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刘夕媛  李巧玲 《科教文汇》2007,(8X):174-174
中国的传统叙事以真实简约为宗,古代杂俎类小说的叙事特征即是表现为对只言片语的简短记录。往往仅意于传述而无意于创作。然而细节化叙述以及与之相应的多种艺术表现方式的出现又无疑是人类智慧与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小说作为一种叙事话语系统从不具备文类意义的“残丛小语”到幻设成篇的文学样式,也正体现了这一发展的轨迹。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中国新时期知青小说叙事为研究对象,主要围绕在知青小说经历过伤痕叙事之后出现的一个新的知青小说叙事方式——理性叙事,从政治自省、情感自省与生命自省三个层次入手,来对中国新时期知青小说理性叙事方式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女作家潘向黎一些小说的解读,分析了潘向黎在小说的叙事技巧上惯用的使用有形或无形的道具贯穿全文,并以此推动故事情节发展、表现人物性格变化的特点,对其小说在构思上的成功之处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在先锋作家试图规避传统单线叙事妁写作中,时间这一元素被赋予重大的使命而成为"叙事革命"的发轫点.格非小说更以关键时间链条的断裂、缺省和完整有序的时空被分解、重组等叙事策略在我们惰怠的阅读惯性申营造了陌生的"异质"时空,完成了一次穿越记忆与存在的独行.  相似文献   

5.
汪洁 《科教文汇》2009,(22):233-233,251
莫言的小说中充满了对超现实图景、人类非理性行为的“鬼魅叙事”,这来自于对传统与西方“鬼魅情节”的传承,也具有自身独立的叙事特征,以及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6.
郑美香 《科教文汇》2009,(11):229-230
海明威小说的叙事艺术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与其同时代的作家沈从文在小说叙事方面也有类似的风格,二者同中有异,异中有同。本文旨在通过对海明威与沈从文小说的比较,探讨东西方叙事风格的同与异以及由此影射出来的东西方文化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清代文康所著<儿女英雄传>在叙述结构方面颇具匠心,表现出作者自觉的叙事意识和高超的叙事技巧.小说从叙事模式和结构特点来看,全书的整体结构大致可归结为"合--分--转--合"的模式,体现出正反舍的运动轨迹.  相似文献   

8.
小说中的非线性叙事结构类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线性叙事结构作为小说中一种新型的叙事类型,抛弃了时间的序列性,具有多维度、多视角、时空错乱与倒置、立体感强烈、没有明显的逻辑思维走向等特点。本文通过对几部比较典型的小说进行分析,论述环形结构、多线性结构和分形叙事结构这几种独特的非线性叙事结构类型,并对非线性叙事结构的意义与作用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9.
李霞  姚国军 《科教文汇》2007,(2X):178-178
本文通过对女作家潘向黎一些小说的解读,分析了潘向黎在小说的叙事技巧上惯用的使用有形或无形的道具贯穿全文,并以此推动故事情节发展、表现人物性格变化的特点,对其小说在构思上的成功之处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杨艳 《科教文汇》2009,(25):242-242,244
简·奥斯汀的《诺桑觉寺》作为她的小说中唯一一部采用作者型叙事声音的作品反映了作者在小说理论方面的一些见解:介乎于理查逊式与菲尔丁武之间的创作风格,超越时代的“元小说”叙事手法中对小说结尾和小说精练简洁的要求,对哥特小说和风俗小说的戏仿中透出对这两种小说模式的批评,以及直接介入小说提出对小说和小说家的期望。所以这部小说虽不被评论界誉为奥斯汀的上乘之作,但通过对它的研究却可以了解作家本人的小说创作理论。  相似文献   

11.
非线性叙事结构作为影视剧作品中应用最多、最灵活的一种叙事结构类型,在小说中也得到了应用。它抛弃了时间的序列性,具有多维度、多视角、时空错乱与倒置、立体感强烈、没有明显的逻辑思维走向等特点。本文在区分线性与非线性的基础上,通过对几部比较典型的小说进行分析,大致总结出小说中的几种非线性叙事结构类型:倒叙与插叙、复调结构等。复调又可分为不同声音的复调和相同声音的复调。  相似文献   

12.
王维雅  赵文艳 《科教文汇》2014,(16):111-112
非线性叙事结构作为影视剧作品中应用最多、最灵活的一种叙事结构类型,在小说中也得到了应用。它抛弃了时间的序列性,具有多维度、多视角、时空错乱与倒置、立体感强烈、没有明显的逻辑思维走向等特点。本文在区分线性与非线性的基础上,通过对几部比较典型的小说进行分析,大致总结出小说中的几种非线性叙事结构类型:倒叙与插叙、复调结构等。复调又可分为不同声音的复调和相同声音的复调。  相似文献   

13.
李莉 《科教文汇》2008,(33):240-240
刘震云小说的叙事风格卓异,其叙事笔调也随着他主体的精神突围、逃亡而调整和变化。  相似文献   

14.
黄婵娟 《科教文汇》2008,(34):252-252
主要从第一、第二人称的内聚焦叙事视角来解读郁达夫的小说,阐明郁达夫小说的叙事特色,从而说明郁达夫在文体上的自觉实践和革新。  相似文献   

15.
《凶年纪事》是库切2002年移民澳大利亚后"晚期三部曲"中的一部,在这本小说中,库切模糊了小说与其他文类写作的界限,在排版和叙事上有创新。从情节来看,《凶年纪事》讲述的故事较为简单,仅围绕着C先生、安雅和艾伦展开,情节线索安放在上、中、下三栏,C先生和安雅都自说自话,采取的是自我封闭式的叙述。《凶年纪事》独特的分栏式格局类似计算机多任务的操作系统,体现了库切在叙事技巧上的创新。库切使用多样化的叙事视角,塑造更多的阅读障碍,让读者有更多的思考空间。  相似文献   

16.
戴维·洛奇是英国当代杰出的小说家和批评家,《美好的工作》是其"校园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小说,本文试用经典叙事学理论和洛奇有关叙事学的理论,从情节结构、聚焦的多维性和元小说叙事三个方面来解析《美好的工作》的叙事艺术,从而把握洛奇小说的叙事独特性.  相似文献   

17.
通过将<一个后现代主义者的谋杀>作为玄学侦探小说分析,指出该小说以其叙事的零散化和碎片化,通过对传统侦探小说的戏仿与颠覆,反映出理性的怀疑和对世界虚无性的后现代主义特征.  相似文献   

18.
罗涛 《科教文汇》2008,(29):244-244
威廉·福克纳是美国现代主义作家,他的小说往往通过对叙事技巧的成功把握来展现作品的内容和意义。本文以其短篇小说《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为范本,浅谈小说中叙事技巧的独特之处以及这种技巧对表现小说主题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前在小说教学中,"教"与"学"都存在一些带有倾向性的问题.研究小说教学问题,必须注意阅读客体与主体的特点,要解决小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必须重视小说教学中的导读.笔者在教学中采用"三读"法指导学生阅读,即整体阌读感知全文;研读问题讨论分析理解;精读再现形象评价表达,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雷振华 《科教文汇》2012,(31):65-66
本文以明代中篇文言小说中的“艳情母题”系列文本为研究对象,论述其受唐传奇小说以来的士人梦幻意识和明代道教文化的影响,价值判断基本属于道教思想体系的情爱观,以及其在明清小说中具有开先河之功的叙事技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