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亲历“事件”是儿童理解生活世界的最本初方式,但儿童亲身经历的事件是极其有限的.语言作为生活世界的摹本,为儿童通过语言来理解生活世界提供了条件,聆听故事是儿童理解生活世界的基本方式.聆听故事是一个主动的再体验过程,它通过心理重演让事件再次发生,让事件自己活动并在自我运动中显示自身.以故事说生活是儿童语言教育的本质.  相似文献   

2.
迪斯尼公司选取了优秀的题材作为故事蓝本,成功地将文学经典变成了卡通剧本:一系列经典童话在卡通屏幕上的重现使迪斯尼成为儿童世界的精神乐园;莎士比亚等名家作品的动画演绎则将儿童视角投射到成人经典文本上,构造了成人与儿童的双重视界。迪斯尼卡通始终表达和传递着生命、爱、正义、自由等积极向上的主题与精神,凭借丰富的想象、细腻的情感、浪漫的童话理念的充分运用,其开拓了一个无限延伸的异想世界。  相似文献   

3.
<正>故事对儿童具有一种普遍的吸引力。故事对儿童不仅是一种娱乐,也是一种很重要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往往是儿童自发的和主动学习。儿童的生活环境和活动环境相对狭小,生活给他们提供的信息逐渐难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他们也不可能像成人一样从自己的经历或见闻中重组和产生新的信息。因此,儿童探索和认识世界的愿望比成人更强烈。故事的特点决定了它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一、故事教学的定义笔者认为:故事教学法是一种独特的教学方法,是通过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儿童的生活世界出发,对儿童生活的可能世界和现实世界进行了区分与论述,进而提出:儿童的可能世界发生在儿童的游戏中,儿童的现实世界发生在社会的文化中,而想像则使儿童在这两个世界里自由地转换,并保持着内心的平衡。  相似文献   

5.
故事可以提供一个可以分享的世界。法国电影《蝴蝶》实在是一个极感人、极具文化启蒙的故事,它给我们分享了一个熟知而又陌生的儿童世界。故事涉及一对父子和一对母女。父亲于连,饱经风霜的老人。多年前,他的独子正值28岁花样年华,突然得了忧郁症,万念俱灰,  相似文献   

6.
李敏 《考试周刊》2014,(50):188-188
在幼儿园活动中,如何做到通过故事表演,让幼儿在阅读世界里享受成长的快乐呢?本文从故事表演为阅读内容的选择提供依据;快乐练习故事表演,丰富阅读方式;创建故事表演舞台,提高阅读兴趣三个方面具体阐述,旨在以"故事表演"引路,让阅读成为幼儿成长的摇篮。  相似文献   

7.
游戏是一种重要的教学实践方法,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政府都希望本国的幼儿园可以使用游戏来支持儿童的快乐式学习。"概念性游戏世界"教学模式建立在对"概念性游戏世界"的基础研究之上,包括以下五个基本步骤:首先,教师应基于对儿童发展水平与兴趣的了解选择一个儿童喜欢的故事,引导儿童与故事中的人物建立情感链接,同时故事应包含有助于引领儿童进入问题情境的情节;其次,教师应在儿童熟悉故事内容之后设计一个能够反映故事情节的想象空间,让儿童有机会在其中表达自己的理解,并使可能涉及的概念对儿童更有意义;再次,教师应通过标明进入和退出空间的方式支持儿童不断探访这一想象空间,并在共享想象情境的基础上选择自己想要扮演的角色,教师也要一直担当其中的故事人物;接下来,教师应考虑和计划在此想象的游戏世界中包含哪些富有戏剧性的问题情境,为解决这些问题情境儿童会用到哪些已有知识,通过角色扮演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儿童可以学到哪些新的概念;最后,教师应计划和安排互动的过程以推动儿童的概念学习,为此教师应把他们的伙伴关系视为互动过程,在想象的问题情境中为彼此设置不同的角色,如一位教师以平等的身份和儿童共同探索,另一位教师则为解决游戏中的问题提供建议或示范,为儿童创造最近发展区。在此概念性游戏世界中,概念学习总是为儿童游戏服务的,而充满戏剧性和情绪张力的想象游戏又会促进儿童概念思维能力与创造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儿童立场视域下的幼儿故事剧表演活动的组织与指导,一是从绘本故事、周边生活际遇和社会热点话题去发现和挖掘班级儿童喜欢表演的题材;二是通过引导,扩充变幻的情节,推波助澜,衍生出丰富的角色和改造提升,创编出童趣的台词等策略指导幼儿演出,并根据实际需要提供必要的帮助。  相似文献   

9.
设计目的: 儿童进行故事表演活动,是需要一定的表演道具的.简单地制作一些表演道具,不但能引起儿童扮演的兴趣,也能提高他们对故事的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10.
《小红帽》的故事深受幼儿的喜爱,故事中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善恶美丑对比强烈。在欣赏故事之余,幼儿已不满足于做故事的倾听者,而是会尝试着做表演者,找来篮子、围兜等扮演起小红帽、外婆、老狼等角色。为了让幼儿更加尽兴地表演,进一步理解故事的情节,把握人物的特点,提高表演的水平,我设计了本次活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儿童时期是语言学习的关键时期。童话世界里丰富规范的语言能够熏陶儿童。在听、读童话的过程中,儿童的语言能力也在迅速发展着。故事型的英语课,由于故事的吸引力,不管是成绩优秀的学生还是学困生,都会积极参与其中,学习兴趣浓厚。教学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通过编故事、表演故事,增强了自信心,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2.
《广西教育》2008,(25):22-22
岳伟在《人民教育)2008年第8期上撰文说,现实的学校教育,从幼儿园到大学,从每一周到每一堂课,儿童都在为一个遥远的未来准备着。这种重未来轻现实的功利主义教育把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和独具特色的儿童文化堵截于学校的高墙之外,使儿童远离了快乐和幸福。面对教育的危机,人们发出了回归生活世界的强烈呼声。教育回归儿童生活世界的目的是让儿童从各种束缚、压抑、控制和奴役中解放出来,  相似文献   

13.
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儿童的特征是活泼、好动,喜欢表演。表演可以给他们的学习带来无穷的乐趣。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表演,正是符合低年级学生表演欲特别强的年龄特点。低年级所选的课文,大部分是童话、诗歌、寓言及其他人物故事、儿童生活故事等。课文内容生动而充满童趣,语言文字活泼、浅显,有较强的思想性,其中有一部分课文非常适合采用表演形式来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14.
<正>故事表演是少年儿童非常喜欢的语言活动形式。它是以声音表情、面部表情和身段表情来创造性地再现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一种表演活动。儿童在故事表演活  相似文献   

15.
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理论对教育与生活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反思,提出生活世界是蕴藏着丰富的价值和意义的世界,科学世界是建立在生活世界的基础之上的,属于生活世界的一部分。儿童教育应体现生命价值,回归本源的"生活世界",从儿童世界的既有内涵出发,通过"基于生活"的各种方式,引导儿童参与现实问题的解决,建立自己与生活世界的联系、沟通,从而丰富和充盈自己的世界,舒展自己的生命,享受生活的快乐。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16,(13):189-190
<正>学龄前儿童是语言学习最为关键的时期,这时期的语言教育对人的一生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大胆表述、完整表述、运用不同的语调进行表述。表演游戏是幼儿以故事作为线索开展的游戏活动。幼儿凭着对故事的分析理解,运用声音、面部表情、肢体动作等手段来扮演故事中的各种角色从而表现故事。表演游戏给幼儿创造了一个真实的交际环境,给幼儿的语言学习提供了支持。开展不同的表演游戏的形式,能激发幼儿表演的欲  相似文献   

17.
儿童是什么?儿童是蒙童,是被遮蔽的学子,懵懵懂懂、浑浑沌沌,是未开化的世界。儿童是什么?儿童是睁着一双大眼睛看世界的孩子,他们充满好奇,满脑子装满了问题,一肚子的"为什么"?儿童是什么?儿童是充满了无限可能性的世界,他们有无限的潜能,有无限的空间,有无限的生长力。儿童需要什么?儿童需要故事,故事仿佛有一双魔手紧紧抓住孩子的心灵。因为故事里有幻  相似文献   

18.
罗建娟 《考试周刊》2012,(54):53-53
鲁迅先生说:“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所以给儿童看的图书就必须十分慎重,做起来也十分烦难。”儿童故事贴近儿童的生活世界,守护着孩子内心的梦想,丰富着孩子的想象,可以为孩子打下语言的底子,同时也打下精神的底子,是守护儿童成长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9.
品德来源于生活,儿童良好的品德培养必须植根于儿童的生活之中。珍视儿童生活的价值,通过道德活动去改善和促进他们的生活,才能让他们获得真实的生活体验,才能有所感悟。儿童的生活世界就是一个个故事编织的世界。在品德课堂中适当地运用故事教学能改变往日的严肃说教,使课堂气氛活泼融洽,增加了每个学生的参  相似文献   

20.
吴勇 《人民教育》2011,(20):30-33
儿童的言语和精神世界,是独立于成人世界之外的特定文化心理场域。它保持着独特的“精神波段”和“言语频道”。对于成人而言,并非可以随意进入与操纵。因此,习作教学要抵达儿童世界,必须转变立场,搜寻到属于儿童言语和精神“频道”,从而打开一扇通往儿童言语生命的大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