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结合众多学者的研究基础上,从精准扶贫内容体系、精准识别测度标准以及精准扶贫政策作用机制3个维度概括了精准扶贫政策的必要性以及可行性研究。并结合中国背景提出了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户、创新精准扶贫帮扶机制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瞄准广西壮族自治区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以下简称"环江县")的乡村振兴以及扶贫成效的升级,在全县扶贫调研的基础上,以中国科学院环江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为依托,利用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的喀斯特生态及畜禽养殖等科技资源,开展人工植被复合经营高效利用技术与模式研究;巩固和发展喀斯特地区林下种草养牛和中草药特色产业,组织技术培训;精准施策,重点发力,提高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自我发展能力;持续带动原有贫困户产业致富,帮扶毛南族整族脱贫,并巩固环江县科技扶贫工作成果。  相似文献   

3.
小额信贷这一种特殊的扶贫方式已经为世人所关注。就小额信贷的产生、实践、中国小额信贷存在的问题及未来作了粗浅探析。  相似文献   

4.
小额信贷这一种特殊的扶贫方式已经为世人所关注。就小额信贷的产生、实践、中国小额信贷存在的问题及未来作了粗浅探析。  相似文献   

5.
基于典型调查的精准扶贫政策创新及建议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基于国务院"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第三方评估项目调查,归纳出目前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及难题,深入探讨未来五年我国全面脱贫的政策创新与对策建议,为"十三五"期间更好地推进精准扶贫工作提供指导,为实现精准脱贫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提供理论参考。典型调查发现:目前以收入作为贫困户唯一识别标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13.1%的受访农户认为建档立卡工作中漏掉了部分真正需要帮助的贫困户;贫困村脱贫与返贫现象同时存在,缺乏对脱贫人口的动态跟踪与精准管理;扶贫资金满足不了地方需求,用途分散,约束多;基层扶贫机构不健全;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不够完善。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政策建议:(1)加快建立健全贫困识别和动态监测体系,因地制宜地推进精准扶贫;(2)加大资金整合力度,将审批权限下放,责权到县;(3)加强基层扶贫队伍建设,引入扶贫专职公务员;(4)关注贫困个体、贫困区域的协同发展,未来扶贫时序应突出"一前一后";(5)发挥地方优势,突出产业扶贫和解决劳务输出;(6)试点先行,探索我国可持续精准扶贫之路。  相似文献   

6.
实施精准扶贫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是当前我国一项重大的战略转型。但我国左右江革命老区存在生态环境脆弱制约农业发展、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差等问题。精准扶贫的落实困难重重,主要表现为精准识别困难、精准帮扶无差异性、精准管理落后等。要不断完善老区精准识别机制,做好建档立卡和信息化工作;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资金支持体系,实施差异性精准帮扶;全面监测扶贫对象,对扶贫对象实行动态管理等对策,以推进左右江革命老区精准扶贫工作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7.
农村新型金融组织建设,依赖于整个社会(区域)的金融生态和农村金融生态,而农村小额信贷及其瞄准机制,是考察这一生态的重要观测点。中外小额信贷的运行历程和现状表明,在瞄准偏差的利益博弈中,农村小额信贷要实现“真扶贫”而“扶真贫”的目标仍然要走很长的路。其中深藏着农村新型金融组织建设取得实质性成效的全部要害。通过不断的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以抵消至少缓和高成本的压力,构建利益表达—协调—解决的良性机制,才是“纠偏”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互联网+"精准扶贫的内涵,分析了"互联网+"背景下精准扶贫存在贫困户认识不到位,参与度低,扶贫资金单一,系统不完善等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应的机制:创新社会安抚整合机制,完善扶贫人才培养开发机制,规范扶贫资金管理机制,从而达到精准扶贫。  相似文献   

9.
少数民族贫困户有因贫致贫,因病致贫等多种原因。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面临缺少特定的法律法规等困境和问题。少数民族精准扶贫应该从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落实好扶贫中的精准问题,发挥政府在精准扶贫中的主体作用,完善监督考核和评估机制等多方面着手,以提高精准扶贫的实效。  相似文献   

10.
赵利芳 《科教文汇》2007,(12X):190-190
小额信贷作为一种金融创新和扶贫方式对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对我国小额信贷发展实践进行初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现状,探讨了小额信贷的发展方向,指出了政府促进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小额信贷作为一种金融创新和扶贫方式对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对我国小额信贷发展实践进行初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现状,探讨了小额信贷的发展方向,指出了政府促进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气象灾害对中国特殊类型地区贫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决特殊类型地区贫困问题是中国精准扶贫战略的重要议题。本文采用国家统计局对全国贫困县的46 704户农户的调查数据分析了气象灾害对中国特殊类型地区贫困的影响,结果表明气象灾害对农户收入有明显负向影响,且对农业和非农业收入有双重抑制性,对贫困户的影响大于非贫困户。分析发现,农户的主要生计资本特别是人力资本对其抵御气象灾害风险有明显的积极作用。从政策上看,这意味着应通过免费农业技术和气象防范知识培训和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教育水平强化农村人力资本,建立区域性减灾防范机制,为贫困农户提供气象灾害保险和气象信息支持,调整扶贫瞄准机制和精准帮扶政策,调整生态补偿标准,强化贫困人口稳定脱贫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本文首先描述了中国农村小额信贷的现状,指出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蕾要性,然后探讨了制约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及其今后发展的方向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中国农村小额信贷处于过度阶段,作为一种有效的扶贫助农的金融工具,要想在全国范围内推广,需要从各个方面给予支持和创造条件才能得以健康发展、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相似文献   

14.
以笔者深入基层一线扶贫的亲身经历与思考为基础,对贫困和精准扶贫的概念和内涵做了较为全面的阐述。针对精准扶贫工作存在贫困对象不精准、精准识别难度大、扶贫措施难以满足贫困户差别化需求、产业发展难等4个方面。建议从深挖贫困根源、基础设施与谋划长远发展有机结合、精准扶贫与治理环境并重、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加强农村职业教育等5个方面促进精准扶贫工作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15.
精准扶贫背景下内蒙古光伏产业扶贫发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精准扶贫研究背景及内蒙古光伏扶贫试点实施现状,对内蒙古光伏扶贫试点运行状况进行了SWOT分析和在此基础上的交叉分析,发现政府需发挥主导作用,从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改善光伏扶贫现状,提高扶贫管理水平,切实改善贫困户生活状况。  相似文献   

16.
殷浩栋 《华夏星火》2016,(10):24-31
产业扶贫的主体是企业和农村经营主体,客体是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核心在于构建两者之间的构建利益联结机制,这也是今后推进产业扶贫实现精准脱贫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正学生扶贫资助工作涉及到全国的学生资助系统和县域范围内的贫困数据库。传统工作模式下数据的匹配效率十分低下,严重制约了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构建"家庭贫困学生建档立卡管理信息系统",将资助中心学生资助管理工作和扶贫办家庭贫困学生建档立卡工作进行信息化管理,有助于推进教育扶贫工作上一新台阶。  相似文献   

18.
刘欢 《软科学》2017,(5):11-15
以精准识别为导向,从绝对贫困到相对贫困转变的视角对我国农村脱贫进行新探析.通过构造洛伦茨曲线法,求出基尼系数和社会财富指数值,研究发现在农村贫困地区扶贫过程中存在绝对贫困线不能完全覆盖贫困者,建立相对贫困线有利于在贫困新形势下精准识别贫困户;通过建立精准识别机制,可以有效遏制扶贫资源分配中精英捕获的瓶颈;针对忽视最贫困等问题提出精准帮扶的对策,以社会救助和社会保护等保障性扶贫政策为主,提高其抵御贫困风险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熊严 《华夏星火》2011,(3):38-39
小额信贷作为一种以城乡低收入阶层为服务对象的小规模的金融服务方式,自1976年由尤努斯在孟加拉创立以来,在发展中国家得到巨大发展。它既是一种金融服务的创新,又是一种扶贫的重要方式。在中国小额信贷的历史虽然只有十几年的时间,但却发展迅速。  相似文献   

20.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党和国家把扶贫开发工作作为重大任务.抚贫工作要落到实处,贫困农民才能真正脱贫,本文以建始县当阳扶贫攻坚实验区的调研为例,就该地区的现状、发展前景、存在的问题、精准扶贫工作作了一些个人见解,旨在提高扶贫的时效性、有效性,早日改变贫困户、贫困地区的落后面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