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普适计算技术(Ubiquitous Computing)已经成为信息技术发展的一个新的热点,日本和韩国相继制订了U-Japan和U-Korea计划,一个U时代正在来临。在教育领域,教育信息化的步伐日益加快,在线学习(E-learning)正逐渐转向普适学习(U-learning)。本文通过对普适学习的介绍和分析,对在线学习、移动学习、普适学习三种学习形式进行了比较,概括了普适学习的主要特征,以期为普适学习勾勒一个大致的框架,为普适学习时代的来临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2.
国际学习科学协会(ISLS)前主席,皮埃尔.狄隆伯格(Pierre Dillenbourg)教授是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大学(EPFL)培训及其技术研究与支持中心(CRAFT)的主任,也是《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丛书》(CSCL Book Series)的主编。本次访谈为中国读者提供了一个关于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CSCL)的研究与发展概要。狄隆伯格教授认为,CSCL的贡献不仅在于为专业培训领域提供了增进知识生产的学习技术,更在于其所包含的一系列的概念、思想和取向等对整个教育系统的渗透。协作学习,无论有没有计算机,都不是一个可以自动导致预期学习结果的处方。CSCL研究者已经研究了导致小组(或团队)生产积极学习结果的必要互动类型,并将技术运用于设计、研究和增进必要的互动。应当从一个"整合的学习"的视角认识CSCL,可以借助对情节的设计和不同工具的支持,将CSCL活动嵌入到正式或非正式学习场景更为综合的活动系列中。与此相应,CSCL研究者提出了十个方面的研究主题:即社会互动与个人化、媒体有效性、共享知识的建构、模仿倾向、中介作用、脚本、互动分析、表征、计算装置和虚拟共同体。  相似文献   

3.
C4LPT网站通过德尔菲法,每年度会评选出Top 100学习工具,并根据使用功能侧重点的不同将学习工具划分为12个类别,旨在为用户推荐、介绍优秀学习工具的同时进行e-Learning的普及教育。本文在简述Top 100学习工具由来与分类的基础上,对Top100学习工具连续五年(2007-2011)的排名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点明学习工具中介性与认知性的同时,阐述学习工具开放化、免费化、网络化、社会化、应用发展与学习技术发展相一致、面向学习对象粒度微型化的发展特点。同时从知识分类学角度,分析学习工具在e-Learning中的应用。进而结合学习工具的发展特点与应用,评述e-Learning学习需求、学习工具应用、学习模式以及学习形式四个方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一种新的学习方式-移动学习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近几年来,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和移动计算技术的进步,一个新的概念——移动学习(m-leanling)逐渐纳入人们的研究视野,与之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实践项目正随之展开。本文主要对移动学习的概念、研究现状、技术系统、可以实施的形式以及移动学习对远程教育的理论意义等相关问题进行了系统阐述。  相似文献   

5.
张晓林 《职教论坛》2004,(12X):58-59
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特别是基于Internet的教育网络的广泛应用),我国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受到质疑。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逐渐发展起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由于能提供界面友好、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进行协商会话、协作学习),能提供图文声像并茂的多种感官综合刺激(这有利于情境创设和大量知识的获取与保持),  相似文献   

6.
从数字学习到移动学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早在2000年春,国际远程教育权威学者、爱尔兰远程教育和应用中心主任德斯蒙德@基更(Des-mond Keegan)应邀在上海电视大学40年周校庆召开的"新千年:教育技术与远程教育发展"中外专家学者报告会上作主题报告--<从远程学习到数字学习,从数字学习再到移动学习>,瞬间就引起听众强烈的反响.  相似文献   

7.
混合学习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有力地促进了现代教育技术和现代教育理论的大发展。从现代教育技术和现代教育理论近十年的发展来看,一种趋势日益明显,就是“混合学习”(Blending Learning)。  相似文献   

8.
“PQ4R”技术是指由预习(Prevh)、提问(Question)、阅读(Red)、思考(Reflect)、背诵(Recite)和复习(Review)六个步骤组成的适合较大儿童和成人学习文字材料的一种学习技术。运用这种学习拄术教学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阅读课文(半独立阅读性质的课文).不仅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并使学生逐步形成阅读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面向终身学习的u-Learning框架:城域的终身学习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而日益成熟的泛在学习(u-Learning,Ubiquitous Learning),为建立面向终身的学习体系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为此,需要首先解决如何在泛在技术可达的城域建立u-Learning学习环境并开展终身泛在的学习实践的问题.本文以"面向终身教育的泛在学习(u-Learning)模式及其应用研究"为背景,通过对u-Learning的国际发展现状的调查分析,提出了包含u-Learning支持模块的面向终身学习的技术系统的设计方案,对支持u-Learning的学习资源、服务及其门户进行了设计,分析了u-Learning的技术框架和学习环境框架,并进一步提出了在泛在技术可达的城域发展u-Learning的方向及前景.  相似文献   

10.
克里斯多夫·迪德(Christopher Dede)是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蒂莫西·沃斯(Timothy E.Wirth)教授,也是学习技术领域的知名专家。他2001至2004年任哈佛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学研究生院)教学主任;2007年被授予哈佛大学杰出教师称号;2011年获美国教育技术与传播协会(Association for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s and Technology,AECT)颁发的卓越发展奖。迪德教授的研究领域包括新兴学习技术、教育政策以及教育创新中的领导力等。迪德教授多次获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和盖茨基金会资助,项目包括沉浸式模拟、虚拟环境中的人际交互和在线专业发展的设计和研究。其中,新兴学习技术研究包括多用户虚拟环境(Multi-User Virtual Environment,MUVE)、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社会网络、远程教育、Web 2.0工具等;领导力研究关注创新应用以及扩散推广;政策研究着重于国家教育改进策略。迪德教授还长期为美国政府、企业及专业组织提供学术咨询,是美国国家科学院教育和心理评价基金委员会成员、美国教育部技术专家组成员,参与了美国《2010教育技术规划》(草案)的制定。近期著作有:《成果推广:基于技术的教育改革中获得的经验教训》(2005年)、《教师在线专业发展:新的模型和方法》(2006年)、《数字化教学平台》(2012年)。  相似文献   

11.
CSCL支撑技术的新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协作学习不断地与计算机应用交叉融合,不断有新的技术被引入到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CSCL)的教育应用研究当中,也给CSCL的发展注入了许多活力,改变了我们的学习方式.本文首先通过CSCL最新理论和应用研究的分析,提炼出了CSCL新理论对平台功能及技术提出的新需求,形成结构化功能需求模型,之后分析了CSCL支撑技术研究的新发展,接着用案例做辅助说明,最后对CSCL支撑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推进了世界信息化的进程,也推进了教育现代化的步伐.教育技术从传统技术、普通媒体技术到以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为基础的多媒体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基于个人电脑和有线网络的应用已越来越广泛.随着蓝牙技术、WAP 技术、GPRS系统以及UMTS系统的成功开发,基于无线通讯技术和移动计算设备的移动学习将会普及,从数字化学习到移动学习(Mobile-Learning)的趋势将越来越明显. 本文从移动学习的概念及特性、移动学习的实现方式、移动学习的发展状况等几个方面来阐述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新方向为移动学习.  相似文献   

13.
一、研发背景基于目前教育信息化及人类学习模式发展的需求,诺亚舟提出云学习系统,该系统基于先进的教育理念,较好地满足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要求,为学习者、教育者、研发者等提供以知识学习为核心的个性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个人网络技术( PWTs)的日益成熟与易用,编织个人学习网络(PLN)变得重要起来.本文讨论如何利用个人网络技术来创造个性化、连接和动态的学习环境(PLE).以实例形式分析常用的工具,并探讨通过创建个性化的,连接和动态的学习环境来加强个人学习网络,促进个人学习和工作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5.
国际资讯     
混合与远程学习的全球挑战和视野峰会即将在澳大利亚悉尼召开由远程教育中心(DE Hub)和澳大利亚开放与远程学习协会(ODLAA)联合举办的教育2011-2021——混合与远程学习的全球挑战和视野峰会将于2011年  相似文献   

16.
面向学习者的学习技术旨在以信息与沟通技术(ICT)设计为中介,创设一种能够引发深度学习、孕育学习者共同体、促进学习技术自主创新的复杂学习环境,以培育学习者的终身学习能力。本文主要介绍了与此相关的思想、观点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从远程学习到电子学习再到移动学习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1 远程学习 (d -learning)1 1 技术的发展本文用“d learning”表示远程学习 (distancelearn ing)。远程学习是指远程教育系统中的学生一方的活动和行为。在 2 1世纪之初 ,远程学习已经到处可见。“远程学习”输入像“奥尔塔·菲司塔 (AltaVista)”这类搜索器在因特网上进行搜索 ,可以得到上十万个相关的站点。19世纪中叶在北欧和北美发生的工业革命带来的巨大的技术进步引发了远程学习 ,特别是由于交通和通信技术的发展 ,使得这种新的教育形态 ,即远程教学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成为可能。即使在…  相似文献   

18.
四、保证学习支持体系得以建立的技术基础维高斯基理论是社会交互与认知发展有效结合的理论基础,而其他由技术所提供的各种支持形式则保证了学习者可以获得认知的改变和技能的提高。除了使用互联网功能进行学习支持外,近来对以技术为中介的学习环境的研究,也显示出提供支持的可能性和巨大发展前景。通过研究这些应用,我们可以比较和推断出学习支持的一般性特征并为其后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下面通过四个多媒体技术支持的例子来对目前的有关观点作一比较,这里最主要的是技术的作用,而不重视教师的直接干预。(1)计算机支持的特定学习环境(CS…  相似文献   

19.
基于项目的协作学习(CPBL)的使用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Internet的高速发展推动了教育技术巨大的革新 ,基于项目的协作学习 (CPBL)就是一种非常适合在Internet上开展的学习方法。本文首先研究CPBL的含义和特点 ,然后研究和分析了CPBL项目结构设计的一种使用技术———Esther模型 (Esther.1999) ,这种模型有利于帮助项目设计者分析、规划、设计、交流和实现协作学习项目。该模型能够很好地表现项目结构以及活动间的变迁 ,但是不能很好地表现活动内部的结构。本文提出针对这一问题 ,在原模型中引入了活动内部结构关系 ,扩充了Esther模型。最后本文举例说明如何运用该扩充模型  相似文献   

20.
聂黎生 《教育技术导刊》2013,12(11):103-105
伴随全球范围的无线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学习(Mobile Learning)代表着一种新的学习趋势在教育领域应运而生,并逐渐成为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发展趋势和研究热点。就3G通信技术下移动学习系统的构建、关键技术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相关阐述和探讨,期望为国内移动学习业务的开拓者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