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语言是表达思想的手段,是作品的载体。文章写得好坏,其语言如何是个重要的决定因素。有些文章,语言或佶屈聱牙,艰涩难懂,或平冗枯燥,味同嚼蜡,便失去了读者,即使文中确有真知灼见,确有真情实感,也送不到读者心里,作者的写作目的就不能达到。所以,古人说:“言而无文,行之不远。”要写好文章,就必须学会娴熟地掌握语言,恰切地运用语言,这就要学习语言.一是向书本学习,印在纸上的语言是别人的学习成果,可以“拿来”,可作借鉴;二是直接向群众学习,正如鲁迅所说,“将活人的唇舌作为源泉。”(《坟·写在<坟>后面》) “从活人的嘴上,釆取有生命的词汇,搬到纸上来……”(《且介亭杂文二集·人生识字糊涂始》)这是根本的。  相似文献   

2.
解放前,特别是近两千年的封建社会,多讲“政声人去后”,因为爱国爱民的屈原等忠臣、众多改革家大都不得善终。改革家明朝万历首辅张居正,死后被抄家、掘坟暴尸便是一例。人去,讲的是为官者某时离开某地后的政声,更多讲的是人死“盖棺定论”后。少讲或者不讲“政声人在时”,这似乎成了中国的一个传统。法国人敢为打胜仗的活人建凯旋门,而中国少有。  相似文献   

3.
2004年年底,海口市荣膺“中国人居环境奖”,在国内,仅有3个城市获此殊荣。然而,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是:记者在海口市郊采访时发现,海口市乱葬乱埋现象十分严重,大量耕地、林地被侵占。据统计,目前海口火化率只有30.2%,仅海口市乱葬墓地就达5万个。海口面积不大,却有5万多个坟墓与活人为邻。人们可以使用的土地资源日益减少。“城中坟”现象背后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是人们脑袋中的旧观念作怪,还是有关部门的管理无方?是立法滞后,还是殡葬业垄断让穷人“死不起”?铲除“城中坟”的阻力究竟在哪?居民和坟墓相邻而居记者来到了海口市面前坡村,看到…  相似文献   

4.
刘莹莹 《兰台世界》2016,(14):15-18
七三一部队是日本天皇敕令建立的一支细菌机密部队,自建立之日起,即承担着细菌研究、细菌生产、细菌实验、细菌战的"先锋使命"。其公然违背国际法,违背医学伦理道德,灭绝人性地使用活人做细菌实验材料,将活人残忍地生杀解剖。"特别移送"是人体实验材料的重要来源,是关东宪兵队向七三一部队输送活人进行人体实验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5.
祖先崇拜仍扎根于国人心灵,政府即当尊重国民这一信仰,科学改革,循序渐行面对几乎一致反对平坟的舆论,周口市强硬表示,将继续平坟,绝不动摇。周口平坟的唯一理由是节约土地。这也是几十年来层出不穷的平坟运动的主要借口。然而,据周口官方统计,本次平坟运动共复种耕地3万亩,仅为目前周口全市耕地面积之0.2%,是一个可以完  相似文献   

6.
程艳峰 《今传媒》2020,(4):134-136
作为哲学发展史上辉煌的一页,语言哲学是对与语言有关的哲学思想的总括。在语言哲学的视野里,语言是人之为人的最重要的符号系统。它带给人的是一种无形的思想力量,是人类真正思索的开端,也是人类创造力的源泉。作为与语言教学紧密相关的英语教育教学类报纸,其编辑理念必须置身在当代语言哲学与文化发展的广阔视野中。本文拟从语言哲学的视阈进行思考,探讨新的英语课程标准下的英语教学报纸的编辑理念。  相似文献   

7.
海涅说过:“语言可以把死人从墓中叫出来,也能把活人埋入地下;语言可以使侏儒变为巨人,也能将巨人彻底打倒。”语言的魅力本来就有这样大,通过报刊放大流行于世后,其威力更是难以估量。 写新闻当然不反对运用流行的语言。语言是社交的工具,当代的人进行社交,理所当然要用当代活的语言。特别是在一个变动很快的社会中,新闻语言一定要跟得上时代的脚步,不能总用上辈子的语言,给人一种老态龙钟的感觉。 但是,任何事情都过犹不及。现在很值得注意的一个倾向是,新闻语言吸收流行语言有点过了头,有那么一种流俗的苗头在滋生。 词汇…  相似文献   

8.
河南周口平坟历时数月,200余万坟头被平掉。如今,至少半数被平掉的坟墓一夜间被圆起。有媒体报道,周口将二次平坟。1.你认为平坟复耕合理吗?  相似文献   

9.
由于无天,我们变得只有崇拜而无信仰。我们非但不能从对活人的个人崇拜中汲取教训,反而更加急切地转向对死者的崇拜,崇拜成为我们的心理习惯,信仰离我们遥不可及  相似文献   

10.
刘文  于岸青 《青年记者》2016,(30):104-106
1944年6月9日,大众日报四版刊发消息《佃户群众继续清理旧案把庄英甫送交政府处理平鹰坟祭冤魂群众欢呼》,报道了“平鹰坟”事件.作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山东抗日民主根据减租减息中出现的标志性事件,这是“平鹰坟”首次被媒体披露.从此,“平鹰坟”成为受剥削受压迫的农民得到翻身的典型意象广为流传,在38年的时间里长盛不衰. “平鹰坟”本是一桩社会新闻,由于在土地改革中起到了舆论上的象征作用,使它在一定时期内具备了政治符号的特点.当各种文艺作品反复使用这一情节时,“平鹰坟”又构成了一个文化现象,盛行30多年.以“平鹰坟”为事件主体所构筑的文艺作品不断产生,形式多种多样,包括小说、连环画、戏曲、诗歌、大鼓书、歌曲等.直到1978年,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电影《平鹰坟》上映,使“平鹰坟”这一社会新闻成为政治符号再到文化现象,达到了高潮.  相似文献   

11.
俗语是劳动人民创造的语言艺术,是群众语言的精华。俗语的种类很多,一般包括谚语、惯用语、歇后语等等。俗语在新闻写作中运用较为广泛,新闻标题中运用俗语,能使标题更加通俗形象,更加接近群众,接近生活。 《光明日报》(1982年12月3日)发表了辽宁省抚顺市整顿基层领导班子的消息,其  相似文献   

12.
正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创造价值,价值凝结着劳动者的劳动。作品的价值是作者劳动创造的,作品价值的实现同时凝结着出版者包括编辑的劳动。作者劳动和编辑劳动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作者劳动依托编辑劳动得以增值,编辑劳动依托作者劳动得以实现社会价值,两者共同创造着文化。创造性是作者劳动和编辑劳动的不竭源泉。创造性的劳动才能创造价值,没有创造性劳动的作品不成其为作品,没有创造性劳动的编辑工作不是合格的编辑工作,不仅不能实现社会价值,创造文化,而且会使劳动失  相似文献   

13.
《上海郊区改革开放中新鲜事——11名洋学生住进江湾农民家》是一篇好文章。文章报道了在当前我国改革、开放的形势下,上海郊区农村出现的一件新鲜事:11名来自美国“西世界学院”的洋学生,为了结合教学,开拓学习语言的环境,住进了宝山县江湾乡谈树坟的农民家里。他们在两个月里,和农民同生活、同劳动,汉语水平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尤其是口语能力进步显著,已经能“马马虎虎地说中国话了”,比在学校里关起门来学汉语收获来得大。洋学  相似文献   

14.
平坟是与非     
名为复耕,实为征地?平坟方式强制粗暴,软硬兼施?平坟中已有"意外"死亡……面对种种争议,周口的平坟运动仍选择继续向前从11月12日开始,30岁左右的李毅(化名)每天都会在距家约300米的一座坟墓旁静坐,坟里埋的是李毅的爷爷奶奶,他计划就这样一直守到明年1月1日。"到那时民政部门将不被允许强制平坟",李毅说。11月16日,国务院修改《殡葬管理条例》,删除了"拒不改正的,可以强制执行"的规定,由此意味着违规土葬、乱  相似文献   

15.
作为人际交往的一种手段,非语言交际行为是跨文化交际研究的一部分。外语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展开语言与非语言交际的双向互动过程,教师的体态、语调和情感等非语言交际行为对外语教学具有独特的作用,其恰当的运用可以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富有艺术魅力。本文将着重阐述非语言交际的行为特征与交际功效及其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对拉萨尔的一些错误观点进行论战;特别在《德国工人党纲领批注》的开端,即时“劳动是一切财富和一切文化的源泉”的观点进行批判,为了更好地把握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本文将对《哥达纲领批判》中价值创造与财富创造的区别和联系进行深入的分析.并探讨区分价值创造与财富创造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和源泉。2005年6月27日,党中央在研究部署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工作时强调:“必须更加坚定地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  相似文献   

18.
高辉 《记者摇篮》2006,(9):38-38
新闻的源泉主要是人的劳动和创造,新闻宣传工作的对象是人。新闻宣传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就是砭把实现和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立足点,这是由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决定的.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新闻领域的具体体现。十六大提出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王庆洲 《记者摇篮》2006,(12):47-4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成为当前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媒体应当怎样认识?发挥什么作用?如何避免大轰大嗡、喊口号、贴标签的形式主义宣传,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正确有力的舆论支持?这些都是我们应当认真思考的课题。深刻认识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在党十六大报告中多次出现“和谐”一词,比如,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强调“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强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相似文献   

20.
一张劳动人民的报纸,必须具备劳动人民的风格.报纸的文风,报纸的语言,报纸的版面都必须具有这种风格.南县报是南县县委的报纸,又是南县劳动人民的报纸,因此必须具有南县劳动人民那种高尚的风格.我们的语言应该是南县人民喜爱的语言,报纸的形式必须是南县劳动人民所喜爱的形式.大跃进以来,我们在这方面作了一些努力,也有一些体会,现在把它写在下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