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教育生活需要是新时代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奋斗目标。美好教育生活是学生在学校吃住、交往、闲暇等日常生活以及通过教学生活认识在非日常生活中体验到美好并习得美好生活能力的一种生活形式,其具有日常性与非日常性相统一、自在性与自为性相统一、传统性与现代性相统一等特征。美好教育生活实现的关键在于建立一种学校日常生活和非日常生活在各自边界范围内健康有序互动的关系,学生通过教学生活能够在日常生活和非日常生活中自由穿梭,在非日常生活引领下实现对日常生活的现代化改造,最终活在有日常生活根基的非日常生活中。创造美好教育生活需要彰显学校教育的美好价值、培育学校教育生活的美好意义感和实施学校日常生活的美好教育改造。  相似文献   

2.
日常生活理论是探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的重要视阈,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两个领域自身的特点及变化、理论在两个领域中表现出来的需要、形式和机制等差别决定了理论传播的差异,因此理论在非日常生活中主要通过显性传播,而在日常生活中主要以隐性传播,通过文娱休闲活动载体隐性负载、内隐于日常生活中的制度、日常消费的合理建构、日常人际交往等活动进行传播。  相似文献   

3.
在赫勒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中,对日常生活的基本界定是她理论的基础。她将日常生活纳入文化的意义上进行解读,彰显了日常生活的文化内涵,并提出只有日常生活的文化革命才能抵御现代性的文化危机。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体现在丰富的日常生活世界中。在日常生活领域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是和谐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课题。优秀的传统文化的诉求点应该落实在习俗上,体现在日常生活中:针对中国传统文化中日常生活比较发达的特征,弘扬民俗文化,展现民间文化精品;发扬“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承继人际交往的中国特色;建设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日常生活礼仪。  相似文献   

5.
日常生活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的重要维度,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场域,是意识形成的基本寓所。意识形态产生于日常生活是其日常生活化的逻辑起点。日常生活无论多么琐碎,终将通过意识形态表达自己的意愿和诉求。意识形态具有强烈的现实意向性,从思想观念层面对日常生活产生一定的凝聚和固化作用。我们应在日常生活中重话意识形态的价值旨归,通过意识形态话语的日常生活化、意识形态主体的构建和直面个体的日常生活的困境,在日常生活中重画意识形态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6.
日常生活作文:个体精神世界自觉建构之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常生活是个体精神生成的原始境域,"人"正是在生活世界中被发现和创造的。日常生活世界是一个有待反思和重构的体验世界。日常生活作文本质上是对日常生活世界的自觉反思与重构活动,这意味着日常生活作文是"人"自觉发现和创造的过程。日常生活作文能促进学生自觉建构知觉世界、情感世界与文化心理世界,它是个体精神自觉建构的关键途径。  相似文献   

7.
日常生活富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却又常常被琐碎细节纠缠着,人们依偎日常生活却又往往瞧不起日常生活。在列斐伏尔看来,进行日常生活研究的意义是在平凡琐碎处看到伟大丰富的一面。薇拉·凯瑟在作品中艺术地展现了人们日常生活的美并高标准地诠释了普遍的人性。  相似文献   

8.
与西方文化传统轻视“日常生活”不同,中国文化传统非常重视“日常生活”的价值,因为中国文化中没有一个类似基督那样的宗教偶像.中国文化中人的核心价值在感性的生活中,将日常生活艺术化和审美化,一直是传统士人身体力行的传统.论文从艺术史的角度梳理士人“日常生活”在几个形态及前后的承继,以求在文化艺术史视域中把握这一重要士人传统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9.
日常生活审美化和文学审美存在着较大的审美差异,这一差异可以通过对日常生活的虚拟化与文学审美的虚构性、日常生活的装饰化与文学的形式美、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繁复性与文学审美的蕴藉性等问题的探讨中呈现出来.日常生活审美化是与消费主义相关联的物化审美,而文学审美则是有助于人性丰富与完善的精神性审美,前者不能取代后者.在当下的文艺学研究中,应该批判日常生活审美化对人性的不利影响,弘扬文学审美的人学精神.  相似文献   

10.
日常生活是民事法律的渊源,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民事法律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来,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服务.日常生活解释是人们靠自己的日常生活经验和习惯解释民事法律的一种方式.《民法典》的日常生活解释是把《民法典》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在生活中灵活适用并全面实施的主要手段.《民法典》的日常生活解释不仅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人...  相似文献   

11.
思想政治教育首先是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在日常生活的羁绊中思想政治教育才能放飞自己的梦想。但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不可能以此在的日常生活为鹄的,在更深刻的意义上,思想政治教育是对日常生活沉沦性的浮士德一般的批判,它并非一个虚无缥缈的纯粹彼在,而正是人们从此岸向彼岸泅渡的摆渡人。  相似文献   

12.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没有兴趣,是很难把一件事情学好或做好的。但我们要学或要做的这件事情是我们很感兴趣的,我们就会学得更好或做得更好。这样的例子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很多。由此可见,兴趣爱好的培养,在我们日常生活工作中非常重要。所以,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取得更好的成绩,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学习兴趣培养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3.
在各学科中,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语文。同时,语文这门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在初中语文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将初中语文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从而有效进行初中语文的生活化教学。本文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对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生活化教学的应用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日常生活是富于人文价值的生命活动 ,是美和审美的现实基础一个最为寻常的部分。这是因为 :一方面 ,日常生活相当长久而稳定地给人们提供进行思想交流和情感交流的恒常形式或者说日常结构 ;另一方面 ,个人甚至可以在日常生活的限制内获得一定程度的类本质。日常生活在人的生存和发展中具有寻常而又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真正的人的存在即人的全面性存在又不单是日常生活领域就能包容或成就的。因而 ,我们在探求和考察日常生活的人文价值与美和审美的现实基础时 ,需要特别注意“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相互影响和相互渗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没有兴趣,是很难把一件事情学好或做好的。但我们要学或要做的这件事情是我们很感兴趣的,我们就会学得更好或做得更好。这样的例子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很多。由此可见,兴趣爱好的培养,在我们日常生活工作中非常重要。所以,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取得更好的成绩,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学习兴趣培养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6.
在众多的都市小说作家中,王安忆是较早关注都市日常生活的欲望书写的作家之一。在多元化文学大潮的冲撞下,她坚决地抵制了鄙俗化,力图赋予平凡的日常生活以意义,以积极的价值理念去寻求作为日常生活中的欲望主体的个体生存所应该具有的精神光彩。本篇以日常生活的欲望为切入点,探讨日常生活的欲望书写在王安忆都市小说中的流变轨迹及表现形态,以明证王安忆都市小说日常生活的欲望书写的现代价值及意义。  相似文献   

17.
文章对教师日常生活加以界定,深入分析其信息时代教师日常生活的特点,进一步探寻日常生活背后的文化价值.教师的日常生活需要予以更多关注与理性引导,在对传统日常生活的批判中选择并创造新的日常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8.
建国以后的政治环境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政治成为社会生活的主旋律,国家即社会,社会即国家,国家与社会处于高度同一之中,由此政治权力渗入到日常生活之中,个体日常生活为政治所吞噬。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传统式的政治日常生活逐渐解体,如何重构日常生活成为文化上的一件大事。日常生活的重构不能向壁徒造,必须扎根于历史和现实的可能性之中。作为传统文化的主流——儒学,一方面源于伦常日用当中,另一方面也在塑造伦常日用。所以在当代日常生活重构中,儒学是其重要资源,对当代日常生活的重构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日常生活在全部社会生活中处于本体论上的基础地位,对社会和个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更是如此。但是,长期以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却缺乏正确、鲜明的导向,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的无批判的消极适应性和缺少创造性对大学生的健康、全面成长造成了消极的负面影响。为此,笔者认为要引导大学生将艺术的精神灌注到日常生活中去,把自己的日常生活当作艺术品一样去创造,使日常生活情趣化、个性化、纯净化、理想化,并在此过程中塑造完美的自我,成就理想的人生。  相似文献   

20.
好奇心是孩子与生俱来的天性,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保护孩子的好奇心,笔者剖析日常生活与孩子好奇心的关系,就作为成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激发和保护孩子好奇心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