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林焕平教授教学生涯和治学方法肖保林焕平教授,广东台山县人,1911年9月生。早年就读于上海中国公学和暨南大学,后留学日本。1930年由他的老师白藤介绍加入“左联”,开始了革命文学活动和学术活动。1937年他在广州美术专科学校任教,开始了教学生涯。他曾...  相似文献   

2.
著名历史文献学家张舜徽先生出生于湖南沅江,自幼在湖湘文化的熏陶中长大,早年在湘的求学经历和教学生涯厚植了其学术发展的根基,同时也对其学术的取向起着一定的模铸作用,从而使其学术表现出明显的湖湘情结。这种湖湘情结之一端体现在其文字学研究方面。文字学是先生早年所专攻的学问,身处湖湘间,故其训释文字颇以湖南地方方言、湖湘名物风...  相似文献   

3.
沈从文是中国现代文坛一位勤奋而多产的作家,其早期创作数量颇丰,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涉及军旅题材。本文试从沈从文的军旅世家身世、早年军旅生涯和近代社会的尚武任侠精神及文人军旅情节来探寻其进行军旅小说创作的原由。  相似文献   

4.
元稹早年就痛恨宦官的跋扈,他用职权惩办违制的宦官,用诗歌讽刺宦官的横行,这种活动始终贯穿元稹的一生。他在宦官或者有宦官参与的再三再四的打击下,度过了长达二十年的贬谪生涯,占到其政治活动时间的百分之九十左右。这就是历来所谓“元稹勾结宦官”的真相。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在20世纪20年代初以前,即他正式接受马克思主义之前的思想发展轨迹究竟如何,可以从其早年的生活经历、求学生涯、社会活动中作一番探究。毛泽东早年的思想,主要包括三条线索,即中西合璧、取精用弘的治学观,相信民众、依靠民众的民众观以及立足现实、实事求是的国情观。这些思想观念,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理论创新,具有不容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苏轼早年得志开始其从政生涯,但终其一生却仕途失意,其人生轨迹亦飘零辗转,多灾多难。然虽遭巨变,其深受禅学思想影响,能够超然于物外,在悲苦的人生境遇中,以佛救心,实现其自我心灵的救赎及文学创作实绩的转变。  相似文献   

7.
袁孝金  吕贤年 《物理教师》2007,28(12):53-56
杰出的科学家、教育家吴大猷教授,早年求学于南开大学和美国的密歇根大学,后来在其长达70多年的科教生涯中,在涉及原子、分子结构及其光谱,等离子体及其动力学理论,核物理、天文物理、统计物理、散射理论及相对论等十分广泛的领域作出了贡献,在世界科技界享有崇高的声誉,他先后  相似文献   

8.
郑板桥民本思想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做官前的早年生涯为形成期;官宦时期为深化期和补期;卸官后的晚年为皈依期。其民本思想的内涵经历了“爱人”-“好人”-“修身”的发展过程。民本思想对其艺术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现实主义悲剧《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是尤金?奥尼尔剧作生涯的顶峰。本文试图多维度探究剧中重要角色一玛丽悲剧人生的复杂根源:社会因素,人性弱点,家庭成员的隔阂与伤害,奥尼尔早年不幸生活经历的影响和他的悲剧命运观。  相似文献   

10.
死亡是文学作品永恒的主题之一.丁尼生在他漫长的创作生涯中创作了大量的有关死亡主题的诗歌.Break,break,break和Crossing the Bar分别是他早年和晚年有关死亡主题的最优秀的挽歌诗,也最能代表他早年和晚年的死亡观.从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对这两首诗歌所选择的及物性系统作一比较分析,分析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两首诗歌死亡主题的表达特点,并剖析丁尼生早年、晚年面对死亡的不同态度及其理据.  相似文献   

11.
汪古马氏是元代著名的少数民族官僚家族,其社会交往网络极具特色,一定意义上反映了家族的政治社会地位和文化取向。其中尤以马祖常最具代表性。他的社会网络分为同乡、同年座主及门生后学、同僚等几层。同乡以地域为纽带,在他早年及政治失意归乡时作用明显。同年座主及门生网络是由科举和授业形成,可强化彼此的身份和旨趣,并有助于仕宦生涯。马祖常步入仕途后,同僚成为其重要的社交对象,那些政治见解或诗文才艺与其相近者是他同僚网络的主要构成。马祖常笃信儒术,但也有与佛道之士交往的记录,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其政治地位浮沉及其避世思想的曲折反映。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同志早期教育思想,是他的教育思想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阶段,是他整个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教育思想的形成,同他早年求学生涯有关。他早期教育思想,集中表现为对旧学校教育的抨击及“为学之道”的种种方面,其影响是深远的。  相似文献   

13.
生涯自我效能是一种主体能动性因素,影响个体生涯目标的确立、职业选择、生涯行为的坚持性和生涯绩效等。生涯自我效能对个体的职业生涯发展影响深远。为了更好地发挥生涯自我效能理论在职业指导中的作用,帮助个体提高其生涯自我效能感,文章概括了生涯自我效能的形成和作用模式,并根据该模型提出了在职业指导工作中提高个体生涯自我效能感的措施和途径,这将有助于职业指导工作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14.
生涯自我效能是个体对自身有关生涯能力的认知判断,具有动机性作用,对个体一系列的生涯活动发挥着强有力的影响。生涯自我效能的形成和发展有其信息源,有关研究揭示了影响生涯自我效能形成和发展的有关因素。据此可以对个体的生涯自我效能进行干预,帮助个体改善其效能感。  相似文献   

15.
内心的贫困     
我曾有过这么一位同学,早年丧父,身世颇为悲惨,旁人听闻之后,无一不热泪潸潸,心生怜悯。六年的中学生涯我都与她在同一间教室里度过。仿佛,命里就是注定要与她有那么一段回忆似的。  相似文献   

16.
迄今为止,人们对于“生涯”概念的理解众说纷纭。这种状况不利于“生涯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运作。其实,“生涯”概念无论在人们的头脑中还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都是在两种意义——广义和狭义上使用的,所谓广义的生涯,是指社会个体在其整个生命活动的时空中所经历的以接受教育(培训)与职业转换为主轴的一切活动的总和。所谓狭义的生涯.既可以指社会个体在其某一段生命活动的时空里所经历的以教育(培训)与职业转换为主轴的一切活动的总和.也可以指社会个体在其某一生命活动的时空里所经历的以非教育(培训)与职业转换为主轴的一切活动的总和。“生涯”是有方向的,所以是矢量而不是标量。正因为它是矢量,我们才可以进行诸如学习生涯、职业生涯乃至整体生涯的规划或培训。  相似文献   

17.
张友松作为中国现代著名的翻译家,早年赴京华求学,与鲁迅建立了深厚的友谊。青岛是他30年代中学教师生涯的第一站,在青岛他翻译出版了外国名著《茵梦湖》,世界文学翻译自此成为其一生的事业追求。晚年张友松从文坛上彻底消失,他隐居成都,以致无人忆起张友松开启世界文化之窗的历史性贡献。  相似文献   

18.
内心的贫困     
我曾有过这么一位同学,她早年丧父,身世颇为悲惨,旁人听闻之后,无一不泪眼涔涔,心生怜悯。六年的中学生涯我都与她在同一间教室里度过。仿佛,命里就注定要与她有那么一段回忆似的。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接受以传授知识与技能为主的普适性生涯教育后,依旧会对职业生涯存在认知偏差,产生消极情绪及行为反应,难以做出合理满意的职业生涯决策或克服职业生涯决策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生涯思维是个体对职业问题解决和职业生涯决策有关的假设、态度、行为、信念、情感、计划及策略思考的结果。了解生涯思维的内涵、测量及干预策略,有利于帮助学生识别并转变非功能性生涯思维,提高其职业生涯决策水平,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20.
沈祖芸 《上海教育》2009,(15):55-56
"科学救国的志向让我与遗传学结下不解之缘" 谈家桢一生与遗传学结下了不解之缘。早年,抱着"科学救国"的志向,谈家桢远涉重洋,来到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师从现代遗传学奠基人摩尔根及助手杜布赞斯基攻读博士学位。学成后,他坚决回国,并在经典遗传学上升阶段,开始了他的遗传学研究和教育生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