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共同受到中英禁烟条约十年期限的制约,清末民初的禁烟运动实为一个连续的过程。但毕竟改朝换代,清末禁烟运动与民初禁烟运动又有各自的相对独立性。本文着眼于民初的禁烟运动,力图勾勒其从高涨走向低落以至逆转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2.
同光年间左京棠甘肃禁烟考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光年间,秦陇一带烟毒泛滥,危害甚重.1869年,左宗棠以陕甘总督奉调入甘镇压西北回民起义,在此期间厉行烟禁,推行了一系列清除罂粟、劝止吸食、根治烟祸的措施,收效良好.  相似文献   

3.
我到不丹旅游前,去过那里的同事就告诉我,这个风景优美的小国不但限制每年入境的国外游客总数,还全国禁烟,最好别带香烟去,否则进海关时要被征收100%的关税,不丹公共场合又都禁止吸烟,划不来。  相似文献   

4.
陈珊 《兰台世界》2017,(15):97-99
开江县隶属于四川省达州市,川东地带,白岩河、新宁河贯穿该县,土质优渥,紫色土壤为主。民国30年代中后期,开江县被列为烟草禁绝区。开江祸毒,起源于民国二十二、三年间,王三春被国民党三十八军招安任命为川陕边游击司令,调往万源县围剿红军,其军队携带毒品,官兵公开吸食,驻兵日久,引发一般群众好奇心,从此渐有少数土烟,公开种植、买卖吸食。初以洋派、很体面,殊不知遂成大祸。  相似文献   

5.
6.
晚清以来浙江深受鸦片毒害,在省内不仅有超过20万人吸食鸦片,而且还有超过40万亩的鸦片种植面积。辛亥革命时期,浙江军政府积极开展禁烟运动,不仅在省内厉行禁烟,而且在外交方面维护国家利益,顶住英国的压力,最终使浙江成为中国最早禁绝鸦片的省份。  相似文献   

7.
烟的故事     
千树 《档案管理》2004,(1):48-48
烟草原产于南美洲。想那热带雨林之中,蚊虫蚁一定很多,对人的叮咬进犯使得美洲原居民不得不想尽各种办法防范。烟草这种植物燃烧起来产生的特殊气味肯定对蚊虫蚁有驱除作用。估计人们开始是将干的烟草拿在手中任其燃烧,为防止其自灭,便不断用嘴去吹气助燃。后来,美洲人可能感到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鸦片走私的历史背景以及危害和林则徐的禁烟活动的学习,学习林则徐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并应用于自己的人生,从而认识到"禁毒"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相似文献   

9.
时下,各国禁烟的招数五花八门,欧盟在这方面的举措更是“技压群芳”。欧盟委员会发言人9月8日表示,他们打算在成员国香烟的烟盒上印制一种特殊的禁烟广告——奄奄一息的晚期肺癌患者照片及吸烟者糜烂的肺部图片。与此同时,美国科学家宣称已经研制出一种特效“禁烟针”,想戒烟的人只需扎上一针便可摆脱烟瘾。  相似文献   

10.
根据文献记载林则徐至少略通英、葡两种外语,并着力于翻译西方报刊和书籍,对清代的洋务运动乃至日本的明治维新都具有推动和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丁进军 《历史档案》2005,(2):18-20,32
晚清,清政府鉴于鸦片盛行,流毒甚广,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初,责成民政部等拟定出禁烟稽核章程,遂批准实行。现将此章程予以刊布,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2.
张琴  马志俊 《兰台世界》2012,(33):80-81
鸦片战争以来,民间社会自发开展的禁烟活动此起彼伏,从未停息。丁竹园作为近代著名回族社会活动家,不但积极参与民间禁烟活动,而且极力倡导和推动禁烟社团组织的成立,是近代民间组织禁烟活动的倡导者和推动者之一。  相似文献   

13.
张志华 《兰台世界》2024,(4):155-160
在南京国民政府烟禁中,公务员无疑是一个影响禁烟成效的重要因素,因公务员作为政府政策法令的具体执行者,其言行直接关系到禁烟的成效。江西省作为南京国民政府管控的一个重要省区,由于受中央政策、社会呼吁以及公务员自身问题等多方面影响,从而以省政府名义在吸食、考绩以及职责等方面对公务员进行规制。但因受政局不稳、法制缺陷与政府自身禁烟态度问题等方面的制约,不仅使得规制效能大打折扣,而且烟禁成效严重下降。  相似文献   

14.
李岩 《兰台世界》2015,(6):31-32
洋务派在烟毒肆虐之时,因地制宜提出"教化相移"、"替代种植,加价减瘾"等禁毒谋略,为后世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然受西方民主文化和封建思想双重影响,其禁毒谋略兼具革新精神和保守主义倾向,应辩证视之。  相似文献   

15.
民初禁烟运动中,社团活动较为频繁,甚至有时决定着禁烟成效的好坏。1917—1919年发生于江苏、广东、江西、浙江四省的"存土案",就是中国近代禁烟史上发生的一次影响广泛的禁烟事件。  相似文献   

16.
林则徐行文,或先破后立以退为进,或于立言之处巧设伏笔,或化被动为主动力陈主见,或同一题材详略结合、重复使用、强化受众印象,突破了一般公文布局谋篇时的写作传统,形成鲜明的个人风格,也深刻地彰显了文章之主题。  相似文献   

17.
道光年间鸦片走私猖獗,大臣们纷纷上奏支持禁烟,道光皇帝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揭开了禁烟运动的序幕。本文拟对道光皇帝应允林则徐开展禁烟运动的原因进行初步考察,以史鉴今,以期对今天禁毒工作的开展有益。  相似文献   

18.
太平天国时期洪秀全的禁烟主张和禁烟活动严重打击了江浙地区的鸦片输入和走私活动,通过实施禁烟法令,采取教育和惩治相结合的方针,从买卖到吸食环节进行整治,改善了社会风气,对于扼制江浙地区的鸦片泛滥起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李根 《兰台世界》2016,(22):97-99
清末新政时期是中国禁烟工作取得显著进展的时期,因此清末新政时期禁烟问题研究对我国现阶段禁毒工作和禁毒史研究都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学界对此问题研究主要集中于禁烟政策、地方禁烟问题和禁烟经验教训这三方面。虽出现较多学术成果,但仍然存在着不足与可研究空间。  相似文献   

20.
清朝的禁烟一般即指禁鸦片。光绪二十六年十二月初十日(1901年1月29日),清廷实行“新政”,试图挽救不断衰败的国运,禁烟是“新政”的主要内容之一。三十二年八月初三日,清廷谕令政务处妥议章程,定限10年,肃清国内的鸦片吸食及罂粟种植,可视为禁烟运动的发端。这场延至民初的禁烟运动,被称为近代第二次禁烟运动。禁烟运动涉及禁吸、禁卖、禁种、禁运多个层面,颁布禁烟章程条例,设立禁烟大臣,组建禁烟总局、总会,严格官吏禁烟政绩考核,参与“万国禁烟会”等国际间禁烟活动,责成各地督抚按期完成禁烟任务。禁烟客观上取得了一些成果,诸如广泛宣传了鸦片危害,摧毁了大量种植罂粟,关停了大量烟馆烟店,特别是参与国际禁烟活动,大大减少了鸦片的输入。兹选编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宫中、军机处、民政部、度支部、外务部、资政院、宗人府、禁烟总局等全宗中相关档案,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