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教学是一个鲜活的所在,相比于量化研究,质性研究对于发现教学中一些不被察觉的问题更具优势。通过对两所高师院校6位术科教师的访谈,借助Nvivo 8.0质性分析软件,术科教学中长期被遮蔽的几个问题得以浮现,这三个方面的问题也是区别于以往术科教学研究的重要发现。第一个发现是术科教师备课过程中形成"备课模式",即他们不会每天、每节课都去备课,更多的是按照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来上课。备课模式体现了术科教学的"惰性依附";第二个发现是术科教学考核中存在着"注重技评、达标,忽视能力评价"以及"人为降低考核标准"等教学"失范"现象,"术科教学考核失范现象"体现了术科教学的"目的依附";第三个发现是术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诸多"无奈"感受,这些无奈来自于"教师所说的苦衷、教学瓶颈,以及由于教学进度被打乱或者学生学习积极性问题而导致教师产生的负面情绪"。"术科教学的无奈体验"又体现了术科教学的"情绪依附"。以上三个方面的问题是以往有关术科教学状况的研究未曾揭露的,这些问题将有助于更加圆熟术科教师的现实教学与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2.
体育教育专业术科必修课教学现状及改革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以来 ,体育教育专业术科必修课教学始终未摆脱以竞技技术为中心的教学体系 ,忽视终身健身意识与能力的培养 ,教材内容竞技化 ,教学方法陈旧 ,必须进行改革。应从以竞技运动技术教学为主线转移到以健身教育为主线 ,使术科健身教育与运动技术教学有机结合 ,强化学生终身健身意识 ,优化术科教材内容 ,改革教学方法 ,强化能力培养 ,更新教师知识结构 ,改革考核方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旨在探明高师体育院校术科教师的教学知识结构及发展途径,为促进其专业化提供有益的参考。采用文献资料、访谈、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探索出术科教师所需的教学知识结构为:"教学的内容知识"、"教学的课程知识"、"教学的方法知识"三大类;教学知识发展的主要阶段及途径:"学生时代的课程学习"、"职前培训"、"在职培训、各类学习以及参与各种活动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正>不同概念范畴下的运动其价值属性是不一样的,以健身为目的的运动,体现的是锻炼价值;以竞技为目的的运动,其价值在于竞争和获胜;而以教育为目的的运动,则是追求运动文化的真意。从教育学意义上来说,运动学习的过程是一个认知过程,也是运动技能的形成过程。反思以往所谓的"运动技术"教学,往往看到的大多是"单个动作"的教学,即使是学过了,也不知所学的是什么,有  相似文献   

5.
《体育师友》2021,(4):51-53
课程思政在全国高校的普遍实施,对高校体育专业"术科"课程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课程思政融入高校体育专业"术科"课程能完善高校体育专业课程,健全体育专业学生全面发展等价值意蕴,却面临着教师思政能力不足、思政元素和技能教学难以融合等问题,据此提出课程思政融入体育专业"术科"课程应从教师队伍建设、挖掘思政元素、教学目标制定和教学评价体系的同向育人策略。  相似文献   

6.
论体育学院学科与术科教学的不同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学院学科与术科的教学不同点,主要表现为:学科教学是理性化的知识性教学,术科教学是操作式的技术性教学;学科教学的抽象性与直观教学,术科教学的直观性与“抽象”教学;学科教学内容的构建性与“启发”教学,术科教学内容的组合性与“迁移”教学;学科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术科教学是一种直接的实践活动;学科教学是“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术科教学是“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学科教学程式的多元性,术科教学程式的单一性  相似文献   

7.
体育教育专业术科课程中“文字表达法”教学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培养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师能力出发,改革传统的术科课教学模式与方法.通过教学实验、数理统计、对比分析等方法,对体育专业学生进行了教学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文字表达法"教学,有利于学生掌握运动项目的基本理论知识、技术、教学过程与方法,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创新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8.
冰上课教学室北方高校冬季体育必修课,在授课的过程中采取积极有效的方式和方法在加强学生身体素质之外,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是培养学生自我调控情绪,完善学生健康心理的根本保证.通过分析,认为对于冰上运动学生缺乏自信心、教师在冰上课教学中对理论知识重视不够、学生关于冰上运动的运动安全意识浅薄等是学生畏惧冰上课的原因;并提出对学生进行分组教学,因材施教、冰上课中加强运动技术和安全理论知识的教导、提高教师对学生心理素质教学的重视程度等提升学生心理素质的途径,为提高冰上课教学质量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快易网球”教学提倡在教师的主导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让“乐于运动、享于运动”教学理念贯穿整个体育课堂,为我国实现全民健身作出应有的贡献。就应用价值而言;1)“快易网球”教学法在普通高校网球选修课教学中应用适应网球的教学与训练,丰富网球课的教学内容,提高网球课的教学质量,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为网球后备人才的选拔创造条件;2)突出普通高校体育与健康的健身价值,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提升网球运动的健身效能;3)培养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对体育锻炼价值的认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相似文献   

10.
《体育师友》2019,(4):13-14
研究从大学公共体育课的现状入手,提出"契约锻炼"理论运用于大学公共体育课教学中,为提高学生自主锻炼意识,促进体质健康水平;促进学生运动技能的提升和掌握科学锻炼方法;提高课堂中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增强学生自我效能感,促进体育教学评价的多元化等观点,为"契约锻炼"理论运用于大学公共体育课教学提供了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11.
运用学习策略理论 ,并结合运动技能学习的特点 ,在田径技术教学中对运动系 2 0 0 1级学生进行了教学实验 ,初步得出以下结论 :在学习运动技能过程中施加学习策略训练有助于学生掌握运动技术 ;在培养学生运用学习策略的能力方面 ,语言法、调控法、认知体验三项指标得到明显改善 ,学习策略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高校太极拳教法的选择,要符合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行为特点,在不同教学阶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实践证明,适宜的教法能够加深大学生对传统体育文化的认识,培养大学生对太极拳的兴趣,对于提高高校太极拳的课堂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卓倪 《精武》2012,(28):11-12
当代高职院校学生的教学训练任务,不仅传授给他们各种运动知识,而且还要使他们掌握必要的运动技能,因此通过研究和掌握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逐步完善和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4.
"体育(运动)教材"概念初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研究从存在论和认识论两个方面对运动教材的概念定义为如下表述:“运动教材是教师对课程内容予以界定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状况所设置的运动场面”。该定义兼客体性与主体性于一身,“运动场面”反映的是客体性,而教师对课程内容的解释与界定以及教师对学生状况的把握则是其主体性的反映。基于存在论与认识论的支持,该定义不仅有助于改变人们那种将运动教材作为纯粹的物(客体)予以把握的片面认识,而且可以借助该概念作为体育课程(教学)理论中“教的是什么”、“用什么教”以及“怎样教”等相对独立的环节与现实操作之间相互对话的平台。  相似文献   

15.
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学体育分层教学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本教育是以学生为本,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遵循"以学定教、少教(讲)多学,先学后教"的教学原则。而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而根据学生性别、性格、身体素质、运动技能等综合因素进行的小学体育分组分层教学,从"以学定教"切入,是实现生本教育理念的有效途径。通过实验得出以下结论: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学体育分层教学,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有相应的发展平台,这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运动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与练习积极性;能以每个学生为本,解决个体差异问题,使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动作要领,提高运动技能;能较好发展学生身体素质;能使教学氛围更融洽,交流更顺畅,学生思维更活跃,主体意识与合作意识得到明显增强;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身心愉悦,为"终生体育"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6.
论新体育课程中运动技能教什么和如何教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新的教育思想和课程理念,探讨基础教育体育课程中运动技能的教学问题。认为:应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征,学生生活经验和实际,学校现实条件等因素选择教学生何种运动技能;应遵循面向全体学生,服务学生健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新理念,教授学生运动技能;同时应处理好运动兴趣培养、游戏教学、体能练习、情景教学等与运动技能教学之关系。  相似文献   

17.
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计划改革中“多能一专”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普通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多能一专”进行理性思考,阐述现代教育“厚基础、宽口径”以及“多能一专”与培养方向的局限性。分析了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计划改革中,“专业技术课程”(简称术科)学时递减后体育基础困难生现存或可能出现的专业素养问题。  相似文献   

18.
"121健身纲要"与高校体育课程体系改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实验法,依据“健身纲要”的精神,在高校创建了“121体育课程体系”的教学模式。即每周上4学时体育专项选修课,组织学生参加朝阳活动3次。要求学生每人掌握两种以上健身方法,每年进行一次体质检测。结果显示:实验班学生的专项技能、身体素质和对体育的认识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初步养成,培养了一批有组织管理能力的体育骨干,促进了整个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19.
结合运动技能学习的相关理论,研究对运动技能学习的结构进行了探究,发现运动技能学习既包含有运动技术和运动技能两个目标要素的目标结构,还包含有动力、操作和知识三个过程要素的过程结构,两者紧密结合共同反映着运动技能学习的本质特征,也就是以学习运动技术,培养运动能力为核心的教学/训练活动,教师/教练是运动技能学习的主导,学生是学习运动技能的主体,在相关过程要素的影响下,主体的认知结构会随着学习策略应用能力的不断提高而不断完善,从而获得个体运动技能的内化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建构主义体育技术教学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文献资料、教学实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建构主义理念下的体育技术教学模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建构主义体育技术教学模式,可积极主动地建构认识过程,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加强“教”与“学”的互动,增强教学效果;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突出主体参与,优化学生实践技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