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香港《幼稚园课程指引》简介程材香港课程发展议会编订的《幼稚团课程指引》(以下简称《课程指引》),已由香港教育署于1993年颁布印行。这本《课程指引》的具体编订工作,是由课程发展议会下属的“幼稚园协调委员会”完成的。其成员包括幼稚园校长、教师、幼儿中心...  相似文献   

2.
人们常说香港是自由世界,幼稚教育自由度大,没有统一的课程、教材,各幼稚园均可自编教材,自订各种纲要等。其实,香港政府早在1981年就颁布了《小学教育及学前服务》白皮书。1984年香港课程发展委员会(即现今的课程发展议会)编订了《幼稚园课程指引》,为幼稚园低班及高班提供教材参考资料(当时香港幼稚园只有高、低班两级)。1987年,该课程发展委员会又编订了《幼儿班活动指引》。同年,香港教育署通过问卷调查及面谈等形式,向幼稚园工作者广泛调查对幼稚园课程指引的意见。课程发展委员会亦在1989年间着手修订上述两份“指引”。1991年,修订后的《幼稚园课程指引》出台。从这些文件看,香港幼稚园课程设计的目的是明确的,内容也是详略适度的,这里拟作一个简要的介绍。一、群性和德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课程标准在香港称为“课程指引”,承担公民教育的课程标准香港称为“学校公民教育指引”。1985年5月,中英联合声明生效,香港进入回归祖国的过渡期。根据香港政府对教育署提出的通过学校承担公民教育的任务,教育署于1985年8月20日颁布了《学校公民教育指引》(以下简称《85指引》),在全港中小学推行。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香港回归在即,为适应形势发展需要,香港课程发展议会修订《85指引》,1996年编订新的《学校公民教育指引》(以下简称《96指引》),并于1996年12月由香港教育署正式颁布实施。《96指引》把基本法教育、爱国教育及政治教育列入公民教育,基本完成了公民教育预期的使命。1997年香港回归后,为进一步推进学校品德教育和公民教育,香港课程发展议会于2012年4月编制完成《德育及国民教育科课程指引》,拟独立设置学科课程,但在征询意见过程中有各种不同的声音,最终能否得到社会各界理解与认同尚待时日。  相似文献   

4.
专门从事课程研究的政府咨询机构——香港课程发展议会于1992年9月推出了一份新的《幼稚园课程指引》。他们推出这一文件的目的是为香港地区的幼稚园选择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提供官方认可的标准。在新的《幼稚园课程指引》中,香港课程发展议会提出的香港幼稚园课程的总目标是,“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并为他们从家庭进入社群作好准备。课程内容旨在使儿童的视野,从家庭扩大到学校,并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群、美五方面的均衡发展。认知、情绪和动觉学习等,对儿童日后的教育影响深远,因此,教学形式应能加强儿童对这些方面学习的积极性。”香港课程发展议会的专家们认为,为了能使幼稚园课程的总目标真正成为各幼椎园制订实际的课程计划的准则,有必要将其分解成一系列具体的子目标。他们在广泛征求有关幼稚园校长、教师、幼儿中心主任、教育学院讲师及香港教育署辅导视学处督学等各方面人士的意见的前提下,将上述幼稚园课程的总目标分  相似文献   

5.
<正>课程标准在香港称为"课程指引",承担公民教育的课程标准香港称为"学校公民教育指引"。1985年5月,中英联合声明生效,香港进入回归祖国的过渡期。根据香港政府对教育署提出的通过学校承担公民教育的任务,教育署于1985年8月20日颁布了《学校公民教育指引》(以下简称《85指引》),在全港中小学推行。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香港回归在即,为适应形势发展需要,香港课程发展议会修订《85指引》,1996  相似文献   

6.
根据人民网香港4月30日报道,香港教育局局长孙明扬近日同意接纳课程发展议会修订的小学及中学"德育及国民教育科"课程指引。据悉,香港将于2015年正式推行国民教育课程,在此之前,香港各中小学校有3年的开展期以供过渡。  相似文献   

7.
随着内地与香港经济往来的频繁,我们对香港的了解越来越丰富。本文在对香港中学调研的基础上,对香港的中学地理教材、教学方法、考试制度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地理教育改革提供—些参考依据。一、《香港地理课程指引》的特点在内地,地理课程标准是地理教学的主要依据。而“香港地理课程指引”则由香港课程发展议会编订,教育统筹局建议中学采用,配合香港考试及评核局开设的相关考试。《香港地理课程指引》中明确规定,中学地理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基本地理能  相似文献   

8.
香港小学作文测验□上海师资培训中心董蓓菲一、香港小学作文教学目标和内容1990年由香港课程发展议会编订的,香港教育署建议学校采用的《小学课程纲要中国语文科》规定,香港小学写作教学目标为:1.指导学生搜集资料,充实写作内容。2.指导学生运用适当的字、词...  相似文献   

9.
香港课程发展议会与考试评核局于2006年制订了《新高中课程及评估指引》,提出高中数学课程内容及评价意见.从2009年9月起,香港实行“六三三”新学制.本文对大陆与香港高中数学选修课做若干比较研究,并提出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0.
2004年初,香港教育图书公司出版了一套全新的高中中国历史教科书——《新理念中国历史》。该书由杜振醉、区达仁、梁国雄、胡志伟、甄锦棠编著,全套三册,供香港高中(中四至中五)教学及学生参加中学会考之用。《新理念中国历史》是按照2003年香港课程发展议会与考试及评核局联合编订的《中国历史科课程及评估指引》(中四至中五)编写而成。该书采用铜版纸印刷,装帧精美,图文并茂,  相似文献   

11.
香港在1971年开始实行小学义务教育,1978年全面实施免费、强迫的九年义务教育,从此结束了,过去中学只适应少数人的精英教育。为使学生能受到比较全面的教育,香港教育署成立了课程发展委员会,1988年改为课程发展议会,由教育界代表人士组成,包括中小学校校长、香港大学教育学院、中文大学教育学院、公开考试主办机构、各教育学院、工业学院、香港工商师范学院教师会的代表及教育司署各有关部门代表等。经过15年探索,于1991年公布了一个新的课程指引,现作一个简要介绍,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2.
情境再造:小学古诗教学的审美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论:小学古诗教学的定位香港新的语文课程提倡小学生学习古诗。香港课程发展议会在1990年编订的《小学中国语文科课程纲要》中,提出语文教学须让学生“对中国文化有所认识”,特别编选了一些浅易的古诗文作为共同教材。不过,这些古诗文只编在六年级的教材,而且是让教师自由选教的。在新课程提倡学习文学、认识传统文化的前提下,教育当局建议小学生学习古诗文,并在2002年出版了《积累与感兴:小学古诗文诵读材料选编(试用)》,辑录了古诗100首及古文50篇,供教师自行选教。把古诗列为小学语文课程的指定教学范围,建议在各年级都可以施教,并…  相似文献   

13.
在香港地区,原来的小学常识教学内容是由社会科、科学科和健康教育科等课程组成的。由于这三门课程的内容有交叉,所以学生在学习时会遇到重复学习的问题。另外,这三门课程的教科书已经使用了近十年(社会科和健康教育科的教科书于1980年编写,1983年使用;科学科的教科书1981年编写,1984年使用),有的内容已经落后。基于此,香港教育统筹委员会在第四号报告书(1990年11月公布)曾提出把社会科、科学科和健康教育科三门课程合并成“小学常识科”一门课程的建议。经过三年多的调查和论证,香港课程发展议会于1994年4月正式决定采纳香港教育统筹委员会第四号报告书的这一建议,并编制新的《小学常识科》的课程纲要,要求香港地区的各小学从1994年秋季开始逐步过渡使用。  相似文献   

14.
香港小学语文课程纲要(即教学大纲)的全称是《小学课程纲要中国语文科小一至小六课程纲要》.这份纲要是由香港课程发展议会一九九○年编订,由香港教育署建议学校采用的.该纲要共有三部分:甲部为"课程",明确地规定了本学科教学要求;乙部为"教学建议",提供一系列教学方式和活动,使教师能按学生的能力、兴趣和需要进行教学;丙部为"附录",属参考资料性质,包括小学各年级常用字表、检字举例、笔画名称及写法、习作批改符号等.  相似文献   

15.
香港地区中学的中一至中三相当于我国九年制义务教育体系中的初一至初三。香港地区自1978年开始实行九年免费、强迫和普及教育的政策(即义务教育)。本文将根据浙江省教委1992年11月3日颁布的浙教研字(1992)第563号文件印发的《义务教育试行教学计划》(初中部分),和香港教育署于1992年9月印行的由香港课程发展议会编订的《中一至中五课程指引》初稿中的中一至中三部分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6.
前段时间,我们赴香港大埔旧墟公立学校学习交流,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香港小学的校本课程。他们的校本课程有以下一些重要特征。一、有明确的发展规划香港课程发展议会为提供优质学校课程,以提升学生的能力,使其能适应知识为本、科技急速发展的社会以及全球一体化、高度竞争的经济发展,出台了《学会学习——课程发展路向》报告书。报告书定出了香港未来十年学校课程发展的大方向,使学生能达到全面发展及终身学习的远景,并就短期(2001-2002至2005-2006)、中期(2006-2007至2010-2011年)及长期(2011年以后)发展阶段的发展策略及所采取措施作出…  相似文献   

17.
香港学校环境教育政策与实践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香港课程发展议会于1999年修订发表了新的<学校环境教育指引>,各级学校以此为政策指导,在有关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的大力支持下,积极地开展了丰富多彩、颇具特色的环境教育实践活动,取得了较大的成绩.  相似文献   

18.
一、香港《新编中国语文》的构建特色1、指导纲领:以香港课程发展议会最新颁布的《中学语文科课程纲要》、《中学中国语文科课本编纂指引》为根据,进行编写.2、基本框架:《新编中国语文》共分十册,不分单元.适用于香港中学一、二、三、四、五各年级学习,每学年两册.3、专题设计:每篇课文前面均辟有《作者介绍》、《题解》、《教学重点》、《预习问题》、《注释》、《教学活动》、《问题讨论》、《应用练习》八个栏目.4、编著者:汪炯华、李炎群,长河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一九九一年版)5、构建特色  相似文献   

19.
香港初中原《中国历史科课程纲要》是香港教育署于1982年颁布的.随着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原来的课程纲要已不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况且在这十多年间,对于新的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研究,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因此,教学大纲必须切合时代发展的需要.本着这样的目的,香港课程发展议会下属的中学历史科科目委员会,对1982年颁布的初中课程纲要重新审订,并综合近年来中学历史教学研究的趋势,于1997年编订了新的初中《中国历史科课程纲要》(以下简称《新纲要》).  相似文献   

20.
1993年12月,由香港教育署课程发展议会编订、课程发展处印行的幼稚园、小学、中一至中五(初高中阶段)及中六(大学预科)一共四套的课程指引,是香港第一次推出的关于整体课程编排的政策性文件.以往,香港教育署只是推出个别科目课程纲要,而这几套课程指引则综合了以往的个别科目纲要内容,要求在课程目标的指导下,各级学校能够提供平衡发展、富有弹性及使各级之间保持顺利衔接的课程结构,以满足学生接受普及型、大众化教育的要求.其内容包括课程修订的背景,各级学校课程目标、课程编排、课程实施及评估等几部分.现据此试作评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