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2 毫秒
1.
柳木子  杨斌 《教育》2022,(5):90-92
"四有"好老师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教师形象的生动描绘,也是国家领导对教育振兴民族计划关键一环的总体部署.2016年9月,《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教育系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教师节重要讲话精神的通知》中明确指出,要持之以恒抓好师德建设,引导广大教师自觉认清肩负的使命和责任,切实担负起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神圣使命,履...  相似文献   

2.
<正>编者按2014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倡导全国教师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筑梦人,为全国师范院校师生、千万名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提出了明确的行动指南。为切实落实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联合相关师范院校、中小学校、幼儿园发起"中国好老师"行动计划。北京市海淀区积极引进"中国好老师"行动计划项目,并将其全面纳入海淀"十三五"教育发展规划,建立了项目研究专项,统筹海淀区教师教育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3.
<正>今年第30个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到北京师范大学视察,与师生代表座谈,发表了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在详细阐明了当今世界教育在国际竞争、增强国力中的重要地位以后,号召广大教师要做一名好老师,并详细阐述了好老师应该具有四方面品质,即需要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这四方面品质中,核心是教师的思想品德,师德是教师的灵魂。习近平总书记在引用唐代韩愈的话"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后说:"‘传道’是第一位的,一  相似文献   

4.
第30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来到了北师大,亲切看望慰问师生,与该校师生代表座谈,并发表了《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的讲话,对全国1400万人民教师提出了要做"四有"好老师的要求,即教师要有理想信念,要有道德情操,要有扎实学识,要有仁爱之心。这是总书记对教师的谆谆教诲,更是殷殷期望。他指出,今天的学生就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广大教师要做"四有"好老师,成为打造这支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中,号召全国的人民教师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教师。这"四有"教师的要求逐渐成为衡量与评价全国所有教师的"国标"。这简短的20个字,看似简单,实则内涵丰富、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6.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在"中国梦"治国理念、"五大发展理念"之"共享"等新理念的指导下,湖北省武汉市育才第二小学构建了"同成教育"模式。所谓"同成教育",就是在尊重师生个性差异的基础上,坚持"创造师生共同成长的教育",营造"时空有真爱、教师有梦想、学生有未来"的学校文化氛围,通过创设符合学生发展需要的环境、氛围,让学生在切身的情境体验和实践中逐步端正态度,内化品质,培养相应的能力,引导他们成长为"有梦想、有爱心、有智慧、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7.
陈辉 《师道》2007,(6):37-38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提高综合教育素质和能力,其中,教育诊断和评价能力是教师的重要素质和能力。教育问题的诊治要在师生之间确立"五心"。一、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能创造教育的奇迹失去自信心的人最需要别人尊重;失去温暖的人渴望得到温暖。教师只有对全体学生充满热爱,  相似文献   

8.
<正>2014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与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指出:"教师重要,就在于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度阐明了教师工作的战略地位,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教师教育工作的纲领和指南。为了改善教师职前教育所培养的教师知识结构偏窄、自我发展能力偏弱的现状,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基于首都基础教育现代化发展趋势,积极探索以美育为  相似文献   

9.
<正>记者:您好,魏校长,欢迎您和大家分享自己的教育思想。作为一位校长,您每天要面对4000多名师生,要管的事情可谓千头万绪,但您为什么坚持把"尊重关心教师、发展提升教师"作为第一要务呢?魏存智:去年教师节的时候,习近平总书记到北京市八一学校看望师生,强调要让广大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舒心从教、精心从教,让广大教师在岗位上有幸福感、在事业上有成就感、在社会上有荣誉感,让教师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这既是对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鼓舞和勉励,也是对教育  相似文献   

10.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情感教育于数学教学之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良好情感"?一、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教师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是师生情感协调的基础。学生如果经常感到教师对他的爱,对他个性的尊重,便会激发出健康的情感,更容易变得生机勃勃,从而产生  相似文献   

11.
<正>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近年来,在全县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安阳县各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多项工作走在省市前列。为了实现"真正做人民满意的教师,真正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真正把安阳县建成教育强县"的目标,我们还要在以下两个方面继续努力工作。一、顺应时代要求,做人民满意的教师习近平总书记去年教师节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指出,好教师要做到"四有",即有理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30个教师节提出了"四有"好教师的标准。学习实践"四有"好教师,做好学生的"引路人",需要切实提高学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实验初级中学提出了"四有"好教师团队建设的3种途径,即统一思想认识,创建研修氛围;创新活动路径,搭建发展平台;规范考核制度,保障项目实施。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教师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教育思想上来,切实增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师队伍建设"极端重要性"的重要思想论述,是新时代做好教育工作的必然遵循和根本指南。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成为一名党和人民满意的好教师要具有"四有""四个引路人"和"四个相统一"标准,是新时期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的行动指南。要始终坚持教师队伍优先发展,关心关爱广大教师。  相似文献   

14.
<正>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关于建设教育强国的集体学习中,对广大教师提出“坚定理想信念、陶冶道德情操、涵养扎实学识、勤修仁爱之心”的要求。这一表述既是对“四有”好老师重要论述的再次强调,更是对“四有”好老师的新阐释和新发展。随着时代的进步,教师的工作也在不断升级,提升自己的教书育人能力素质和水平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我们如何守正出新,砥志研思,做一名顺应时代需要的教师呢?这是我一直思索的问题,现浅谈以下几点心得:  相似文献   

15.
正时间停不下脚步,年轮的圈环不停划定历史的每一个瞬间,记录着每一个人追寻梦想的足迹。在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的关键时期,在第30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北师大看望慰问师生,还亲切接见了贵州籍的在京参加"国培"的教师。习总书记还发表了题为《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的重要讲话,提出了要我们做"四有"好老师的殷  相似文献   

16.
<正>"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全体教师提出的殷切希望,也是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的基本要求。"四有"要求内涵丰富、寓意深刻,为广大教师履行新时期教育使命、提高自身专业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教师专业发展是当下教育供给侧改革的一个热点话题,是提升教师素养、涵养其精神品质的当务之急,也是提高教育质量、走教育发展内涵之路的关键所在。因此,教师要增强践行"四有"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专业成长上做到"别有用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总书记为教师发展指出了"四有"方向,在多年的一线教学实践中,教师只有按照"四有"目标,才是对学生实施真爱行为,才能担当"筑梦人"的角色。本文从多个方面论述了"四有"与真爱行为的统一,并提出要帮同学们立大志,要对同学们有真爱之心,要培养同学们的专业思维及创新意识,并且要在思想、觉悟上自我提高等。  相似文献   

18.
沟通师生感情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对学生在方方面面都要十分注意情感的投入,学好教育心理学,懂得教育艺术,做到沟通师生感情"十要",才能使学生尊重你、敬佩你,也才能达到教育学生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9.
<正>教师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职业之一,也是最伟大、最神圣的职业之一。广大教师要有理想信念,要有道德情操,要有扎实学识,要有仁爱之心[1],2014年第30个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北京师范大学时如此勉励广大师生,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四有”好老师的首次论述。信息时代,教育教学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如何科学有效地应对这一变化,是新时代教师成长必须赢得的挑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站在建设教育强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多次对教师提出了殷切期望。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是在对我国传统的"为师传道"批判和继承基础上提出的新时代教师标准.新时代教师"四有"好老师标准和"四个引路人"角色是围绕"传道"展开的,即教师要传"德"之"道""知"之"道""思"之"道"和"信"之"道",它们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是一个有机整体,共同构成了新时代教师的基本职责和使命.这既不同于封建社会的道德教化,也不同于近代机器化大生产的技术教育,是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具有先进性和前瞻性的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