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关于构建本科学历小学教师专业的课程体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的迅速发展及国民素质的不断提高,我国师范教育传统的培养体系与模式已受到冲击,高等师范教育面向21世纪,培养适应现代社会与教育发展需要的高学历、高素质的基础教育师资,特别是培养本科学...  相似文献   

2.
80年代以来美国师范教育改革的经验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是教育改革的实现者,没有师资的质量就没有教育质量。80年代以来美国师范教育改革,实现教育“质”的飞跃,再次证明了振兴教育的希望在于重视和加强师范教育,在于造就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对于我国师范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对高师培养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振兴民族的希望靠科技,科技的发展靠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教育的关键在教师,而造就大批新型师资的希望在于提高师范教育的质量。高师院校作为我国师范教育的中坚,承担着为中等教育培养合格师资的重任。因此,根据时代需求和教育发展实际,积极探索和调整高师院校的培养模式,深化高师内部改革,努力为社会培养合格的新型师资,是每一位师范教育工作者都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一高师培养模式是高师院校为了实现自己的培养目标——向社会输送合格的中等教育师资而实施的培养方式,它是一个包括高师课程结构、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方…  相似文献   

4.
师范教育体系逐步推进由三级师范向二级师范最终向一级师范过渡 ,是我国师范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从 80年代中期开始 ,我国便进行了由三级师范教育向二级师范教育的过渡 ,目前这一过渡尚未最后完成。但为了更好地适应 2 1世纪现代社会和教育发展对高学历、高素质的基础教育师资 ,特别是本科学历小学教育师资的需求 ,90年代后期又开始了由二级师范教育向一级师范教育过渡的研究与实践。本文拟就目前我国培养本科学历小学教师的背景、小学教育专业 (本科 )的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等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一、培养本…  相似文献   

5.
我国高师教育向何处去夏瑞庆一、师范教育的战略地位最近,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绘制了中国未来教育的宏伟蓝图。《纲要》指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第三十九条);“师范教育是培养中小学师资的工作母机,各...  相似文献   

6.
师范教育是培养中小学合格师资的工作母机。师范教育的好坏,关系到基础教育的成败,关系到未来国民素质的高低,关系到高级人才的质量起点,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培养优秀教师的重任在师范教育,邓小平同志曾强调指出:“不办好师范教育,教师就没有来源。”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师范教育发展很快,逐步形成了中师、师专、师院、师大各层次的师范教育格局,办学规模得到了较大发展,为中小学基础教育提供了大批师资,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改革的不断深入,知识经济的出现,师…  相似文献   

7.
特殊教育师资培养问题一直是特殊教育发展过程中讨论得比较多的问题,也是难以解决的问题,自1874年我国第一所特殊教育学校成立直到现在,我国的特殊教育师资培养一直以特殊师范教育为主.但是随着特殊教育的发展,在终身教育以及教师专业化等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带有一次性、终结性的职前教育特色的特殊师范教育面临着严重的困境,已经越来越难以适应新的形势需要.因此,特殊教育师资培养模式需要转变为以特殊教师教育代替特殊师范教育.  相似文献   

8.
师范大学是培养各类师资的高等院校,与其他高校的主要区别就在于师范大学的开课计划中包含教师教育类课程。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师资培养的模式主要是借鉴前苏联的。苏联解体后,作为前苏联最大独联体的俄罗斯,对前苏联的师范教育进行了较大的改革,尤其是在教师教育类课程设置上改革的力度较大,凸显出师范教育的特性。  相似文献   

9.
进入21世纪以后,教师教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师范教育由三级结构转变为二级结构,小学师资的培养纳入高等教育体系。但其生存环境与生存状态却不容乐观,存在着诸如生源匮乏与生源素质下降、就业空间小,就业市场受抢占、学科地位边缘化等问题。要突破这些发展瓶颈.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应实施小学与初中教师教育一体化、将大学教育精神与小学教育特色相结合、课程设置要突出大学学术与小学教育专业相结合的特点以及定向培养农村小学教育师资等措施。以促进其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0.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质量的问题与重要性日渐凸显,作为培养教师的职前教师教育(师范教育)也开始备受关注。在影响教师教育质量的诸多因素中,教师教育课程,作为学校教育的灵魂,其质量的高低起着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1.
科教兴国,教育为本,教育振兴,师资先行。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要不断补充新师资,另一方面要不断提高在职教师的水平,扎扎实实地做好师资培训工作,前者属于培养新师资的职前专业教育性质,后者属于职后继续教育性质,两者密切配合,构成了我国师范教育的整体。从我国目前的现状来看,培养新师资的职前专业教育已基本满足了教育发展对新教师的需求,今后师范教育发展的重点应是提高现有教师队伍的质量,以满足未来世纪对师资质量的要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从现在到 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中指出:“在未来教育体制管理中应把…  相似文献   

12.
知识经济时代,振兴民族的希望在于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则在于教师.教师教育的核心在于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即不断提升教师的施教能力.提升教师的施教能力,就是一个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以及探究等方面能力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教师教育被誉为教育事业的“工作母机”,承担着为基础教育培养优良师资的重任。进入新世纪,中国百年的师范教育面临着发展的重重困境与挑战,我们要在面对现实问题的基础上,深刻思考我国教师教育未来发展的路径。本文从我国传统师范教育体系的现实困境出发,着眼于教师教育转型的时代诉求,对我国未来教师教育的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为适应国际教师教育终身化趋势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的要求,我国需要对教师教育体制进行相应的改革,加强师范教育的职前、职中和职后的培训,建立师资培养专业化,科学建构我国教师终身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5.
我国少数民族经济开发,已向民族教育提出各类人才需求;民族教育要调整结构,优化发展,又向民族师范教育提出合格师资的要求。这就形成了一种“社会需求链”: 显然,在这“社会需求链”中,民族师范教育是关键一环。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民族教育,振兴民族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因此,努力建构民族师范教育体系,强化这一民族教育系统的亚系统,优化民族教育师资队伍,是民族教育摆脱困境、协调发展的途径之一。一、民族教育师资队伍的“多维危机”诚然,从民族教育系统内部结构而论,主体—施教子系统、客体—受教子系统、协调  相似文献   

16.
学士后教师教育模式是指对已具有学士学位的学生进行教师专业教育使其取得教师资格的一种教师教育模式。学士后教师教育模式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基础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提高小学教师专业化水平的迫切需要、小学教育对教师素质的特殊需要。针对我国目前小学教师教育的现状和现行师范教育模式的弊端,用学士后教师教育模式培养高素质小学教师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7.
振兴国家的基础是民族素质,提高民族素质主要靠教育,搞好教育的关键在教师,培养教师的摇篮是师范。高师本科作为我国师范教育的中坚,承担着为基础教育培养师资的重任。本从更新观念和优化操作两个方面,就我国高师教育本科教学计划的适应性问题发表了初步意见。  相似文献   

18.
高等职业技术师范教育是我国改革开放后职业教育事业催生的一种新型师范教育类型,承担着中、高等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的重任.面对我国未来中、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机遇期,高等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任重而道远,承担着完善职业教育体系、实现教师教育由封闭到开放的过渡、探索职教师资培养培训规律、职教师资专业发展、职教师资培养试验示范、职业教育教师资格认定、职业教育科学研究以及职业学校指导和咨询等崭新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9.
对发展职业技术师范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作为整个职业技术教育的“工作母机” ,担负着为各层次的职业技术院校培养和输送教师的任务。职业技术师范教育的质量如何 ,直接影响着职业技术教育的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李岚清副总理指出 :“大力办好师范教育 ,培养和培训高水平的教师 ,已经成为参与国际竞争的一项先导战略措施。科技兴国 ,教育为本 ,振兴教育 ,师资先行。”因此 ,积极探索职业技术师范教育的特点及其发展规律 ,高起点、高质量地办好职业技术师范教育 ,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一、职业技术师范教育的特点培养对象的差异 ,使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在专业设置、教…  相似文献   

20.
师范院校是培养基础教育师资的摇篮,师范教育课程设置直接影响到新教师知识结构的构建。教育的核心在于课程,合理的知识结构作为教师素质的一个重要成分,对教师的教学成功起着关健的作用。源于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师资需求变化。我们从分析当前基础教育师资的知识状况和新教师培养入手,针对师范教育课程的内容、[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