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语文课程是一种充满智慧的课程。如果说知识是豆浆,那么智慧便是卤水。知识很多、智慧很少的人,总是如一盆豆浆,点不成思想的豆腐。从某种意义上讲,语文教学的过程就是老师带领学生超越知识、共同走向智慧的过程。一、用好教材,超越教材,走向智慧教材是专家精心编写的教学范本,教师首先要用好教材。“用好教材”一方面意味着教师应该责无旁贷地凭借教材传承文化、启迪心智;另一方面意味着超越教材而不囿于教材。譬如,学了童话《丑小鸭》之后,一学生课后读了安徒生的原著,然后来问老师:“原作写鸭妈妈孵‘丑小鸭’都孵得‘不耐烦’了,她看着…  相似文献   

2.
读小学时,老师经常要我们念"读得书多胜大秋,不栽不种自然收.白天不怕人来借,夜晚不怕贼来偷",教育我们要好好学习,因为知识学到了,别人是借不走、偷不走的.知识偷不走,智慧呢?智慧是能"偷"走的!初学写教学文稿的老师,要善于从编辑老师那儿"偷"智慧.  相似文献   

3.
BBS     
《大学生》2013,(12):8-9
正5月IN人IN事中国好老师5点起床,自己做馒头、做蛋糕、打豆浆,带到课堂上给学生吃,这样的老师也太有爱了吧!湖南科技大学会计专业的学生把英语老师唐久芳唤作"中国好老师"。"上周三,唐老师就在课上说要做馒头给大家吃……没想到今天她真的带了二十几个馒头过来。""有一次,唐老师拿1升的水壶盛了三大壶黑豆浆带到了班上。"  相似文献   

4.
编者按:这篇文章选自张祖庆老师的个人博客和他的班级语文博客.文中的"37号豆浆"和"麻辣老师",均系张祖庆老师.张老师化名"37号豆浆",巧妙地用跟帖与对话的方式,将如何正确对待考试的理念传递给孩子和家长,读来既轻松活泼,又引人深思.  相似文献   

5.
我对数学情有独钟,因为教数学的老师是我们学校赫赫有名的副校长、帅哥老师——张海生!他长得一表人才,黑框眼镜后面眼睛里似乎隐藏着无数的知识,一看就觉得他非常有智慧。张老不仅聪明,还是个"多样脸"。看,张老师闪亮登场啦——  相似文献   

6.
"同学们,是谁牵着你们的手迈入知识的殿堂?是老师。是老师带着你们,踏上!oe的台阶,叩响哆来咪的门铃,思索123的玄机……老师和你们共同谱写着成长的乐典,共同耕耘着智慧的园地。今天,我们一同走进海伦·凯勒的童年,了解一位伟大的老师。  相似文献   

7.
陈春亚 《考试周刊》2013,(38):29-30
有一位化妆师说:"化妆的最高境界是改变气质,多读书,多欣赏艺术,多思考,对生活乐观,对生命有信心,心地善良,关怀别人,自爱而有尊严。"一流的化妆师是生命的化妆师。老师也是化妆师:三流的老师是知识的化妆师,二流的老师是精神的化妆师,一流的老师是生命的化妆师,以智慧引领生命的成长。  相似文献   

8.
正什么是智慧课堂,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个人认为智慧课堂是能让学生的智慧得以展现、发展、应用和创造的课堂。课堂上教师并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课堂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学生更不是知识的奴隶,而是课堂学习中的主人。课堂不只是传承知识的中转站,更是具有丰富趣味性和智慧性的求知平台。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初中数学智慧课堂如何炼成谈几点浅识。一、引导学生发现自己智慧的课堂是智慧课堂如何让学生发现自己的智慧,课前的预习设计是一个有效的途径。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结合  相似文献   

9.
阅读了刘良华老师的《教师专业成长》一书的第一部分后,我明白了做一位好老师应具备两点:专业智慧(课程智慧、教学智慧、管理智慧),人格魅力(主动精神、乐观心态)。但是拥有这些是远远  相似文献   

10.
正一次,俞老师执教"度量天下"。互动阶段,一位教师起身质疑:"俞老师,你教过小学数学吗?"上千人的会场一时极静,只见俞特微微一笑,在黑板前拾起一截粉笔:"知识和技能是能教会的,而智慧是不能教的……"又一次,俞老师上"生活中的负数"。临上课,方知孩子们已经学过!只见俞老师在会场内侧低头沉思了一会儿,然后,一抬头毅然走向了讲台。这堂课,收获了满堂彩。而俞老师毅然走向讲台的身影,正是一位"低头找幸福"的智者不断前行的剪影。  相似文献   

11.
信息时代背景下知识点易从网络快捷获得,创新并探究具有授之以渔特征的"智慧点解读"替代"知识点堆积"的授课要点改革,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全新探索。本文从课程授课要点与培养计划目标达成的协同关联角度,提出并创建了授课要点创新中智慧点的分类协同构建方法(即明确目标—分类协同—凝练构建),给出了五种不同类型智慧点的构建举例;系统类智慧点关联课程知识体系融会贯通能力提升目标的达成,机理类智慧点关联对未知本质探究能力提升的目标达成,方法类智慧点关联解决问题能力提升的目标达成,技术类智慧点关联工程素养提升的目标达成,跨域类智慧点关联跨学科借鉴能力提升的目标达成。  相似文献   

12.
王芳 《成才之路》2012,(18):14-14
正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有句名言:"一个差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按这种标准来衡量,吴正宪老师肯定是当之无愧的"好"老师。吴老师在学习积累、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多地进行了思考,并以她的智慧点燃了学生创造的热情。在欣赏了吴老师精彩的数学课堂以及教学理念后,更加让我有所感悟。感悟之一,情境设计有情有理,真实有效。在这节课的引入部分,吴老师先叫了一名  相似文献   

13.
<正>拜读了刊载于《中学语文教学》(2014年第10期)庄平悌老师的《"别里科夫是中国式小人"》一文,受益颇多:庄老师能够在课堂中凸显新课程"注重个性化的阅读"理念,新课程呼唤的课堂生成扎扎实实地出现在了庄老师的教学中,笔者不得不为庄老师的教学智慧点赞。然而,庄老师的这堂课、这篇文章也触发了笔者的一些思考,甚感有与庄老师商榷之必要,并以此就教于方家。思考一:解析"套子"是在"炒冷饭"吗?  相似文献   

14.
关注瞬间     
在一次听课中,老师正引导孩子们观察画有"豆腐、豆浆、豆芽"等豆类食物的图片,来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相似文献   

15.
杨雨 《教育》2013,(16):63
美国的孩子也一样,5至6岁这个年龄的孩子也很爱打小报告,一点点小事就会招来一句"I am going to tell on you"(我要到老师那里告你)。那么,美国教师是用什么办法处理孩子之间相互告状的呢?小智慧能解决问题一是鼓励孩子自己解决问题。比如有个孩子跟老师告状说某某不跟他玩,老师问的第一句就是那你是怎么试图解决的?老师鼓励孩子先用语言自己和小朋友商量去解决问题。当然,老师  相似文献   

16.
莫让勇 《广西教育》2014,(24):58-59
正笔者曾在桂林市荔浦中学的师生中作调查,了解大家对该校化学老师石秀梅的印象。得到的答案居然十分相似,许多她教过的学生都认为她是个既有气质又有教学智慧的老师。笔者问学生:"石秀梅老师有什么样的教学智慧?"有的学生说:"石老师总能将知识点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人觉得化学并不高深莫测,离我们日常生活很近。"有的学生说:"石老师常让我们自己推导出结论,一节课下来,感觉学到了真知识。"还有的学生说:"我很喜欢上石老师的化学课,因为  相似文献   

17.
《现代教学》2012,(12):22
"教师研修与专业发展系列专论"稿件已连续刊发了一年,到本期已临近尾声。在这一年中,由赵其坤老师领衔的团队与我们一起追踪教师成长的轨迹,探索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律和培养模式,期望能助推教师的专业成长。本次话题关注教师从知识文化走向智慧文化。教育智慧是良好教育  相似文献   

18.
《考试周刊》2021,(72):16-18
群文阅读,独特在一个"群"字,群文和单篇,形成反差,使得两种阅读教学拥有迥然不同的风格特色。群文阅读的"群",有个切入点,那就是这一"群"文的链接点、中心点,专家学者老师们都称它为议题。议题,是群文阅读课的核心,整个课堂围绕"议题"设计和展开。师生围绕议题展开讨论,共同议论,寻找预设甚至预设之外的语文知识和能力,进而锻炼学生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发散思维,以及想象力、归纳力、表达力的语文课。课堂中,老师是氛围的营造者,是学习的引导者,是智慧的启迪者,是学生成长的守护者……  相似文献   

19.
<正>读余映潮老师的《致语文教师》,学习他的板块式教学方法,让我们的教学思路更加清晰。余老师还在告诉我们每一位语文老师,要做有智慧的老师。高尔基也曾说过:"爱孩子这是母鸡也会做的事,可是,要善于教育他们,这就是国家的一件大事了,这需要才能和渊博的生活知识。"我们不仅要成为一名有爱心的教师,还要成为一名智慧型的教师。幼时成长环境宽松,养成了我看问题简单化、浮光掠影、浮于事物表面、不能很好地全面地了解一件事或者一篇文章的习惯。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对老师角色身份提出了新的要求——由"知识的搬运工"转变为"充满实践智慧的专业人员",由传统的"知识灌输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引导者"。适应这一新的要求,每一位语文老师都应该提高教学语言表达能力,增强语言表达的艺术性。文章从教学语言的音乐之美、生动精练、情感充沛、启发诱导与个性特色等方面作一番粗浅的探讨,以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