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微博——传播时代的微革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博作为一种将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有效结合的传播平台,以其自身独有的特点和传播形态的创新带来传播领域的一场微革命,改变了传统新闻的生产模式以及舆论的生成方式,为公民社会的形成带来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2.
横向传播是一种相对平等的平行交流,因特网的诞生赋予了横向传播新的意义。互联网的出现,彻底改变了目前的传播结构,给新的传播方式注入新的活力,给人们带来了全新的传播观念,促进了传播的深层发展。  相似文献   

3.
关于网络传播的一些理论思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网络传播并不是人们所说的“第四媒介” ,而是人类传播和精神交往的第二世界。网络传播使人类传播活动出现了新的飞跃 ,赋予人类传播规律许多新的特点 ,并使传播规律本身有了新的延伸和发展。网络传播带来的理论挑战 ,主要还不在于大众传播理论的调整和更新 ,而在于传播理论总体性的开拓、提升和创新 ,并把广义传播学切实建立起来  相似文献   

4.
钟书库  文军 《新闻世界》2009,(7):112-113
危机传播在企业生存和发展中的作用日趋明显,危机既可给企业带来损失,也可以给企业带来启示和机遇。企业面对危机,如何进行危机传播?结合企业整合营销传播理念,企业在危机传播中应综合利用公关、广告、促销等传播方式,实现“协同作战”,使企业危机传播的效果最大化。  相似文献   

5.
陈彬 《新闻世界》2012,(4):100-101
传播媒介的发展带来的是信息传播速度和广度的改变。微博客作为一种新媒介,以140个字为限定,带来的却是信息传播的无限可能性。面对这些"来势凶猛"的新媒介,怎样利用其传播特性使信息传播更有效,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新传播技术、新传播形态和新传播方式的出现将会对人类传播内容带来怎样的革命性影响,对于人类传播格局将带来怎样的革命性变化,这才是每一个传播研究者所应真正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每当一种新的媒介形态开始普及,便有学者致力于探索这种新媒介带来的变化,微博也不例外。本文认为,由于微博容量小、微博网站"关注·粉丝"模式和转发模式的设置,使微博产生了一种无需经由媒体中枢的大众传播方式——接力传播。这一新的传播方式不同于以往媒体利用自身"一对多"的"势能"进行的大众传播,而是经由多个"草根"的转发,在私人网络中实现的大众传播方式。这个传播变革为我们的大众传播世界里带来了传播过程更难控制、信源无限扩大以及虚假信息可能大幅增加等三个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王斌 《报刊之友》2013,(8):34-35
随着网络这个新媒体的出现,又为人类的传播方式增加了一种新的传播媒介。在网络媒介为新闻传播带来诸多优势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利的影响,网络为新闻传播带来更多自由的同时,也因为网络新闻传播的自由而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本文以百度、新浪、搜狐等大型网站的网络新闻传播的特点,从网络传播的特点和网络传播新闻自由的特征等方面对网络传播新闻自由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同时针对目前网络新闻传播自由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9.
全球化语境与新闻传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较为全面论述了目前我国新闻传播所处的全球化背景,对这一背景进行了较为深入的阐释,提出了这一背景给我国带来的新挑战和新要求.作者认为,我国新闻传播应该在坚持中国立场的基础上,以全球视野,全面应对其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10.
陈杏兰 《传媒》2016,(17):81-83
里约奥运会上,中国游泳队19岁小将傅园慧给大家带来一股清新之风。因其在央视记者现场直播采访中率性自然而又活泼夸张的表现,迅速在中国传统媒体和社交网络上掀起一股“傅园慧热潮”,在极短时间内圈得数百万人“粉丝”及数亿次微博话题阅读率。剖析傅园慧热潮现象,分析“传播+”带来的传播魅力,思考“现象级传播”带给我们的聚合效应,并进一步用于传媒工作,正是此文宗旨所在。  相似文献   

11.
网络危机事件是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危机,给组织的形象、生存和发展带来巨大的威胁,对其进行传播学的分析,探讨其类型、特征、传播途径和传播模式,不仅可以揭示其内在本质和传播规律,还可以为组织进行危机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泛传播时代,社交传播成为社会传播的强大动力,使政府嵌入各种关系网络之中。关系在某种程度上成为衡量有效传播的一个重要参数,由此给政府传播带来关系处理和调整上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
微信,作为聊天软件中的集大成者,其功能不仅仅局限于网上聊天,还是新时代下新闻传播的一把利剑,但是微信新闻传播作为新闻传播的新式手段,在新闻传播时效性提升的同时也带来许多虚假消息,在为人们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不少的困扰,本文旨在研究微信新闻传播对受众的影响,希望为新时代下的新闻传播提供有益建议。  相似文献   

14.
物体即媒介:物联网的传播图景与伦理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联网是物物相连的网络,是互联网的扩展与延伸.物联网是一种全新的传播形态,其传播图景是"物体即媒介,物体即信息".物联网旨在追求"智慧地球"的目标,在给人类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进一步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与思维习惯.本文从物联网的传播情况入手,分析其传播趋势及可能遭遇的传播伦理困境.  相似文献   

15.
在上世纪的最后十年,信息化的发展浪潮席卷了全世界,并且网络的触角也蔓延到全球的各个角落、各个领域,在新闻领域,同样出现了网络新闻传播,并且得到了迅猛发展,成为一种新兴的新闻传播方式。文章对网络新闻传播产生社会影响力的一种特殊模式——"二级传播"加以阐述,并分析了网络新闻传播对社会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论传播技术和社会文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我们回顾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几次传播技术演 进(口头传播──印刷媒介传播──电子媒介传播)时不难发现,每一次传播技术的革新带来的不只是传播形态的变革,更伴随着传播者心理的重大变化及社会文化的相应变化。例如,印刷媒介扩大了信息接收的时空范围,使人们信息获知权增加得以可能。电子媒介以可视可感的形式传播信息,强化人们对图形信息的接受能力。但困扰我们的问题是,除了同时作用于人这个因素外,传播技术和社会文化是否有其他的关联,一方的改变是否会形成另一方的动因?在本文中,我们将试图分析传播技术和社会文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17.
传播技术的每一次进步,都会对社会的发展带来革命性的影响。从口头传播到文字传播再到电子传播,人类的生活已被媒体层层包裹,媒介的触角已经深入到我们的思维领域。麦克卢汉就此提出了“媒介即是讯息”的理念,这对于把媒介理解为传递讯息的载体的观点来说,无疑是一次翻天覆地的革命。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网络传播的技术手段日益更新,整个世界都被小小的电脑芯片和细细的网线连接在一起,  相似文献   

18.
国内外档案博客的发展与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武琳  谢晓静 《北京档案》2008,(12):22-24
网络传播技术的兴起,为档案信息传播带来了更先进、快捷的传播方式,打破了原有的档案信息传播模式,对传统的档案信息载体与传播也产生着重大影响。博客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传播方式,能够及时快速地传播信息,符合现代信息传播的要求,自然受到档案人的欢迎,于是档案博客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9.
网络传播时代的进步与发展,对广告传播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Web2.0理念的出现以及对该理念的发展运用,使广告传播发生了巨大变化。传播手段和传播关系的革新,以及由此所带来的传播环境的变化,让传统的广告运动中的多角关系发生了改变,广告主不再高高在上,广告代理公司的作用正在逐渐发生改变,或者说减弱,媒介需要根据环境的变化进行调整,网络用户的地位不再消极被动,而是打破了传统的对于信息生产和传播渠道的垄断,掌握了传播主动权。本文在研究社会化媒体中的广告时,首先明晰社会化媒体的概念和传播特征,并根掘这些传播特征,与广告传播相结合,归纳出广告信息流动的新特点,然后分析这种变化给广告传播带来的影响,辨明社会化媒体作为广告平台的价值所在,最终彰显出社会化媒体在广告传播中的价值以及影响。  相似文献   

20.
Uber作为一款打车软件自进军中国市场以来不断成为话题中心,但用户量却在争议声中不断上涨,迅猛发展的速度让它升级为近年来的一种现象级企业,引发了各行各业对于其带来的新的传播现象的热议。本文通过分析Uber在国内进行营销的典型案例,研究了Uber在中国市场的传播模式,深入思考了Uber自身的传播思想和优势,并探讨Uber传播模式能够在国内迅速发展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