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春伊始,人民日报在一版显著位置接连发表了《不私亲属的铁木尔主席》《省委副书记的日常生活》《江西省领导人的几则秘密》和《侯宗宾家事四笔》,以及《副部长夫人烧锅炉》等篇对省部级领导人的报道,有的还配发了言论。这些报道在读者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并不像某些人说的,现在是‘无官不贪’。共产党内大有清廉之士。”“(报道的)这几位省长、书记的事迹说明,共产党真正  相似文献   

2.
今年1月人民日报在一版显著位置,先后发表了三篇反映共产党高级干部崇高品德的好文章:《不私亲属的铁木尔主席》(1月6日),《省委副书记的日常生活》(1月9日),《副部长夫人烧锅炉》(1月31日),在读者中引起普遍反响:共产党到底还是共产党。感慨之余,想到了一个问题;这些新闻事实并非今天才发生,为什么在前几年的一片“共产党腐败”声中就没有人去发现并报道呢? 反思一段时间以来,新闻界确有那么一些人,对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对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对中国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和全国人民的精神风貌,他们是不大瞧得起的,也是不愿看到的。映  相似文献   

3.
庶民研究传统的底层思考肇始于作为意大利共产党创始人和领导人之一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安东尼奥·葛兰西,在《狱中札记》一书中,葛兰西使用了subaltern一词,该词意指“属下”和“下层”,中文学术世界一般将该词翻译为“庶民”或者“底层”。  相似文献   

4.
今年1月人民日报在一版显著位置,先后发表了三篇反映共产党高级干部崇高品德的好文章:《不私亲属的铁木尔主席》(1月6日),《省委副书记的日常生活》(1月9日),《副部长夫人烧锅炉》(1月31日),在读者中引起普遍反响:共产党到底还是共产党。感慨之余,想到了一个问题;这些新闻事实并非今天才发生,为什么在前几年的一片“共产  相似文献   

5.
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的最高领导人在重庆举行的和平谈判,重庆乃至全国新闻界对此都予以极大关注。不过由于阶级立场和政治态度不同,关注的姿态不尽相同。本文旨在分析《大公报》对“重庆谈判”的态度,通过与国民党中央机关报《中央日报》、共产党机关报《新华日报》相比,显示其民间报纸的内在特征。 (一) 迫切地希望毛泽东到重庆来,是《大公报》关注“重庆谈判”的第一个特点。 1945年8月14日,蒋介石邀请毛泽东“惠临陪都”,共同商讨“国家大计”的第一封电报(寒电)发出后,重庆新闻界没有作出任何反响,就连《中央日报》也是如此。8月16日,《中央日报》和重庆各报都只刊登了中央社的新闻稿和蒋氏电报全文,而《大公报》除此之外,还在当日社评《日本投降了》中用充满激情的语句论及了蒋氏电报:“在我们欣庆胜利到来  相似文献   

6.
史话·史料     
党内最早的刊物1920年12月7日,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创办的《共产党》月刊,是党内最早的刊物,由李达主编。在第一号《短言》(即宣言,由陈独秀撰写)中,号召中国人民“举起社会革命,建设劳工专政的国家”;“跟着俄国共产党一同试验新的生产方法”。它着重宣传了列宁的建党学说和有关共产党的知识,介绍了十月革命的经验以及共产国际和俄国  相似文献   

7.
工会十四大是关系广大职工(包括民工)切身利益的大会。一些媒体可能觉得这样的新闻毫无“卖点”,于是对工会十四大的报道作了“力所能及”的淡化处理,有的干脆不做报道。一家媒体不知是否出于不得已而为之,勉强作了报道,但只作了一条标题新闻。主标题是《工会十四大在京开幕》副标题是《胡锦涛等中央领导人到会祝  相似文献   

8.
据美国《华盛顿邮报》报道,意大利共产党今天开始以新的形式出版它的报纸。该报的改版象征着意大利共产党在争取意大利非共产党左派选民时正努力为自己树立新的形象。这家报纸,即《团结报》,以较清爽的头版、较大的字体和一种新的、现代化的识别标志出现在报摊上。《团结报》以前在头版注明它  相似文献   

9.
一些新闻媒体特别是地方媒体,经常报道现任党政领导人为企业做广告,形式和提法多种多样,诸如“某书记为帮助企业开拓市场,亲自为企业做义务广告员”,“某市长在大会上表示,我愿意为企业露面做广告”等:有的媒体还将报道推荐参加好新闻评选。如2004年5月27日《潇湘晨报》B3版一组《伊莱克斯(中国)落户长沙》的报道。其中一条为《副省长现场做  相似文献   

10.
据英国《星期日快报》1992年12月27日报道,英国广播公司(BBC)坦率承认,它正在“全力以赴”、“全方位”对中国进行精神上和思想上“入侵”的“战斗”。这篇题为《BBC动员起来对红色中国进行大规模“入侵”》的文章声称:“BBC正在加紧其对共产党中国精神上和思想上进行全方位‘入侵’的战斗”。该公司的  相似文献   

11.
解贵民 《青年记者》2003,(11):33-33
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召开的第一个会议就是研究“三农”的,显示了新一届领导人对“三农”工作的关注和重视,如何创新“三农”报道也就成为市地报搞好宣传报道的重要内容之一。《日照日报》的“三农”报道在内容、形式、语言等方面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大胆创  相似文献   

12.
宋应离 《出版科学》2011,19(5):94-98
李达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创始人领导人之一。是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杰出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家。他以《共产党》《新时代》和人民出版社等为阵地,旗帜鲜明地传播马克思主义,批判非马克思主义,为党的建立巩固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他的编辑活动及编辑思想,对我们今天出版工作仍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刘宏:去年中共“十三大”期间播出的《赵紫阳等五位常委答中外记者问》的电视专题新闻,在国内外引起了比较大的反响.我个人感觉,这一次“酒会”报道,不仅给我国的新领导人树立了新的形象,而且也提高了我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你作为这次“酒会”报道的参加者,是否也有这种感觉? 沈忱:是的.这种感觉太深了.这些年,我一直从事时事政治的报道.感受越来越深的一点,就是怎样报道我们国家的领导人,如何通过电视媒介的作用,树立他们的形象.这就牵涉到电视“屏幕形象”这一学术问题. 在过去较长的时期里,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国家领导人的政治生活,对新闻界来说具有“封锁性”和“保密性”,甚至达到了一种神秘化的程度.在严格的  相似文献   

14.
白建平 《记者摇篮》2005,(12):15-17
系列录音报道《党员刘长铭》在2005年3月14日到3月20日的沈阳电台《沈阳新闻》节目连续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许多听众打来电话,称赞刘长铭事迹感人,不愧是保持共产党先进性、自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楷模。  相似文献   

15.
匈牙利共产党领导人之一索尔坦·华斯,曾被甸牙利反动政府关在狱中十五、六年。索尔坦·华斯以狱中日记的形式,写了《狱中十六年》,把匈牙利革命运动中最艰苦最英勇的年代的斗争,原原本本地写了出来。书中很多篇幅介绍匈牙利人民领袖拉科西的斗争事迹。《狱中十六年》初版于莫斯  相似文献   

16.
余婷  徐宇辰 《新闻世界》2013,(12):133-136
现代社会媒介网络高度密集,新媒体快速发展,公众政治参与度提高,这些都对新一届领导人的形象塑造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选取了《纽约时报》与《华盛顿邮报》的相关报道,分析归纳了美国媒体对华报道的"客观性策略",试以另一种方式解读美国媒体对涉华议题的报道特点,这既是检验中国对外传播效果的一种方式,也为新一届领导人形象塑造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陈力丹 《新闻界》2015,(3):43-45
<正>1904年德国社会民主党左派领导人罗莎·卢森堡(后来是德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与列宁关于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组织问题的论战,是国际共运史上一次著名的党的报刊论战。这年5月,列宁出版小册子《进一步,退两步》。该书传播很快,卢森堡看到后,立即写了《俄国社会民主党的组织问题》一文,[1]7月13日发表于德国社会民主党理论刊物《新时代》。发表时的按语写道:"本文谈论的是俄国的情况,  相似文献   

18.
《视听界》2008,(4):11
《旧金山纪事报》5月13日的报道中称,中国政府对地震的救援是“好的救援”,缅甸政府则是“差的救援和没有救援”。英国《独立报》报道说,“在中国地震发生后,中国总理温家宝匆匆前往灾区,而且已经派遣军队到那里执行救灾任务。在缅甸,在导致10万人死亡或失踪的飓风发生整整十天后,缅甸军政府的领导人丹瑞躲起来了。甚至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都无法打通他的电话,  相似文献   

19.
刘宏:去年中共“十三大”期间播出的《赵紫阳等五位常委答中外记者问》的电视专题新闻,在国内外引起了比较大的反响.我个人感觉,这一次“酒会”报道,不仅给我国的新领导人树立了新的形象,而且也提高了我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你作为这次“酒会”报道的参加者,是否也有这种感觉?沈忱:是的.这种感觉太深了.这些年,我一直从事时事政治的报道.感受越来越深的一点,就是怎样报道我们国家的领导人,如何通过电视媒介的作用,树立他们的形象.这就牵涉到电视“屏幕形象”这一学术问题.  相似文献   

20.
编者按:毛泽东同志在谈到思想转变时,曾多次讲到他在1920年春第二次旅居北京期间,曾阅读过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陈望道本人也曾回忆说,《共产党宣言》于1920年4月在上海出版.因此在理论界、学术界人们一直认为由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出版于1920年4月或1920年春天.1975年,东营市广饶县发现了保存40多年的《共产党宣言》,经考察,这本出版于1920年8月的《共产党宣言》是我国出版最早的《共产党宣言》,从而纠正了人们长期以来关于《共产党宣言》版本问题上的错误.本文作者曾有幸参加了当年的考察活动.现将他们对考察活动的回忆刊登如下,以此作为对建党八十周年的献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