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小语第十册读写训练重点提要(三)——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龙宅俊(省教委教研室)新教材教学辅导小学语文教学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是本册第二个侧重指导读的训练重点,安排在第四组教材中。[训练目标]使学生知道,任何事情的发生、发展,都有它的前因后果;在阅...  相似文献   

2.
《齐天大圣》这篇课文安排在第十册第四组的三篇讲读课文之后 ,读写例话之前 ,主要是引导学生将前面学到的分清事情前因后果的阅读方法 ,在这篇课文中加以运用 ,并逐步形成能力 ,这是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而在理解课文内容、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的基础上 ,简要地复述课文 ,是这篇课文的教学难点。一、个人自学 ,小组讨论 ,理解内容《齐天大圣》是一篇阅读课文 ,属半独立阅读性质。学生大都看过《西游记》电视剧和动画片 ,其中的故事都比较熟悉 ,对孙悟空这一形象了解得也比较多。所以教学这篇课文时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让学生真正…  相似文献   

3.
在《将相和》这篇课文中,三个故事叙述形式相似,各有中心。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又紧密联系。蔺相如、廉颇两个人物的品质和鲜明的性格特点,主要通过人物具体的言行表现出来。训练的重点是“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因此在对教材的处理与整体设计上,我是这样安排的:一、由合到分——整体感知,给课文分段首先,教师介绍历史背景,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默读思  相似文献   

4.
一、对教材的理解《将相和》是根据司马迁的《史记·廉颇蔺相如传》改写而成。本文讲了一个被世人传为佳话的历史故事 ,讲的是战国时期赵国的武将廉颇和文臣蔺相如之间由和到不和最后和好的一段佳话。本文承担的重点训练项目是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对于这样一篇以故事性见长 ,主要情节和人物可谓家喻户晓的传统长篇课文来说 ,该怎样去处理教材呢?我认为通过反复研读 ,读懂三个小故事的大意并初步认识将相二人的个性品质 ,在此基础上 ,把三个故事联系起来认识事情发展的前因后果是教学的重点。因此在教材的处理上 ,我摒弃了对课文内容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正>《草船借箭》是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的课文。这篇课文讲述的是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它和《将相和》《景阳冈》《猴王出世》编排在同一个单元,旨在使学生明白任何事情的发生、发展都有它的前因后果。因此,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时,应特别注意文本内容的逻辑,理清文章前后的联系,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相似文献   

6.
“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是五年制小学语文第十册第四组的重点训练项目。学习本组课文 ,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知识积累 ,如“注意事物的联系”、“理清课文的条理”等常规训练项目 ,引导学生把已有的能力迁移运用到新知识的学习之中。《将相和》是该组课文中的第二篇讲读课文 ,担负着领悟重点训练项目的重要任务。该文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 ,以蔺相如的活动为主线 ,通过三个相对独立而又紧密联系的故事 ,写出了将相之间由失和到和好的过程。文中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因果关系错综复杂。因此 ,“理解三个故事的因果和了解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就…  相似文献   

7.
“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是小语第八册第七组教材的重点训练项目。教学本组的讲读课文《草船借箭》一文时,可抓住人物特点,分析故事情节,弄清事件的前因后果。课文一开始就写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周瑜“很妒忌”,正是因为两个人物的不同特点,才使故事曲折生动。在解讲课文时,应紧紧抓住诸葛亮“挺有才  相似文献   

8.
《草船借箭》是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第十册的一篇课文,本课读写训练的重点项目是理清事物发展顺序,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并在此基础上,抓住人物性格特征。教师在教学中,应紧扣教学目标,坚持以读为本,训练为主,做到理脉络、明因果、知人物。具体教学可分为以下四步:一、初读,理清脉络,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在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之前,应适当介绍时代背景和课文中主要人物,激发学生学习  相似文献   

9.
教材分析这篇讲读课文是根据《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中的故事情节改写的。它是一篇承上启下的课文,既与五单元紧密相连,又为下组课文的读写训练重点“前后照应”打基础。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掌握作者是怎样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明白“借箭”的原因是周瑜妒  相似文献   

10.
《草船借箭》是小学语文第八册与读写例话《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相呼应的重点课文。指导学生在阅读中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应从情节入手。情节是叙事性作品中人物生活、斗争的演变过程,它包括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等。一般地说,情节的开端就是事情的前因,情节的结局就是事情的后果。但就本课而言,不能简单地认为周瑜用十天造十万枝箭的圈套作为陷害  相似文献   

11.
《草船借箭》这篇课文,情节生动,人物形象鲜明。故事以周瑜一声长叹:“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作结束句,这句话既是周瑜自愧不如诸葛亮的表白,也是全文对诸葛亮足智多谋,才能惊人的画龙点睛之笔。引导学生抓住“神机妙算”这条主线,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弄清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是教好这篇课文的关键。一、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学生通过初读课文,已经能从故事情节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周瑜要诸葛亮赶造十万支箭是事情的起因;诸葛亮巧妙地用草船向曹操“借”箭是事情的经过;借箭成功是事情的结果。在此基础上,教师启发学生以果导因,剖析诸葛亮借箭前后巧妙安排的原因,理解诸葛亮的“神机妙算”。1.熟知气象地理,运筹帷幄。文章开篇就揭示了周瑜同诸葛亮的矛盾。周瑜为了陷害诸葛亮,苦心设计了一个圈套,要诸葛亮十天造出十万支箭来。按照当时的工艺水平,这件事是很难办到的,况且周瑜还  相似文献   

12.
明中心梳条理练能力——《赤壁之战》教学谈□昆明市盘龙区教研室李岚《赤壁之战》一课是根据《三国演义》改编的历史故事,课文紧紧围绕“火攻”这一条主线,按照“定计——行计——成计”的记叙顺序,条理清晰、概括精练地记叙了我国历史上著名赤壁大战的前因后果,显示...  相似文献   

13.
本课例是第八单元的第三课时,内容是故事教学,形式是微课。本单元采用单元整体设计,第三课时的整体设计与前面课时中的情景衔接,也为后面的课时教学做了铺垫。本课时利用文本再构,进行语篇设计,拓展语篇。故事以倒序的形式被呈现。教师带领学生共同探索故事各情节发生的原因,并利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进行故事的复述。  相似文献   

14.
教材分析《可爱的草塘》在第十册的最后一个单元,它担负着对学生进行综合训练的任务。教学时可复习和巩固前六个训练重点,让学生在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的基础上,理清文章的条理,了解事物的联系和变化,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领略动静结合的美感,认识前后照应和反衬的艺术效果。《可爱的草塘》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全文  相似文献   

15.
教学重点   1.理解三个故事的内在联系,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2.通过人物的行动和语言分析人物的特点。   教具准备   “完璧归赵”、“渑池相会”、“负荆请罪”三个画面和写有课堂练习、教学重点的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幻灯显示这节课的教学重点   二、学习第一个故事   1.课堂表演:教师从一学生手中借一本字典,查字后,原物归还。要求学生根据刚才的这一小插曲,猜一成语。 (完璧归赵 )  2.指名分节朗诵第一个故事。   3.幻灯显示相如持璧欲撞的画面。   讨论交流: (1)相如在秦宫是怎样以“骗”对“骗…  相似文献   

16.
师:谁来说说《将相和》这篇课文写了几个故事?其中第一个故事的前因后果是什么?   生:课文讲了3个故事:“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第一个故事的起因是秦王企图骗璧,结果是蔺相如用智慧完璧归赵.……  相似文献   

17.
师:谁来说说《将相和》这篇课文写了几个故事?其中第一个故事的前因后果是什么?   生:课文讲了3个故事:“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第一个故事的起因是秦王企图骗璧,结果是蔺相如用智慧完璧归赵.……  相似文献   

18.
一、从叙事的顺序看,作品成功地运用了顺叙、倒叙、预叙的方法,使故事情节完整紧凑 1.顺叙。这篇小说虽然篇幅不长,却成功地反映了两个家庭的两个悲剧。故事情节完整紧凑。其中对贫民华老栓一家的悲剧,作品按照故事本身的进程来叙述其情节:华老栓买药——华小栓吃药——众茶客谈药——华老妈上坟。整个故事脉络清晰,一目了然,前因后果清清楚楚,便于接受。这种顺叙的方法奠定了整部作品故事的基本框架,主体明确。  相似文献   

19.
小学语文第十册安排六篇”读写例话”.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六个读写训练的重点。就阅读来说,它在第九册分段和概段落大意、掌握课文主要内容、提炼课文中心思想等训练的基础上.提出”理清文章的条理”、”汪意事物的联系”、“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三个重点,进一步训学生的阅读能力。因写的方面来锦,它在第九班训练的是础上,由出三个方面的要柬:一是担事偶发展的顺山采写,H要突出审点;二是练习描写革烟的历态和动两,使文章更加生动;三是注而前后照应,使文艺结构要加严谨。”撰写例话“是刘小学生阐述日写知识的成匾的论锦文。在申…  相似文献   

20.
《渔夫的故事》是义务教育初级中学课本第一册第六单元中的第二篇,第六单元总的安排是:“现实和想像——神话、民间故事”。《渔夫的故事》是本单元继《牛郎织女》之后的第二篇民间故事。它选自著名的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文中通过丰富的想像,塑造了两个来自于现实而又超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