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西部边远地区高校大学生在消费行为、消费特征、消费观念等方面不仅受到当代大学生主流消费意识的影响,还受到地域务件和自身消费能力的限制。对他们在校期间的个人消费问题进行研究,将有利于正确引导在西部边远地区高校就读的大学生的消费行为,提高他们的理性消费意识,培养他们初步的理财能力。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是一项促进受援地文化变迁的项目,主流文化与西部贫困地区文化借助于这个平台而相互接触;受援地寻求的是"主动变迁";国家对西部贫困地区实施"指导性变迁".大学生志愿者从主流文化区来到亚文化区,他们从事的是一项跨文化的志愿服务,他们应该采取跨文化的志愿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3.
作为西部大开发人才战略的举措之一,"西部计划"吸纳了众多大学生到西部建功立业.然而,志愿者服务期满以后,却要面临第二次职业选择,这给西部计划带来诸多不稳定的因素.让优秀人才继续服务西部,让他们扎根西部从而为西部大开发做长期贡献,就需要在西部计划中考虑志愿者就业的长效机制,为他们构建长效的职业发展通道.  相似文献   

4.
广袤无垠的大西部给了一些大学生演绎自我、创造传奇的天地,给了他们实现梦想的舞台.但是难以否认的是,相对于高速发展的东部地区来说,西部的经济发展、生活条件、工作环境等因素多少让一些大学生心存顾虑.因为这些顾虑,他们想迈向西部的那一脚,不禁显得迟疑.  相似文献   

5.
服务灾区     
《教育》2008,(20)
"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我的地方去!"7月1日,安徽省淮北煤炭师范学院5名"西部计划"大学生、研究生在党旗下庄严宣誓。2008年大学生志愿者服务西部计划在学校招募后,他们积极通过网上报名在面试、体检、公示后从  相似文献   

6.
观点     
《青年教师》2009,(11):3-3
现在很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原因怪扩招,我觉得没有太多道理。现在大学生太多,这叫结构性过剩——大家都想在大城市当公务员,有多少岗位呢?有很多地方需要他们去,他们不去。当然,不去也不能怪大学生,你为什么不增加紧缺人才岗位的吸引力呢?文革前,越到西部,工资越高,比如.新疆可以拿80块钱,我们在北京只能拿46块多,现在反过来了,那谁愿意到西部去啊?  相似文献   

7.
共青团中央、教育部组织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不仅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更重要的是,对大学生来说,是给他们创业种子的萌发送来第一滴水,给他们创业激情的燃烧送上第一块炭.  相似文献   

8.
西部地方高校的贫困大学生比较普遍,这些大学生在心理上和思想上有其特殊性.在以中国梦为主题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的新形势下,应该结合他们的特点,对他们进行科学的理想信念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挣脱经济贫困的羁绊而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9.
炎炎夏日,新一批“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者将赴西部服务。这些新的西部志愿者,面临着如何将自身所长,对接于服务西部发展的问题。近日,几位老志愿者为新志愿者们娓娓叙述了他们的两部志愿服务经历。同学们分享着他们的故事,也思考着生活的哲理。相信这些老志愿者的经历会给新志愿者们提供最为直接和鲜活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共青团中央、教育部组织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不仅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更重要的是,对大学生来说,是给他们创业种子的萌发送来第一滴水,给他们创业激情的燃烧送上第一块炭。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实践效果与建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是国家缓解就业压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基层就业的重要战略举措,与当前热衷对其进行正面、总体研究不同,本文从西部计划当事者的角度出发,通过个案访谈追踪他们参加西部计划的实践过程,进而反思西部计划的效果与问题,并给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2.
《职业技术教育》2004,(8):12-13
西部是一个熔炉,它在锻造着每个人的意志。只有击不跨的精神品质,志愿者们才能和西部进行心与心的交换。现在,回到衢州的巫雪峰依然马不停蹄。如果你碰到一个佩带团徽,挂一块“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牌,携带各种捐赠协议书,行色匆匆的男孩,那么或许就是他。与巫雪峰一样,冯艾和刘勇他们渐渐地迷恋上了西部,这与刚来西部时的那种热情与神往不同,通过在这片土地上付出泪水与汗水,他们已经读懂了西部,他们的心已经在西部的土地上生根发芽……  相似文献   

13.
五四前夕,温家宝总理应清华大学20名毕业生代表之邀,在他们奔赴基层、奔赴西部之前,给他们壮行来了。他希望这次谈心,能对大学生今后的人生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4.
自团中央、教育部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以来,共有346名北京、上海等高校的大学生来到西藏,他们战胜了缺氧、高寒等诸多困难,与西藏各族群众一起,为改变西藏面貌奉献着青春和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宁夏理工学院的1624名非英语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他们的英语学习动机进行了定向研究,有助于西部地区民办高校大学生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从而不断提高西部地区民办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在跨文化背景下,参与西部计划的大学生志愿者具备一种类似于救世主的身份和角色,他们对此也加以认同,所以他们普遍具有一种“救世主心态”。救世主心态由于脱离了现实而造成诸多不良后果。大学生志愿者应放下救世主心态,并根据当地社会的期待做好志愿服务。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是西部经济发展人才补给的重要资源,在国家鼓励毕业生支援西部建设的大环境下,如何把毕业生引向西部基层就业,需要政府、用人单位、高校和大学生共同努力加以解决。本文着重分析了大学生面向西部基层就业的现状及问题,并提出了加强大学生到西部基层就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英语学习焦虑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湖南西部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调查分析了他们英语学习焦虑指数以及不同类型受试者之间的相关性.研究发现:湘西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英语学习焦虑指数偏高,并与学业成绩呈负相关;问卷试题表明英语学习焦虑源更多来自交际畏惧;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焦虑状态高于汉族大学生,差等生的焦虑状态高于优等生.  相似文献   

19.
正2003年是团中央、教育部、财政部、人事部"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全国启动的第一年。全国近万名青年大学生带着坚定的意志,饱满的热情,青春的激情纷纷汇聚到祖国西部,他们用汗水和拼搏开启西部青春创业的新征程!无悔选择,用壮举诠释时代赞歌作为长春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2003届的一名毕业生,—个平凡的中医学子,当全国唱响"到西部去"的口号时,我积极报名参加了全国首批"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活动",在四川省甘孜州甘孜县绒巴岔区卫生院进行了为期两年的志愿服务。服务期间我被四川省团省委评为优秀志愿者,并参加了四川省团省委组织的大学生西部志愿者先进事迹报告会,到四川多所高校作报告演讲。吉林省团省委组织慰问团到四川来慰问的时候,由于我地处偏远,未能有幸和领导见面,后来团省委的领导亲自给我打来慰问电话,让我的心里感到无比的亲切和温暖。  相似文献   

20.
到西部去     
到西部去!这是声音,是旗帜,是青春的呼唤,也是血液的奔腾。自2003年6月份共青团中央公布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之后的短短13天里,报名者远远超出了预定的6000人,达到了43763人。他们将奔赴黄沙弥漫的西部,他们将在神秘的西部点燃青春、点燃梦想,他们将拥有人生最珍贵的一段记忆———青春、西部、责任……2000年启动的西部大开发战略,直到现在还振奋人心,使人们看到了西部腾飞的希望。毋庸置疑,要拉进东西部的现实差距,招贤纳才仍是一个关键环节,合理的人才配置是西部发展的重中之重。到西部去!西部是一个巨大的舞台。对于那些即将走出校门的大学生而言,他们需要的是一个能够将自己的所学知识用于实践的环境,把年轻的活力和冲动变换成一种事业上的热情和执著,而在今天的西部,缺少的不光是人才,也需要给予这些满怀着理想和激情的年轻人一片自由呼吸的天空……保加利亚的一位作家说,生命如同刚刚划亮的一根火柴,当你刚看清前路,火柴就快熄灭了。青春短暂,去哪里寻求发展空间呢?西部看来并不是好地方,土壤干燥,即使是种一棵树,也需要挖一个深深的土坑,还需要不断的浇灌和施肥,但是当你看着贫瘠的黄沙上,小树苗一个叶子一个枝桠地长成一棵大树,当你看着苍茫的戈壁,开始变得蓊蓊郁郁,那是多么大的一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