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为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成才,当我们看到别人的孩子获得成功,羡慕之余不由得也会思考:怎样才能找到让孩子成才的最佳路径?每天不停地督促孩子学习,不停地让孩子在各种培训班、才艺班中穿梭,这样不断地给孩子加压,他们就能成才了吗?  相似文献   

2.
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才,成才的前提是成人,能自立于社会。成才的标志是成功,即在社会实践中实现人生的价值。成人离不开劳动,向往成功就会从心底里尊重劳动。  相似文献   

3.
人的一生中会遇到许多老师,会进许多所学校,但第一任老师和终身老师是自己的父母,第一所学校是家庭。父母对于孩子种种有意无意的引导,以及他们的言行、家庭环境等都将对孩子的启蒙、成长和成才产生巨大的影响。家庭是孩子成才的摇篮,把孩子培养成有用之才,是家长共同的心愿,“望子成龙”是家长们共同的心理。自古以来,为人父母者,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后比自己更有能力,更有出息。父母对孩子的期望成了众多孩子不断奋进的动力。一批批、一代代人才在父母培育下成长。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蕴含着无数父母教子成才的心血和汗水…  相似文献   

4.
关颖 《家庭教育》2007,(2S):11-11
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才。成才的前提是成人。能自立于社会。成才的标志是成功。即在社会实践中实现人生的价值。成人离不开劳动。向往成功就会从心底里尊重劳动。[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天下哪个父母不疼爱自己的孩子?哪个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才?哪位父母不为自己的孩子操碎了心……我们的女儿叫陈嘉伦,今年12岁。现在是五年级学生。从1990年开始学画,几年来,在张焕、纪振民等教师的培养下,1994年获天津市第八届国际儿童书  相似文献   

6.
才哲 《成才之路》2013,(23):3-I0001
今天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是一个竞争空前激烈的社会,要在这样的社会中成才,自己的努力和坚持是起决定作用的,只有自己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家庭教育是一个人成才不可忽视的因素,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孩子成才的助推器。良好的家教有利于培养孩子远大的志向。如果父母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  相似文献   

7.
家庭是孩子生活和成长的摇篮,也是对孩子毕生发展影响最大的因素.珍妮·艾里姆曾说过:“孩子的身上存在缺点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作为孩子人生领路人的父母缺乏正确的家教观念和教子方法.”父母虽不是专职的教育工作者,但却是对孩子影响最大、意义最深远的人生导师.每个父母都很爱自己的孩子,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健康顺利成长.为了孩子能健康成长,父母可以说是拼尽了所有的力气,无怨无悔地为孩子付出一切.即便如此,在育儿这条道上,许多家长绞尽脑汁却未能走进孩子内心深处,部分父母与子女的矛盾重重、冲突不断,亲子之间两败俱伤、无所适从.  相似文献   

8.
何勤 《中华家教》2013,(Z1):52-53
我们总是被父母用"别人家的孩子"做榜样来教导:要好好学习,要成才,要找好工作……必须承认,在目前这种教育体制下,考试仍然是最公平的上升路径,父母的唠叨,也只是他们望子成龙的急切心理的表现。但"唠叨"终究是要有方式的。有家长奉行"棍棒"政策,有家长喜欢放任自流,有家长把"别人家的孩子"塑造成自己孩子成长道路上最大的  相似文献   

9.
如果有孩子在连续两年的教育例检中表现欠佳,则父母需将他送回常规学校接受教育。在法国,父母既可以让孩子在家学习到初中或高中毕业阶段,再融入主流教育系统,也能将孩子随时拉回家中,自己担纲进行教育,这都是合法的。在无法直接监管的情况下,法国政府和教育部门又是怎么来维护义务教育阶段孩子的教育权益、确保他们在家上学也能成才呢?  相似文献   

10.
之一:父母不要逼孩子请学生的家长们也读一读这篇调查摘要。像这样的出自内心的呼声,你们过去听见过吗?你们都希望孩子成才,这是当然的。进大学是成才的一条道路,可不是唯一的道路。再说,进了大学还得看自己肯不肯学,会不会学。从这一点来说,进不进大学一个样。不进大学,要是自己肯学,自己会学,同样可以成才。所谓成才,就咱们这个社会的标准来说,就是成为一个对社会主义建设有用的人,能进大学固然好,不进大  相似文献   

11.
没有哪位父母不愿自己的孩子成为幸福的人。中国人的父母是世界上最有爱心、最爱孩子的父母。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希望孩子终生幸福的愿望也许远远超过希望他们成才的愿望。然而,人们对幸福的理解是不同的。有人说,幸福就是事业有成;  相似文献   

12.
[要懂得借鉴] 徐蕾:我们都希望孩子将来能成才.也许从孩子一出生,就想着他(她)在每个方面都出类拔萃,父母的希望总是好的,然而,我们不能套用父母教育我们的老方法,必须要看到国外的教育方式,并且从中得到一点启示,然后在自己育儿教育上有所借鉴,因为每个孩子的个体是有差异的.  相似文献   

13.
李郁清 《天中学刊》2004,19(4):108-109
每一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才,但父母的期望不能超越孩子自身的潜能。否则,期望值过高或目标设置不当,不仅不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动机,反而会因压力过大而使孩子心身受到伤害。  相似文献   

14.
现在很多人都希望孩子快速成才,于是拼命地给孩子施加压力和灌输知识。这种风气愈演愈烈,市面上也有了许多如何让孩子快速成才的书籍出售,什么“神童方案”、“成才秘诀”比比皆是。受此影响,现代年轻的父母们衡量孩子是否成功的标准是:会识多少字,会背多少诗,特长考了几级,英语水平如何等,而对孩子的行为道德则显得不够重视。显然,不少做父母的对孩子的早期教育过度热衷,是害怕自己的孩子“落在起跑线上”。其实,这种担心是没有必要的。因为每个孩子的成长都有自己的时间表。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每个人身上的智能优势是不同的,但“每个孩子都…  相似文献   

15.
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徐文龙特别指出,不少父母在教育孩子时总是要求他们"听话",但其实这种教育不利于孩子的创新发展",听话"的孩子未必成才。徐院长指出,不少父母从幼儿阶段就开始教育自己的孩子  相似文献   

16.
訾非: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心理系主任,硕士生导师。父母关心孩子无可厚非。但过于密切的关注能给孩子带来什么?是孩子更顺利的成长还是事与愿违阻碍了孩子的发展?为此我们采访了心理学家訾非老师。父母对孩子紧盯的做法最大的负面影响是孩子难以成为他们自己。他们长期在父母的关注、期待和控制之下,只知道别人期望他做什么,却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这些孩  相似文献   

17.
有的父母,希望孩子早上学、早成才,到处托人找关系,甚至更改户口本上的年龄,以达到孩子提早上学的目的;另有些父母,则担心孩子小,担负不了繁重的功课,不能适应学校的环境,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大一点再上学。孩子究竟多大年龄上学好,不但是每一位父母关心的问题,同时也是教育行政部门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因为我国当前已经有些大城市实行6岁入学制,而全国还有更多的地方沿用7岁入学制。  相似文献   

18.
烟子 《小读者》2012,(11):1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需要明白的是:如果你自身的能力够强而你的孩子又很钦佩你,就请做你孩子的老师;如果你做不了孩子的老师,就请做你孩子的同学;如果你不能做你孩子的同学,就请做你孩子的学生。做老师:竭尽自己所"能",重在做孩子的成长初期是其身心全面依附于父母的时期,也是父母对其影响力最大的时期,更是父母做孩子老师的最佳时期,此时需要父母  相似文献   

19.
一位有见地的家长说:成才固然好,但未必人人都能成为栋梁之才,大多数的人是要在这个社会上立足的。要实现幸福人生,需要有道德、有生活情趣、有爱心、有良好的性格和和谐的人际交往。因而,家长的首要责任是培养孩子成人,在此基础上,配合学校的教育和孩子的努力将其培养成才。这位家长的意见值得每一位父母深思。要成才,先成人。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是父母的主要责任。为人父母,修养先行父母是孩子的老师和榜样,不可不注重修养。一般人以为结了婚,生了孩子,就有做父母的资格了,其实不然。想想看,栽花的人,先要懂得栽花的方法,花才能栽得好;养…  相似文献   

20.
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比自己生活更幸福、事业更成功,因此,当孩子一降临到这个世界上,父母就对自己的孩子怀有许许多多甜甜的梦想。要想孩子在人生之路上走得踏实,走得成功,就需要父母帮助孩子确定一个前进的目标。目标是一个人前进的方向,恰当、准确的目标可以使人更快更有效地成功成才。心理学家哈尔茨曾经进行过一个比较研究。他选择了一组想上大学的学生和一组不想上大学的学生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