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一辈子办报的张季鸾对自己的职业很自信,他曾对年轻的后起之秀徐铸成说,一个新闻记者对国家的贡献,可以不亚于一个政治家。自从1926年他和胡政之在天津接办《大公报》以来,以不党、不卖、不私、不盲的四不方针为立报之本,迅速成为举国舆论的重心。1937年9月,张季鸾抱病主持创办了《大公报》汉口版,不久就发行5万份,他执笔的社评深受读者的信赖。当年11月攻陷上海、威胁南京之时,日本政府就通过德国驻华大使陶德曼向蒋介石提出七  相似文献   

2.
陈媛媛 《考试周刊》2015,(48):32-33
张季鸾与国民党,尤其是蒋介石的关系,是学界研究的焦点,但对于张季鸾对中国共产党的态度的研究却凤毛麟角。本文研究了张季鸾主持新记《大公报》期间对中共的态度流变。文章认为,张季鸾言论主张均以国家利益民族权益至上为最高原则,他不赞同中共阶级斗争的共产主义理念,但随着形势发展及中共的崛起,张季鸾对于共产党的态度逐步发生转变,由反对到尊重不拥护,其言论对中共有褒也有贬。  相似文献   

3.
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对民国报人张季鸾的人生观进行概括总结,并追溯其办报实践,探讨张季鸾的人生观在其办报实践中的体现。文章经过论证确认张季鸾的人生观为"报恩主义",并通过列举史实证实了张季鸾的人生观对其办报实践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姜华 《文学教育(上)》2011,(23):109-115
1926年张季鸾、吴鼎昌、胡政之共同组成新记公司接办《大公报》,使得《大公报》成为中国历史乃至世界报业史上熠熠生辉的一份报纸。在张季鸾的主导下,《大公报》以"不党、不卖、不私、不盲"的"四不主义"奠定了独特的报格,承传了中国报业史上"文人论政"的传统,将中国现代报业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5.
"文人论政"传统从王韬1874年创立《循环日报》开始到1948年储安平主持的《观察》被封而中断,前后共75年。"文人论政"是1949年以前中国近代报业区别于国外报纸的最大特色,是中国报业的独有传统。文章主要通过对张季鸾主编《大公报》期间的言论研究,结合"文人论政"在中国报业史上的发展脉络,对张季鸾主编《大公报》时期的办报特点进行梳理归纳,并予以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6.
试析新记《大公报》的自由主义职业报刊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记《大公报》是我国近现代史上独具风格的民营报纸。以张季鸾、胡政之等为杰出代表的新记大公报人所不懈追求的报纸的独立、自由精神以及职业化的办报理念,铸就了20世纪上半叶中国民营报业的辉煌,开辟了我国新闻界对自由职业报刊探求的道路,而且他们的报刊思想已经包含不少西方现代报刊新闻专业主义的理论因素,其思想的精神内涵对我国当前报业的改革与发展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论张季鸾新闻思想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理张季鸾的思想脉络,其新闻思想经历了由“以自由为本位的英美式报刊理念”向“以服从为主旨的传统文化思想”的变化:在对报纸性质的认识上,经由了“独立的舆论机关”到“国家的宣传机构”的变化;在对政论时评的认识上,经由了“言论自由”到“言论统制”的变化;在道德观上,经由了“忠于‘主义’”到“服从统制”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抗日战争前夕,在粤东的海滨城市汕头,发生了一件轰动世界的、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事件———"《汕报》事件"。这个事件是因一篇《惜乎不中》的社评引起的,而这个报社的社长兼总编辑、社评的作者张怀真便是梅州梅江区三角镇坜林村人。张怀真的爱国情怀、记者品德和民族气节,一直为时贤和后人称道。张怀真的生平事迹、"《汕报》事件"之始末,以及张怀真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让后人感受到张怀真的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9.
该文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评论了由张季鸾、胡政之、吴鼎昌主持《大公报》期间,所表现出的政治倾向、采取的办报方针以及报业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作法,客观地评价了这一时期《大公报》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0.
《大公报》庆贺创刊100周年之际,贾晓慧博士的博士学位论《(大公报)新论》恰在此时出版,这是一个极有意义的巧合。《大公报》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最有影响的私营报纸,曾获美国最负盛名的新闻学府密苏里新闻学院颁发的荣誉奖章。《大公报》于1902年6月17日创刊于天津。首创为具有维新思想的英敛之,继由王郅隆接办,1926年9月由吴鼎昌、张季鸾、胡政之三人合作以“新记”名义接办。  相似文献   

11.
在1946年11月至12月"制宪国大"召开期间,《大公报》连续发表多篇社评,就制宪中许多问题进言献策,呼吁制定一部民主宪法。《大公报》的部分建议得到了大会采纳,1946年《中华民国宪法》从条文上看是一部比较民主的宪法。然而,国民党并无真正还政于民的诚意,《大公报》呼吁的民主只是一厢情愿的幻想。  相似文献   

12.
2009年1月10日,"湖北招生考试杂志社评刊会"在武昌召开。湖北招生考试杂志社副总编辑杜汉生受社长、总编辑罗金远的委托主持了会议。来自湖北省期刊协会、湖北人民出版社、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黄石二中、华中  相似文献   

13.
本刊1990年度优秀稿评选活动,在广大教师、各地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预期效果,于最近结束。江西教育社评委员依据读者推荐意见,评选出优秀稿15篇,并有58名读者获本刊阅读奖。现将评选结果公布如下:  相似文献   

14.
试论于右任的新闻实践及新闻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亥革命前后,于右任在上海先后创办了《神州日报》、《民呼日报》、《民吁日报》、《民立报》,在爱国、革命的宣传鼓动方面居功至伟,也在中国新闻发展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于右任在他的新闻实践中还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新闻理论,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1)强调新闻事业的重要性;2)主张新闻独立或自由;3)提出了新闻记者应具备的责任和道德;4)重视社评写作.其新闻思想的最终落脚点是民主主义和爱国主义.  相似文献   

15.
史蒂文·利维,美国来克星敦小学教师,教龄长达28年。美国马萨诸塞州“年度教师”,全美“卓越小学教师”.其社会课教?社评为“全美百佳课程设计”。除教书外,他目前还为一个名为“远征学习”的组织做咨询工作。  相似文献   

16.
2012年2月23日,《人民日报》的社评中这样写道:"改革就会招惹是非,改革就是‘自找麻烦’,改革也很难十全十美。30多年后,身处深水区和攻坚期,无论方案多么周密、智慧多么高超,改革总会引起一些非议:既得利益者会用优势话语权阻碍改革,媒体公众会带着挑剔目光审视改革,一些人甚至还会以乌托邦思维苛求改革。  相似文献   

17.
<正>在中学教育阶段,应致力于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让学生学语文,用语文,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和习惯。在教学中,我力求把学法的指导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中。下面我谈谈我的一些经验和做法。一、教给学生读不同类型文章的方法从文章体裁来看,有诗歌、散文、小说、戏曲、新闻、社评等。中学语文课文一般是一个单元一种体裁,对于每一个单元,我们都应该预先下足工夫花时间带着学生学习一、两篇精讲课,让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同时掌握  相似文献   

18.
《报人张季鸾先生传》史实考订吴廷俊徐铸成先生所著《报人张李季鸾先生传》1986年12月由北京三联书店出版之后,在中国新闻史学界产生了较大反响。作者“以一‘家’之言,就所知、所闻及长期的亲身感受,为季鸾先生写一篇小传”①,不仅对张季鸾②的一生作了一个比...  相似文献   

19.
奇奇侦探社     
《红领巾》2005,(9)
奇奇侦探社(zhēn tàn shè)里总有稀奇古怪(xīqígǔguài)的案子。让你的脑细胞(nǎo xìbāo)动起来吧,答得好的同学会被奇奇侦探社评(píng) 为小侦探哦!同学们,加油哇!  相似文献   

20.
宣传本位与新闻本位是新闻事业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定位,近代以来的我国新闻媒介在宣传本位与新闻本位的反复胶着中曲折发展,大致历经了重舆论宣传而轻新闻阶段(晚清至民国时期)、重新闻而轻舆论宣传阶段(张季鸾主持《大公报》时期)和宣传本位至新闻本位的转向阶段(建国至今)三个阶段,我国传媒的产业化及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将簇拥我国新闻媒介走上新闻自由化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