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胡频伟 《科教文汇》2008,(4):120-120
高校突发公共事件中往往伴随着各种谣言的产生和传播。文章从谣言产生的条件出发,分析了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中谣言对高校师生教学和学习带来的极其严重的影响。文中还初步探索并提出了高校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中谣言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日本福岛核电站的核泄漏事件使全国陷入一片恐慌之中,许多谣言相继产生。2011年3月16日,我国爆发食盐抢购风潮,这场风潮是由关于核辐射将污染我国海域和食盐可以防辐射的谣言导致的。本文以我国"抢盐"谣言为研究对象,对"抢盐"谣言传播的始末进行梳理,分析此次"抢盐"谣言的传播特点,并探讨预防和应对重大灾难性事件谣言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针对社会热点事件网络谣言信息传播行为,从犯罪心理学角度出发,运用犯罪学领域中和技术和威慑理论,分析网络环境下,人们对网络谣言信息情绪化传播时对中和技术的运用,以及正式惩罚和非正式惩罚在规范网络谣言信息情绪化传播行为中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研究假设,运用结构方程模型( SEM)方法构建理论模型,实证分析人们信息网络情绪化传播行为的动机。结果表明:中和技术理论与社会热点事件网络谣言信息情绪化传播意愿正相关,会增强人们对社会热点事件网络谣言信息情绪化传播的意愿,正式惩罚、非正式惩罚和羞愧惩罚有显著负相关,会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人们社会热点事件网络谣言信息情绪化传播行为的意愿。  相似文献   

4.
孙秋月  张露 《情报探索》2022,(10):38-44
[目的/意义]旨在为治理网络谣言提供实践思路。[方法/过程]以新冠肺炎疫情网络谣言为例,在批评话语分析的理论框架下从描写、理解和阐释三个层面研究网络谣言的语言学形式特征、话语实践和社会实践特征。[结果/结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谣言的形式特征表现在词汇、句法、语篇多个层面。在话语实践方面,公共卫生事件网络谣言的产生与互文性相关,受众的理解和传播与谣言所实施的断言行为、指令行为、承诺行为和表达行为相关。在社会实践方面,公共卫生事件网络谣言的产生动机主要是利益驱动和情绪驱动,多元媒体下的话语权为谣言的产生提供条件,社会认知图式促成谣言的理解和传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谣言的批评话语分析为网络谣言文本的识别、网络谣言行为的治理和人们网络媒介素养的提升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5.
王丽丽  张玲玲 《情报杂志》2023,(5):112-118+136
[研究目的]突发公共事件中强关系社交网络谣言呈现核聚变式快速传播,从认知加工视角探究谣言扩散影响因素与作用路径可以提升对谣言传播机制的理解,进而有效遏制谣言传播。[研究方法]以情景意识理论为基础,使用调查研究法探究证实了突发公共事件中受众会整合环境情境性、信息性和主体性信息并进行匹配与加工,在知觉与理解层次等情景意识作用下形成对谣言的扩散意愿。[研究结论]事件重大性与信息模糊性通过风险感知的完全中介作用正向影响谣言扩散,信息框架性与情绪性通过信任度的部分中介作用正向影响谣言扩散;主体的个体活跃度与群体凝聚力通过信任度的完全中介作用正向影响谣言扩散。  相似文献   

6.
自媒体环境下谣言的发展呈现出诸多新特点:谣言的传播主体更加复杂,扩散高速度、高互动、管控难度加大;谣言证实更加困难,政府信任危机凸显。自媒体环境下加强对危机事件后谣言的管控需要各方保持联动、形成合力:相关部门应尽快建立宣传预警和舆情监控机制;应加强媒体与政府的高效互动和有效自控;要树立危机意识,加快危机事件后政府的信任修复,推进政府、媒体、公众高效联动的"信任共同体"建设。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通过对2011—2020年我国发生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分析,以期为政府机构防范和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参考。[方法/过程]广泛查找文献,搜集2011—2020年我国发生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筛选出10年间我国发生的36起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作为研究样本,分析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政府回应效果及事件属性、传播、舆情、应对基本状况,考察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政府回应效果影响因素。[结果/结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类型分布、曝光速度、谣言传播、舆情性质、舆情解决情况、应对主体、应对速度、处置结果对政府回应效果具有显著影响,而最为显著影响政府回应效果的因素依次为事件谣言传播、舆情解决情况和曝光速度。  相似文献   

8.
刘艳  刘荣 《未来与发展》2013,36(1):30-34
根据社会系统理论,对当前社会系统中公共危机中新媒体的角色进行定位,并结合新媒体信息传播的特点,运用情境分析的方法对网络谣言事件的不确定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网络谣言危机风险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9.
行动者网络视角下突发公共事件的谣言协同治理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俞仲英 《现代情报》2009,29(12):109-120
[目的/意义] 近年来突发公共事件舆情频频产生,基于该舆情往往会爆发相关突发公共事件谣言,谣言对舆情发展影响深刻,通过建立突发公共事件谣言协同治理机制以期提高舆情导控成效。[方法/过程] 论文以行动者网络理论为理论基础,在突发公共事件谣言的生命周期不同阶段进行行动者网络分析,进而确定不同阶段的强制通行点,根据转译过程构建突发公共事件谣言协同治理机制。[结果/结论] 论文以行动者网络理论的行动者和转译要素构建了突发公共事件谣言在潜伏爆发期的监测预警机制、变种期的分析反馈机制、消亡期的反思预防机制,3个阶段的行动者网络形成严密的突发公共事件谣言协同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0.
高速发展的网络使群体性事件信息在较短的时间内在网络上散播开来,其中一些负面或虚假的信息给事件带来了较大的影响,严重阻碍政府部门对事件的处理工作.鉴于群体性事件在网络的传播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本文通过对近年来发生的19起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的传播为例,对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的传播规律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应对策略,为政府应对同类事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唐斌  赵国洪 《情报杂志》2012,31(5):46-49,89
网络群体性事件的传播主体在我国十余年的网络信息化发展进程中,表现出总体规模庞大且发展迅速,传播主体中心城市聚集,年龄结构青年化并呈现出青少年化的态势,传播主体社会地位处于相对弱势状态等社会结构特征。在我国目前所处的改革开放、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这些网络传播主体特征和我国日益显现、集中突发的群体性事件在信息传递过程中产生关联,从而对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及期间传播主体的心理行为产生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袁红  李佳  冯宇德 《情报科学》2021,39(10):46-55
【目的/意义】互联网背景下社会热点事件层出不穷,因网络高关注度极易引发舆情与谣言危机,舆情与谣 言演变时关系紧密,通过分析舆情与谣言耦合机制,为社会热点事件网络治理提供指导。【方法/过程】选取近4年28 个社会热点事件,筛选其中表现突出的耦合样本,可视化呈现了社会热点事件网络舆情与谣言的耦合模型,进而利 用场域理论中行动者、资本与惯习的内、外循环机理揭示网络舆情与谣言的耦合机制。【结果/结论】揭示了社会热 点事件网络舆情与谣言的一致演变耦合模型、超前分歧耦合模型和滞后分歧耦合模型,并深入分析了三类耦合模 型中不同的耦合机制,包括两场域互振共变机制、谣言场抑制与舆情场反攻机制,以及舆情场主导与谣言场破茧机 制。对于社会热点事件网络舆情与谣言的科学判定及精准施策具有重要意义。【创新/局限】结合多元研究方法揭 示舆情与谣言间的双向互动关系,在舆情与谣言耦合演变影响因素的理论研究仍需加强。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社交网络已成为当前用户信息传播的重要媒介,突发公共事件期间由于网民对事件的高关注度及社交网络平台信息交互过程的独特性,社交网络谣言的快速传播对社会稳定和安全造成了一定的风险。评价社交网络谣言辟谣效果对于网络安全治理极为重要。[方法/过程]基于信息生态理论视角,从信息人、信息、信息环境和信息技术4个维度构建社交网络谣言辟谣效果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和层次分析法进行指标权重计算,并采用优劣解距离法结合3个辟谣话题展开实证研究。[结果/结论]实证研究证明了所构建评价指标的有效性,评价指标可为辟谣平台更好地提升辟谣效果提供一定的指导,协助舆情监管部门进一步净化网络空间。  相似文献   

14.
王欢  祝阳 《现代情报》2013,33(4):78-82
群体性事件给社会管理和社会稳定带来极大冲击,而网络在群体性事件中扮演着"放大镜"的角色,造成信息失真,误导信息甄别能力弱的网民,增加应对群体事件的管理成本和难度。探求群体性事件在网络上的运行规律,并思考规律背后隐藏的深层次问题。从社会背景、参与者、传播渠道、事件影响4个维度,剖析群体性事件中网络发挥的放大效应,深入挖掘网络在群体事件中产生的放大效应的根源。以"微笑局长"事件为例,探索上述规律和效应。  相似文献   

15.
赵玲  张静  王欢 《情报杂志》2013,(8):50-56
随着微博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它对群体性事件的发展有一定的助燃作用。本文在对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进行总结的基础上,结合社会助燃理论和系统动力学的知识,建立了群体性事件发展的因果关系图,全面分析群体性事件在现实社会中发生与发展过程中,政府、网民、网络媒体和事件本身所扮演的角色和其影响关系;将该模型简化,从微博关注度和微博信息数量两个方面,分析微博对群体性事件的助燃作用。以"昆明PX事件"为例,对模型进行仿真,了解微博关注度的变化和微博信息数量的变化对于群体性事件关注度变化的影响,认为微博的裂变式传播、广泛性和平台的冗杂性都直接或间接地促进群体性事件关注度的增加。  相似文献   

16.
吴布林  刘昱琪  李光 《情报科学》2022,40(11):33-39
【目的/意义】重大突发事件政府新媒体舆论场谣言的广泛传播,会造成社会恐慌,激化社会矛盾,影响社会稳定团结。为此,需要对舆论场中的谣言进行研究,促使其尽快消减,使其不利影响最小化。【方法/过程】首先,本文在对政府新媒体舆论场谣言类型与谣言传播原因分析的基础上,将谣言传播划分为产生、扩散、高潮、消减与平息等五个环节。然后,分析政府新媒体舆论场谣言传播过程中居民情绪与媒体素养对于谣言传播的影响,结合谣言本体的重要性与模糊性,构建政府新媒体舆论场谣言的传播、扩散与消减模型。最后,以新冠疫情为例,对所构建的模型进行验证。【结果/结论】实证结果显示:事件的重要性、模糊性与居民情绪是推动谣言传播的主要因素,而媒体素养则对谣言的传播发挥抑制作用。基于此,本文针对重大突发事件政府新媒体舆论场谣言,提出相关治理策略。【创新/局限】本研究为有效控制谣言,确保社会稳定团结提供一定帮助。但由于案例单一,验证结果较局限,日后可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17.
李劲松 《内江科技》2007,28(4):60-61
本文简要分析谣言在突发公共事件状态下的杀伤力,从防范和应对两个层面初步探讨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网络谣言的内涵,并从谣言和网络两个方面描述了网络谣言的内涵特征;分析了产生网络谣言的多种因素——事件自身因素、传播载体因素、传播主体因素、网络“粉丝”文化因素和社会情境因素;提出了对网络谣言进行治理的若干建议,即应从及时公开相关信息、建立网络谣言预警机制等方面综合处置。  相似文献   

19.
9月16日消息.百度发言人正式对媒体表态,严厉谴责在最近的三鹿事件中,阿里巴巴集团有目的地针对百度进行谣言传播的行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意义]关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谣言"长尾"传播现象,从博弈角度探求"长尾"的控制变量,为实现网络谣言治理长效化提供依据。[方法/过程]基于官方辟谣后信息生态环境和公众认知的差异,引入SIRS模型,以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为基础构建传播模型,计算出长尾期个体策略分布,利用MATLAB进行仿真和案例验证,寻找"长尾"控制途径。[结果/结论]长尾控制博弈模型分析从个体交互层面为网络谣言管控带来新思路。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谣言传播后期,作为拽尾策略,增加个体不信谣的收益、降低个体的谣言相关信息分析成本均需被持续实践。其中,比之于增加公共收益,增加不信谣的个体收益有更大的长尾控制效用,是重点关注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