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道德人格对青少年的成长与发展至关重要,面对急剧变革的时代,青少年在某些方面出现了人格缺失的问题。针对青少年的困惑与迷茫,家庭、学校、社会应协手共建道德人格体系。  相似文献   

2.
在当今社会中,青少年中出现的一些不良社会问题与其不健康人格密切相关。青少年健康人格的培养离不开学校教育。政治课程应担负起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重要责任。但现实教学中的知行不一,不仅使教学目标很难达到,远离了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课程主旨。因此,政治课程教学要大力推进知行统一,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  相似文献   

3.
青少年主体性人格是当代社会的人格类型,流行文化是影响青少年主体性人格的重要亚意识形态.流行文化对青少年主体性人格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指引与暗示作用,并且强化着青少年自我认同、自我实现及个人本位愿望.  相似文献   

4.
大众文化是一种深刻影响青少年人格的社会存在。一方面.大众文化的发展提供给青少年一个较为宽松、自由的文化场,为青少年现代人格的自由形成和发展创造了新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大众文化人文精神的空场,又可能导致青少年人格需求的物化、人格判断的困惑和人格行为的失范。为此,应大力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培养青少年的人文精神。同时,积极引导大众文化的发展,为青少年创设健康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5.
论网络文化与青少年的人格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时代的青少年人格发展与社会文化的变迁息息相关。本文探讨作为新型社会亚文化形式的网络文化对青少年人格发展的积极和消极的影响,并提出若干有关网络文化下青少年人格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何首锋 《教师》2008,(24):82-83
目前我们在对青少年的教育中,常常不注重青少年的情绪变化,只注重行政法规的执行,一旦青少年出现问题,则以罚代教。殊不知,严厉或者不恰当的惩罚可以引起两种后果:一是压而不服,从而使青少年产生焦虑感;二是出现逆反心理,使青少年产生更为严重的反抗行为。两者无论哪一种,都是无形地削弱了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利于青少年形成生动活泼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如果把生理驱力、情绪认知和自觉行动统一纳入人格的框架之内,无疑情绪在青少年的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从中西文化传统和人格维度的差异看情感智商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几千年封建教育熏陶下,中华民族形成了有别于西方的独特文化传统,并深刻影响着中国现代社会的公众人格和情感特征。对于我国传统文化在当今青少年人格形成中产生的情感矛盾问题,应通过加强情商教育以逐步消除。  相似文献   

8.
人的道德人格是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形成的,不同的社会化方式形成有区别的道德人格。我国青少年的社会化方式有着家庭化、时间长、重养轻教等特点,青少年在社会化过程中也必然受到时代环境的影响,从而对青少年道德人格的形成产生了许多不良冲击。促进青少年优良道德人格的形成,需要优化家庭教育环境、学校教育环境、社会教育环境以及文化教育环境。  相似文献   

9.
高娟 《大学时代》2006,(10):6-7
青少年犯罪的问题一直得到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广泛关注。国内近年来出现了很多关于青少年罪犯人格特征和家庭相关因素的研究,并得到较为一致的结论——青少年罪犯普遍存在人格偏离的情况,其家庭也或多或少的存在着问题。然而,这些研究结果也存在不一致之处,如人格特征倾向性与犯罪行为的关系等。本文对近年来这方面的研究进行了一番较为全面的综述,希望能对青少年犯罪问题的研究起到一些作用。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对青少年的人格异化与干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互联网的应用,网络对青少年的人格异化问题凸现。异化是现代科技对人的反作用力的一种客观存在。网络对个体人格的异化导致了网络人的出现。网络异化严重危害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减弱或消除网络对青少年人格的异化,需要构建学校、政府、社会和家庭、个人协调互动、五位一体的多重干预模式。  相似文献   

11.
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的风风雨雨,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包含了我国的传统价值观,它有利于我们提高道德修养,完善自己的人格,这种文化还有利于我们培养爱国主义情怀,特别是对于青年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现今在许多高校中,由于务实的心理导致他们比较重视专业知识的教学,而没有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学生成长的意义。本文将阐述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大学教育的意义,以及如何把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大学教育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网络对大学生健康人格形成如同一把双刃剑,既有正面作用,也有不良影响。为最大限度地发挥网络对大学生人格塑造的正面作用,减少负面效应,应构建网络时代大学生健康人格参照体系,加强网络心理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网络素养和对网络信息的免疫力;培养和优化校园小环境,形成积极健康的文化氛围,实现外部引导和自我教育的结合。  相似文献   

13.
国学的基本内容是经、史、子、集,国学的基本精神是民本意识、良知实践,国学实践的至境是真、善、美。国学教育的现代化就是引领"马克思"与"孔夫子"共存共荣的思想文化现象,当代语文课程完全具备了这些条件。国学教育的语文课程化,就是通过培养青少年的中华信仰,发展青少年的良知情感,塑造青少年的中华人格,崇尚承载国学文化的中文尊严,在有国学知识内涵、有思维建构过程、有审美体验活动、有言语产品生成的中文实践中,把中文道路延伸向五洲四海。  相似文献   

14.
“中国梦”凝结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华,蕴含着丰富的科学内涵,集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之梦。“中国梦”与大学生理想信念之间存在着内在一致性,表现在:中国梦契合了大学生理想信念的价值追求,中国梦契合了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文化底蕴,中国梦契合了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实践基础。以“中国梦”引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并将“中国梦”精髓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5.
受纷繁复杂的网络环境的影响,青少年主流信仰逐渐出现政治认同弱化,社会核心价值缺失,社会认知偏差等问题.究其根本,是青少年缺乏网络道德、对主流信仰的认知不足以及受西方不良思潮冲击影响.应通过打造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增强青少年主流信仰的自我教育意识,以网络为依托,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为载体,引导青少年在"四史"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加...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中国传统化中坚的儒学,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极为宝贵的历史化遗产,其表现在人自身、人我、天人关系上的积极入世的伦理精神对于解决当前青年一代中出现的道德危机、信仰危机等社会问题,塑造当代青年的完善人格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讲授《毛泽东思想概论》的教师要有高尚的人格和坚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信仰,并通过一言一行,热情耐心地将这种信仰转移到当代大学生心中,在他们心中建构一座新的毛泽东思想的信仰大厦。  相似文献   

18.
每一种语言都有特定的"文化负载词"反映文化观念和事物,习语作为语言的精华也不例外,它不仅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的载体。英美民族的海洋商业文化与汉民族的大陆农耕文化表现出各自种种不同的饮食文化个性,最终不可避免地会反映到习语中来。对于英语饮食习语汉译的探讨,应从多元文化视角出发,多层面多角度分析其耦合与差异,从而推动有效的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19.
网络信息传播的全球化让青少年在扩大知识视野的同时,也面临着网络道德失范的危机。从社会学角度检视,当前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的现象比较普遍,危害较为严重。因此,学校应注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帮助青少年树立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道德,塑造青少年的网络人格,促进网络时代道德文明的发展和进步,进而使青少年在文明的网络文化环境中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