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了了解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指出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教育策略,本研究运用心理健康状况自评量表(SCL-90)及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淮南师范学院随机抽取的500名学生进行了测量,其中收回有效问卷472份。SCL-90结果显示,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障碍检出率为29.0%.非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障碍检出率为18.7%,贫困大学生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等因子的症状表现明显高于非贫困大学生。因此,关注贫困大学生,提出相应的教育策略,加强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
本调查运用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SCL-90)于2005年12月对我校中文系、外语系、教育系、政治经济系180名贫困大学生和中文系、教育系163名普通大学生进行测量,姑果显示,我校贫困生中心理障碍的检出率为16.67%。较严重心理障碍的检出率为2.78%,发生率较高的前三种症状依农为强迫、抑郁和人际关系。由此可见,加强对贫困生的健康教育非心理常必要。  相似文献   

3.
探讨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为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对中部地区某大学640名大学生进行一般自我效能感和90项症状自评量表问卷测验.结果显示: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一般自我效能感显著差于非贫困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SCL-90总分等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在-.116--.268之间,高自我效能组心理健康状况显著好于低自我效能组心理健康状况.总结出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显著差于非贫困大学生.提高一般自我效能感可以改善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4.
本调查运用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SCL-90)于2005年12月对我校中文系、外语系、教育系、政治经济系180名贫困大学生和中文系、教育系163名普通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显示,我校贫困生中心理障碍的检出率为16.67%,较严重心理障碍的检出率为2.78%,发生率较高的前三种症状依次为强迫、抑郁和人际关系。由此可见,加强对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陕西3所新建本科院校的504名学生进行测试.结果学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低于全国常模,本科生优于专科生。差异显著.主要心理问题是强迫、抑郁、人际关系、焦虑、恐怖、偏执等(检出率1.98%11.11%);心理问题发生率(21.63%)高于全国大学生抽样调查结果.男、女大学生SCL-90各因子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来自农村的大学生SCL-90各因子分均高于来自城市的大学生。差异具有显著性(P值均〈0.05):文科大学生SCL-90各因子分均高于理科生,差异具有显著性(P值均〈0.05).结论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应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其提供心理卫生服务.  相似文献   

6.
4012名新生SCL-90测试分析与心理健康教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4012名2008级高职新生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问卷)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得出相关结果,对掌握当代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有参考价值,同时还对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了思考。普查结果表明,问题检出率为13.2%,主要表现为人际关系敏感、偏执、强迫症状、焦虑、抑郁、敌对、精神病性;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全国常模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另外,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具有特殊性。  相似文献   

7.
公寓大学生SCL-90测试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SCL-90问卷对340名公寓大学生进行调查,心理检出率为15.6%,主要表现在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敌对和抑郁四个因子存在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对影响公寓大学生的几个因素进行了初步探讨,表明影响公寓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主要有性别、年级及家庭经济状况。  相似文献   

8.
为了了解经济欠发达地区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采用SCL-90问卷进行调查,并采用访谈、查阅相关文献等方式,对陕南地区178名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经济欠发达地区中小学教师心理障碍检出率为34.8%,与全国正常成年人常模相比较各因子得分较高且差异极为显著。年龄、性别差异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文章采用SCL-90及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调查了山东省376名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得出民办高校学生SCL-90各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不同年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存在显著差异、贫困生SCL-90各因子得分显著高于非贫困学生、农村学生在人际敏感及焦虑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城镇学生的结论,提出高度重视民办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加强民办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重视家庭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辅导、加强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体系、构建健全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体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广西边境地区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给当地进一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制定各种教育政策提供依据,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广西龙州县363名高中生进行了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结果发现广西龙州高中生SCL-90的总分大于200分的占33.06%,各因子分全面显著高于2004年样本和14年间综合样本,除躯体化外均显著高于东部样本。龙州高中生在某一方面可能存在轻度心理问题的比率高达87.05%,各因子轻度心理障碍检出率除躯体化外均显著高于东部样本,龙州普通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上优于职业高中,男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上优于女生。  相似文献   

11.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个性问卷(EPo)对239名高职大一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特征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高职大学新生SCL-90除了“恐惧”因子外,其它因子分均低于全国大学生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生的强迫因子分高于女生,有显著差异。高职大学新生人格特征良好.积极。针对高职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特征,提出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为高职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完善健全高职大学生的人格.提高高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高职生心理健康状况和人格特征之间的关系,探索影响高职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因素。方法:采用SCL-90和EPQ—A对256名高职生进行心理测试并进行个别访谈。结果:高职生心理健康检出率为27.13%,高于国内大学生的平均心理障碍率;高职生心理健康水平和人格特征有密切关系;人格特质对心理健康总分有显著的回归效应,神经质对心理健康水平的预测作用最大。建议:在高职院校大学生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注重情绪稳定性的培养、外向人格的塑造,以及同理心和感恩教育。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郑州旅游职业学院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方法:运用SCL-90问卷,应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和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调查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结果:802名被试中,有55.1%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被试在SCL-90躯体化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全国大学生常模,在其他8个因子上的得分显著低于全国大学生常模。结论:重视和研究高职生的心理状态,引导他们排解心理障碍,以促进高职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师范院校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研究分析某师范学院08级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出建议.方法对某师范学院2630名大学新生施测症状自评量表(SCL-90),并与国内正常人群、大学生常模比较.结果被试中SCL-90各因子至少有一项达到3分的共有303人,检出率为12.56%.大学新生各因子上的得分均高于国内正常人群的水平;除躯体化、恐怖、焦虑外,均显著低于全国大学生的水平.08级文、理科大学新生之间差异有显著性,理科学生的心理卫生问题更突出;大学新生心理问题发生率的性别差异较大,女生的问题显著多于男生.结论高等院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应着重加强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理科和女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自编反映个体工作环境和社会经济状况的问卷对广东省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发现:14.4%的教师有明显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在躯体化、焦虑、强迫和抑郁症状等方面。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泰安高校某院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构建及医教协同路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自编问卷,采用分层整群抽样,对泰安高校某院系本、专科共58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运用t检验、logistic回归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SCL-90总分97~281分;心理问题阳性检出率13.16%。该院系学生SCL-90各因子分均低于全国大学生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问题排在前三位的依次为焦虑、人际关系敏感、抑郁。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级、贫困、社团活动、独生子女、幼年不幸、近期应激事件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结论:应针对影响因素,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7.
浅析经济贫困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前,贫困大学生上学问题成为社会所关注的焦点。一些贫困生因经济压力出现了很多的心理与行为障碍,即因经济贫困导致“心理贫困”。本研究主要通过SCL-90症状自评量表并辅助应用座谈、深度访谈等方法研究经济贫困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通过研究我们发现:1.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其他大学生相比存在着比较明显的问题;2.贫困生心理异常人数比例偏高。我们在分析了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表现后,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基本措施。  相似文献   

18.
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与生活压力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以<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自编<研究生压力问卷>为工具,调查了某高校340名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生活压力情况.SCL-90结果表明,心理问题检出率为44.16%,其中,轻度心理问题者比例较大;强迫症状、人际敏感及抑郁三项因子检出率相对较高.压力测评结果显示,研究生成就压力得分最高,适应压力与人际压力得分与SCL-90所有症状因子得分及总均分有较高相关.本研究为高校寻找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突破口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杨彦 《考试周刊》2012,(86):151-152
本文旨在研究高职毕业班学生就业心理健康状况,探索影响高职毕业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因素。主要采用SCL-90对289名高职毕业班学生进行心理测试并个别访谈,发现高职毕业班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检出率为28,76%,高于非毕业班学生在校期间的平均心理障碍率,可见当前高职生就业心理健康水平不容乐观,必须积极做好高职生就业心理辅导工作,构建系统的高职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和良好的就业心理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20.
高校贫困生的焦虑状况与心理社会因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心理社会因素对贫困大学生焦虑状况的影响 ,提出相应的干预策略 ,可以为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