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我国高校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和服务,主要涉及文献数字化复制、信息网络传播和数据库建设,须注重他人著作权与自身著作权保护的统一,区分合理使用、法定许可和授权许可等不同情形的著作权保护。  相似文献   

2.
数字图书馆建设与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涉及的信息采集、编码、传输、使用等有别于传统图书馆,这必然会与现行的知识产权保护条款相冲突。本文拟就数字图书馆建设中涉及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防止和减少数字图书馆建设中侵权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数字图书馆的合理使用与保护知识产权的协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建设与知识产权保护之间的利益冲突与矛盾,是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突出问题。文章从合理使用制度的传统保护背景入手,阐述合理使用在数字图书馆面临的问题以及凸显的矛盾,试图通过立法层面、行政管理以及技术层面提出建议,平衡图书馆数字信息与知识产权利益关系。  相似文献   

4.
从数字图书馆与知识产权的概念、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和数字图书馆的合理使用等几个方面对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进行了探讨与分析。  相似文献   

5.
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若干知识产仅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指出知识产权的保护贯穿于数字图书馆建设、组织、管理、传播、使用的各个环节中,认为在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整个过程中,只有解决好不同类型信息的分类保护,建立版权的期权激励机制,采用许可证制度开展数字资源的转让与贸易活动,运用技术手段保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等问题,才能解决好知识产权问题。  相似文献   

6.
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数字化、信息服务网络化和信息利用共享化的特点,决定了著作权问题将始终贯穿其建设和使用的全过程。就网络环境下数字图书馆著作权的合适使用及保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著作权公共领域理论及其在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著作权公共领域按其形成机制可分为3个部分:从未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小l再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及对未超过著作权保护期限作品的"免费使用".著作权公共领域理论有助于实现图书馆的功能和使命.因此,图书馆要积极参与对著作权公共领域的维护,按其形成方式建设和管理馆藏资源,利用其理论知识为馆员清楚地界定"合理使用"与"侵权使用".  相似文献   

8.
从影响纸质图书文献寿命的相关因素入手,探讨了图书文献保护的方法,从高校图书馆经费使用的经济性、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学术性以及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生态性等角度论述了高校图书馆纸质图书文献保护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数字图书馆与著作权人的知识产权保护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周洁凤 《图书馆论坛》2006,26(4):118-121
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不可避免涉及著作权人的知识产权保护,在保护著作权人的知识产权方面主要涉及信息资源数字化过程中的复制权和信息传递过程中的信息网络传播权。文章论述通过成立版权集体管理机构、传统版权交易、实行“法定许可使用”、扩大图书馆合理使用的范围、使用者发布要约、授权要约等六种方式取得作者授权而避免侵权。  相似文献   

10.
四合院挂牌保护院落档案是指在四合院挂牌保护院落的建设、使用、保护、改造过程中形成的,反映四合院的经济、文化价值、历史变迁、建筑特色等具有查考利用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做好四合院挂牌保护院落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利用工作,打造四合院文化品牌,直接关系到城市发展和文化基础建设.下面,笔者仅以东城区为例,谈谈对四合院挂牌保护院落档案管理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1943年7月,中国科学社等六个学术团体在重庆北碚举行年会,共同发起在北碚筹备自然科学博物馆。同年12月,中国西部科学院会同迁碚的十二个国内顶级学术研究机关,推翁文灏、卢作孚为正副主任委员、组成筹备委员会。经一年筹备,1944年12月25日,中国西部博物馆正式成立并于次日开馆。中国西部博物馆的宗旨为推广科学教育、提倡专门科学研究。这是中国人创办的第一家综合性自然科学类博物馆。  相似文献   

12.
鲍士伟来华考察中国图书馆事业,是中国近代图书馆史上的一件大事。它促进了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将新图书馆运动推向了新的高潮,加快了中国图书馆学特色建设进程,促进了中国图书馆界的国际交流,形成了图书馆界自觉跟踪国际潮流并根据国情进行创新的局面。  相似文献   

13.
论"新图书馆运动"的高潮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稌年 《图书馆》2007,(2):6-9,16
中国“新图书馆运动”的高潮期,以成立图书馆协(学)会为标志。该阶段进行了彻底的学术转型,形成了近现代的图书馆理念,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图书馆界近代时期的两代代表人物引领了整个高潮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国集中编目之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中国集中编目之回顾与展望文葭ABSTRACTCentralisedcataloguinginChinadatesbackto1936.Ithasbeendevelopedgreatlysince1949,whenthePeople'sRepublic...  相似文献   

15.
初创于1924年,并于1928年正式建立的和顺图书馆在民国年间就有“在中国乡村文化界堪称第一”的美誉,至今仍被认为是我国农村图书馆建设与发展的楷模。她由和顺乡民和华侨自建自管,在经费筹措、馆藏建设及管理与服务等方面都进行了开创性尝试,取得了骄人的成就。时至今日,它的内源发展、需求导向、“有为”服务等经验仍对我国农村图书馆建设具有较强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6.
简要介绍了伟烈亚力的生平以及他在华创办的亚洲文会北中国支会图书馆,该图书馆作为当时中国境内最好的东方学图书馆在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变革中作出了突出贡献,它带来了新型的管理方法,同时它是中国最早使用目录卡片的图书馆,在中国图书馆事业中具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7.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近代早期公共图书馆作为西学东渐的产物悄然兴起。中国近代早期公共图书馆发展虽然有其落后性,但它的出现给近代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等方面带来了深刻影响。中国近代早期公共图书馆在读者服务中体现的公共、公平、公益特性在中国图书馆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它所推行的一些读者服务如"巡回文库"、"邮寄借阅"很具特色。  相似文献   

18.
美国媒体站在美国政府的立场上 ,对“中美撞机事件”进行了大量报道和评论 ,并对中美关系的性质形成了较为一致的认识 :中国是一个成长中的大国 ,是美国的战略竞争对手。媒体所制造的社会舆论 ,为布什政府推行对华强硬政策提供了支持 ,使中美关系面临新的考验。  相似文献   

19.
新世纪之前,图书馆权利研究在我国尚属空白。这一问题在业界被较多学者关注并逐渐形成热点始于2002年。中国图书馆学会秘书处和业界专家学者的密切合作、协同推动,是研究和传播迅速升温的直接动力。2005年堪称中国图书馆权利“元年”。2002年中国图书馆学会主持制定《中国图书馆员职业道德准则》的过程,是图书馆权利理念在中国组织化传播的开端。伴随着研究的推进,图书馆权利内容进入了大学专业教育。图书馆权利研究与传播的时代贡献是:丰富了图书馆学基础理论,完善了对图书馆社会功能和价值的理论解释;指导了中国图书馆的公益回归和服务转型实践;奠定了图书馆服务以人为本的理论基础,提高了图书馆的社会认知程度;唱出了公共文化服务以保障公众基本文化权益为目标的先声。参考文献15。  相似文献   

20.
陶贤都  王亚楠 《编辑学报》2011,23(5):395-397
1917年邓子安在北平主编的《电界》,是近代中国私人创办的第一种电气类科技期刊。《电界》刊登了电气科学的应用及理论,以及电气方面的论著和消息报道。《电界》的办刊特色体现在以下方面:发挥评论的引领作用;图文并茂;注重与读者的互动和信息的时效性;语言的平实和贴近生活。《电界》在传播国内外电气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理论,普及电气知识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