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应重视体育新课程的有效教学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体育教学》在2005年第二期刊登了马浩老师的《警惕当前体育课改实践中的几种形式主义》后,在学校体育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随后《体育教学》在2005年第三期、第四期又分别刊登了王成杰老师的《正确认识和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刘苗老师的《也谈体育课改实践中的形式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2.
刘苗 《体育教学》2005,(4):42-42
拜读了《体育教学》2005年第二期马浩老师的《警惕当前体育课改实践中的几种形式主义倾向》一文,马浩老师对当前体育课改实践中的五种形式主义倾向作了深刻的剖析,笔者深有同感,并结合课改以来的所见所闻及自身教学实践,再谈课改实践中的几种形式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3.
发表在《体育教学》2004年第3期刊登的《初中体育与健康教材中的几点错误》一文中,徐老师认为人教版《体育与健康》(7-9)年级课本,出现了几个明显的关于练习方面的错误:  相似文献   

4.
篮球规则不断地进行补充和修改,就是为了使篮球比赛更加激烈、精彩,同时提高它的观赏性,拉回更多的观众。读了《体育教学》2006年第4期刊登的徐斌老师的《掷界外球能否直接投篮》这篇文章,虽然他表明“纯属个人观点,很有可能是不切实际的臆想”。但笔者却不敢苟同,特提出自己的  相似文献   

5.
张海平 《体育教学》2014,(11):60-61
拜读了2014年第9期《体育教学》"实案选登"栏目所刊登的《五年级肩肘倒立教学设计》一文后,根据文中所设计的各个教学步骤和辅助方法,我在自己的课堂中进行了实践,有些不成熟的想法愿和包老师探讨交流。  相似文献   

6.
运动兴趣的维持是体育深化学习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激发和培养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的话题,一直是体育教育理论和体育教学实践探讨的核心问题之一。新的体育课程改革更把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上升到课程的四条基本理念之一。但什么是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什么是有利于学生日后身心健康发展所需要的体育运动兴趣?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由于理解的角度不同,在新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出现了不同的理论与实践的探索。本刊2006年第1期上刊登了管水法、郑金良老师的《什么样的兴趣才是学生最需要的》文章后,陆续收到大量关于对体育运动兴趣讨论和培养的来稿,本期从这些稿件中选取了有代表性的3篇文章,以期引起更为广泛和深入的思考和讨论。  相似文献   

7.
拜读了《体育教学》2005年第四期裴东光老师的《我对快乐体育的理解》一文,不禁感慨万分。其实我想说:1500米,90%的学生不能在10分钟内跑完,应该不是一件很意外的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作为一名基层的体育教师,每年都会目睹体育考试中学生跑完800米(女)和1500米(男)时那一张张痛苦扭曲的脸。每到此时,我总会深深地自责:体育课上学生干什么了?课堂上体育教师都干什么了?新课程标准下的快乐体育是这个样子的吗?这就是快乐体育带来的结果吗?一、关于快乐体育之一:快乐体育指的是从终身体育与个性和谐发展需要出发,把体育…  相似文献   

8.
《体育教学》杂志2004年第5期刊登蒋华、刘红蕾老师的《跳深——提高跳远成绩的方法之一》一文(以下简称“方法”),拜阅后很受启发。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和体会认为跳深练习尚须合理稳妥,想就此提几点建议,愿与蒋华等老师商榷。  相似文献   

9.
杨万铭 《体育教学》2013,(11):58-58
《体育教学》2012年第12期刊登了俞向阳老师的《水平二:四年级跳跃——跨越式跳高教学设计》,读后感触颇多。笔者觉得该设计最大的亮点是用横幅标语进行教学,能有效解决场地器材短缺问题,“异类教具”更能消除学生对横杆的恐惧心理,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学校体育》杂志2010年第3期刊登了崔现柱和穆乃国两位老师撰写的"教学比赛巧用罚"(以下简称"原文")一文,"原文"介绍了通过罚"时"、罚"分"、罚"动"、  相似文献   

11.
《体育教学》2011年第1期刊登了伍爱萍、翁炜炯两位老师的《"抢牌"裁判方法在校级田径运动会投掷项目比赛中的运用》(以下简称"原文")一文,在认真阅读后,笔者认为有几个方面值得注意:问题一:肉眼难以准确判断细微差别。  相似文献   

12.
近期拜读了张金梅、刘明亮老师的《对体育技术教学步骤的疑问》一文(《体育教学》1999年第5期,以下简称《疑问》),对《疑问》提出的部分观点不敢苟同,在此谈谈我的一孔之见,与两位老师商榷。《疑问》列举了3种练习,提出了有关疑问,现就例(3)(见原图)谈些看法。  相似文献   

13.
拜读《体育教学》2005年第5期周珑生老师的《挺身式跳远教学中巧用单杠进行辅助练习》一文(以下简称“练习”),很受启发。对周老师的大胆创新的做法深表敬佩。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及体会,认为利用单杠进行辅助练习尚须合理稳妥,并就此提几点建议,愿与周珑生老师商榷。  相似文献   

14.
我们有幸学习了《体育教学》(2008年第11期)刊登的李志勇老师的《两个游戏带来的思考》一文,他的精辟论述对于我们的体育教学有很强的指导作用。但就新授课中采用评比类比赛的方法来促进教学效果笔者有不同的观点,笔者就文中所提“对于技术含量较高的教材,如山羊分腿腾越等,在新授课中……则最好采用评比类比赛”与李老师商榷,同时也敬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5.
<正>笔者有幸拜读了《中国学校体育》2010年第1期王军老师撰写的"体操垫游戏设计"一文(以下简称原文),并尝试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发现其中两个游戏存在值得商榷的层面,  相似文献   

16.
拜读了《体育教学》杂志2004年第3期樊向前等三位老师的《高中体育与健康课学生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以及健康行为的评价方案》之后(以下简称《评价方案》),我们为三位老师精于教研、大胆创新的精神所感动。《评价方案》能体现新课程评价理念和新的评价方法,但读后细细考虑觉得此《评价方案》操作有点欠科学合理,现结合我市对课改评价改革的几点做法,提出以下商榷建议。  相似文献   

17.
拜读《体育教学》2007年第3期金海全老师的《巧用EXCEL统计体育达标成绩》一文,首先为金老师善于研究的精神所感动。笔者从2000年以来,一直用EXCEL统计体育成绩,从达标成  相似文献   

18.
笔者有幸拜读了《体育教学》2007年第2期上王国成老师的《"原地双手头上掷实心球"的技术教法》,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该技术教法有几点  相似文献   

19.
笔者有幸拜读了《体育教学》2007年第2期上王国成老师的《"原地双手头上掷实心球"的技术教法》,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该技术教法有几点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20.
笔者有幸拜读了李国峰老师发表于2006年第3期《体育教学》上的一篇名为《三步上篮教学要解决好三个问题》的文章,根据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经验所得,特提出自己的几点异议,现叙述如下,望与李老师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