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以大学生社会实践为主体开展高校第二课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庆  周青 《教师》2011,(17):60-61
高校第二课堂是大学教育十分重要的环节,是第一课堂的实践延伸,其形式丰富多样。国外在对高校第二课堂的研究中指出,实践教育是第二课堂的重要形式。第二课堂在社会实践这一载体上,可更加全面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加强学生社会理想和职业理想教育、劳动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2.
第二课堂活动课程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乐山师范学院通过实施《第二课堂活动课程总体方案》,探索出第二课堂活动课程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紧密相关,并为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信息技术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为了让学生通过丰富的有意义的实践活动学会并应用信息技术,开展了内容丰富、紧扣时代主题的信息技术第二课堂主题实践活动,构建信息技术第二课堂主题实践活动创新解决方案。高定位、高梦想、高理念、高策划,探究信息技术第二课堂主题实践活动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关系,主题活动是魂,高效实践是本。在开展信息技术第二课堂主题实践活动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高度融合的教育生态系统中提升了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语言交流沟通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创新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4.
随着21世纪科技的迅速发展以及社会对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的提高,培养具有较强思想政治素质、医学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等医学人才已成为医学院校教育教学的共同目标。实践育人作为一种基于实践的观点而形成的育人理念和方法,是实现上述目标的关键途径。目前,第二课堂实践活动依然是实践育人的薄弱环节,大多数高校还没有将第二课堂正式纳入现行培养方案,尚未构建起完善的第二课堂实践育人模式,对第二课堂的教育教学工作不够重视,  相似文献   

5.
建构主义理论及其教育观是近年来对教育实践影响最为深远的学习理论,英语"第二课堂教学"是英语教育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以建构主义理论为依据,结合商洛学院英语"第二课堂教学",分析英语"第二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及存在的问题,探讨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英语"第二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及实施。多年的实践研究表明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教学"的实践与创新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英语技能和综合素质行之有效的教学途径和手段。  相似文献   

6.
谢天  金菲菲  于勇  蔡璨 《文教资料》2014,(32):143-145
"第二课堂"概念最早来自于在课堂教学之外开展的校内校外活动,通常是相对于学校传统常规教学的第一课堂而言的。自新课标实施改革以来,中学生的素质教育得到高度重视,一线教育工作者就中学第二课堂开展了较多的研究,但围绕第二课堂活动探索学生更实际的需求的研究较少,对在偏远地区中学普及第二课堂的实践研究也不够。本文通过在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期间,对仙游县地区中学第二课堂的教学实践进行实际调查研究,采用访谈调查法、定量观察法、问卷调查法和内容分析法,了解仙游县地区中学当前第二课堂的实施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围绕偏远地区中学应如何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提出实践对策。  相似文献   

7.
工商管理类专业第二课堂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第二课堂实践教学体系是高校完成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本文对当前工商管理类专业大学生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第二课堂对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及在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方面的重要作用进行分析,最后对具体构建第二课堂实践教学体系的举措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第二课堂活动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实践平台,是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大舞台。论述如何构建基于第二课堂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平台,形成学校人才培养新体系。  相似文献   

9.
贾飞 《海外英语》2014,(11):45-46
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的建设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有效途径。该文以同济大学浙江学院所进行的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建设实践为例,探讨第二课堂对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的促进作用,总结了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的具体组织模式。  相似文献   

10.
第二课堂教学是在第一课堂外的时间和空间进行的与第一课堂相关的教学活动。第二课堂教学已逐渐成为改革传统教育模式、推进素质教育的主要形式。聚焦于初中物理第二课堂的教学实践,从可行性、可操作的角度,对如何开展好物理第二课堂教学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总结,对如何开展好物理第二课堂的教学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作为社会实践活动的教师教育,除了具有教育实践的一般特征之外,还有其自身发展的逻辑.对于教师教育的研究不能用理论的逻辑代替实践的逻辑,教师教育研究要面对实践形态的教师教育,要将一种实践状态的教师教育现象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去寻找实践的轨迹,解释实践的逻辑.用实践的理论来分析,用实践的逻辑来思考,用实践的话语来表达对教师教育实践的研究,正是其实践意蕴之所在.  相似文献   

12.
谈谈实践教育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践教育是为了实现教育目标和教学目的而开展的实践活动,它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根本方式.本文着重探讨实践教育的形成,并认为应从建立实践教育理论,构建实践教育教育体制,改善实践教育所需的物质条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来构建实践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3.
“知识教学”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识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论题。本文通过辨析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思想背景下所追寻的两种不同的"知识教学"实践的差异,明晰当今我国课堂教学革新面临的基本课题。"知识教学"是一种认知性实践,同时也是一种社会性实践和伦理性实践。而"知识教学"的成功归根结底取决于学校教师的觉醒和转型。  相似文献   

14.
借助教育人类学视角,结合田野观察和问卷调查方法,针对北京市农民工随迁子女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互动进行调研发现,在农民工随迁子女家校互动中,存在干预性教育行为、非干预性教育行为和情境性教育三种主要实践模式,在每种模式互动中,都彰显着人们对教育目标的理解、社会资本的局限、自我经历的复制等社会文化因素对教育实践的影响。物质资本和社会资本相对匮乏的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家庭教育,需要和其学校教育一起,共同受到社会和政府进一步关注。  相似文献   

15.
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与实践育人导向具有内在一致性。坚持实践育人导向,发挥实践育人对劳动教育的适应性和引领性,是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应有之义。对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而言,实践育人发挥着完善、发展、成长与生活的应然导向。其中,完善导向即丰富职业教育和劳动教育的内涵;发展导向即推动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和教学体系建设;成长导向即促进学生在自我实现方面的成长;生活导向即推动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回归生活视域。然而,在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实施过程中,实践育人导向的缺失造成了对劳动教育的认识与定位模糊,劳动教育的实施力度不足;偏重劳动教育结果,淡化过程性体验的功利性导向严重;学校劳动教育文化建设薄弱,文化育人缺失;缺少实践理性的指导,使劳动教育流于形式等。推动劳动教育实践育人导向的复归,需要正确认识劳动教育的本质,加强课程建设和学科渗透;推动学校文化机制建设,营造回归实践的劳动教育氛围;把握实践育人的应然导向,注重劳动教育的体验性和过程性;坚持实践理性的引领,提升劳动教育的育人深度。  相似文献   

16.
河北师范大学自2005年开展的师范生实习支教工程实现了高师院校、师范生、农村基础教育与在职教师专业发展的多方共赢。实习支教强化了师范生培养的实践环节,直接服务了农村基础教育,催生了教师教育新模式,是高师院校"有为有位"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黄巽于1933年创办的广东省立第一职业学校的建校文件与实践记录为主要研究依据。介绍了黄巽的生平和广东省立第一职业学校的创立背景,重点对黄巽职业教育思想及其在办学实践中的体现作了研究,认为黄巽对职业教育的内涵理解甚深,在理论与实践上有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具有前瞻性,通过长时间的探究与实践,形成了民国时期广东职业教育中的一种典型模式。黄巽的职业教育思想对今天的职业教育仍具有启发与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高等教育应具备三项基本职能:培养专门人才、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顶岗实习支教是培养专门人才不可或缺的实践环节,它的实施将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紧密链接在一起,不仅是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有力支持,还对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教育体制改革、教育科学研究、理论联系实际和服务社会等方面起着促进作用,也能对高等教育起到反馈与反拨作用,顶岗实习支教是一条价值多元的正确道路。  相似文献   

19.
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继续教育实践领域不断发展,研究范畴不断扩大,继续教育的概念也在不断深化和拓展。在党和国家发布的一系列政策文本中,继续教育已成为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学习型社会重大发展战略。从继续教育的概念出发,以政策文本为线索,追溯我国继续教育概念的演变,梳理其发展脉络,为探寻新时代继续教育的发展定位提供有益的思考。从实践内容上看,继续教育与成人教育既是我国教育实践上不同历史阶段教育体系构成的不同表述,也是二者随时代发展而不断吸纳和融合多种教育思潮后的产物。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和构建学习型社会等多种理论思潮的融入,赋予继续教育不断深化和拓展的动态发展特征。  相似文献   

20.
寻找中国教师教育的实践轨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教师教育在一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中,既经历了制度性的变迁,政策性的调整,也经历了整个实践方式的变革。从历史发展的视角,研究中国教师教育的实践轨迹,既看到了社会政治实践对教师教育实践的建构,也看到了从国外植入的体制对原有体制的影响,还看到了改革在造就发展的同时,也形成了对发展的羁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