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随着陈凯歌新片<梅兰芳>的上映,位居"四大名旦"之首的梅兰芳再次回到人们的视野里.对许多人来说,梅兰芳是中国京剧界当之无愧的大师.同时,除了舞台表演之外,他的爱好十分广泛.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在绘画以及收藏方面的造诣,让他的价值不仅局限于京剧领域.  相似文献   

2.
1933年,为避日伪凌辱,梅兰芳先生举家南下迁沪,中间曾一度赴港居住,香港沦陷后又被迫返沪,之后便蓄须明志,息影舞台,在上海当起了寓公.梅兰芳在上海所度过的这一段寓公生活,既是他一生中的重要阶段,更可见其人格之光辉,所谓"躬履艰难而节乃见",是后人研究梅兰芳生平所尤应重视的.  相似文献   

3.
1935年4月14日梅兰芳、余上沅等人与苏联艺术家的讨论会是梅兰芳首次访问苏联过程中最重要的事件。本文作者根据俄罗斯国家档案馆收藏的保留着删节痕迹的一份档案,发现了几处从前没有指出的删改,最近将档案的未删节版翻译出来,并且指出档案有几个值得注意的亮点:梅耶荷德在讨论会上借梅兰芳的"东风"为自己辩护,但是和梅兰芳最接近的几位苏联艺术家意见不一致;苏方发言者纷纷将梅兰芳的艺术称为"体系",并且一致认为必须向中国戏曲学习。  相似文献   

4.
大师在一般人眼里,应该是要讲些派头的,可梅兰芳大师从默默无闻,到后来成名,不仅不讲派头,而且为人非常谦恭. 时间回到上世纪20年代后期,"四大名旦"的局面形成:程砚秋唱腔如徇徇书生,戏迷多为知识界人;尚小云"铁嗓钢喉",追看他戏的以北京南城商贾最盛;荀慧生台风烂漫,生活气息浓郁,市民阶层如醉如痴.唯有梅兰芳,成派早早,反倒少了流派痕迹,使各阶层观众无不喜欢,都能从他的表演中找到合自己口味的某一部分.  相似文献   

5.
梅兰芳的表演艺术应该传承的核心精神是鲜明的时代感——革新精神。这种革新精神基于两个重要的前提,即既要高度重视对"传统表演艺术的积累",又要"在艺术创造中勤于思考"。前者涉及支撑梅兰芳表演艺术圆满呈现的技术根底问题,即由梅兰芳的童子功奠基的唱念做打功法对他表演艺术的深刻影响,后者则强调创造的理性化思维,而不是被盲目的非理性的创造冲动所左右。这正是梅兰芳五十多年艺术生涯不断探索创新、引领时代潮流的秘诀所在。  相似文献   

6.
<又见梅兰芳>是中央电视台2004年推出的10集大型电视纪录片,它全景式地呈现了关于梅兰芳的历史记忆,从影像修辞和精神实质上做到了对"美"和"幻想"的共同诠释,为文献纪录片提供一种有价值的创作范本.  相似文献   

7.
正许姬传是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先生的秘书。他从1932年起即与梅兰芳合作,全力辅佐梅兰芳,追随左右,形影不离。梅兰芳比许姬传年长7岁,在他们长达三十多年的相处时间里,梅兰芳对许姬传处处关心,时时提携,在梨园传为佳话。许姬传的小儿子许国耆一度与我同事,他见我爱好京剧,便常向我谈及他父亲与梅兰芳交往的历  相似文献   

8.
在纪念中国话剧诞生100周年的日子里,我们不应该忘记一个人,他的话剧作品《醒》,比被认作"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话剧剧本"《终身大事》早三年;他的导演生涯,比被誉为"中国最早的导演"洪深早六年;他是引领曹禺走上话剧创作道路的第一人;他是戏剧大师梅兰芳访美、访苏演出的导演兼顾问.他就是被誉为中国话剧奠基人之一的张彭春.  相似文献   

9.
韵萼 《北京档案》2004,(9):35-37
今年是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诞辰110周年.日前,笔者专门访问了梅兰芳先生的亲传弟子李玉芙女士,听她讲述了与梅先生的世代缘分,在梅兰芳京剧团学习梅派艺术精妙气韵的往事逸闻,以及遭受"文化大革命"劫难之后最早恢复梅派艺术的经历.  相似文献   

10.
资讯     
"梅兰芳"系列书借势电影热推随着电影《梅兰芳》的上映,黄山书社趁势推出《梅兰芳与孟小冬》、《齐如山与梅兰芳》、《谈梅兰芳》,三书作者分别  相似文献   

11.
独立学院图书馆发展中的问题及策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于欢 《晋图学刊》2008,(5):93-95
独立学院图书馆作为高校图书馆模式的创新,突破了原有的概念和管理制度,与高校图书馆模式有融合,有改革。本文介绍了在独立学院图书馆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做出了一些策略分析。  相似文献   

12.
虚拟形象代言的运用是企业实现品牌塑造战略目标的一把利器.在当下多元竞争环境中,图书馆引入虚拟形象代言营销策略,有助于拉近读者与图书馆的距离、提升图书馆服务、树立现代图书馆形象.虚拟形象代言赋有鲜明的人物品性、强大的亲和力、很强的可塑性、形象的专属性,图书馆虚拟形象代言在定位、塑造、推广及应用过程中,要遵循原则,讲究方式方法,方能树立品牌,发挥应有功效.图1.表1.参考文献10.  相似文献   

13.
高校图书馆资产管理是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实现图书馆资产使用的合理、高效、整体优化,使固定资产发挥最大效用是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文章分析了高校图书馆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4.
清代秘密社会(或秘密结社)是清代历史上下层群众为了互济互助和自卫抗暴,或为了求得精神上的慰藉而自发结成的社会组织。秘密社会分为秘密会党和秘密教门两大系统。秘密社会由于在信仰内容和行为方式与主流社会相悖离或对立,因此往往受到主流社会的打压,  相似文献   

15.
王业兴 《历史档案》2001,1(2):108-113,119
中国的近代化是被延误了的近代化,这一观点是90年代初北京大学世界现代化问题研究中心历史学教授罗荣渠先生提出的。国内许多关注这一问题的学者均认为,西方列强的入侵导致了中国近代化的中断,阻碍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然而,在国家间的横向比较中,我们发现中国和日本同属后发国家,在实现近代化的过程中,有着许多相同的背景和相似的起步条件,  相似文献   

16.
汉代是中国文献学的奠基时期和繁荣时期。论文阐述了汉代文献学的发展和文献学家取得的成就。  相似文献   

17.
《历史档案》2003,(1):89-91,84
中国古代皇家藏书历史悠久,而清宫皇家藏书的特色更为鲜明。清宫藏书的来源主要三部分:首先,清初定鼎北京,明皇室庋藏的全部典籍转而成为清官藏书。二是清诸帝广泛访采民间古籍,如顺治朝广搜民间有关明天启、崇祯二朝史事的档册、典籍;康熙朝访辑经、史、子、集善本;乾隆朝规模最大,几乎自始至终地命令内外官员留心访查各种书籍,不拘刻本、  相似文献   

18.
数字时代图书馆工作中读者角色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提出在数字时代由于图书馆资源结构及服务方式的变化,读者角色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读者不仅是信息资源的使用者,也是信息资源的建设者和宣传者。  相似文献   

19.
信息共享空间是一种新型的信息服务模式,近年来国内高校兴起了建设信息共享空间的热潮。信息共享空间建设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包括:资金短缺问题、收费合理性问题、理念与服务问题、业务重组、人员融合与管理问题、开放时间问题、服务质量评价问题及方法等。面对这些问题主管部门应该争取各方支持采取多种对策共同应对,而科学规划、统筹兼顾则是有效应对各种问题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20.
黄宗羲编选的《明文海》,共482卷,收录明代近800位作者的4500多篇文章,是一部非常有价值的明文总集。清修《四库全书》,《明文海》被收录其中。据陈垣考证,《四库全书》收录万页以上的著作仅31部,《明文海》即为其中之一。但《四库全书》的编纂,既有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