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道德教育发生了三大转向:规范性道德教育转向主体性道德教育与规范性道德教育的统一:阶级道德教育转向公民道德教育与阶级道德教育的统一;知性道德教育转向生活道德教育与知性道德教育的统一.这三大转向分别实现了对道德教育内涵的全面把握、道德教育重心的合理转移以及道德教育理念的科学发展,理清这三大转向既是对以往道德教育实践的总结,也能为今后道德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新时期学校道德教育面临着许多困境,揭示学校道德教育理念的冲突、学校道德教育环境的失落、学校道德教育目标的虚无、学校道德教育功能的弱化、学校道德教育模式的缺失、学校道德教育管理的行政色彩、学校道德教育评价的僵化、学校道德教育主体的盲失,找到制约学校道德教育发展的瓶颈,这是当前学校道德教育走出困境,提高效率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3.
在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背影下,加强地理道德教育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加强地理道德教育,包括人口道德教育、环境道德教育、资源道德教育、生态道德教育及其他方面的地理道德教育等内容。  相似文献   

4.
对传统的格式化道德教育的反思与超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传统的格式化道德教育具体表现为道德教育场所的格式化、道德教育设置的格式化、道德教育内容的格式化和道德教育方式的格式化。其根源在于道德教育的专门化、道德教育的知识化和道德教育的工具化。改革和超越这种格式化的道德教育,出路在于使道德教育回归现实生活,这既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当代学科教育综合化和道德教育情感化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社会的变化与发展,使道德教育有了更加广阔的领域,道德教育被赋予新的特点:有人群的地方就有道德教育;道德教育伴随着人的一生;道德教育的主体与客体呈现出了以互换性为特征的不确定性。通过对道德教育特点的阐述,意在通过对道德教育特点的把握,更好地实施道德教育,使全社会在道德教育过程中彰显道德教育的力量。  相似文献   

6.
从独白道德教育到对话道德教育是道德教育的一个进步,但是对话道德教育的不足导致在实际道德教育过程中出现了不少问题,因此,道德教育需要进一步走向回应道德教育。回应道德教育强调教师要回应学生的吁求,并承担起学生成人的责任,从而为学生创构一个良好的成人环境。回应道德教育的提出不仅顺应了语言发展的历史,而且也解决了传统道德教育中的诸多不足,因而是道德教育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7.
在学校道德教育与家庭道德教育契合度不高的现实下,青少年道德教育产生了"双面人"的问题."双面人"形成的主要原因在于道德教育观念上差异与错位,道德教育内容上的割裂与无序,道德教育形式的单一与放任.提高家庭与学校道德教育契合度,形成教育合力,变"双面人"为人格统一、健康向上少年需强化教育理念的转变,架起学校道德教育与家庭道德教育之间的桥梁;关注教育内容的连接性与契合程度,使学校道德教育与家庭道德教育朝着良性发展;注重教育形式的多样化与人性化,使学校道德教育与家庭道德教育充满生机与动力.  相似文献   

8.
体验式道德教育已成为传统授受式道德教育的一种反叛,是对传统授受式或注入式道德教育的改革创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使道德教育卓有成效,我们必须清晰认识体验式道德教育的内涵与特征,明确体验式道德教育的必然性,把握体验式道德教育的现代化走向。  相似文献   

9.
生活是道德和道德教育最为贴切的基础,离开生活就没有道德和道德教育。生活道德教育焕发生机和活力的基本途径是:注重真实性,增强道德教育的感召力;注重针对性,增强道德教育的吸引力;注重创造性,增强道德教育的生命力;注重实践性,增强道德教育的震撼力。  相似文献   

10.
关于学校道德教育困境的反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民利 《教育探索》2006,2(1):97-99
我国学校道德教育面临种种困境,从社会转型的角度来分析,学校道德教育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有:伦理基础规范的断裂,使学校道德教育失去了公共伦理环境支持;物质主义给道德教育带来了冲击,导致道德教育的失落;学校道德教育没有适应社会变革与发展的要求,致使学校道德教育没有建构起相应的道德教育理论和实践运作体系。  相似文献   

11.
通用技术课程蕴含着丰富的育人价值,发现通用技术学科的德育价值,进行学科德育要素设计是落实通用技术课程学科德育的前提.以苏教版必修教材为例,通用技术教学中实施学科德育的策略包括:挖掘通用技术学科中的德育要素,构建通用技术学科"5+X"德育范畴;实施基于真实情境的项目教学,设计系列挑战性任务;提升通用技术教师德育素养,发挥教师德育价值等.教师应在教学中从单元教学、课时教学、学习活动、学习评价等方面科学设计德育要素,实现学科教育与德育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12.
自由主义德育信奉多元价值观,强调个体的自由选择与自由发展。但自由主义德育有严重的理论缺陷,将自由作为人类先验的终极价值,忽视了民主、正义、平等等其他价值观的相应地位。自由主义德育重视德育过程和德育方法,不注重德育的文化内容。自由主义德育对于学校教育、社会道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在基本价值观明确的基础上,采用一定的自由主义德育方法可能是德育教育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3.
功利主义的植入使我国高等教育出现了"去道德化教育"的困境,但是高尚的价值追求应该始终引领道德教育的方向。没有价值观就没有教育,更没有道德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道德教育的价值取向。当代中国道德教育中包含有思想和政治的成分主要源于现实的世界。道德教育不能脱离现实的社会条件,不同的道德教育只能在不同价值体系的引导下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新的世纪里,大学德育既有突出意义又而临挑战,而德育规范因其工具性价值、自身价值以及对宏观教育环境的适应性理应成为解决新时期德育二难困境的首选思路,所以,在正确原则指导下,尽快制定一套德育规范体系并认真贯彻执行,今后的大学德育质量必将有其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15.
育德是学科教学的内生追求,学科教学是育德的有效途径,学科育德的特征是隐性育德。学科教学的现实样态主要体现在育德缺位、课堂育德、育德随意化、育德运动化。要充分发挥学科育德价值,提高学科育德效果,必须增强学科教师育德观念及育德专业化水平,发挥多学科育德合力,定期开展学科育德教研,在课前设计、课堂活动及课后实践中都要凸显育德价值,借助健全的学科育德支持及评价机制,让育德真正走进学科教学日常生活,以学科教师务实而富有实效的“常态化”工作,促进学生道德提升、精神成长。  相似文献   

16.
我国学校德育价值取向主要存在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理想价值与现实价值、传统价值和现代价值割裂的问题。分析其割裂的背景与原因,对于今天确立我国学校德育价值取向无疑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当今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加强中小学人文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自觉认识吴文化资源中的人文素质教育价值,积极开发吴文化教育资源,对于丰富、创新区域中小学人文素质教育内容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加强责任教育,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是高校德育面临的重要现实课题。充分认识责任教育在高校德育中的价值,把握大学生责任教育的基本方面,积极探索大学生责任教育的策略,是当前高校德育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9.
德育有效性本质上是一种对象之于人的价值关系,必须联系主体及其尺度来理解。语义分析由"效"的文字学溯源开始,"效"有三个名词性用法:效用、效率、效果。而在语用层面,德育决策者基于国家立场和阶级意志,追求德育的效用价值,要求德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有用人才;德育教育者要秉持绩效主义观念,执着于德育的效率,以期快速、高效地培养人才;德育受教育者则从鲜活的个体感受、体验出发,对德育有效性有着独特的理解和阐释,吁求真正的德育效果的诞生。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道德教育在社会道德建设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但目前我国高校道德教育中还存在一些误区,急需理论工作者的关注并寻求出路。从通识教育的视角可以反思出当前我国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困境:道德教育与知识教育相分离、道德教育与社会现实相分离、规范教化与德性培育相分离、灌输教育与学生主体性相分离,在此基础上,可以认清通识教育视阈下大学生道德教育创新的方法、内容、形式等多重维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