飞 《武当》2022,(9):61-63
舞龙舞狮运动具有千年历史,是我国重要的传统文化艺术形式,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之魂和文化之魄。发展舞龙舞狮文化不仅有利于传承传统文化精髓,还有利于丰富校园文化内涵。江阴职业技术学院舞龙舞狮训练队取得了非常优异的成绩,是高校舞龙舞狮训练队的典型成功案例。研究发现,江阴职业技术学院的舞龙舞狮训练队已经有多年发展历史,人才储备丰富,训练活动多样,但存在运行资源匮乏、学生积极性低的问题,应当构建良好文化环境、建设专业师资队伍、拓宽多种经费渠道。  相似文献   

9.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幼儿体育活动课程建设的角度出发,以幼儿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贯穿幼儿阶段发展的基本培养目标。认为:舞龙体育课程可促进幼儿全方位成长,多元智力的开发以及道德修养的养成。幼儿舞龙体育课程应遵守循序渐进的教育方法,体育与游戏结合以及营造体育环境氛围三个维度的教育原则,传承和发展民族传统体育舞龙文化活动,促进幼儿的健康和谐成长。  相似文献   

10.
<正>为贯彻落实《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精神,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3月14-16日,由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舞龙舞狮分会、全国舞龙舞狮进中小学工作领导小组、全国舞龙舞狮进中小学工作指导小组主办,重庆市铜梁区教育委员会、文化委员会、旅游局协办,重庆市铜梁二中承办的第六届全国舞龙舞狮进中小学工作研讨会在铜梁二中举行。中国中学生体育协会副主席华爱军,中国大学生体育协  相似文献   

11.
龙狮运动是我国优秀传统的体育运动,是中华民族传统民俗中最优秀的文化遗产。是我国一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随着我国龙狮运动的广泛开展,越来越多的人关注龙狮运动。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从文化学角度对龙狮运动的的价值功能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阐述和分析,为新时期的龙狮运动健康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2.
李军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0,18(8):107-108,112
运用历史过程分析、社会调查和实地考察,对贵州台江苗族独木龙舟传统体育活动进行了研究,详述了该活动产生的民间历史文化背景及原生态表现形式。研究认为,苗族独木龙舟传统体育活动的产生与其生产生活方式和宗教活动密切相关,在现代社会中具有传承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发展地区经济、强身健体和娱乐身心等多种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3.
舞龙舞狮是民族传统体育最具代表性的项目之一。从高校龙狮运动发展历程看到,某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正向现代竞技体育靠拢,人们有必要继承和发展这些具有民族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使其与世界现代社会文化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14.
民族传统体育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其历史背景并在此基础上经过与劳动形式的不断融合而发展形成的,从民族传统体育的传统性与文化性的内在关系可以充分挖掘出其传承与超越的动态发展机制。本文从文化认同视角出发,提出了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超越研究,文章首先分析了文化认同语境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状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变异,并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模式进行建构,根据建构框架分析了新形势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过程中的困境,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困境的对策,即如何促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新超越的形成,从而揭示在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对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整体性的描述,以强化民族认同的功能及其发展道路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民族传统体育是祖国宝贵的文化遗产,是维系我国传统文化生存的重要力量,发展民族传统体育对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有着重要意义.在西方竞技体育全球化的冲击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中大部分项目的内容和形式面临着萎缩的困境,甚至面临着文化扭曲的危险.对此,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深入探讨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机遇与现实途径,并提出可行性建议,对今后的健康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的变迁,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运用访谈法、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对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问题进行了探究。阐述了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对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价值进行了概括总结,阐述了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当代危机;最后,指出了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我国非物质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为我国民族文化多样性作出贡献.但从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分析来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申报方面都受到诸多限制,主要影响因素有杰出传承人的确定、发展时空性、文化价值、普世价值、保持原生态几方面,只有在这几个方面深入挖掘才能够确保民族传统体育进入高级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范畴.  相似文献   

18.
把民族传统体育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重点是保护其生存的原生态文化。保护是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在发展过程中必须要根据民族传统体育的不同生存状态、项目特点等选择适合的发展方式,并以唤起全民族的文化自觉作为保护、传承和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冬季传统体育孕育产生于北方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之中,是一笔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历史传承价值和现代开发意义。文章从体育项目的地域性、季节性特征出发,提出了冬季传统体育的研究论题,并系统梳理了冬季传统体育的传承历史、传承特征以及在现代社会中的发展路径,旨在为冬季传统体育的历史挖掘、传承保护和现代开发提供理论借鉴和现实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