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神七”飞船载人飞行任务圆满完成,对于新闻媒体来说这场硬仗也告一段落。作为世界瞩目的“神七”飞天壮举的现场亲历者,回忆起采访征途中的的点点滴滴,至今依然激动,难以忘怀。  相似文献   

2.
在“神七”成功发射并返回地面的同时,“神舟”八号飞船的研制工作也已逐步开展。 上海航天局10月1日宣布,作为“神八”核心试验任务的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在地面试验中已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3.
10月12日上午9时,我国“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费俊龙、聂海胜两名航天员乘飞船在太空遨游5天,圆满完成“多人多天绕地球飞行”的任务后,顺利地在内蒙古四子王旗着陆。 对这次举世瞩目的航天壮举,国内各大主要媒体派出的强大采访阵容前所未有。中央电视台打破时空和版块限制,首次对“神六”发射、飞行以及着陆全程进行了直播;新华社则动用了“百人报道团”,“井喷式”发稿,10月12日“神六”发射当天就发稿220多条,创历史记录。 在这次新闻“大战”中,我们钱江晚报作为地方主流媒体,扬长避短主动参与。从10月7日飞船“转场”开始,到12日发射,直至17日凌晨“神六”顺利着陆,我和杨晓轩作为特派记者,一路  相似文献   

4.
航宇快讯     
神航七号项目取得圆满成功;神舟飞船将从神八开始批量生产;2010至2015年间我国将发射7艘飞船和2个空间实验室;雷声公司将开发新型导弹防御拦截器  相似文献   

5.
2008年9月25日晚,“神舟七号”裁人飞船搭载着3名航天员顺利升空,在太空进行了宇航员出舱行走,开启了中国航天史上新的一页。国内新闻媒体对于这一重大事件给予了相当程度的关注,各大媒体都开辟了专刊、专版对此次飞行作详细的跟踪报道。令人欣喜的是,国内媒体在“神七”报道和写作中。表现出了积极、成熟的姿态,一方面反映出近年来新闻媒体在重大热点事件报道方面的新理念,另一方面对“神七”的报道也拥有不少独特的新意,给予我们很多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2005年10月17日凌晨4点33分, 在太空邀游了77圈共115个小时的神舟六号飞船成功降落在内蒙古中部预定主着陆场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飞船返回过程进行了全程直播,作为中央台派往着陆场采访的一名记者,我有幸见证并记录了这一历史时刻。“神六”报道:一场特殊的体检 2005年10月11目,在“神六”发射的前一天,我从北京飞赴呼和浩特,然后转乘汽车赶到了四子王旗,开始了“神  相似文献   

7.
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过程中,驻局军代处和兰州铁路局高度重视,科学制定有关人员、物资的运输方案,强化现场工作,装运实施到位,全力做好神七各项运输工作,为神七顺利发射创造了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8.
在这次“神六”飞天的日子里,全国人民在中央电视台的图像新闻中,都看到了这样的事实:中国天文专家指导一群天文爱好者在北京附近的长城上用肉眼直接看到了“神六”飞船。他们证明看飞船和看北斗星一样容易。这几年,个别人曾提出:“由于长城尺寸小于500米,所以飞船上肉眼绝对看不见长城”。他们还称之为“科学理论”。  相似文献   

9.
鲁鹏 《中国记者》2018,(2):F0002-F0002
科技领域的新闻摄影作品。如何才能体现出“行业”的属性和味道?搭载着天舟一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二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神舟七号载人飞船上天,举世瞩目。浙江在线新闻网站,作为国内少数几家参与现场报道、并唯一有记者进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地方网站,在此次报道中,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成效显著。在"神七"发射的采访报道中,浙江在线派出两名特派记者,行程万里,深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前后10天,共发回图片63幅,  相似文献   

11.
铁生 《军事记者》2006,(8):I0002-I0002
《神六飞天》这组照片真实、精彩地记录了“神舟”六号载人飞船载着费俊龙、聂海胜两名航天员,从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发射升空,完成一系列试验任务,遨游太空5天后安全返回地面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作者以新颖的角度展示了火箭发射场与飞船发射的磅礴大气,以准确的瞬间抓拍技巧刻画了航天员的英雄形象,读后令人振奋。读者从中可以看到我国航天科技的巨大成就,领略航天英雄的风采,激发爱国主义精神与士气。“神六”飞天(获第16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乔天富摄大气磅礴 振奋人心@铁生  相似文献   

12.
王燕 《新闻天地》2008,(10):35-35
“神七”有咱们湖南老乡担纲重任,他就是陈善广,此次“神七”航天员系统总指挥。“神七”9月25日晚9时10分左右发射升空,航天员9月26日下午4:30出舱活动,9月28日返回地球,全程持续68小时。  相似文献   

13.
9月29日,沈阳桌报报道,28日下午,当神舟七号飞船胜利完成舱外行走任务,成功返回地面的消息传来,沈阳第四橡胶有限公司员工倍觉骄傲、自豪……神七上有该厂生产的宇航服呼吸管等多种配套产品。  相似文献   

14.
10月5日.我受领了“神六”采访的任务。自此。我用自己的“第三只眼”.紧紧跟踪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船。  相似文献   

15.
“神舟六号”飞船载人航天飞行,是具有特殊重大意义的新闻事件,也是中央电视台今年以来规模最大、最重要的报道任务之一。从10月12日飞船发射到lO月17日飞船返回,6天时间里,CCTV—1和CCTV—新闻并机直播了“神舟六号”载人飞船遨游环宇的全过程,第一时间向观众展示了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重大突破;CCTV—4、CCTV—9也对“神六”飞天作了全方位的直播。 “神舟六号”直播期间,这4个频道的总体收视份额达16.11%,比上一周提高了5个百分点,较“神州五号”直播期间的收视份额(14.02%)提高2.09个百分点。而在10月12日发射当天,中央电视台十五个频道的总体收视份额达到43.31%,仅次于今年2月8日除夕的收视份额(44.31%)。 直播:开创多个历史新纪录  相似文献   

16.
“神七”发射前后,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酒泉。作为酒泉境内唯一一家地市级党委机关报,怎样报道好“神七”发射这一时代壮举颇受关注。我们的做法是:在总体宣传战略中,着力搞好策划;在报道策划中,力求突出创新;在创新探索中,尽最大努力打造个性化的报道模式。实践证明,我报关于“神七”发射的报道在《酒泉日报》正报和专题号外刊发后,  相似文献   

17.
窥视月芯     
1976年8月,在阿波罗计划最后一次登月之后的4年,一个6吨重的飞船停在了月球的危海,该飞船仅仅在月球逗留了一天,即发回月面的壮观照片,并采集了岩石标本,就匆匆返航。"月神24"是前苏联无人样本返航计划的一只飞船,这个计划共有三只飞船,只有"月神24"安全返航。在冷战政治的奇怪逻辑中,俄国人的月球计划在登月战役中被看成是一种失败,因为他们用的是机器人。  相似文献   

18.
2008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也是新闻界难以忘怀的一年.这一年新闻工作者在 雨雪冰冻和特大地震报道、奥运会和残奥会报道、神七飞船发射报道、改革开放30周年纪念报道等重大事件报道中经受了严峻的考验.  相似文献   

19.
《全国新书目》2008,(19):26-26
在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成功翱翔太空的两年后,又有两位航天员乘中国自行研制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成功飞上太空,三年之后又有三位航天员乘神舟七号飞船进入太空并有一人实现太空行走。本书以我国在载人航天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为主线,全面介绍了相关知识和最新进展。本文系该书前言。"神箭"嘴飞,"神舟"远航。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从单人升空遨游,到双人五天联袂飞行,再到三人上天一人出舱太空行走,不断取得突破性成就,创造了一个一个新的纪录。中国连续三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成为屹立于世界高科技之林的一座丰碑。  相似文献   

20.
传媒动态     
国内外报纸拼神七9月26日,神七发射次日,全国主流媒体均对神舟七号发射成功进行了大篇幅的报道,主标题里用得最多的词是飞天。神七报道占据了所有报纸的头版,半数以上的媒体都用了5个版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