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教材简析】教材通过一些场景.如码头的货物、货场上的集装箱,铁路运输线上的货车等等,导入新课,让学生感知这些都是比较重的或大宗的货物.了解计量这些货物有多重,通常都是用吨作单位.感受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通过每袋100千克的大米.说明10袋这样的大米重1000千克.1000千克就是1吨.从而引出吨与千克的进率。接着又以一个小学生体重是25千克,  相似文献   

2.
林革 《数学教育学报》2004,13(3):99-101
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旨在针对数学学科的高度抽象性,而采取的小组通力协作攻克数学问题的学习方式.对于小组合作学习的某些“操作误区”——重合作轻个性、重结果轻过程、重主体轻主导、重过场轻探索、重课内轻课外采取相应的对策,以使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更趋于理性化,更接近合作学习的本质.  相似文献   

3.
DJY人教版第五册“吨的认识”一课,教材以10袋100千克大米(含插图)的重量引出“1吨”的概念,认识“1吨=1000千克”。学生是初次学习吨这个单位,对这个概念相当陌生,而教材则是利用10袋100千克大米来让学生理解、体会“1吨”及其与千克的进率。由于在本地区的实际生活当中,学生极少接触到每袋100千克的大米,所以他们对于100千克是同样的陌生,更不用说1吨。落实新课程理念的一个关键,就是要活用教材。为此,我在教学这一内容时,没有按照教材的安排去施教,而是特地把学生带到学校的饭堂里去,先观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每15千克一袋和每50千克一袋…  相似文献   

4.
课外合作是课内合作的补充和扩展,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是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渠道。对于小学生来说,课外小组就是他们的小家,每一个成员就是家庭的一份子。课外小组的讨论比课内讨论更融洽,更能让学生畅所欲言。因为课外小组内都是和自己身份、地位相同又十分熟悉的学生,既能使平时不敢在众人面前发言的学生克服胆怯的心理,大胆发言,又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望,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5.
人们常常讲合作学习,但很多人往往重视的是课堂上的合作学习,而忽略课外的合作学习。实际上,课内合作学习由于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合作学习的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因此,在搞好课内合作学习的基础上,适时进行课外合作学习,可以对课内合作学习起到弥补和促进的作用。组织学生在课外进行合作学习,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可以使学生在互帮互助中发展合作精神及合作技能;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逐步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6.
一、创设情境,游戏引入开始以“背一背”游戏引入,通过小组内任选两名同学背一背的体验,感受有的同学轻一些,有的同学重一些,依次来揭示课题。(析:用学生喜欢的游戏导入新课,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一步学习做了良好的铺垫)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1郾交流汇报师:前几天,同学们收集、调查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的含量,我们现在来交流一下好吗?调查表物品名称净含量食盐500克大米5千克薯条85g面粉5kg生1:我调查的是食盐,每袋净含量500克。生2:我调查的是大米,每袋净含量5千克。生3:……师:同学们有什么发现吗?生1:有…  相似文献   

7.
"合作—探究6+1"教学模式,是依据新教育"构建理想课堂"的理念,通过构建两类合作学习小组,即校内"课堂合作学习小组"和校外"村居实践活动合作小组",实现两种学习模式,即校内课堂合作学习模式(包括6环节)和校外村居实践合作学习模式(包括1环节)。这一学习模式是一个由"校内向校外延伸,课内向课外拓展,理论与实践结合,课外服务于课内"的学习过程,它可以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实践、探究的学习过程中,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以学定教,让学生真正成为知识的发现者,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8.
课程改革强调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广泛应用于课掌教学,合作学习中出现重合作轻个性、重结果轻过程、重主体轻主导、重过场轻探索、重课内轻课外等无效现象。有效合作学习的教学就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掌握合作学习的方法与过程,进而在单位时间内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的教学。有效合作学习的主要教学策略包括科学、灵活地分组、精心组织,及时指导、明确合作学习目标、优选合作学习内容和方法、及时总结与评价、与其他教学策略相结合。  相似文献   

9.
英语新课程倡导合作学习,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而且在课外也可以起到巩固课内所学知识,对英语学习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段瑞君 《新疆教育》2013,(13):71-71
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组织形式,小组合作学习是指为了完成共同的目标与任务,学生在小组中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在英语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被动接受语言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这种教学形式可以拓展班级授课制条件下的学习空间,将学生的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为学生创造更多主动学习的机会,学会与别人合作,提高学习的自信心。本文仅就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开展谈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求同存异例:学校食堂上午买来2袋面粉和5袋大米共重550千克,下午买来3袋面粉和4袋大米共重510千克。每袋面粉、每袋大米各重多少千克?本题难在上午、下午买的面粉和大米的袋数都不相同,用假设法可促使面粉袋数相同。大米袋数相异,可以从两个差(大米袋数的差和总重量的差)来寻求问题的答案。为了说明问题,列表如下:  相似文献   

12.
聂嫈 《考试周刊》2013,(87):101-101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学生在小组中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这种教学形式可以拓展班级授课制条件下的学习空间,将学生的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为学生创造更多主动学习的机会,学会与他人合作,提高学习自信心。  相似文献   

13.
一、在生活中建立概念为了让学生对“吨”这个重量单位有一定的感性认识,课前教师可以布置学生到实际生活中去调查:生活中哪些物品的重量用吨作单位,并做好记录。课上交流汇报调查情况,根据交流,让学生发现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重量通常用吨作单位,以及吨在生活中的应用。1吨到底有多重呢如果只讲1吨=1000千克,学生会感到很抽象,印象也不深刻,因此教学时要注意结合实际生活来帮助学生建立1吨的重量概念。如:教师利用微机演示课本第45页的10袋大米直观图一袋一袋地逐一出示,根据教师的演示,提问:共有几个100千…  相似文献   

14.
在几乎所有“课改”的课堂上,我们都可以看到小组讨论式的合作学习。把这种形式引入课堂,说明教师已经在有意识地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但是,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多数讨论仅仅停留在形式上:往往是老师一宣布小组讨论,前排学生唰地转过身去,教室里立即人声鼎沸。几分钟后,老师一喊停,学生立即安静下来,站起来发言的学生一张口就是“我怎么怎么看”,“我觉得如何如何”。教师在讨论过程中则东走走、西看看,无所作为。讨论完毕,则“哪个同学愿意来说一说”,“你说得很好”。学生关注的仍然是“我怎么样”,而不是“小组怎么样”;教师的评价和激励的主要对象仍然是个体而不是小组。专家认为,“合作学习是一种旨在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互相合作,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它要求“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王坦《合作学习的理念与实施》)。上述的课堂中的讨论显然存在着误区。那么正确的小组讨论式的合作学习应该是什么样的?  相似文献   

15.
本文所说的小组合作学习,指的是学生之间的深度合作,它既体现在课内,更延伸到课外,不是那种课堂上为了临时解决问题或作秀而进行的小组讨论。这种模式的学习有利有弊,本文试论之。  相似文献   

16.
本文所说的小组合作学习,指的是学生之间的深度合作,它既体现在课内,更延伸到课外,不是那种课堂上为了临时解决问题或作秀而进行的小组讨论。这种模式的学习有利有弊,本文试论之。  相似文献   

17.
在教"1千克=1000克"前,教师要准备好盘秤、台秤或天平秤一台或几台(学生分组使用);2分硬币1枚;100克重砂包10个;1千克重的砂袋1个、铁块1块、洗衣粉1袋、精盐1袋、棉花或化纤1包;大米、大豆等实物1千克~2千克.在教学中,可按如下四步进行.第一步:(1)出示上述1千克重的不同物体后设问:"能否凭借眼力判断出这些物  相似文献   

18.
数学教学形式的改革之一--小组合作学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作学习是一种比较重要的教学方式.小组合作学习的教育价值主要体现在:体现了“大众数学”的理念,有助于师生与生生互动,有助于学生学业成就和情感的发展.在小组合作教学中,要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使学生明确合作的规范,应有适宜的合作学习内容,教师应在小组合作中扮演多重角色,对小组进行恰当地评价.  相似文献   

19.
教学目标:初步认识重量单位千克,树立1千克重的概念;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能力。教学准备:2种磅秤,2种台秤,每袋6千克重的大米4袋,塑料袋12个,学生每人带好2袋(每袋500克)物品。教学过程按以下四步进行。想一想———探索新知识师:(出示一袋500克的精制盐)谁会用讲台上的台秤称出这袋精制盐是多少克?(学生议论称的方法及估计盐的重量,有的说是500克,有的说是1斤……先后请3个学生上台称,并要求他们称完后,报出自己称得的结果。)师:刚才有同学说,这袋盐是1斤,不错,500克就是1斤。不过,重量单位“斤”在教材里已废…  相似文献   

20.
浅谈地理课堂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和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种有效方法,也是当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途径。课堂中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单位时间内学生学习、交往、表达的频率与效率,优势互补,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意识和合作精神,也有利于学生口语交际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如今小组合作学习课堂缺的不是活泼有余的教学情境,不是热热闹闹的教学气氛,也不是表面的小组合作形式,而是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提高教学效率的小组合作学习理论和策略。合作学习对学生而言,是一种学习方式,对教师而言,它则是一种教学策略。“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绝不是一种简单的形式,不应该成为一种外部强加的过程,而应该是一个内部需要的自然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如何采用“合作学习”这一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的发展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