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为我们今后进一步搞好汉字规范工作给予了多方面启示:确立科学、明确的定义是做好汉字规范工作的前提;从特定阶段来看,汉字规范是稳定的,但从整个文字发展历程来看,汉字规范是需要适时调整的;对汉字进行规范,要充分考虑其特点;汉字规范工作应由政府倡导,有国家领导人参与。  相似文献   

2.
汉字是自古迄今独立发展起来的文字系统不仅有别于借用别种语言文字形成的文字。也与已经死亡了的古老文字不同,有着悠久的历史连续性。和世界上其它古老文字一样,汉字也具有自己最初的形意阶段,并且,在没有外力干预的情况下,也很早就演化到形声阶段。可是,在许多民族的文字进而发展到记音文字的时候,汉字却襄足不前。至今仍然滞留在表意文字的范围之内。这是汉字不同于其它文字的根本特征。  相似文献   

3.
同表音文字的构形方式不同,汉字构形单元并不在“时间”这一维度上活跃,即笔画书写的先后顺序同汉字所承载意义并无关联.基于汉字本身的这一特点,并考虑到外国汉语学习者中普遍存在的“汉字难学”问题,我们认为汉字笔顺规范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要尽量放宽要求,采用“积极推广但不硬性强求”的教学原则,并针对国内外不同学习目的和不同母语文字背景的汉字学习者进行不同程度的笔顺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4.
汉字迄今是世界上流传下来的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是世界三大古老文学中唯一仍在使用,且具有表意功能的文字.它作为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的载体,对维护民族统一和谐功不可没.作为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为达到交流思想,相互了解的目的,人们必须遵守社会上约定俗成的习惯和书写规范.目前,青少年学生中乃至社会上用字混乱的现象已相当严重,这与一部分人对汉字的结构安排,部件构成及其变化规律把握不准有关.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讲行标准化使用汉字的教育就显得异常重要.一、现仍在使用的换位结构的汉字换位结构的汉字一般为合体字,偏旁所处位置不同,读音有别,意义也相差甚远.按其结构特点,部件变换主要有如下几种情形:1、上下换位.这类汉字指合体字中各偏旁完全相同,两个部件位置可以互换而构成不同的汉字.会意字所占比例较大.如:旮gā会意字旯lá会意字 指偏僻的地方:(方)角落  相似文献   

5.
汉字是世界上沿用至今的意音文字,其源头——甲骨文,便是世界上著名的象形文字之一。从图画文字到意音文字,汉字的象形特征作为造字基础在几千年中得以传承。而在当今"图像时代"的发展中,汉字的图形化也已成为汉字应用的一个重要版块,其中汉字的象形特征也是汉字图形化的一个重要基础。分析文字图形化中的汉字象形特征,对构建文字学与设计学等学科之间的桥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最早的汉字形态甲骨文就具有表音的性质,已经不是索绪尔所说的那种“表意文字”。然而作为语言的书面表达系统的文字,并不以“表音”为最终归宿。其基本原因是语言在书面表达中需要加以区分的语义单位并不是总能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而不是同其他语义单位共享的语音形式。因此,在语言的书面表达中,利用文字的不同形体为同一语音下的众多的需要加以区别的语义单位分形别义,是任何一种成熟的文字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基本性质。与其他文字相比较,汉语由于同音词较多,作为汉语书面表达系统的汉字把这种性质和趋势表现得更明显更充分。  相似文献   

7.
传统观点认为,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但近几年来,似乎有一种否定这种观点的倾向。例如有人认为:“汉字虽不是以音素为单位的拼音文字,却是以音节——词素为单位的特殊性质(即有形义成分残余)的表音文字。”(见陆锡兴:《近年来关于汉字性质的讨论》,《语文导报》1985年第10期)这说明,在关于汉字性质的问题上,学术界仍有不同的见解。造成这种不同观点的原因是什么呢?汉字究竟是一种什么性质的文字体系呢?我们想就这两个问题谈谈我们的见解,以就正于大方之家。  相似文献   

8.
一引言在中国文学史上,严肃的载道派文学作为正统的文学成为主流,直到清代都是这样。但是,可以说,具体的文学作品,表面上是载道派的,而实际上,则是在和言志抒情派文学的彼此交错中发展起来的。被用以作为中国文学表现工具的汉字,既是表意的文字,同时也是表音的文字。用这种汉字构成的语言形态被称为“孤立语”。  相似文献   

9.
美国汉学奠基之作《中国总论》的作者卫三畏曾说:"一但废除汉字,改用字母去拼写汉语方言,那么中国将不复存在!"是啊,文字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载体,而汉字就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资源,是中国文化及其传承的核心!五千年来,汉字将华夏大地一个个不同的族群,一点点的焊接成了一个伟大的中华民族。汉字维系着我们共同的主流文化,为创造它的中华民族立下了卓越的不朽的功勋!  相似文献   

10.
文字的发展是中国五千年文明中的明珠。汉字只是中华民族的一种“平面设计产品”,它是由点画构成的记录人类理念的平面设计,是供书写或类似方式处理的视觉信息符号。本文通过研究汉字在图表、书画中的作用,提出汉字中的平面设计应注意以下几点:提高文字的可读性;文字的位置应符合整体要求;在视觉上应给人以美感;在设计上要富于创造性。  相似文献   

11.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符号,是人们进行交际的辅助工具.规范地书写汉字,是准确交流信息、表情达意的必要保证之一.而目前,社会上用字比较混乱,写错字别字,使用不规范的简化字和滥用繁体字的现象十分严重.商品的商标、广告,电影和电视的片名,字幕,商店的招牌,各种标语、指示牌、宣传栏等的用字问题很突出.这种现象不仅造成文字使用上的混乱,影响了信息的准确传递,对两个文明建设也是很不利的.  相似文献   

12.
王冠 《阅读》2012,(12):16-17
《大自然的文字》一文说:"建筑工地上挖出了一块灰色的石头,你只知道这不过是一块普通的石头,可在懂得大自然文字的人看来,它并不普通。它是石灰石,是由碎贝壳造成的。大家都知道贝类是海洋里的居民,可见在远古时代,现在是城市的这块地方曾经是一片汪洋。"其实不要说沿海的城市了,就是远在内陆的"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那里曾经也是一片海洋。作出这样的判断有什么  相似文献   

13.
民族预科生的汉字书写与使用情况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语音特别是声调对汉字书写的影响,汉字规范书写使用的意识薄弱,字形和字义相似汉字的使用较为混乱,熟语中的汉字书写不规范等问题.因此,预料生的汉字教学不能停留在字形的辨析上,而应加强普通话训练和字义解释,落实汉字的文化功能.  相似文献   

14.
汉字发展到成熟阶段以后,一方面它有表意的作用,另一方面又有表音的作用.因此,有的文字学家称汉字为“意音文字”.除一少部分“独体字”外,汉字的大部分是可以从形体上进行分析的“合体字”.例如“花”字,是由“艹”和“化”两部分组成的.“艹”是表意的部分,“化”是表音的部分.组成合体字的各个部分称为“偏旁”.为了对汉字进行系统的深入的研究,就有必要对汉字进行分类.根据汉字形体偏旁所分的门类,就是“部首”.  相似文献   

15.
各种版本的古代汉语教科书都谈及汉字的起源,几乎一致肯定:一、在文字产生以前的漫长岁月中,人类是用结绳、八卦记事的;二、文字起源于图画,但图画不等于文字,因图画的特点是逼真,且无固定的读音,而文字则线条简单,并有固定的读音。这两点初看是对的,如仔细推敲,则又觉得言之不详,易产生错觉。为此,本文就上述两个问题深入探讨一下。  相似文献   

16.
在汉字产生以前,我们祖先是用绳子打结的办法来帮助人们进行记忆的,大事打大结,小事打小结。这个时期,史书上称为史前时期,就是没有文字记载的人类历史阶段。这个阶段经历了很长的时间,既然没有文字,自然也就没有书籍了。一直到原始公社时期,才逐渐产生  相似文献   

17.
在当今数字化和信息化时代,汉字的图形化已经成为现代汉字设计的发展趋势。然而在很多汉字设计作品不免过于注重图形的现代感,只流于表面的形式因素,而忽略了汉字作为中华文明传播载体的特殊功能和内涵。瓦当文字作为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一种装饰文字形式,无疑为现代汉字的图形化设计提供了极为丰富和直观的传统素材,使得在对瓦当文字的研究中发现汉字设计的新思路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8.
作为语言要素之一的词汇,在漫长的使用、发展过程中,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致使古今汉语在词汇方面出现了很多差异.其中重要的差异之一,就是古代汉语的词汇以单音节为主,现代汉语的词汇以双音节为主.汉语词汇的复音化,是汉语词汇发展演变的规律之一.正确认识这一规律,对汉语词汇发展史的研究有重大理论意义.对汉语词汇复音化现象,人们早有认识,但是对产生这复音化的原因,人们的认识却有分歧.概括起来有两种对立的观点.一种是“语音简化说”,认为“汉语同音词太多,耳治易生误会,所以除了用后起的四声别义的方法加以补救外,较古一点的区别方法就是把单音词化为复音词,”这种观点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影响着对汉语史的研究.另一种观点截然相反,认为“词语的双音节化才导致了语音系统的简化.”而在王力先生的《汉语史稿》中,则同时出现两种对立的观点.一方面,王力先生认为:“汉语的复音化有两个主要的因素,第一是语音的简化,第二是外语的吸收.”另一方面,王力先生又认为:“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词汇必然越丰富越纷繁,即使语音不简化,也不吸收外来语,汉语也会逐渐走上复音化的道路的.”对同一语言现象,竟有如此多的分歧这势必影响对汉语发展规律的认识,因此有必要澄清这一理论问题.通过分析不难看出,对汉  相似文献   

19.
文字与文化密切相关。一方面,民族文化选择了文字,另一面,文字体现着民族文化。文字不仅起着传递信息的作用,同时还塑造了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感知方式、思维模式,并导致不同的世界观。因此,了解了一个民族文字的性质,也就在一定程度上也就认识了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实质。本文通过比较汉字与西方文字的特点,并分析中西文字对思维方式的影响,探寻外国学生学习汉字困难的深层原因,希望对汉语教师从事汉字教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仓颉造字的传说影响很大,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仓颉崇拜。从文字学视角看,汉代许慎的说法较为理性,他认为汉字是一定历史发展阶段的产物,这接近于文字产生发展的实际。从文化学视角看,仓颉造字说的文化势力在于它以神话传说的形式感召了后代世人的心灵,从而形成根深蒂固、旷世不渝的汉字崇拜情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