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校史资料是一所学校独有的文化资源与信息资源,在校园文化建设与信息资源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采取编修校史文献、建设校史馆及建立网上特色资源库等形式记录与整理校史资料。综合利用校史资料,用于学校宣传、爱院教育与校史研究。  相似文献   

2.
为了以校史凝聚人心,引领学校发展,文章首先对大学生对校史了解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然后论述了高校校史文化育人平台建设路径,最后对高校校史文化育人平台建设进行了思考,包括明确机构和职责、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  相似文献   

3.
罗跃文 《文教资料》2014,(27):65-66
校史是一所学校发展轨迹的真实记录,是学校传统的积淀、精神的承载,它是历史发展物化了的文化。校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根"和"灵魂"。本文试从校园文化和校史文化的关系,以及高职院校校史建设存在的问题出发,从四个方面探寻高职校史建设的途径,促进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更好地服务高职教育,服务学校的建设发展。  相似文献   

4.
如何最大限度开发和利用有限的校史资源,是“起步型”高校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校史文化育人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以“起步型”高校校史资源数量有限、开发利用不充分等问题为导向,在分析“起步型”高校校史资源存在的系列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深挖自身历史,充实校史资源存量;总结提炼内涵,讲好校史故事;建设富有学校特色的校史资源物质和精神载体,创新方式手段、拓宽校史资源使用渠道等解决问题的方法路径,以期最大限度发挥学校和学生两个主体的能动性,切实增强校史文化育人的互动性、时代性和育人实效。  相似文献   

5.
大学校史是对学校发展的重要记录,校史精神的继承和演变对高等教育至关重要,校史的编写具有传承校史和展现大学良好风貌的双重作用。我国高校校史的编写越来越完善,但仍有值得改进之处。本文旨在结合中国高校校史编写的现状及问题,基于"双一流"高校建设的要求,提出校史编写的可改进之处。  相似文献   

6.
王彩荣 《辽宁教育》2023,(14):87-89
校史档案是学校发展历程中产生的重要材料,提供了真实、有价值的信息,是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一种特殊载体。学校应加强对校史档案的管理和利用,使其发挥出最大的作用,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和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一、校史研究发展对校本课程建设的利用价值
  校史是一所学校的建设背景、历史沿革、发展轨迹、辉煌成就、师生风采、学校精神风貌等的集中体现。校史资源的校本性、亲切性、说服力,能够唤起学生对学校历史的追忆情怀和热爱情感,吸引学生对学校的关注和支持,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学校传统教育和优良校风教育,也有利于增强师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凝聚力,是开展德育工作的宝贵财富。任何一所学校,都有其办学特色和文化,挖掘、整理和研究学校独具的价值意蕴、办学理念和学校精神,是学校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探寻增强软实力的价值理想和精神支撑。  相似文献   

8.
校史,是学校发展历程的真实记录,是师生共同形成的创业史、育人史.学校的办学史是留史、资政、育人、创建、发展、壮大的历程.校史文化记载着学校的文化传统和价值理念,是全校师生的精神家园,决定着校园文化发展的方向和水平. 一、缘起:校史文化研究的现实意义 一所名校的发展,是长期积淀的过程,往往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学校师生的行为无不印上学校历史的印记.文化是学校发展的软实力,学校在建设校园文化的时候,要抓住历史的根基,把校史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9.
校史是一个学校珍贵的精神财富和区别于其他学校的重要文化特征,是对学生进行文化影响和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文化资源。发掘校史资源,开发出满足学生发展需要、适应学生特征的校本课程是开发学校课程资源的一种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0.
校史编研和教育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我国许多学校都开展了校史编研工作。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各级各类学校在校史编研中普遍存在着“四重”“四轻”的现象。这严重阻碍了学校文化建设。因此,需要高度重视这些问题,分析其原因,并探求其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1.
校史是一所学校发展轨迹的真实记录,不仅是一所学校兴建、发展、壮大的历史,同时也是教育史、学术史、社会史、思想史的一个重要交叉地带.它是储存历史记忆、传承学校精神的重要途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校史还是透视一所学校的窗口或名片.校史研究与编纂的价值和现实意义已经越来越被人重视,但在相同的历史背景下,如何在面目相似的校史中写出自己的特色来,是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校史,不仅是物态化的史料的累积,更是人的活动与精神的凝结.注重校史研究中人文化的探究,在学校建设中将发挥重要的功能.  相似文献   

12.
高校校史以实物、声像、口述、文献等多种载体形式,脉络清晰地记载了学校建设、发展的历史过程,具有内容真实性、资源唯一性、内涵持久性等独特优势。在铸魂育人的教育实践过程中,高校校史作为一种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发挥着价值引领、精神激励、榜样示范等育人功能。校史所承载的办学理念、大学精神等文化元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深入挖掘校史资源,加强校史育人队伍建设,创新校史育人载体,能够充分发挥大学校史的育人功能,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3.
刘广妹 《天津教育》2014,(23):50-51
学校办学特色是在学校发展进程中逐渐形成的,因此,学校特色构建与学校历史积淀密不可分。同时校史又有很强的育人功能,“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南开校史铸就了“百年南开两总理”的灿烂辉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清华校史承载着水木清华的无尚荣光。这种历史的激励,胜过了学校规模、办学条件乃至教学成绩对学生的影响。校史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悠长深远的。因此我们一定要注重校史的这一功能。  相似文献   

14.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校史教育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党员校史教育,发挥大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做好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开展多种形式的校史教育是大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5.
<正>校史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独有的教育资源,也是一门课程。对校史要理性地发掘、整理、总结、提炼,注重继承并持续注入新的内涵,让现在的努力在丰厚的积淀中成为未来的积淀。充分发挥校史文化对本校师生独有的修身、启智、树人、立业上所起到的正向作用,启迪和引导学校及师生从自己的校史中走来,再走进自己光荣的校史。这项系统工程,须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事情:一、要注重校史文化的发掘和提炼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网络调查的方式,面向全国各省市的大学生样本进行学校认同感的调查,并运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从中发现目前大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普遍不高,民办院校与公立院校的学生在校风、学风、校史、学校整体建设水平、后勤保障水平和认同感得分上存在显著差异。民办院校的满意度和认同感得分均高于公立院校。学生的年级对于校风、学风、校史的评价有影响。本文分析影响学校认同感的因素,并着重从学校软硬件建设、教学质量、后勤保障、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试论高校校史档案管理的作用及其开发利用方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校建设的不断发展,档案管理与校史工作逐渐呈现出一种既紧密联系又相互促进的发展趋势,在高校校史工作中,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并逐渐成为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中的一项日常工作。对高校校史档案的合理开发利用,可以促进其功能的发挥,对推进学校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校史内含丰富的育人资源,学校管理者要善用校史,对学生进行教育。⑴利用校史资源,让学生受到“六会”教育。校史浓缩了学校各方面工作成就的精华,学校管理者要善于利用重要而生动的史料(如学校重大改革决策的实施情况,有杰出贡献的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典型事迹,历届学生在校时为学  相似文献   

19.
校史记载了一所学校的创设、变迁、发展的痕迹,是校园文化的溯源和载体,是学校最宝贵的历史档案与精神财富。为了更好、更充分发挥校史研究成果的传播、教育作用,本文通过对重庆大学校史的几种特殊表现形式的分析,探析校史在特殊表现形式下,其对于大学校园文化、校园凝聚力的作用效果,以及特殊形式下校史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20.
校史是一所学校发展轨迹的真实记录,校史的研究与写作是储存历史记忆、传承学校精神的重要途径。但在相同的历史背景下,如何在面目相似的校史中写出自己的特色,这是个值得注意的问题。现以湘西自治州民族中学为例,说明在校史研究中注重人文化的探究,以人为本,有利于彰显学校特色、传承学校精神、发挥以史育人的功能,对构建人文校园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