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列举中国古代有关藏书交换的一些史实,探讨了古代私家藏书交换的方式及途径。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私家藏书源远流长,具有五大基本文化特质:独特的文化景观;由藏书体现文化品位;由藏书体现“仁人爱物”精神;作为藏书家个人性情与志趣表征的“藏书精神”;与公家藏书互为补充的多元文化价值。基于此,论述历代藏书家的发展过程、地域性藏书文化的流变、古代藏书家的人文精神,以及古代私家藏书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3.
从藏书楼到图书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红 《兰台世界》2005,(3):56-57
在古代中国,图书的收藏一般分为官藏和私藏,官府藏书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藏书体系。从商周的史官掌管藏书,到东汉建立秘书监制度,一直延续了1200多年,到清代建立比较完善的由文渊阁统管藏书的馆阁制度.可以说在管理体制上随着藏书规模的日渐庞大而趋于完善。对官府藏书,历代官府都高度重视。据考证,我国私家藏书开始于春秋战国时期。  相似文献   

4.
试论明代书院藏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书院不仅是中国古代的教育机构,也是重要的藏书之所。从书院藏书的发展轨迹、书院的藏书特点、书院藏书的管理制度等三个方面。对明代书院藏书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5.
明代私家藏书特点试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明代,是中国古代藏书史上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尤其是私家藏书之风炽盛,藏书家不断涌现,藏书规模日益扩大,其规模甚至超过了官府藏书.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私人藏书家极其重视藏书印,在中国印学史上,藏书印占有独特的地位,藏书印随着藏书建设事业和篆刻艺术的发展而日益丰富多彩,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佛教寺院藏书成因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寺院藏书与官府藏书、私家藏书、书院藏书共同组成我国古代图书事业的主体.它的出现、发展到自成体系,有其独特的内外部因素,本文从六个方面论述了中国古代佛教寺院藏书的成因.  相似文献   

8.
<庄子-天道篇>日:"孔子西藏书于周室",中国古代私家藏书便可追溯到孔子的春秋时期,从此私家藏书便开始了漫漫两千年的发展之路.在中国确立了私家藏书、寺院藏书、官府藏书与书院藏书为一体的藏书系统.  相似文献   

9.
关于建立“中国古代藏书学”的初步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概括中国古代藏书发展历史,简述了建立“中国古代藏书学”的意义及其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10.
曹之 《图书与情报》2011,(3):123-124,144
寺院藏书是中国古代藏书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数量众多、具体方法、出版佛经、重视典藏等方面论述了古代寺院藏书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藏书大体上可分为官府、寺观、书院和私人藏书四大类型,各种类型的藏书皆有独特的标准、范围和阅读对象,藏书仅为特定人群服务,是极少数人的专利,极少对公众开放。这种封闭的藏书观念一直是古代藏书思想的主流,限制了图书的充分利用,也限制了文化传播和普及。直到近代,西方公众图书馆模式传入中国,中国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图书馆,图书“公之于世”,公众皆有机会借阅,藏书始发挥最大效用。  相似文献   

12.
概述了中国古代藏书楼与藏书的发展历史,从四个方面对中国古代藏书楼的封闭性进行了剖析,最后从六个方面论述了中国古代藏书楼和藏书发展历程中资源共享意识的产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试论中国古代私家藏书对文化典籍传播的贡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叙述中国古代私家藏书的源流、概况和特点的基础上,着重从私家藏书在传播文化典籍上的独特地位、典籍的传播途径和对文化典籍长远传播所起作用三个方面论述了私家藏书对我国古代文化典籍广泛传播所作的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4.
皇室藏书作为我国古代藏书的主体,它的使用在我国藏书历史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从皇室成员、大臣、平民百姓对藏书的使用,以及藏书地点家具的摆放等方面论述了我国古代皇室藏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论中国古代私人藏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中国古代私人藏书的发展情况,分析秘惜所藏的原因及其利弊,古代私人藏书旋聚旋散、流传有序的规律;论述了古代私人藏书在区域上的分布情况,以及江浙地区成为全国藏书中心的历史、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略论中国古代官府藏书与私家藏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概要地回顾了官府藏书和私家藏书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分析了各自的特点及缺陷;在论述官藏和私藏之间的密切联系与相互影响的同时,特别肯定了清乾隆皇帝对中国古代私家藏书的关注、鼓励与利用;最后指出,取之不尽的文献资源在民间.  相似文献   

17.
我国古代在长期的藏书工作实践中,不仅积累了许多管理藏书的经验,而且逐渐形成了皇室藏书和官府藏书一整套的管理体制和制度。宋秘书省少监程俱于绍兴元年(1131年)写成的《麟台故事》一书,就是一本较为完善的中国古代藏书管理的专著。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藏书的文化意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典籍是文化传承的最主要渠道和表现形式。典籍的收藏是一个民族,尤其是藏书家的文化自觉。文章从藏书的文化地位、文化理念、文化品位和藏书的地理变迁等方面揭示中国古代藏书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私家藏书文化研究论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古代私家藏书具有自觉性、多样性、情趣性及互补性等特征。古代私家藏书文化研究必须坚持唯物主义观点 ,注意从其政治环境、地域、藏书类型、社会功能等方面予以研究 ,从文化视角去探索其重要意义。参考文献 15。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私人藏书家极其重视藏书印,因而,在中国印学史上,它占有独特的地位。本文结合藏书印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充分概述了古代苏州藏书家的藏书印,对于我们了解吴文化,了解文献的收藏和流传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