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朱学红 《阅读》2014,(48):7-8
<正>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生活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怎样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感悟文本的情感,实现与文本的情感共鸣,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是我在教学过程中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在执教《奶奶的白发》一课时,我的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课文《奶奶的白发》主要写了奶奶和孙子之间的一段对话,表现了两代人之间的亲情。教育少年儿童要孝敬长辈,不要  相似文献   

2.
低年级的自然教学要针对7—8岁儿童的年龄特点进行实验。这一年龄段的儿童天真活泼,善于摹仿,爱唱、爱跳、爱跑。因此,在教学中我尽量抓住这个特点,根据不同教材内容组织实验教学,收到较好效果,下举三例。 1.二年级下册自然《蝶和蛾》一课,要求学生初步认识蝶和蛾的主要特征。教学时我采取:一看(看投影,看放大图,看标本)二做(做拼图游戏)三唱四表演的方法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3.
平静峰 《阅读》2014,(8):4-6
<正>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先于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凭借自身的思想修养和文学修养,教师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在广度和深度上都达到了很高的境界,这是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能够作为课堂对话"首席"的前提条件。对话的过程是思想碰撞和交流的过程。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交流离不开教师的组织、引导和管理。教师必须对教学进行适度的预设。  相似文献   

4.
倪向梅 《阅读》2023,(31):8-10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单元导语中提出: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事实上,边阅读边批注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非常有帮助的。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关注“批注策略”,指导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作批注,另一方面也要在运用“批注”这一方法的同时,引导学生学会品味文本语言,与文本展开对话,从而体现出语文学习的特质。  相似文献   

5.
现代阅读理论认为,文本意义是在读者与文本的对话中构建的。阅读教学的对话过程,必须以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为前提,是学生个体与文本直接的、自然的、亲密的接触。语文教学应从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特点,进行有的放矢的教学。教师在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之前,本身要进行深入浅出的文本研读,才能带领学生走进文本,与教科书编者对话,与文本对话,达到叶圣陶所说的"字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的境界,从而实现对文本的二次解读和开发,形成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相似文献   

6.
<正>《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阅读教学作了这样的界定: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对话。这句话极精练地突出了阅读教学的本质是师生的交流和合作。阅读教学需要借助一定的文本材料和教学情境,促使师生双方在一个平等、民主、渗透了人文气息和艺术情趣的氛围中和谐发展,相互传递信息促进情智共生、理趣相融。它...  相似文献   

7.
引言 :本文系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自然专业委员会国家“十五”重点课题《面向 2 1世纪的小学科学教育》的子课题《自然教学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的研究成果之一。在我校试点三年 ,也是课题组对上海市课程教材改革二期课程《自然》(牛津上海版 )教材 (从一年级跟随至三年级 )的试点情况开展比较深入的实践研究的结果。  自然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我们认为 ,在自然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必须依赖于教师创造性的“教” ,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前提和保证。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特点 ,…  相似文献   

8.
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倡导学生与文本、学生与教师、学生与不同文化的对话,尤其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课程标准指出“不应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应注重过程的评价.语文学习的过程往  相似文献   

9.
说“对话”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是不是可以说,对话的质量决定了阅读教学的质量。“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中,教师与文本的前期对话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就这一问题说说自己的一孔之见,以就教于同仁、大家。一、与谁对话(对话对象)与文本对话,应搞清文本包括哪些对象。文本应包括作者、作品、编者。我们有的教师比较重视与作者、作品的对话,而比较忽视与编者的对话,甚至置编者于不顾。这样的对话是不完全的,是片面的。作者、作品、编者组成了文本  相似文献   

10.
杨文华 《阅读》2015,(4):35-38
本文针对课堂中对话情境缺失的现象,提出要创设生本化的对话情境。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笔者推出思辨情境、情趣情境、互动情境和拓展情境四种有效的对话情境,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在对话中发展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从中我们不难看出,新课程理念提倡以学生发展为本,构建和谐课堂,那么,什么样的课堂才是和谐课堂,构成和谐课堂的要素是什么,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改革倡导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从当前全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际情况看,虽然都在强调学生与文本对话的重要性,但是对促进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具体做法的研究不深不透。本文对比两种不同的阅读教学,试图说明促进学生与文本对话的两种对策:一是教师组织并帮助学生使他们的阅读过程趋于完整;二是教师展示自己的独特理解、感受和体会,在与文本对话方面起模范作用。  相似文献   

13.
情境体验教学模式是针对《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的生活性、体验性和活动性等基本特点,使学生在课堂模拟的生活情境中亲历体验来学习知识、升华情感,并将学习结果最终指向现实生活,指导自我实践。在农村小学实施情境体验教学模式,需要结合农村小学的教学主体和教学条件等实际情况,辅以相应的实施策略以实现这一教学模式的作用和目标。  相似文献   

14.
从三年级开设英语课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一直是教师教学最关注的问题,在英语课上,教师会把游戏、活动贯穿始终。到了四年级,是否还是让游戏、活动唱主角呢?我一直在思考、探索这个问题。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这个年级的学生不再像低年级学生那样以无意注意为主,而是开始向有意注意转化,课堂上老师不能仅仅把他们当小孩子一样,带着他们玩,而应有一定的知识引导和理解,使其发展为学生自己的东西。怎样针对本年级学生提高教学实效性呢?下面结合《The days of the week》这一课的教学谈谈自己的想法。一、采用谈话式的教学方式,课堂氛围融洽我在教学实践中尝试着另一种方式——talk 谈话式教学方法。课程标准中提到“教学内容应接近于学生的生活,平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对话?鼎足而三?学生、教师和走进课本的好文章成为休戚与共的朋友?彼此争辩而又心心相印?……头一回读到课标中这样陌生而又有趣的判断,就觉得既是悬念又是挑战,为咱们小学语文教师驰骋想象力、创造力提供了宝贵的启迪和重要的思路。不过,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却不同于一般性的朋友聊天,最容易产生的一种尴尬,就是学生一方和文本一方沟通对话有障碍,学生脱离文本,也偏离老师要求,在阅读教学课堂上,尤其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信马由缰,毫无节制地你一言我一语,看起来热热闹闹,却完全不具备“对话”的实质意义。我们知道,名副其实的对话,一定是包含着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课标的颁发和新课改的深入,许多教学方法被引入政治课课堂教学.笔者受CCTV-2"对话"节目启发,在阅读和参考一些专家和学者教学专著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在思想政治课中引入对话式教学.对话式教学实施的关键在于教师观念和教学素养,而对话式教学的途径主要有师生、生生、学生与教材(文本)、学生与社会几种.  相似文献   

17.
严芬 《阅读》2014,(40):7-9
<正>汉语拼音是学生识字的拐杖,但拼音字母比较抽象、枯燥。对刚刚入学的孩子来说,死记硬背的效果肯定不理想,这就要求教师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使学生在课堂上学得轻松、扎实、灵活,让学生成为学习拼音的主体。一、创设情境,使学生想学汉语拼音是刚入学的孩子需要突破的首要障碍。苏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汉语拼音教材的特别之  相似文献   

18.
理念:随着科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科学教学逐渐由知识传授为目的转变为以发展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不断提升学生的基本科学素养和科学探究能力。而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不是通过教师简单的讲授就可以实现的。其中科学方法与能力、科学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与科学探究活动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在不断参与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中,学生的科学探究技能和基本科学素养才能逐步得以体验、感悟和内化。片段:在教学《太阳钟》(苏教版《科学》五年级)的过程中,首先我让学生观察教材中出示的各种日晷图片,其中欧洲日晷的特别构造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于是我让…  相似文献   

19.
范如刚 《阅读》2014,(Z7):18-20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近年来,语文阅读教学围绕对话的实践与探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课堂气氛活跃,不时闪现师生智慧的话语。但我们也发现,有些课堂  相似文献   

20.
本文系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自然专业委员会国家“十五”重点课题《面向21世纪的小学科学教育》的子课题《自然教学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的研究成果之一。在我校试点三年,也是课题组对上海市课程教材改革二期课程《自然》(牛津上海版)教材(从一年级跟随至三年级)的试点情况开展比较深入的实践研究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