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每个电视记者来说,在日常生活与工作实践中,及时、敏锐地感知、发现直到准确地判断、报道新闻,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也是记者称职与否的必要条件。为此,就要求电视记者具有发现与判别新闻的“新闻嗅觉”,即具有较强的新闻敏感。简单地说,新闻敏感是指迅速发现和判断新闻的感知能力,也可以说是指记者迅速识别和判断新闻事实中的新闻价值的能力。老道的记者一般既有一双“新闻眼”,又有一对“新闻耳”,还有一只“新闻鼻”,  相似文献   

2.
有人认为,电视新闻以图像为主,文稿是起到一个配合解说的作用,只要把事情说清楚就行了,用不着像报纸新闻稿那样一字一句去琢磨。报纸是白纸黑字读者可以留存,而电视新闻文稿(解说词)是观众听后就过去了的。为此,许多电视记者对新闻文稿的写作不是很重视,平时经常草草了事。笔者认为,电视记者特别是县级台的电视记者应增强新闻文稿的写作意识,努力去改变社会上对电视记者没有报纸记者和广播记者文字功底扎实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对于电视记者而言,现场思维反应能力是采访成功的关键。提问,是电视记者最基本的能力,作为一个采访节目的中心人物,需要熟练运用各种提问方法和技巧。对于一篇报道是否成功,与电视记者密不可分。本文对电视记者新闻采访方法和技巧进行分析,明确电视记者在采访中的作用,探究电视记者在提问中如何运用的方法和技巧,希望能给广大电视新闻记者作为参考,使其提升更好的采访能力。  相似文献   

4.
一电视的生存,依赖于它的资源。小电视台常羡慕大电视台,人才多、资源多,生产什么都有条件;小电视台就困难了。不过也有小台办得挺不错的。原因之一,是善于挖掘电视资源。什么是“电视资源”?就是能够提供给电视台做节目用的社会生活现象。“电视资源”的获得有许多途径,最常用的方法莫过于耳闻、目睹、口问。不过在我看来,它也可以通过转换视角去获得。古人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是告诉我们多换角度,才能看出庐山的美来。搞电视也一样,素材不够,你就换换视角想问题,也许就能多获取一些资源。1991年发大水,一位电视记者去采访…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走转改"活动的不断开展,电视媒体对于各项新闻工作也有了新的采访措施与方式,电视记者作为电视新闻采访的主体,对于真实反映基层百姓生活状况、提升新闻报道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电视记者在采访活动中应时刻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才能采访出真正的"走转改"新闻,如果一个记者只是为了完成"走转改"的相关任务而刻意进入基层进行采访活动,最终其采访的相关新闻也可能不会被人认可为"走转改"新闻。笔者通过研究和分析发现,如果在采访过程中缺乏准确的角色定位,就会影响到采访效果,导致整个新闻质量不高,因此电视记者应在新闻采访中清楚自身的角色,避免出现采访活动成了旅游形式或记者过于高傲等情况。  相似文献   

6.
电视画面是电视记者传播新闻信息的语言,也是电视记者报道新闻事实的基础。电视新闻画面拍摄不同于艺术创作,它只能面对新闻事件现场进行选择,画面必须准确清晰,主题明确,即必须遵从新闻的真实性原则。  相似文献   

7.
在自然的言语交际中,并不是总用纯粹的语言手段,而是常常省略某些语言手段,采用"其他手段"或以"其他手段"相辅助的。这些"其他手段"通常称作"伴随语言",也称"体态语"、"手势语"、"身势语"等。随着迅猛发展的电视事业,电视记者尤其是出镜记者在节目中的地位也得到了充分认定。如何使电视记者在栏目中"活跃"起来,充分发挥电视这个传播手段的优势十分重要。电视记者的伴随语言大致可分为表情、眼神、动作、  相似文献   

8.
关于电视新闻画面真实性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新闻通过生动逼真的形象画面使观众产生纪实性和真实感。电视画面是电视记者传播新闻信息的语言,是体现电视新闻特点、发挥电视新闻优势的手段,也是电视记者报道新闻事实的基础。那么,怎样才能保持电视新闻画面的真实性呢?  相似文献   

9.
潘旭光 《新闻窗》2014,(2):75-75
一、电视记者新闻采访概述 1.电视记者新闻采访的内涵新闻采访工作是电视记者的日常工作,新闻工作者要掌握一定的提问技巧,在采访过程中获取更多的新闻事实,进而提取其中的有效信息,为新闻的后续工作打下基础,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10.
电视记者在新闻事件现场直接向观众口头报道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的报道样式,称为"现场报道".这种诞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美国的电视报道方式,因其充分发挥了电视的现场感和面对面传播的优势而备受欢迎.而镜前表现如何也成为美国衡量电视记者的第一标准.  相似文献   

11.
在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历史进程中,电视记者与法的矛盾日渐突出。电视记者不仅依法享有作为普通公民的权利和自由,而且也依法享有电视行业所赋予记者的采访权和报道权。在记者的职业生涯中,如何在提高业务水平及道德素质的同时,把握好采访、报道的尺度,是记者能否依法开展工  相似文献   

12.
电视新闻的现场报道,是指在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由电视记者对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直接面向观众进行的新闻报道。上个世纪60年代,电视记者现场报道在美国一出现,就因为它让受众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更加强烈而风靡开  相似文献   

13.
思维是人类特有的精神活动。它是指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新闻记者在采访过程中,无论水平高低、资历深浅,免不了对新闻事件的思维。作为电视记者,如果能让摄像机与人脑思维同步运转,让“镜头”记录下“思维”、那是电视记者新闻敏感的升华,也就一定能拍出优秀新闻作品来。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名合格的电视记者,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就是新闻敏感性,强烈的新闻敏感性有助于记者更好的发现新闻、报道新闻。作为一种敏捷的思维能力,新闻敏感性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具有敏锐的洞察力,二是对于现实中具有代表力的景象能随时的进行捕捉。在本文中,阐述了电视记者应该具备的新闻敏感性能力,并提出了电视记者把握受众心理的做法。  相似文献   

15.
电视画面是电视记者向观众传递新闻信息的主要元素,也是电视记者报道新闻事件的基础。电视新闻画面的拍摄于艺术创作不同,其只能面对新闻事件现场进行选择,画面一定要清晰,且主题明确,还需遵循新闻的真实性原则。文章主要针对新闻事件中电视画面拍摄的拍摄技巧进行分析与总结。  相似文献   

16.
新闻敏感是新闻从业者应具备的,也是最起码的基本素质之一,在新闻工作事业中一直占据着比较重要的地位。它是记者在大量的社会现象中,迅速准确地发现或判定哪些事实具有新闻价值的一种能力,是记者、编辑政治素养业务的综合反映。电视记者常常是集文案与摄像工作于一体,敏锐而又独特的观察力是他们捕捉新闻眼的前提,所以新闻敏感对于这种能力的培养而言就显得异常重要了。本文从新闻敏感的涵义出发,指出电视记者的新闻敏感是一种判断力和思维力的综合体现,并通过举例论述新闻敏感在实际操作中,对于电视记者观察力的体现与帮助,借助详细的剖析,指出电视记者应如何去培养及提高自己的新闻敏感,最后得出新闻敏感是电视记者需要不断积累、不断充实的一种基本能力素质,也是优秀新闻作品产生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7.
报社记者要采访作家刘墉,刘会先问:你做什么栏目,打算做多大版面?如果是电视记者采访,刘也会先问:节目打算播多长时间?问完后,他会按照自己把握的时间接受采访,差不多时就会打住,并提醒采访者:我回答的内容已经超过你的需要了,内容已经够用了,可以停止了!有人问他:这样做不怕得罪记者吗?刘墉说,我的时间有限,采访者应该尊重采访对象。记者事先不做"功课",来了以后再慢  相似文献   

18.
电视记者新闻采访是其工作中的一个核心环节,围绕着电视记者新闻采访工作的落实,为了较好提升其落实效果,达到较为理想的新闻采访目的,获取有价值的新闻信息,必须围绕新闻采访工作中的提问环节进行重点优化,采取较为恰当的方法和技巧进行优化。本文首先分析了电视记者新闻采访工作的基本原则,然后重点围绕具体方法和技巧进行了简要论述,希望对相关工作人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赵克 《新闻爱好者》2012,(18):53-54
新闻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的主要功能之一。进行舆论监督,经常需要隐性采访这一获取新闻的采访方式,特别是近些年随着各种隐性拍摄设备的使用,电视记者的隐性采访更多地出现在荧屏上。例如,平顶山电视台新闻评论部《实事点击》栏目主要依靠隐性采访对平顶山某些地方公路"三乱"、小煤矿违规生产情况的报道就曾引起相关部门和社会的强烈反响。隐性采访,简单地说,就是暗拍暗录暗访。例如,平顶山电视台新闻评论部《实事点击》栏目在拍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现代化多媒体的不断创新,给我国传统的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带来诸多压力和挑战。各种新兴多媒体平台的多元化发展,使得传统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小,市场观众的占有率也直线下降。新时期,要想提升传统电视新闻行业的竞争力,还要从电视记者的综合素质入手,进一步提高电视记者的新闻敏感性和其岗位技能,与此同时还要积极掌握新时期社会观众的实际需求,满足受众的心理。本文以此为研究背景,对于新时期受众在电视新闻中的主要心理需求以及其重要性进行具体的论述,同时结合新闻敏感性对于电视新闻节目制作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出优化电视记者的新闻敏感性和受众心理提出科学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