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0 毫秒
1.
"健康中国"背景之下,体医融合作为健康服务的新理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聚焦体医融合健康服务供给,结合现阶段我国体医融合健康服务的实践探索,从全民健身与"健康中国"、产业融合、社会治理以及理论与技术方面对体医融合健康服务进行多维审视,分析了我国体医融合健康服务供给的内在困境,提出了供给侧改革视域下体医融合健康服务有效供给的优化方略。  相似文献   

2.
随着"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体医融合成为健康中国建设的主要途径。基于《"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等政策及当前我国体医融合的发展现状,发现我国体医融合在体医融合政策及跨部门间合作、发展思路及服务模式、试点形式及服务范围、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数量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但在体医融合理念及顶层设计、体医融合机制、支撑服务体系、全面发展等方面还略显不足。基于此,提出重塑理念,完善顶层设计;转变职能,构建体医融合机制;强化供给,健全支撑服务体系;统筹兼顾,促进全面发展;科学布局,实施系列工程等促进我国体医融合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社区体医融合作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的深度融合,为国民提供全流程、覆盖生命全过程的发展保障。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审视我国社区体医融合治理的机制建设状况和困境。研究发现,我国社区体医融合治理中存在基层治理权责设置失衡、综合治理工具运用匮乏、服务主体协同供给能力孱弱、专业职能部门和社区居民话语权缺失等困境。健康中国背景下我国社区体医融合治理的实施方案:1)优化基层治理权责匹配,强化治理运行监督力度;2)组合运用多类型治理工具,优化体医融合治理结构;3)深化体医融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多元主体参与的供给路径;4)畅通利益表达渠道,保障专业职能部门和社区居民的参与权与话语权。  相似文献   

4.
目的:体医融合是建设健康中国的重要途径,本研究探讨当前人们对体医融合的服务需求和制约体医融合发展的因素,并据此提出健康中国背景下我国体医融合的发展思路。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法来了解合肥市不同年龄阶段居民的体医融合服务需求;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专家访谈法等来研究制约体医融合发展的因素以及发展思路。结果显示:中老年人群、离退休人群及慢性病患者对体医融合表现出更强烈的服务需求;人们最渴望的服务对象为体医复合型人才;服务内容以运动处方和体质监测为主;服务模式以社区体质监测中心模式和医院健康指导中心模式为主。在我国体医融合发展的过程中,体医融合观念淡薄、缺乏完善的保障体系、组织及管理体制尚不完善、体医融合对"运动三性"的改善效果不显著以及体医复合型人才不足等成为制约体医融合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理念政策创新、多部门协同、跨行业资源融合、传统医学和竞技体育成果应用于体医融合中以及因地制宜创新体医融合发展的新模式等体医融合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5.
体医融合是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举措,在“健康中国”国家战略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调研法,本文对天津市、山东省、河南省体医融合开展现状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存在体医融合政策法规缺失、体育与医疗部门协作不足、专业体医人才缺失等问题。为了深化体医融合发展,建议:增加政府的主导性,完善体医融合的相关政策与法规;完善体医融合人才培养体系;建立一体化体医融合体系;构建“分层管理”体医融合健康服务模式;加强健康处方库的建设等。以此构建体医融合实施路径,推动体医融合发展,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新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一步完善农村公共体育服务是建设健康和谐新农村的需要,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存在着供给主体缺失、供给数量匮乏、供给内容单一、供给客体滞后等问题。研究认为,新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保障机制应包括:城乡一体化的公共体育产品供给机制,农村公共体育服务需求的民主表达机制,主体多元化的供给体制和融资机制。  相似文献   

7.
龙佳怀  刘玉 《体育科学》2023,(8):79-89+97
体医融合研究日趋丰富,体医融合实施(试点)逐步增多,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为全生命周期体医融合服务系统平台建设带来契机。通过文献资料分析和实地调研,剖析全生命周期体医融合和全生命周期体医融合服务系统平台内涵,阐释全生命周期体医融合服务系统平台构建意义和构建原则,审视全生命周期体医融合服务系统平台建设现实基础。研究认为,全生命周期体医融合服务系统平台构建主要包括平台构建框架、平台主体功能、平台服务体系、平台内容结构及平台运行流程。研究提出全生命周期体医融合服务系统平台推进路径:加强党的领导,强化政府职责;吸纳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提升基层社会健康治理能力;强化政策支持,完善全生命周期体医融合服务的体制机制;加强体医融合专业技术人员培养,完善全生命周期体医融合硬件设施建设;夯实数据要素基础设施,数字化赋能全生命周期体医融合服务系统平台建设;依托国家全生命周期体医融合服务系统平台建设,采用统分模式或统建模式,建设国家、省、市、县一体化体医融合系统平台。  相似文献   

8.
在健康中国和全民健身国家战略背景下,为研究体医融合发展的财税激励模式及其激励作用,运用理论分析、文献分析、比较分析等方法对政府财税宏观调控政策促进体医融合发展进行研究,对国外体医融合财税激励模式及其政策经验进行具体比较。研究表明,一方面,政府财税宏观政策与体医融合服务具有紧密的关联度。另一方面,在体医融合进程中,中国应积极借鉴国外体医融合财税激励模式的国际经验,立足中国体医融合的现实国情,取长补短,为我所用。构建政府主导推进,市场供给为主,政府与企业协同合作的体医融合财税激励模式,走出具有中国特色和符合中国国情的体医融合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9.
“健康中国”战略明确了我国在大众健康保障问题上,将以“治病为中心”转为“健康为中心”,“体医融合”则是保障大众健康的有效途径。研究主要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我国“体医融合”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显示:现阶段正是我国“体医融合”发展的历史机遇,在实践中已初见成效,“政府与市场相结合”、“医院健康指导中心”、“社区体质监测中心”等模式已初具成型;同时也存在相关政策法规缺失,体育与医疗部门协作不足,专业体医人才的缺失,配套实体产业的迟滞等问题;由此提出:创建“体医融合”的政策法规体系,建立体医部门协同治理机制,培养“体医融合”复合型人才,探索多渠道的“体医融合”模式,优化体育与医疗健康产业发展等符合国情的“体医融合”发展路径,以期为促进“体医融合”的理论与实践并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健康中国战略的推行,将体医融合推向了热潮,加快推进体医融合势在必行。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阐释了我国"体医结合"现状,剖析了健康中国视角下"体医融合"的内涵及特征,并分别从"技术融合""资源融合""话语权融合"三方面着手,探索体医融合的发展模式。目前体医结合向体医融合的发展存在思想观念、管理体制、政策资金等障碍,提出:转变思想观念、创新管理体制、加强政策扶持、加大资金投入等建议,为"体医融合"良性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1.
研究审视公共体育服务总体状况和区域差异,揭示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供给处于区域重点突破的发展阶段。研究采用实证调研、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供给进行历时维度的梳理及简要评价;提出新时代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治理理念、治理结构、治理路径、治理工具"转型逻辑问题;提出新时代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从"指令与调控式的科层治理"向"合作与网络式的综合治理"转型;提出"一条主线、两个维度、三极互动、四大要素"构成的公共体育服务供给转型的综合治理体系框架。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有完整的治理体系才能提高治理能力,具有中国话语体系的"综合治理"体系,是适合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治理转型。  相似文献   

12.
中国体育公共服务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我国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文化转制、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强化的背景下,我国体育公共服务的提供具有重要的紧迫性和现实性。当前,我国体育公共服务存在着总量不足、结构不平衡、提供方式单一、运行机制不畅等问题,应该坚持"政府主导、市场配置、社团参与、公众受益"的原则。我国的体育公共服务可以从社会体育、竞技体育、体育文化、体育产业4个领域,结合行政服务、社会性服务、经营类服务来划分,综合运用政府服务、政府间协议、合同承包、特许经营、补助(贴)等方式来提供。我国体育公共服务将呈现法治化、市场化、民主化、公开化、多元化等发展趋势,需要我们作出明智的应对:制定全国性的体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战略规划、改革完善公共服务财政制度、建立政府基本体育公共服务绩效评价体系、建立基本体育公共服务的多元参与机制、建立健全基本体育公共服务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3.
新时代公共体育服务进入高质量供给模式,是实现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整体战略部署,是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体育需求的积极响应,同时是供给观念的转变、供给动力的转型以及对民生水平的关注。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为分析主线,对新时代公共体育服务的内涵、趋势和要求进行探析,并分析了当前制约我国公共体育服务高质量供给的主要因素以及其实现策略。研究认为:多元主体协同不通畅、供给资源投入不充分、供给空间结构不平衡、供给监督不规范是新时代我国公共体育服务高质量供给的现实阻碍。研究提出了通过精准定位供给主体角色,构建协同共治机制,形成供给合力;组建多元供给渠道,加强资源投入;强化区域协同和城乡一体化优化建设,优化供给结构;健全第三方监督,规范供给监督机制等建议,以期为推动新时代我国公共体育服务高质量供给改革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城乡体育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乡体育公共服务一体化是由"城乡一体化"与"体育公共服务"结合而生的新概念。在对城乡体育公共服务一体化的概念进行科学界定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的实情,分析得出我国城乡体育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即农村建设严重滞后于城市,导致体育公共服务城乡之间严重失衡;城乡体育公共服务供需矛盾突出,有效供给严重不足;城乡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机制缺陷;法律法规不健全导致城乡体育公共服务保障不力等4个方面。据此,本文提出了促进城乡体育公共服务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体育公共事业深化改革的现实需求促使公私合作(PPP)模式的推广从“破冰期”步入“深水区”。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逻辑分析等方法重新审视PPP的内涵与外延,并认为我国体育公共事业PPP模式政府监管存在对体育公共事业“公共性”判定陷入困境;PPP模式下政府与市场的角色混淆;监管机制、监管体制与监管制度的设计缺失,并据此提出体育公共事业PPP模式政府监管的优化路径需要机制创新、体制创新、法律制度创新以及监管体系创新,旨在通过加强对体育公共事业PPP模式的政府监管力度,来增加体育公共事业供给,并确保供给质量。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调查法等,具体分析了当前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供给现状,发现不同地区的供给主体和供给方式有较大的差别,政府所占比重大于市场,部分地区缺乏政策执行的效率;大部分地区的供给方式较为单一,没有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作者建议政府要加强与市场组织,个人等的合作,制定更多的优惠政策,放宽民间草根的市场准入条件,加大对村民健康意识的培养,因地制宜地开展体育公共服务,并建立相关监督机制保证农村体育公共服务良性运行。  相似文献   

17.
我国农村体育具有典型的公共产品属性与特征,西方成熟公共产品理论对其具有重要启示价值.帕累托最优理论为创新农村体育公共产品的供给方式提供了一种思路.要求在我国农民体育公共产品的需求偏好与公共决策之间寻求一种均衡.并重视需求结构差异和空间布局,加快行政体制改革,合理确定中央及农村基层政府的体育事权职责与范围.但由于搭便车心理以及我国农民缺乏显示偏好及理性"经济人"假设前提.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农村体育公共产品次优供给似乎成为合理选择.林达尔均衡既是一种良好需求偏好表达机制与理想供给模式,也是一种较好政治决策途径.虽然其实现条件同样具备理想色彩,但其隐含的社会公正原则和群众参与公共决策的民主思想意义重大.而蒂布特模型的迁移偏好与"用脚投票",启示我们重视农民工及其子女体育公共产品资源与服务的均等分享问题,同时推动发展小城镇体育,促进城乡体育公共产品供给的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18.
公共体育产品非政府供给的可行性与途径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肖前 《体育学刊》2005,12(4):128-130
首先分析了公共体育产品的准公共性特征,指出公共体育产品是一类比较典型的准公共产品,认为我国的公共体育产品市场已经具备采用非政府供给的条件,可以适当引入非政府供给方式以满足大众的不同需求.对于不同类型公共体育产品的非政府供给,可以采取不同的途径,对于公益性公共体育产品,可采取以政府供给为主、非政府供给为辅的混合供给方式,充分吸收和利用社会资源;对于以国家队建设为主体的精英公共体育产品,其非政府供给途径包括由单项体育协会组织运作的国家队、政府与企业共建的国家队等方式;对于营利性公共体育产品,最合理、有效的供给途径就是采用非政府供给方式,即由市场完成此类产品的供给,政府只按有关法律法规进行监督,重点把好市场准入和监督两个关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