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 毫秒
1.
在复平面上具有更简单的形式 d=|z_1-z_2|式中z_1=x_1 y_1i,z_2=x_2 y_2i,x_1、x_2、y_1、y_2∈R,从而使只涉及两点间的距离的曲线方程也具有更简单的形式,这些曲线方程包括 1、以Z_1(z_1)、Z_2(z_2)为端点的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方程  相似文献   

2.
本文用解析法求不定方程Ax~2 Bxy Cy~2 Dx Ey F=0 (1)当B~2-4AC相似文献   

3.
直线斜率公式tga=k=y_2-y_1/x_2-x_1.(x_1≠x_2)是解析几何的基础公式之一.直线的斜率在判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以及求直线的倾斜角、夹角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然而,在涉及直线与曲线的位置关系这类问题时,若能灵活地应用直线的斜率,就会化繁为简,化难为易.1.应用直线斜率求最大值、最小值曲线上某一点的最大值或最小值,如果采用的切线的斜率来解,往往会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况.例1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在Y轴的正半轴(坐标原点除外)上给定两点A、B在X轴的正半轴(坐标原点除外)上求点C,使∠ACB取得最大值.解法:分别设A、B、C三点坐标为A(0.a),B(0,b).C(x,0),∠ACB=θ,这里a>b>o,X>0,θ∈(0,π/2).∴tgθ=K_BC-K_AC/1+K_BC·K_AC=a-b/x+ab/x≤a-b/2/2~(1/ab)∴当x=ab/x时,x=(ab)~(1/ab)时tgθ最大.此时,C点坐标为((ab~(1/ab),0)θ_Max=arctg/a-b/2~(1/ab).2.应用直线斜率求轨迹方程求点的轨迹问题是初等解析几何的重要内容之一.求线段中点的轨迹方程是常见的一类.这类问题解法很多,但灵活地使用线段所在直线的斜率求解,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2 如图2抛物线y~2=2PX的准线交抛物线的对称轴于A点,过A引直线交抛物线于B、C两点,求BC中点的轨迹方程.为了说明应用直线斜率求轨迹方程的灵活  相似文献   

4.
文[1]提出,任一完备空间是第二纲的(俗称纲定理)而未给出证明令初学者费解.本文首先谈谈完备空间的一个充要条件,接着对纲定理加以论述,并给出一个判定稀疏集的条件.本文所采用的符号可参阅[2]文[3]指出,完备空间内的闭集本身构成完备的子空间.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完备空间的一个充要条件.定理1(X,ρ)为完备空间的充要条件是:若(?)_n为X的闭子集,当(?)_1≥(?)_2≥…≥(?)_n≥…且dia (?)_n→0时,(?)(?)_n为单点集.n=1,2,….证明(?)从每个(?)_n内取一点x_n∈(?)_m由于limdia(?)_n=0,则{x_m}为Cauchy序列.因为X是完备空间,故X中的任一Cauchy序列都收敛,即limx_m=x_0存在.巳知(?)_n为闭集.故x_0∈(?)_n且(?)(?)_n不空,n=1,2,….若又有y_0∈(?)(?)_n,则ρ(x_0,y_0)≤limdia(?)_n=0,于是x_0=y_0,(?)记A_1={x_m}_(n=1,2,…);A_2={x_n}_(n=2,3,…);A_k={x_m)_(m=k,k+1,…),…并令(?)_n=(?)_m,则(?)_m为闭集,且(?)_1≥(?)_2≥…≥(?)_m≥….显然dis(?)_m=diaA_m→0,于是由题设,(?)x_0∈(?)(?)_m,从而就有Lim(x_0,x_m)→0,即{x_m}在X内有极限.定义1 若A≤x在(X,ρ)内的任一非空开集内无处稠密,对非空开集G有(?)(?)G,称A在X内稀疏.由此不难证明如下命题.  相似文献   

5.
在一个代数系统中,它的代数式所具有的形式与这个代数系统的幂等元的存在情况有密切的关系。 设是定义了两个二元运算“ ”和“·”的代数系统,a仨S.若2a=a a=a,对于运算“ ”来说,a是S的一个幂等元。若a~2=a·a=a,对于运算“·”来说,a是S的一个幂等元。 若在代数系统中,S的每个元x对于这两种运算都是幂等元,则mx=x,x~m=x,这里m是自然数,即x既没有系数,也没有次数。如在布系代数(B,-, ,·>中,B的每个元对这两种二元运算“ ”和“·”都是幂等元,任取x_1,x_2,x_3∈B,有(?)_1,(?)_2,(?)_3∈B。象x_1(?)_2 (?)_1(?)_3,(x_1 x_3)x_2这类既没有系数,每个元没有次数的代数式在布尔代数中才有意义。 若在代数系统中,对于两种运算S有元x都不是幂等元,则x既有系数,又有次数。如在有单位元的环中,R的零元对于这两种二元运算都是幂等元,R中的单位元1对于运算“·”是幂等元,除此之外,R可能有元x_1,x_2,x_3对这两种运算都不是幂等元。于是形如3x_1 x_1~2、(-8x_2)(6x_1~5 2x_3)这类既有系数,每个元有次数的代数式在环中是有意义的。 由此可见,探讨代数系统中幂等元的存在情况,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下面,我们就从最简单的代数系统开始讨论。 1 幺半群与群的幂等元 我们知  相似文献   

6.
设A为幂等矩阵,B为l-幂等矩阵(即Bl=B)且AB=BA.研究了矩阵A与B的线性组合C=c1A c2B是幂等矩阵时非零复数对(c1,c2)所满足的条件,建立了C=c1A c2B是幂等矩阵的10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7.
逆向思维又称反向思维,它是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的一种行之有效的、科学的创造性思维方式.利用这种逆向思维解题,是把人们通常思考问题的思路反过来加以思考,执果索因.利用逆向思维解题,常能化难为易,删繁就简,变死为活,使解题迅速而又准确.既有利于强化逆向思维训练,防止学生理解僵化,方法刻板,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广阔性和深刻性,又有利于开拓学生思路,活化知识,提高解答物理习题的能力.1.用逆向思维法求解力学题例1:将某种材料的长方体锯成A,B,C三个物体,然后再对拼在一起,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如图1所示,且m_C=2m_A=2m_A=2m_B=2千克,用8牛顿的力F从正面推C,使得A,B,C组成的长方体保持矩形的整体沿力的方向平动,试求运动中B与C间的静摩擦力大小和方向.分析与解:本题若按常规解法,把B与C间的弹力和静摩擦力分开来考虑,结果在确定静摩擦力的方向问题上花费不少时间.但是,如果我们倒过来想一想,发现求出B与C间的弹力和静摩擦力的合力,即B,C间作用力是容易求的,然后再正交分解求摩擦力也就方便了.选A,B,C组成的整体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_1=(m_A+m_B+m_C)a,解得a=2米/秒~2,对B物体而言,只有C对B的作用力产生加速度,因此,得F_(CB)=m_Ba=4牛顿,沿F_1原有方向.由正交分解法得,运动中B,C间静摩  相似文献   

8.
一、选择题(各小题的四个结沦中仅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入题后括号内。每小题6分,共36分。) 二、函数y。/幻二u丑 丫16x的定义域是口答:】 (A)[0,nj(B)【一4,nj (C)[一4,4](D)[0,n3 U [一4,一z〕 2、S1na。t,a为第H象限的角,则tntr的值为【答:」 13”””’””—-’””‘”—一2——”’一 1.n、,工。、,工h、1 (A)4(B)5(C)-5(D)-4 5”—”—”—”—””5 3、豪自o。arc*1n(Sin3),Nuok [芒子.口 (A)3(B)Zkx 3(C)3-了了(D)x。3 4、方程y。一X‘一 ZX 1代表的曲线是 L答:〕 (A)双曲线(D)两条射线(C)半圆(D)抛物…  相似文献   

9.
我们知道方程 x+1/x=c+1/c的解为x_1=c,x_2=1/c, 考察方程:(1)x+2/x=c+2/c,(2)x+3/x=c+3/c的解分别是x_1=c,x_2=2/c;及x_1=c,x_2=3/c……方程x+n/x=c+n/c的解为x_1=c,x_2=n/c。同上方法可发现n为负数时,该结论也一样成立。  相似文献   

10.
一、典型例题特点分析[97- 4 2 ]已知 :浓硫酸有强烈的吸水性 ,氯化氢气体极易溶于水 ,试根据图 1回答问题。图 1   (1)写出 A中发生的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若用 B、C、D装置处理 A中导出的气体 ,得到干燥纯净的氢气 ,则各装置分别除去的物质 B、C、D(3)若要用干燥纯净的氢气来还原氧化铜 ,则上面各装置中导气管的管口连接顺序应是 a连、连 f、连、连 h;实验时要先通一会儿氢气 ,然后再加热 ,是为了。[分析 ]:由题干可知 ,A中发生的反应有 :2 HCl Zn=Zn Cl2 H2 ↑ (置换反应 )2 HCl Ca CO3 =Ca Cl2 H2 O CO2 ↑ (复…  相似文献   

11.
割线法求方程根收敛速度的一个证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序设f(x)是一元非线性实函数.而f(x)=0是非线性方程,且其根通常难以用公式表示,所以当方程(1)有根存在时,求根往往要用迭代逼近的方法.定义1 :设序列{x_n}收敛于S,l_n=S-x_n≠0,n=0,1,2,…….若存在实数r≥1和非零常数C,使得:则称序列{x_n}具有r阶收敛速度.割线法是一种常用的有效方法.它的迭代序列为:x_(-1),x_0,x_1 ,x_2,……x_n,……是由公式:  相似文献   

12.
机构运动分析的方法很多,主要有图解法和解析法.其中图解法形象直观,对于平面机构来说,一般也较简单,而矢量方程图解法是工程中常用的机构运动分析的图解法之一,它不仅可以用于速度分析,也可用于加速度分析.例如:如图(1)所示为一作平面运动的构件,已知A点的速度(?)=5m/s和方向及B点速度的方向,利用矢量方程图解法求B点速度的大小及C点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取μ_1=5mm/mm,μ_v=0.2m/s/mm)解:根据理论力学可知,此构件上任一点B的运动可以认为是由其随同该构件上另一任意点A的平动(即牵连运动)与绕A点的转动(即相对运动)所合成,因此式中(?)的大小和方向均已知,(?)的方向已知、大小未知,(?)即B点对A点的相对速度,其大小  相似文献   

13.
反证法是间接证法的一种。如果我们把欲证的命题写成“若 A则 B( A→ B)”的形式 ,则反证法就是从需证命题结论 B的相反结论 B出发 ,通过正确的逻辑推理导出矛盾 ,推翻 B,从而断定待证结论 B成立。反证法有下面几种逻辑形式 :1.A→ B B→ A.证明 :A→ B A∨ B B∨ A B∨ A B→ A.例 1.已知 p3 +q3 =2 求证 p +q 2 .证明 :假设 p +q >2则 p3 >( 2 -q) 3 =8-12 q +6q2 -q3  p3 +q3 >2 ( 4 -6q +3 q2 )所以 p3 +q3 ≠ 2如若不然 ,有 2 ( 4 -6q +3 q2 ) <2  3 ( q2 -2 q +1) <0 .  ( q -1) 2 <0 .矛盾故 p +q 2 .2 .A…  相似文献   

14.
设0→I→B→πA→0是一个拟对角扩张。为研究C*-代数B的性质,对C*-代数B的理想I和商代数A的性质进行研究。证明如下结论:(1)如果I和A具有无孔性质,则B也具有无孔性质;(2)如果I和A具有弱可分性质,则B也具有弱可分性质;(3)如果I和A具有Riesz插值性质,则B也具有Riesz插值性质。上述结论可以用来研究非单的C*-代数的正则性质。  相似文献   

15.
1 仪器示意图图1 重力功的特点演示仪2 用途及特点(1)用途研究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的关系。(2 )特点①制作简单,成本低。②操作简单,现象直观。3 制作材料小铁球(直径2cm)、长方形木板A(80cm×2 0cm)、木板B(2 0cm×2 0cm ,两块)、长方形木板C(70cm×15cm )、木板D(30cm×15cm)、宽2cm的塑料轨道1 5米(用固定电话线的线槽即可)、大水槽(里面放一些潮湿的沙子)、氯丁胶、螺丝钉、即时贴等。4 制作方法(1)将木板A和B用螺钉固定好,组成如图1所示的平台。(2 )将木板C和D用氯丁胶粘在平台上构成斜面,斜面倾角约为2 0°。(3)剪取两条光滑…  相似文献   

16.
我们知道,在初中阶段,韦达定理、即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是这样的:如果一元二次方程(1)的两个根是x_1,x_2,那么此定理的证明,教科书都是利用求根公式推算出来的。笔者还在《范氏大代数》(college Algebra by H。B.Fine)见到另一种证明方法,节录如下(字母符号略有改动):  相似文献   

17.
讲玻意耳-马略特定律一节无演示实验时,发现不少学生对该定律难以想象和理解。为此,我们采用医用一次性输液管(即打吊针用的)制作一个简易的玻-马定律演示器,于课前演示该实验,学生一看即明白,具体做法如下。1.往医用输液管中滴灌水银(左右两管中水银柱长共约60厘米),将B管上下移动些许,让学生观看水银柱变化及最后液面相平情形。2.上提B管,使A管水银面上升到粗管腔C底部(如图1)。3.用手指或胶帽封住粗管腔C上部的二个引出塑胶管口,封闭一定质量的空气于C中。4.再将B管上提,可见C中被封闭空气的体积缩小,这时B管水银面比A管中高。继续升…  相似文献   

18.
挑战聪明题     
美珍 《阅读》2007,(4):30-31
一单词滑滑梯。(填上合适的字母组成单词)难度系数:☆☆☆二你知道他们是什么人吗?()1.Mr Clean A.廉洁奉公的人()2.Mr Right B.张三李四()3.Mr Big C.贵宾,要人()4.VIP D.白马王子()5.Tom,Dick and Harry E.头目三你知道tongue(舌头)的功能吗?()1.A frog uses its tongue A.to recognize(识别)different tastes()2.A snake uses its tongue B.to feel its way()3.A dog uses its tongue C.to catch food()4.A cat uses its tongue D.to cool itself()5.A boy uses its tongue E.to clean itself四你知道这些城市的别名吗?()1.L…  相似文献   

19.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试纸使用时,不宜先用水润湿的是( )。(A)红色石蕊试纸  (B)pH试纸(C)蓝色石蕊试纸(D)淀粉碘化钾试纸(2)有两瓶pH=2的酸溶液,一瓶是强酸,另一端是弱酸,可用来鉴别的一组试剂是( )。(A)石蕊试液和水(B)酚酞试液和水(C)石...  相似文献   

20.
前一段时间,笔者曾对20所不同类型学校初中实验教学情况进行过一次调查。下面为部分学生调查问卷题: 1.在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中,你最感兴趣的内容是: A.课本上的基础理论;B.课本上的实验;C.课本上的习题。 ( ) 2.在物理、化学、生物实验中,你最喜欢哪科实验: A、物理;B.化学;C.生物。 ( ) 3.老师在做演示实验时,你一般在: A.看热闹,好奇得很;B.边看边思考;C.人太挤了,就不想看。 ( ) 4.—你做实验是因为: A.要学好知识;B.好玩,动动手有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