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国家治理现代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建设之间存在目的一致、内容包含、理念共享和意义互涉的关系。在实践层面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建设存在内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运行过程不完善和效能发挥不明显的困境。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建设,在整体层面上,要加强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领导,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现代化标准,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制度体系;在要素层面上,应从观念、主体、内容和环境等要素着手,实现优化重组;在过程层面上,应优化制度运行的领导、管理、协商、监督和评价等机制,有效整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制度资源,把思想政治教育制度优势转化为思想政治教育效能。  相似文献   

2.
教育统计调查是促进高校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目前很多高校的教育统计调查工作在目标与理念上停留在任务的接受和完成层面,在模式与成效上停留在被动的统计和调查层面,在思路与方法上停留在数据的收集和审核层面。在国家大力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背景下,通过更新目标理念,转变工作模式,改进思路方法,积极服务高校治理理念、治理制度与治理实践的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3.
切实把高校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是时代赋予高校的重要责任和神圣使命。加快推进以制度建设为核心的高校治理体系创新和治理效能提升,要抓住党的领导是高校发展的最大政治优势这一治理之本,肩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政治使命;保证高校治理为人民服务的根本方向,坚持人民立场系统推进高校治理现代化;坚持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协同发力,形成高校依法办学、从严治校的治理新格局;坚持以学术精神文化引领高校治理,以高校治理的文化品位不断提升高校办学水平。  相似文献   

4.
加强教育统计领域廉政建设是高校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是大学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保障,是统计现代化改革的内在要求,是新时代廉政建设的应有之义。在部分高校教育事业统计工作中,统计数据常因理念建设、制度建设、能力建设不足而存在注水数据等廉政风险。基于大学治理现代化的逻辑视角,借用大学教育统计工作的具体实践经验,可以发现:防范教育统计领域廉政风险,提升高校教育统计管理效能,就要从理念、制度、能力三个层面共建教育统计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加强理念建设,需要深化教育引导,提高廉政思想认识;创新内容方式,强化廉政文化建设;加强制度建设,需要完善教育统计廉政制度和机制;加强能力建设,需要提升教育统计的信息化和智能化,以教育统计廉政建设新成效推进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关于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命题,制度建设是国家治理的题中之义。高校加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制度建设是顺应时代发展变化,提升高校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新时代高校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制度研究和制度建设呈现出许多新变化,但也同样面临着新问题和新挑战。高校要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际要求出发,完善制度设计,加强制度实施,以制度优势彰显制度效能,在现代化治理过程中巩固和确立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历史的视角,梳理我国高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在相关制度层面历经了从"缺场—出场—临场"的三个发展阶段。基于文本分析的方法,从高校学术委员会委员的"入场要求""在场职责"和"退场规则"三个维度,审视我国18所"双一流"建设高校校级学术委员会章程中存在的不足,从我国"双一流"高校学术委员会制度设计层面提出针对性建议,以期提升高校学术委员会委员的学术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相似文献   

7.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高等教育现代化和高水平大学的建设目标对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提出了迫切要求。高校治理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无论是从大学的社会责任还是大学的组织特性来分析,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来研究高校治理问题都是有其合理性的。在分析高校治理结构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董事会、校长、教授等角度入手提出优化我国高校治理结构的着眼点,并构建了优化后的高校治理结构图。  相似文献   

8.
高峰 《教育探索》2022,(1):35-40
加快推进高校治理现代化是高校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的应然选择,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双一流”建设目标的重要保障。高校治理现代化既有国家治理的一些共性特征,也有其特有内涵和时代表征。应深度聚焦高校治理的“八个之治”,创新推进科学之治、民主之治、善治之治、程序之治、学术之治、育人之治、文化之治、共治之治,探索一条贯彻中央精神、体现“双一流”建设要求、符合高校实际的治理现代化之路。  相似文献   

9.
管理育人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环节和内容。随着大学治理现代化的日益深入,高校应准确把握管理育人的新内涵,深入探析传统管理体制下育人工作存在的诸多问题。从治理现代化视角看,高校的管理育人工作要从加强制度建设做起,不断提升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努力创建管理育人的浓厚氛围,形成全员育人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0.
随着治理现代化在高等教育领域的深入,高校学院治理现代化的推进受到了来自组织内外部各方面的挑战。以新制度主义为理论基础,构建个人-制度-文化分析框架,以个体微观、制度中观、文化宏观为分析视角,探明高校学院治理面对的挑战主要是文化共识制约、制度变迁的惯习依赖以及个体选择的有限理性。因此,我国高校学院治理积极建设应从创新文化环境,打破文化共识;创新制度设计,打破惯性依赖;协调各方利益,打破有限理性等方面推进。  相似文献   

11.
高校内部治理现代化内蕴着治理价值体系的建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扮演着高校内部治理价值体系载体的角色,成为推动高校内部治理现代化的结构性要件和实践性力量。高校内部治理与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建设之间具有目标一致、内容同构、意义互涉的逻辑关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意蕴着的丰富的科学内涵,可以从"机构-制度-战略"三位一体体制框架的纵向结构、"利益-价值-责任"内在统一的主体横向结构两个维度加以理解和阐释。随着高校内部治理现代化的全面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要致力于推动结构体系的优化升级和治理能力基本要素的提质增效,以此来实现自身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是在欢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聚焦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主题,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任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加强学习和研究,并在教学中及时将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融入教学中,不断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时代感和时效性。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执政以来高度重视党的思想建设问题,从六重维度深刻阐明党建思想的重大理论。从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作风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六个方面对党建思想进行探讨。党建思想要求落实到高校行政人员工作中,应做到政治教育与严明纪律相结合、严明制度与严格的监督相结合、思想和制度和监督三者相结合治理腐败,作风与监督相结合,从而提高高校行政人员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14.
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为确保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和教育事业的良好发展,加强高校党的政治建设势在必行.在深入分析当下我国高校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必要性与现存问题的基础上,以高校领导班子、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师生三个层面为切入口,研究加强高校党的政治建设的方法路径,发挥三者在加强高校党的政治建设领域的最大价值.  相似文献   

15.
新时代高校党的建设融入内部治理是一个重要政策议题,对在高校特定基层场域内统筹落实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推进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囿于高校学术生态组织系统的复杂性,党的建设与内部治理两者融入的机制仍有欠缺。文章通过比较分析高校党的建设与内部治理的共同价值和共生逻辑,基于两者工作理路的整合建构,从“政治建设统领办学定位、思想建设厚植大学精神、组织建设优化治理组织、作风建设带动大学校风、纪律建设制衡多元权力、制度建设完善大学制度、反腐倡廉嵌入内部控制”七个方面探索性提出了共进路径。  相似文献   

16.
教育现代化对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现代化是党和国家站在新的历史方位落实教育强国战略的总体布局,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重要举措。在"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国家战略推动下,高校思政课不断完善自身治理体系,提升自身治理能力,以现代化教学理念推动现代化教学体系的建设。遵循教育现代化的价值导向,高校思政课在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的支撑下,教学理念上更加注重个性化和终身化,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以开放进取的精神推动自身创新发展;在教学体系建设方面,高校思政课以解决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现实问题为导向,不断重塑教育教学形态,深入推进课程体系的融合化、育人过程的协同化和育人主体的现代化,努力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7.
范奇 《复旦教育论坛》2022,20(4):39-47,58
按照行政法视域下的组织法规范要素逻辑,高校治理权的规范类型可划分为“党规法”“国家法”和“校内法”三个系统。“党规法”通过对高校行政进行价值引领与提供政策依据为治理现代化确立政治方向,并在体制设计和制度重塑机制方面实现党和国家的意志。“国家法”从主体的赋权与落实、行为的风险防控、程序的尊严实现及实质性化解纠纷四个层面明晰与健全高校行政法治机制。“校内法”通过公法契约赋予高校内生性发展与自我合法性地位,匹配法人治理与创新机制推进法人化治理结构与监督机制更新。系统性地把握治理权规范类型,有助于加快我国高校治理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得到全面巩固,高校腐败治理也取得重大成就。在这一过程中,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落实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是高校开展腐败治理的新特征。高校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高校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得到根本扭转;高校校风蔚然一新是高校开展腐败治理的新成就。新时代高校持续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开展腐败治理、建设清廉高校必须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从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以严的基调正风肃纪,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和廉洁文化建设等多方面协调推进,多措并举。  相似文献   

19.
党组织治理能力直接决定着党的战斗力,高校党组织肩负着实现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任.以网格治理理论为分析视角,从价值耦合、结构转型、工具融合、功能整合四维度剖析"互联网"推进高校党组织治理现代化的理论逻辑."互联网"推进高校党组织治理现代化,必须重塑互联网思维,推动网格化党建,运用大数据技术,构建协同性机制,以提高高校党组织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相似文献   

20.
院系治理是大学治理能否实现现代化的关键。在协调党政关系主基调下,我国高校院系治理大致历经了“探索初创期”、“调适定型期”和“提质增效期”等三个演进阶段。当前,我国院系治理面临领导体制不健全、制度体系不完备、运行机制不通畅、治理主体权责失衡、党组织功能“悬浮化”等瓶颈和困境。推动院系治理现代化,应在遮蔽与澄清、守正与创新的动态调适中科学规避“制度移植陷阱”,创造性地推进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向院系层面的制度移植。在实践中,明晰院系党政共同领导下的分工负责制、完善党政联席会议制度、构建党政学协商共治模式、充分发挥党组织功能作用,是加快推进院系治理现代化的应然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