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50.32%以上,中国的教育问题实际上主要就是农村义务教育的问题。就目前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现状而言,农村尤其是中西部贫困农村地区,因经济落后而造成财政困难和农村义务教育中存在不公平现象是两个突出问题。义务教育的关键在于公平。对农村义务教育,尽管国家给予了相关的优惠政策和专项资金的资助,但一直缺少对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力制度保障。本文认为,造成农村义务教育不公平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在于教育政策中"公平性"的欠缺,并从制度视角分析不同的制度安排与制度博弈过程对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影响,对完善当前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1986年《义务教育法》实施以来,我国少数民族义务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也面临一些新的挑战.随着我国义务教育进入全面攻坚阶段,少数民族义务教育面临新的发展契机.站在新的起点上展望未来,少数民族义务教育事业将迎来更大的辉煌.  相似文献   

3.
教育经费问题一直是制约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在对内蒙古东鸟珠穆沁旗、青海海晏县和广西西林县三地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从义务教育经费支出的基本趋势上来阐述西部民族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公用经费不足、师资外流、普遍负债等问题。为此,中央政府应加大对西部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力度,而且投入应区别对待,并积极化解义务教育负债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has been a central goal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since its founding in 1949. Particular concern has been focused on ethnic minority areas where educational quality lags behind that of other regions. Since 1986 the State Education Commission has been working toward the implementation of nine years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for all Chinese children nationwide. Implementing this policy has been particularly challenging in the less developed areas of western China where many ethnic minorities live. The solution rests in training an adequate number of teachers who are themselves from ethnic minority groups or who are willing to teach ethnic minority children. This article reviews a significant and growing body of English-language literature, drawn from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on minority teachers and teachers of minorities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相似文献   

5.
2006年春季我国在西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措施,至今已在全国城乡推广开来。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民族聚居地区、农村地区和贫困地区在地理空间上为交互"叠加"关系的地区。如何把国家对该地区有限的义务教育投入进行优化配置,提高教育质量和相关制度建设,树立民族地区可持续减贫的理念,使有限的公共财政支出发挥更大的绩效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深入恩施州几县市进行实地调查,分析恩施州义务教育经费新机制实施之后经费的投入和使用状况,从而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Abstract:
The financial guarantee mechanism for rural compulsory education in the Western China started in the spring of 2006.By now,it has been carried out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 all over the country.Hubei Enshi Tujia and Miao Autonomous Prefecture is not only a compact community of minorities but also a poverty-stricken rural area.The problems demanding prompt solution are how to optimize limited disposition of the state input for compulsory education in this region,how to improve education quality and construct relevant systems,and how to uphold the concept of sustainable poverty reduction in ethnic regions to give full play to better performance of limited public finance expenditure.In this study,a field investigation was made in a few counties in Enshi Prefecture to analyze financial input and application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financial mechanism for compulsory education so as to find out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policy suggestions.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义务教育教师资源配置政策经历了探索与重建、新旧教育体制转轨、有重点的稳步推进与深化改革四大阶段:在内容方面,不同阶段义务教育教师资源配置政策内容各有侧重,县级教育行政部门依据教师编制配置义务教育教师资源的思路日益明确;在价值取向方面,始终渗透着国家行政力量主导教师资源配置的理念,优质均衡的价值理念逐步彰显;在政策工具方面以强制性政策工具为主,但自愿性政策工具得以拓展、混合性政策工具稳步增长。今后,应有针对性地制定城乡不同地区义务教育教师资源配置的政策文件与发展规划;完善义务教育教师资源差异化配置有关配套措施;丰富义务教育教师资源配置政策的使用对象与手段。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成立70年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师资配置政策制定与实施经历了艰难探索期、初步确立期、稳中推进期和全面发展期四个阶段。各阶段逐步形成各自独有的师资政策文件与体系,政策内容展现了相对完整的城乡教师评价体系,政策价值取向由注重"数量"转化为提升"质量"。与此同时,存在政策执行缺少对教师的动态管理,政策制定缺乏发展长效性以及政策内容缺乏灵活性等问题。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建立城乡义务教育师资发展动态管理库,确保城乡义务教育师资配置政策的长效性,强化城乡义务教育师资配置政策内容的可操作性应成为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师资配置政策未来发展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8.
基于公共产品供给理论,除政府、市场外,第三部门也是义务教育应然的投入主体。目前,我国第三部门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虽在近几年有增加的趋势,但投入总量少、波动大、占学校经费构成的比例小。第三部门投入农村义务教育受经济水平欠发达、捐赠交易成本高、捐赠收益低、第三部门缺失、第三部门失灵、税收减免政策激励效应弱和慈善文化发展滞后等因素的制约。完善相关制度环境,构建第三部门投入农村义务教育的联动机制是补充义务教育经费、推动我国农村义务教育事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以西部地区为例,构建民族地区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指数、测算2005年和2009年5个少数民族自治县指数得分的研究显示:通过增加教育投入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仍处于较低水平状态。实证分析发现:财政分权体制和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城乡义务教育发展的主要内因,而教育改革政策是促进财政体制分配方向调整的重要外因。建议西部民族地区应合理分配省级政府与市级、县(区)级政府之间的财政份额,增加县(区)级政府的财政支出比例,加大省级统筹义务教育经费的力度。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两免一补"政策的贯彻实施,我国农村地区的义务教育事业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这是中国教育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然而,虽然全国范围内辍学率都有所降低,但是农村地区"隐性辍学"的现象却不断增多。为解决这一问题,应加深对农村地区"隐性辍学"现象的表现形式和成因的研究,同时,从如下几点解决此问题:调整政策决策方向,建立综合评价机制,形成多元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1.
当前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行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尽管不断变革,然而在实际运作中仍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为了迎接充满各种机遇和挑战的新世纪,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仍需改革弊端,不断完善。探寻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路和对策,可以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12.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社会发展的目标,当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学生流失严重,城乡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这对和谐社会的构建带来了不利的影响.本文在调查的基础上,阐述了农村义务教育的现状,分析了问题产生原因,阐明了以城乡义务教育均衡促和谐社会发展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对1986—2007年间国内教育类和学报类核心期刊上有关农村义务教育研究的文章的分析显示:(1)进入新世纪以后,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研究呈现大幅度上升的趋势;(2)从研究方法上看,非实证研究占绝对优势,实证研究有显著的增长;(3)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教育管理体制、教育普及、教育均衡发展、师资力量、城乡二元教育结构、教育为农村建设服务等7个方面的问题;(4)资金短缺是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最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14.
合理配置教师资源能有效地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从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过程来看,一个区域的师资配置大致要经历数量满足、质量提升、个性化配置为主导任务的三个师资配置目标。由于区域师资配置的不均衡性,我国师资配置往往需要同时面对三种配置目标,这为师资配置政策设计和实践改进带来了特定的挑战,国家和地方的师资配置需要根据其面临的师资配置目标交叠的现实进行政策设计,学校需要在宏观政策设计框架下进行具有自己特色定位的师资配置实践努力。  相似文献   

15.
Due to imbalanced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education in poverty-stricken rural areas in China is lagging behind that of urban areas. The current study explores the role of the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NPOs) involved in rural compulsory education promo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NPOs are providing a variety of programs to promote rural compulsory education, and the types of programs, as well as their implementation strategies and impact, are influenced by their registration statuses and background characteristics. Due to lack of coordination and skills, there still remain service gaps, and the quality of the existing programs is questionable. The article proposes strategies to strengthen the nonprofit sector’s work in rural compulsory education.  相似文献   

16.
西南地区农村绝大多数少数民族家庭,由于经济困难和教育成本的增加,使得他们只能承受最多不超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经济机会也就相对较少;较少的经济机会反过来又影响其教育投入。必须采取积极的措施增加民族地区农村家庭的经济机会,从而调动民族地区农村家庭对学校教育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7.
重视农村教育的公共投入,加大农村人力资本开发力度,对于实现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我国农村教育存在公共投入财政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农村义务教育占义务教育公共支出的比重偏低、各级政府负担的教育经费不合理等问题,阻碍了我国农村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为此,应该加大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对农村教育经费总量投入,完善农村教育经费的投入体制,建立多元主体农村教育投资模式。  相似文献   

18.
免费义务教育政策的实施,是否对农村民办中小学的发展造成冲击?基于个案调查和对全国数据的分析表明,在免费义务教育政策实施的背景下,农村民办中小学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农村家庭对民办教育的需求和农村民办中小学的有效供给可以对这一态势做出解释。研究免费义务教育政策下农村民办中小学的发展现状,可以为我国宏观的教育决策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9.
近30年来,中国农村义务教育在供给方面发生了集权趋向的持续改革。随着财政供给主体和管理权的上移,农村义务教育逐渐脱离了乡村社会,造成了农村义务教育之于乡村社会的“悬浮”以及相应的治理机制失衡。为提高农村义务教育供给水平和质量,在供给机制设计上不宜进一步集权,而要提高县级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重视程度,途径是促进县乡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职能转型,并提高县级政府可支配财力,同时对乡村社会进行制度化赋权,重构农村义务教育基层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20.
中国农村基础教育:问题、趋势与政策建议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基础教育,特别是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质量,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着国家的发展质量,影响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教育目标的实现。在肯定基础教育发展成就的同时,更要冷静地看到农村基础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从政策的角度看,解决中国目前农村基础教育诸问题的良策,是实行两条腿走路,即通过办好优质高中和高中段职业教育拉动义务教育,解决义务教育中较突出的辍学问题。所以,应调整“三级分流”的做法,使农村基础教育转向完全的义务教育和高中段的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