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手机媒体正逐步取代传统媒体成为使用率最高的媒体形态.手机媒体化进程影响文化产业核心层的内容整合;影响文化业态的创新;影响文化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影响文化产业价值链的延伸与提升.手机媒体化有利于建设"内容+平台+终端"的新型传播体系,优化媒体结构,促进文化产业跨界融合,推动文化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2.
金燕  李明 《新闻界》2012,(13):65-68
手机媒体的出现加速了无线数字技术从手段和工具向内容和文化的战略转移。手机媒体对文化产业的影响是多方面、深层次的,从内容整合方式到文化产业的核心层,从业务服务创新到文化产业的外围层,从市场再造途径到文化产业的相关层。这些影响不但改变和创造了新的消费需求,引起文化投资结构着力点的变化,而且使移动信息技术渗透到文化产业的整个过程,从而极大地推进了文化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  相似文献   

3.
杨柳 《新闻世界》2010,(5):159-160
手机媒体的出现,带来了技术革新潮流。手机正从人际传播工具向大众传播媒体转换,它已不再仅是通讯工具,还担当起了"第五媒体"的重任。随着3G时代的到来,手机功能将得到更加完美的展示,手机作为新媒体的特点将会更加明显。本文从手机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互动融合角度,从手机报、手机广播和手机电视三个方面来分析手机媒体的特点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融合是当今社会的常态,也是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式。媒体融合经历数次更迭,其演进的轨迹和支撑融合的逻辑对于文化产业的转型和创新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文化产业必须以“文化+”与“互联网+”为轴心,分别从文化内涵的输出与技术的轨迹这两个层面去重构产业,在此逻辑下,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创新有两条具体路径,一是走文化特色化、集群化之路,二是走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之路。  相似文献   

5.
数字媒体技术对文化产业的内渗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芹  李明  金燕 《新闻爱好者》2011,(24):57-58
数字媒体的出现实质是无线数字技术从手段和工具向内容和文化的战略转移。数字媒体对文化产业的影响是多方面、深层次的,从内容整合方式方面影响到文化产业的核心层,从业务服务创新方面影响到文化产业的外围层,从市场再造途径方面影响到文化产业的相关层。这些影响及改变不但创造了新的消费需求,引起文化投资结构着力点的变化,而且使数字技术渗透到文化产业的整个过程,从而极大地推进了文化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  相似文献   

6.
王芹  李明  金燕 《新闻爱好者》2011,(12):57-58
数字媒体的出现实质是无线数字技术从手段和工具向内容和文化的战略转移。数字媒体对文化产业的影响是多方面、深层次的,从内容整合方式方面影响到文化产业的核心层,从业务服务创新方面影响到文化产业的外围层,从市场再造途径方面影响到文化产业的相关层。这些影响及改变不但创造了新的消费需求。引起文化投资结构着力点的变化,而且使数字技术渗透到文化产业的整个过程,从而极大地推进了文化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  相似文献   

7.
赵静 《新闻前哨》2006,(7):76-77
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合作的道路上,手机作为“第五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合作呈现着令人期待的前景。手机媒体不断地与传统媒体对接,手机正在从二种移动通讯终端逐渐演变为一种信息终端。与传统媒体相比,手机作为媒体具有更大优势:它比报纸更互动,比广播更自由,比电视更便携,比电脑互联网更普及。手机,能够带来的不仅是单向上网,最主要是带来双向互动,这正是传统媒体最需要的。通过手机,可以建立传统媒体与受众之间新型的互动关系,也正因为有了手机,受众与媒体的互动参与更快更广更自由。  相似文献   

8.
每一次技术的变革都会创造一个新的时代,而3G移动技术的出现带动了手机媒体产业的发展,将人类带入了移动媒体时代。本文首先阐述了手机媒体的概念和特点,然后将手机媒体与传统媒体进行对比并分析了手机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过程,最后提出手机媒体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发展的趋势,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机媒体的功能逐渐强大.人们不仅可以利用手机作为一种通信工具,还可以用它来上网、读报、看电视等等.手机媒体与网络媒体的融合很好地将手机与互联网的优势合二为一.本文将从传播学的角度分析手机与互联网融合的必然性和融合后所产生的传播效应.  相似文献   

10.
现如今,网络、博客、手机等新的传播工具逐渐变换在广播媒体的周围,新的传播手段以及技术方法都为广播媒体这个平台的资源整理以及结合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最新一次的媒体融合以及变革的过程当中,怎样通过新的媒体技术手段来提升广播节目的互动效果,逐渐变成广播从业者最为重视的工作。本篇文章主要对我国某广播公司将新媒体与广播节目结合起来的方式方法做了系统的论述。  相似文献   

11.
在概述国际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基础上,从企业创新、科技和文化融合、文化消费和数字产业互动等角度分析我国数字文化产业发展趋势和特点,研究当前在管理体制、法律法规、市场垄断、内容、版权和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梳理我国数字文化产业的发展的规制策略:完善大文化顶层设计、推进立法融合、建立健全数字文化自组织规制、推动公平竞争、创新数字内容产权模式和推动数字媒体文化消费。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媒科技》2013,(3):22-22
2013年国家广电总局的重点工作之一,是“以多媒体全媒体为发展方向,加速广播影视技术升级和战略转型。”为了加快发展新兴媒体,拓展广播影视宣传新阵地,总局要求积极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技术融合,推动主流媒体向互联网、手机等新兴传播领域延伸,着力促进主流媒体发展网络广播电视台,着力推动台网互动、优势互补、  相似文献   

13.
何天洋 《新闻窗》2007,(5):82-83
按照一般通行的解释,手机电视就是以手机作为载体工具来接收播放电视节目等视频/音频信号。它是手机这一不断发展着的“第五媒体”载体刚开拓出来的一种新的业务功能,也有人将它看作数字电视从电视等固定终端向手机等移动终端的延伸。手机电视本世纪初最早出现于日本,目前在日、韩两国已经有了一定规模的发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时下有一种流行的说法:“以手机为终端的‘第五媒体’正冉冉升起。”他们的主要观点是:手机媒体对传统的传播方式有突破性创新,手机比电脑更普及,比报纸更互动,比电视更便携,比广播更丰富,集四大媒体的优势于一身,带来视听方式和传播模式的革命,从这个意义上说,手机媒体是以手机为中介,传播文本、视听、娱乐等多媒体信息的互动性的传播工具,可称为“第五媒体”。这个观点,看起来似乎很有道理,但笔者却不敢苟同。我认为所谓“手机媒体”仍然属于网络媒体的范畴,手机仍然是“第四媒体”。本文试图用浅显的语言来阐述一下理由。  相似文献   

15.
历经短短的几年时间,手机媒体业已成为一种传播媒介,新媒体的不断演变,开拓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网络媒介融合的新局面。进入3G通讯时代,手机媒体在推动传统媒体发展的同时也必须在变革中求发展,在运营过程中找寻最适合自己的盈利模式。在此过程中,它也将逐渐完成从通讯工具向大众媒体传播的转变。  相似文献   

16.
当今社会,媒介之间的边界逐渐由清晰变得模糊,这是媒体融合动态进程的连锁反应。文化产业数字化及融合化的发展,迅速推动了传媒业态的转型与变革,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网络媒体在资源开发、内容生产、传播互动、营销拓展等方面的共生共融、优势互补、利益共享,使新时代的传播格局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与外延价值。为了让面临同质化竞争的传统广播音乐节目具有更强的市场竞争力,凸显主流媒体优势,在融媒体时代背景下进行有效传播且可持续性发展内生动力,本文将从媒体融合等概念释义、音乐节目内容生产策略等方面进行思考、探析。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通信技术和无线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手机已经从单一的移动通信终端日渐向即时化、个性化、互动化、大众化的图文并茂、视音频结合的多功能媒介转变。以手机报、手机视频、手机广播、手机杂志、手机搜索、手机定制信息服务等为代表的手机媒体正在快速崛起。作为一种新兴媒介,手机媒体以其独有的媒介特质深刻改变着传统的传播  相似文献   

18.
<正>2013年国家广电总局的重点工作之一,是"以多媒体全媒体为发展方向,加速广播影视技术升级和战略转型。"为了加快发展新兴媒体,拓展广播影视宣传新阵地,总局要求积极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技术融合,推动主流媒体向互联网、手机等新兴传播领域延伸,着力促进主流媒体发展网络广播电视台,着力推动台网互动、优势互补、融合发展,抢占舆论引导新阵地,努力形成广播电视传统媒体与网络视听新媒体统一、协调、  相似文献   

19.
手机:向大众媒体跨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总之,手机正在从人际传播走到大众传播。手机媒体作为手机媒体的延伸,除了具体手机传播的各种优势外,还具有携带方便,真正成为能随时随地使用的媒体。  相似文献   

20.
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关键在于解决“用户连接之后怎么办”的问题。文章从内容生产与文化传播的维度探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内涵、实践特征与优化路径,认为媒体深度融合呈现智能化、场景化和视频化的趋势,对目前媒体深度融合在传播主体协作、新技术应用、内容创新等方面的实践特征进行了分析,进而从价值取向、观念变革、技术赋能、受众参与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媒体内容生产的优化路径,以助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有效落地与更好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