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5 毫秒
1.
美军军事观察组是二战后期美国与中共交往的一种方式,也是双方第一次直接对话和合作。美方派出观察组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有利于美方服务于自己的战时需要和战后需要,有助于其对中国政治和军事等情况的认识。对观察组的历史评价存在一些争议,总的来说,观察组成员大多对中共形成了较好的印象,有利于中共向外界展示自身和争取较好的政治和舆论环境,合作过程也是中共外交实践的一次有益尝试,积累了一定的对外交往经验和能力。  相似文献   

2.
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失败后,中国传统教育的空疏无用愈益暴露,改革科举制度,加试实用学科,“以夷治夷”逐渐成为当时有识之士的普遍要求。派遣留学生的设想与实施,也就是在这种条件下诞生的。这是近代中国第一次由官方派遣留学生,进而拉开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序幕。本文试图对这一过程作以回顾,以正确认识近代留学教育对中国的影响。近代中国的留学教育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向美国派遣留学生,第二阶段是向欧洲英法等国派遣留学生;第三阶段是向日本派遣留学生。这三个阶段只有性质上的区别,并没有截然的时间分期。留美教育侧重于…  相似文献   

3.
蒋介石对1944年中外记者赴延安考察的应对并非当作一个孤立的个案处理,在面临美国政府要求向延安派遣军事人员之际,蒋介石权衡利弊,曾有以答应外籍记者赴延安考察要求而拒绝美国军事人员进驻延安的考虑。在豫湘桂战场失利的大背景下,蒋介石对中共在美舆论影响的高估及其对美国驻华记者与官员的不满,大大加深了蒋介石对此事的疑虑并予以强力关注。蒋之焦虑在于担心中共在美宣传使美国改变对华政策并与中共建立直接联系,使其不能独占美国对华军援。仅从舆论宣传视野考察,中共获得了极大成功,国民党遭遇极大挫折;若从国共双方对此事博弈的最终目的来看,中共的成功似乎尚留遗憾,国民党的失败也非完败:美国并未因中外记者对中共的正面宣传而改变其对华政策。  相似文献   

4.
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的时候,中共曾对美表示好感,希望美国能帮助中国走向民主和繁荣.美国政府最后确定的"扶蒋反共"方针迫使中共不得不转向寻求苏联的帮助.1947年底国共内战已经胜负分明.斯大林开始考虑转变对华政策,支持和帮助中共.但在冷战格局下又顾虑重重,担心引起美国的干预,所以一再推迟毛泽东访问莫斯科的时间.1949年初毛泽东坚决拒绝国共和谈,也反对苏联出面调停.斯大林决定派遣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前往中国,详细了解中共的立场和各项方针,以便最终确定苏联的对华政策.  相似文献   

5.
近代以来,随着资本主义列强的对外扩张,中国的门户被打开了。中国人民面临着越来越深重的民族灾难,清王朝不能再照旧统治下去,先进的中国人遂开始向西方寻求真理,以挽救祖国的命运,其中派遣留学生问题也就被提到日程上来。 中国最早派出留学生是在19世纪70年代,去美国学习。接着,为了适应洋务运功的进行,曾派一百数十名留学生赴欧美各国学习。中国向日本派遣留学生是在甲午战争失败、洋务运动破产后,中国寻找新的强国之路时开始的。  相似文献   

6.
“一边倒”思想是毛泽东外交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智慧的结晶。它形成于新中国建国前夕,是建国初期中国发展对外关系的指南。在“一边倒”外交思想的指导下,新中国打破了帝国主义的封锁与禁运,医治了战争创伤,发展了生产,在尖锐复杂的国际斗争中站稳了脚跟。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美两国人民在抗日的基础上走到一起。随着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日渐突出,美国政府开始重视中国共产党,并公开表示:“决不接受在中国以战争对付共产党的政策。”犤1犦(p.35)1944年7月,美国向延安派遣官方代表团———美军观察组。…  相似文献   

7.
留学工作的根本是为国家培养人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6月23日,是邓小平同志关于扩大派遣留学生讲话发表25周年。25年来我们国家的出国留学工作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无须赘述。可以说,没有邓小平同志当年高瞻远瞩的这一重大举措,我们国家的科技、教育、经济等各个方面决不可能拥有今天这样的大好局面。从某种意义上说,新时期中国的改革开放最早是从向外派遣留学生开始的。也可以说,小平同志关于扩大派遣留学生的指示吹响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号角,向世界发出了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个信号。当我国第一批公派留学生抵达美国时,西方舆论就惊呼:“迄今在共产主义世界中尚无先例”,“令人信服地表明了…  相似文献   

8.
1872年清政府派遣中国近代第一批官费留学生去美国学习,容闳正是中国近代官费留学生出国学习的提倡者和实行者.容闳,字纯甫,1828年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县)的南屏村.容闳家中共六口人,生活十分贫困.他七岁那年被父亲送进澳门一家英国教士办的小学.1847年,一个名叫勃朗的美国教士离职回国.在征得容闳家里同意后,勃朗将容闳以及他的另外两个同学带到美国去学习,为的是让他们成为美国在华传教的助手.  相似文献   

9.
在抗战后期中国共产党的外交活动中,美军观察组(又称“迪克西使团“)访问延安无疑占有重要地位,它是中国共产党与美国政府正式接触的开始。因此。通过对美军延安观察组活动的思考,进而深入研究抗战后期美国对华政策和中共与美国关系的发展变化都将大有裨益。 一、利益驱动:美军观察组访问延安动因之思考 利益是各个国家国际交往和制定外交政策的基本出发点。外交政策的调整往往取决于国际局势的变迁对国家利益影响的深度和广度。美军观察组访问延安,从很大程度上说,是美国国家利益在东亚,尤其在中国面临种种挑战和“机遇”的结果。 美国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于当时中国权力机构  相似文献   

10.
我国大批向苏联派遣留学生始于1951年。到1065年,向苏联派遣八千四百多名留学生。这阶段是我国建国之后出国留学工作的“先河”,在新中国的派遣留学生工作史上占有重要位置。总结和借鉴五、六十年代向苏联派遣留学生的经验,对于做好当前和今后的出国留学工作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1.
抗日战争后期,美国政府基于军事上的需要和试图解决国共两党的分歧,美国开始关注中国共产党。1944年。美国政府提出派遣观察团访问延安,而一向对中共采取敌视态度的蒋介石极力阻挠美军观察团去延安,经过关国与蒋介石的多次磋商,蒋介石最终勉强同意此事。  相似文献   

12.
19世纪20年代,中国国内政治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国民革命运动兴起,通过北伐战争,北洋军政府被推翻。期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国共合作破裂。大革命期间的中外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局面,摩擦不断。1927年3月24日,发生了"南京事件",亦称"南京慘案"。事件发生之后,中美两国在长达一年的交涉中,不断逐渐调整双方关系。"南京事件"对中美两国关系产生了重要影响,也对蒋介石亲美外交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美国决定退还部分庚款,与当时的清廷驻美公使梁诚的积极推动两国政府之间的正式交涉分不开,但其中美国政府在此问题上的积极主动性不容忽视,若没有美国政府本身的主动性,梁诚的劝说努力难以成功。美国退还庚款的决策是梁诚的努力推动和美国国内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两国之所以能在此问题上达成一致,是因为它不仅仅符合美国的利益,而且也符合中国的利益。  相似文献   

14.
1996年6月,以埃尔巴甘为首的伊斯兰政党在土耳其上台执政,引起了美国的极大关注。关于土耳其存在伊斯兰威胁的声音不仅来自西欧和美国,也来自中东和土耳其,但繁荣党执政期间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土耳其的传统外交路线,而是与美国保持了一种正常的外交关系。另一方面,美国对土耳其军方迫使繁荣党下台一事基本上是赞同的。就土耳其的情况而言,所谓“伊斯兰威胁”可以说是一种神话而不是现实。  相似文献   

15.
以美国陆军军官学校、海军军官学校、空军军官学校三所大学的本科学术教育计划为案例,着重从通识教育的“共性”与通识教育的“学校特色”两个维度,对通识教育的教育目标、核心课程在整个学术教育计划中的比重、核心课程的知识分布特点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归纳。旨在为我军院校本科学历教育发展提供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16.
1933年,面对严重的内忧外患,国民政府中的亲英美派向美国大量举借棉麦。他们此举是想拉近与美国的经济关系,以应对日本愈来愈严重的侵略威胁。由于日本的破坏和蒋介石的不支持,借款没有达到制约日本的目的,亲英美派也在政治上严重受挫。棉麦借款为以后的对美借款树立了模式上的参照,中美之间的经济关系也因此建立起来,这是它的成功之处。  相似文献   

17.
台湾是中国的固有领土,台湾问题纯属中国内政,但台湾问题始终是中美之间一个难以回避的问题。纵观台湾问题形成的历史,我们总可以发现美国人的身影,美国为了自身的战略利益,不断违反中美公报中的有关规定,插手台湾事务,甚至利用台独分子破坏中国统一大业。进入新世纪,美国在台湾问题上仍未放弃“帝国情怀”,这就决定了中美将会在台湾问题上继续斗争,而中国一定会实现统一。  相似文献   

18.
从一个值得援助的“战友” ,到一个需要打压的对象 ,从阻止中共取胜 ,到阻止中国成为苏联的附庸 ,美国根据其战略需要 ,不断地调整对中共的政策。这种调整与新中国第一个外交战略的制订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19世纪英国移民是美国外来移民中一个有着独特经历和贡献的群体。来自美国移民始祖故国的他们和其他新来者一样远渡重洋而来,却很快融入美利坚社会,并被视作“看不见的移民”。他们拥有美国工业建设和经济发展亟需的先进技术和革新理念,并努力将这些技术和理念付诸实践。无论他们不同于抑或相似于其他进入美国的移民族群,19世纪英国移民定居美国后的种种经历和贡献在美利坚共和国的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武器出口国,对台军售一直是美国军火业的支撑之一。对台军售不仅可以在战略上牵制中国,在经济上更有刺激内需、促进本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对于台湾而言,每年花费数十亿美元购买武器,造成岛内经济下滑,影响两岸经济往来,长远来讲对台湾经济会有较大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